2022年浅析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

时间:2022-08-25 10:5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浅析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浅析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

浅析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3篇

浅析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篇1

如何提升农产品店铺转化率
作者:
来源:《农家参谋》2017年第06期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及电商淘宝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网上购买农产品。作为淘宝卖家,该如何提升农产品店铺转化率?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在店铺首页的设计上

        顾客进入网店首先看到的是首页的装修布局,因此,为了给顾客们一个良好的印象,促成订单,首页的装修布局不可随便。首页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店铺的装修风格

        店铺首页的风格,要根据产品的特色、目标人群的喜好去设计。对于目标人群,可使用淘宝指数或数据魔方进行寻找,针对产品的特点及目标人群来设计店铺的风格特色。

        2.要突出爆款热卖品

        想第一时间吸引顾客的注意力,除了可在店招上做功夫,还应该在产品上有所作为。把最具有吸引力和引发点击量的产品放在靠前位置,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点击量,还能带来更好的转化,爆款产品做好关联营销,以提高客单价(每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

        如上图所示,在该店铺的首页,就放置了很多热销产品的信息,卖家们要想提高网店的客单价及转化率,就得在详情页中做好套餐的搭配和关联营销。

        3.活动的促销信息

        要想提高网店的销量和人气,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节日做促销活动,一年中有“五一”“十一”“双十一”“双十二”、母亲节、父亲节等不同的节日。利用节日做营销,不仅可以增加网店的节日促销气氛,还能利用节日的优惠促销信息提升店铺的转化率。

        (二)价格的设置

        一般来说,影响顾客购买产品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产品的质量,二是产品的价格。在淘宝电商平台中,要选择一家价格便宜而产品质量又不错的同款商品很容易。因此,商家要想留住顾客,提升店铺转化率,在价格的设置上一定要合理化,尽量做到高性价比。

浅析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篇2

中国农产品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1.概述

1.1农产品物流定义与主要环节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同的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借鉴2001年8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和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结合农产品运销特征,本文把农产品物流界定为: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它包括高效率、高效益的农产品及其信息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具体来说,农产品物流就是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常温、保鲜和冷藏)、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的有机组合。包括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相关的技术信息组织和处理过程、以及各个环节上的物流管理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创造了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部分加工价值。

1.2农产品物流成本

一般而言,企业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构成,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体现于农产品物流企业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信息传递等具体作业行为中,而隐性成本则隐藏于企业的不当行为中,如物流运作不畅而导致的库存增加所形成的利息成本、库存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保管不善造成的货物损失、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发生的退货损失等。

物流成本的计算公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
第二种是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
第三种是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就本质来说第一种和第二种物流成本计算方式是一样的。对农产品物流企业来说,由于农产品品种繁多,如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难度较大,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则可以归类简化。

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服务成本、管理费用。就其功能来说可以分为:(1)存货持有成本。指农产品在仓储阶段所发生的仓储费用、资金利息以及库存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2)运输成本。指农产品在运输(公路、铁路、承运、空运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路况不良、没卡收费等不良成本。(3)装卸成本。指在农产品装卸、搬运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因作业安排不当而发生的设备闲置成本。(4)加工成本。指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5)信息成本。指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信息发布、采集方面的费用。(6)包装成本。指农产品在配送前所发生的包装费用。(7)管理费用。指农产品物流企业在内部管理中所发生的费用。(8)逆向费用。指由于退货或包装物回收等发生的费用。(9)其他费用。指意外损失所发生的费用,如失去市场先机、货物保管不善等而造成的货物损失。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没有考虑到物流成本的核算问题,农产品物流企业将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科目中,如将因收购农产品而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仓储费、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等,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核算,最后作为销售成本的一部分冲减销售收入,得出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总利润,而物流利润就掩藏在企业总利润这一“冰山”之下,使得农产品物流企业对农产品物流成本不明确,无法有效开发这个利润源。

2.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

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存在巨大的现实与潜在市场需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农产品物流总值1978年为527亿元,到2006年为13546亿元,增长了24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产品物流的潜在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其次,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一是道路。2006年7月,交通部、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5关于进一步完善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的通知6,到2006年年底,全国新改建公路里程34万公里,其农村公路26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48万公里,高速路4154万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率已达8411%,客车通达率已达8312%;二是信息化建设。国家加大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推动力度,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再次,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与载体已有一定基础。广东佛山建立海峡两岸农产品合作物流基地,安徽铜陵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宝钢物流中心落户大连湾新港,厦门荆艺物流软件成功打入印度市场等等,这些大型、高效的农产品物流公司的出现,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3.中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产品物流业虽已得到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流通渠道狭窄、物流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等因素仍需大力改进。

(1)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中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趋势,其中主要包括: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各类企业,农村生产经营大户、专业协会、专业场(站)、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最主要的力量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虽然农产品物流从业主体数量很大,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程度低,再加上融资渠道不畅,加工信息能力不足,难以获得物流规模效益和实现供应链物流的一体化管理,最终结果是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仓储和初加工服务,无法深入开展附加值较高的需求预测、精深加工、物流信息、成本控制和物流设施网络建设等增值服务。

物流专业人员的缺乏也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据相关部门预测,2010 年中国的物流人才缺口为600 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 40 万左右。农产品物流涵盖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在各个环节上都需要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农产品物流主体还主要是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即使是第

三方物流从业人员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巨大的人才缺口,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要。铁路和物流枢纽建设相对滞后,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成为物流发展的“瓶颈”。并且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物流方面技术装备水平低,仓库老旧,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较少。长期以来,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加上农村道路状况差,使各种鲜活农产品难以及时外运和保存,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较大。据统计,中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失率在25%- 30%左右(发达国家控制在 5%以下),生产后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 12%- 15%。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将使果蔬损耗率减少一半,也就意味着年平均增产水果 500 多万吨,蔬菜 3000 多万吨。由于中国的食品冷链建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 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

(3)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农产品物流实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产品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而现在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
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
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
流程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在途损失严重,严重影响了流体保值增值。据农业部对我国 100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信息使用情况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计算机和网络已经走进农村,但我国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和通过计算机网络购买生产资料或出售农产品的农户所占比重很小。

(4)环节多,效率低,模式单一

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常见模式(如下图所示):生产商 -购销商 - 产地批发市场 - 销地批发市场 - 农贸市场 (超市)- 消费者。经过采摘、分选、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损失率高达 25%- 30%,这种传统的物流模式延长了可控物流时间,增加了物流损耗。目前,中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约有 5000 多个,城镇乡村农产品集贸市场约 8万个,然而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市场的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都很薄弱,功能未分化,管理不统一,交易方式也主要以协议买卖、现货交易为主,农产品批发价格形成多是通过讨价还价的形式,效率低,而且不能真正体现农产品价格,实际是业务批量放大了的集贸市场。

4.改进措施

(1)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

要充分重视发展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物流主体的主要形态可以包括:农业 (或粮食) 公司、供销合作社、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公司、农产品物流经纪人队伍等。应在壮大原有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基础上,鼓励发展“生产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模式,实现物流规模化。此外,可以借鉴日本政府把大量的涉农业务委托给农协进行专业化协作的思路,鼓励农民发展自己的合作组织——农协。通过农协,在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农户或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使之更有效的推进农产品物流发展。

(2)大力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服务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应积极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信息集中、流通环节少、物流配送高效、物流规模大等优点,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不但有利于保持农产品的“生鲜”,节约大量交易成本,保障供应的及时性,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流通半径和流通量,扩大物流的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专业化、社会化农产品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农产品物流服务领域,另一方面,支持农产品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批发配送企业的发展壮大,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从而为规模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

(3)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及专用设备的投入

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完备和便利的基础设施,因此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货畅其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产品储运设备的投入,改进原有的设备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运输设备,及时淘汰不符合公路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加强保鲜冷藏库的建设,以确保冷藏农产品的质量。

(4)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

①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的自主研究和引进。我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率高出美国20%以上,造成此浪费的原因就是由于冷冻保鲜物流理论知识不足,技术落后。因此,研究农产品物流的冷冻保鲜技术是当务之急。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的重点来抓。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高,而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进程。为了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就必须对现有的农业网络进行集成、整合,改变重复建设、小而散的局面,提高网络信息质量,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要推广网上订单、拍卖、配送等物流方式,对农产品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5)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主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根据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宜采用以日本为代表的物流模式,发展以批发市场为主的农产品物流体系。鉴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有的基础,重点以改造为主。应借鉴荷兰花卉批发市场的经验,在软件方面,加紧对现有市场的股份制改造,完全按市场化模式运作;
在硬件方面,强化投资,加快设备的更新改造,建立较为现代的电子服务和结算中心,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力度,把批发市场真正办成农产品交易和服务的多功能市场。目前需要重点改造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全国性和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仓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和检验检测中心等准公益性设施建设,进而发挥标准化市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带动和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改造,提升和完善服务功能。

5、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物流量快速增长,由此带来的物流成本也急速增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产品物流的支持与投入,农产品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后续的发展中,必须正视不足,努力改进,提高物流效益。

浅析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篇3

农产品物流

1.农产品物流概述1.1农业物流定义

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和与之相关的技术、组织、管理等活动,它贯穿于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始终,是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段过程的科学管理。农业物流可以分成三段物流形式:一是供应采购阶段的物流形式,叫农业供应物流,以组织农业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种子、农机设备等生产资料为主要内容的物流。二是生产阶段的物流形式,叫农业生产物流。包括贯穿在整个农产品生产、加工活动过程中的生产物流。三是销售阶段的物流形式,叫农业销售物流,即农产品物流。物流对象包括粮、棉、油 (料 )、茶、烟、丝、麻、蔗、果、菜、瓜等,以及乡镇企业生产的城市消费品等。

1.1农产品物流定义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同的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借鉴2001年8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和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结合农产品运销特征,本文把农产品物流界定为: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它包括高效率、高效益的农产品及其信息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具体来说,农产品物流就是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常温、保鲜和冷藏)、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的有机组合。包括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相关的技术信息组织和处理过程、以及各个环节上的物流管理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创造了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部分加工价值。因此,从概念上看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现代物流从生产到消费包括多个环节,把农产品从生产、采摘、分类、包装、加工、储藏、运输、到配送、销售等环节快速有效地整合起来,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价值损失,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由一个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2农产品物流分类

农产品物流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依据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社会化专业物流和企业物流;按照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空间范围划分的话,可分为国际农产品物流、国内农产品物流和地区性农产品物流;按照农产品物流业务是否外包可分为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按照农产品物流系统作用的对象划分,则分为粮食作物物流、经济作物物流、水产品物流、畜牧产品物流、林材木及林产品物流和其他农产品物流。

1.3农产品物流特征

相对于工业而言,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存在着非人力能控制的风险,再加上许多农产品是人们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这些特殊性使农产品物流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工业品的特征:

(一)农产品物流运作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降水等存在差异,各地适宜种植品种不同,农产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而农产品的消费则是全年性的,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物流过程中需要较大量的库存和较大范围的调度或运输;营养性、容易感染微生物而腐败变质,从而对物流设备和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安全卫生性,对其生产和贮运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加工中要求无菌,产品配送过程中不能和有其它气味的商品混运,容易造成窜味,还应注意配送中微生物和重金属的交叉污染等问题,对温度和湿度作出严格的规定等;而且产品的交货时间有非常严格的期限性,即前置期有严格的标准;鲜食品和冷链食品在食品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食品物流必须有合适的冷链、保鲜链,甚至是气调链;由于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的日渐盛行,对绿色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农产品物流量大

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在农村,而广大的农产品消费者生活在远离乡村的城市之中,为满足农产品消费在不同时空上的需求,就必须将农产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准确、快捷地传送到消费者手中,以实现农产品的最终价值。因此,农产品物流面临数量和质量上的巨大挑战。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50160.3万吨,糖料12188.2万吨,棉花762.4万吨,油料2568.7万吨,蔬菜瓜果64068万吨,烤烟217.8万吨,茶叶116.5万吨,水果1836.3万吨,肉类总产量6865.7万吨,水产品4747.5万吨。①这些商品除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都成为商品,需要物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都是世界罕见,发展农村物流是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货运的特点是货源分散、运力分散、经营分散、管理粗放,这些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物流的发展。如何打破“瓶颈”, 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

(三)农产品物流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难度大

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使得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保鲜、储存、加工等环节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具有很强的生产性。而且,有些农产品为了方便运输和贮存,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后,还需要进行分类、加工、整理等活动。比如,粮食储存在仓库中,必须定期进行通风、烘干,以控制粮食水分,使粮食的使用价值得到保证;活猪、活牛、活鸡等进入流通,必须进行喂养、防疫,如果收购后进行屠宰,还需要进行冷冻、冷藏处理,这就要求有特殊的加工技术和相应的冷藏设施。可见,农产品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各自要求的输送设备、运输工具、装卸设备、质量控制标准各有不同,使得农产品物流比工业品物流更具生产性,且要求根据农产品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安排合适的运输工具,从而保证农产品的性质和状态稳定,以确保农产品品质、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四)加工增值是发展农产品物流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的最大特点是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这部分价值是在农产品离开生产领域后,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品链而实现的增值。比如粮食深加工和精加工、水果加工、畜牧产品加工及海洋水产品加工等等一般来说,其增值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的分类与包装增值服务二是农产品适度加工增值服务。比如通过对粮食的研磨、色选、细分或者规格化等生产加工工序,以一定的商品组合开展农产品促销,能够促使农产品流通的顺利进行;三是农产品社区配送增值服务;四是特种农产品运输、仓储与管理增值服务。

(五)农产品物流风险大

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季节性,使得农产品物流的风险增大。农产品生产点多面广,消费地点分散,市场信息更加分散,使得人们难以全面把握市场信息,容易造成供给不适应需求的状况;而且,由于农作物有生长过程,牲畜亦需经过发育成长期,故农产品生产受季节性限制明显,难以连续不断地生产,无法依农产品价格的高低短期内有所增减,供给难以在短时间内对供给进行有效的调节,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大。过大的流通风险会降低物流经营者的预期利润,往往会使经营者更多地采取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利于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培育市场主体。

(六)分散——集中——分散的物流节点特征突出

我国农业生产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是小规模经营与大生产、大流通矛盾。规模小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普遍零碎化,没有规模效益;大群体指参加农业生产的主体众多,离散性强,缺少联合,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盲目性,容易造成农产品买难和卖难的交替出现。这种农产品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决定了农产品流通过程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基本特点。一家一户就其农业生产的单体资源配置、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农产品的产出量和商品量等而言其水平都是较低的。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生产的“小生产”的基本特征。①而农产品的消费却遍布全国城乡。这种“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还会存在一个时期。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产品物流会在较长时期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基本特点。

(七)政治含义的商品特征尤为明显

农产品作为附带着社会政治含义的商品,使得各国政府在其生产与流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一是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通常小于1,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就占总消费的份额而言,农产品需求的增长趋于下降,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也小于1,农产品价格下降所产生的追加需求只能带来比以前更少的收入。这两个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有突出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取干预政策以保护农民的利益。三是从食品供给安全的角度考虑,政府的干预更是无可避免。

2.国内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2.1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如美国、荷兰、日本)

  2.1..1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及启示

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应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推进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和创新。

 一、美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经验

 美国农业生产和贸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农产品物流量大且非常频繁。在最为先进和完善的物流理论指导下,美国拥有一个庞大、通畅、复合、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发达.美国的交通运输设施十分完备,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遍布城乡,公路呈网状结构,能够直接通往乡村的每家每户。铁路运输也十分方便,一些农产品收购站和仓库、加工厂建有专门的铁路线。如东部的饲料企业把从中西部运来的玉米经铁路直接下卸到企业车间生产线,既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又节省了玉米的储藏和装卸搬运费用。美国的通讯设施和网络发达,储运设备的机械化水平高,光粮食的装卸输送设备就有螺旋式输送机、可移式胶带输送机及低运载量斗式提升机等等。

2.拥有发达的农业信息流基础。成立于1848年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农产品各市场主体了解市场行情、获取价格变化信息的直接窗口、方兴未艾的农业网站、信息咨询公司也为农民了解信息提供了方便的途径。美国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商业性系统近300家。肯塔基州建立的全美第1个农用视频电脑系统,用户通过个人电脑,即可存取该系统大型数据库里当前市场价格、新闻和其他农业信息。从农业网站Directag.com了解到,有85%的农民上网,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1999年农业电子商务总额达380亿美元。美国还建有全国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在全国范围向育种专家提供服务。

3.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高。美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论是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农民有需要,就会有人提供服务。连接农产品供需的物流主体主要是农场主参加的销售合作社、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农商联合体、产地市场或中央市场的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加工商、储运商和期货投机商等。他们﹁般规模较大,承担了全美农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和信息传递等功能。据统计,全美近1/3的农场主通过合作社出售谷物。各种行业协会如谷物协会、大豆协会等为农民提供有力支持,代表农民与政府交涉,在农产品产销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4.政府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政府对农民生产不加直接干涉,但对公共领域却有严格而有力的规范性措施。他们要求转基因产品必须进行申报;
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测土壤、河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严格控制养殖场废料的排放。另外,政府还提供权威性的信息服务。农业部有10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农业统计系统对各农场每一块耕地上所种植的作物品种、面积、长势、产量都了如指掌,所获取的信息经过汇总处理,由政府定期发布,指导农户生产经营。美国政府长期以来重视对农业、公共农业研究开发和农村教育项目的投资。1998年推行旨在提高农民素质的“新农民计划”。政府还通过价格支持措施、关税政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食品援助等方式为国内过剩农产品寻找出路,每年用于出口补贴的预算在600亿美元以上。

二、日本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

 1.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日本物流发展十分迅速,这与政府确立海运立国战略和对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日本采取了一些宏观政策导向,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进行本国物流现代化建设,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对物流设施用地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本国农产品的输出和输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设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以及其他批发市场须根据《批发市场法》和各种条例进行建设。市场开设者主要是地方公共团体、株式会社、农协、鱼协等。为了使市场内物流顺畅高效,批发市场配备有完善的保管设施、冷风冷藏设施、配送设施、加工设施等,并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实际演化成农产品物流中心,物流功能强大,吸引了大型连锁超市进场和批发商共同参与买卖。日本的食品配送中心大都建有低温和常温仓库、包装加工设施等,开展电子商务配送,加工、小包装分解、分等分级、配套备货等业务。

 3.农业合作组织发挥着积极作用。农业合作组织以综合性为主。批发市场中最主要的产地供货团体是农协,各大中小城市都由农协直接参加或组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且相当活跃。农产品生产总量的80%~90%是经由批发市场后与消费者见面的。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以及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的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担当了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的产地中介。生产者、农协和批发商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销售关系是一种以高度信赖为基础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三、荷兰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

 荷兰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区,它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展农业物流。荷兰的公路上飞驶的货运车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车辆是载运农产品和食品,以向世界各地提供及时的物流服务。

1.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通过网络连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种植主、批发商、零售商,形成农业供应链,以便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向商界和消费者提供品牌农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完成客户网上订货所需要的物流活动。由于网络访问者可以共享供应链上的信息,信息透明度、准确度和及时性都得到提高,供应链变得更加活跃,及时改进物流计划、管理、调配、优选等操作也更加现实。荷兰的花卉和园艺中心的新式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已经建立,通过电子化农业产品交易市场向全球许多国家的广大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服务。

2.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积极发展冷冻行业。农业物流的城市中心主要是协调联运物流中心如经营粮食、鱼、肉、水果等货物运输的鹿特丹,还有分工不同的物流中心,如专门从事进出口可可豆的阿姆斯特丹港,经营水果批发的弗拉辛港。为了提供质量可靠的、品种多样化的货物,荷兰人在农产品市场附近建立集成保鲜中心、配送中心等。在收到农产品后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条件和规范,对农产品进行分类,调制,分割,包装和储藏,并且及时配送到各个客户。荷兰的冷冻行业非常发达,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能够超过荷兰,这一行业的公司大都具有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且工作效率高,充分保证高质量的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和配送服务。

 四、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经验及启示

欧盟的农产品物流合作组织十分发达,各国都有农业合作社、农产品专门协会等机构,它们提供了与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相联系配套的分级、包装、加工、运输等服务。美国农产品生产高度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农产品的销售遍布全球,其背后有高效、稳定的农产品物流系统。大量物流企业、代理商、加工商等进入到其中,形成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承担了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信息传递、销售等业务,同一条供应链中的成员大多采用“定单交易原则”,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关系。日本农产品物流运作中,农协作为农产品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的核心,统一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加工,并负责农产品的国内流通,促使农产品物流的形成规模效益,使主要收益通过农协回到了农户的手中。主要启示有以下几点:

1.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美、日两国政府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国政府发挥农产品物流宏观调控作用的领域包括: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进农业企业改革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行为,制定法律法规;
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强与国际农业物流领域在物流与配送技术、教育、管理咨询等领域的联系和合作。

 2.引进先进的农业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美国发展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农业信息技术、储运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物流技术体系。荷兰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国应引进先进农业物流技术,逐步实现农产品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

 3.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中国应鼓励农民、农业系统企业、商业系统企业、国内外物流企业介入农产品物流市场,促进物流领域的竞争,完善物流服务。应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政府与农民的联系,保护农民利益。

 4.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中国农产品集散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水平低、综合服务能力差,拥有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市场为数不多,可借鉴荷兰、日本建立综合型、专业型物流中心的经验,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推动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立。

 5.加强农业物流的教育和培训。美国物流管理者中约92%的被调查者有学士学位,41%的人有硕士学位,22%的人有正式的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资格证书。荷兰的物流操作人员都必须具备经过考核的就业资格证书。因此,中国一是要在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上给予物流教育一定的地位;
二是鼓励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实行物流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现阶段职业教育不失为一种快捷节省的农产品物流培训方式。

从国外农产品物流运作分析看出,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主体与国外发达国家基本一致,都包括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但是,湖南省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严重,其运行效率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环节过多的物流模式造成的。因此,对于湖南农产品物流来说,应该尽快发展建立高效的物流运作模式,减少物流环节和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最终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2.1.2国外典型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从世界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看,各国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由于受到社会体制、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等的影响,各具特色。目前,世界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模式,由于北美农业生产者规模较大,经销农产品的大型超市发展又很快,因此批发市场的部分功能逐渐受产销一体化物流组织的冲击而被削弱,出现了市场外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二是以荷兰、法国为代表的欧盟模式。在欧盟模式中,批发市场流通比例较小,而且大多数大型批发市场仍然坚持公益性原则,如法国就指定了全法的23所批发市场为国家公益性批发市场。而且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进出口产品在批发市场中也占据一定比率。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包括韩国、台湾以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在内的东亚农产品物流模式,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生产者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因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是经由批发市场进入流通领域的,从而创造了一条东亚特色的能够有效解决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的路子。

一、北美“合同”一体化物流模式

二战后,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加拿大以“合同制”为基础,把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农产品一体化物流模式已成为美、加农产品物流的主流形式。从1960年到1980年,这种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组织所创造的产值在美国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5%上升到31%。这种“合同制”的农产品物流模式(见图2一l)中最为重要的是农业“合同”联合体物流模式和农场主合作社物流模式和农商联合体物流模式。

(一)“合同”联合体物流模式

“合同”联合体是北美国家农产品物流普遍采用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把农产品产供销的所有环节或其中的几个环节置于统一的领导之下,也称之为垂直的综合企业。它一般是由一体化的产前和产后部门尤其是食品加工部门构成的市场部门,通过与农场主签订协作合同,将产、销联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形成的产供销一体化合同销售模式。一般来说,合同制农产品物流组织主要盛行于那些专业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产品易腐又不易运输或产品用于大规模工业加工的农业部门。大体来讲,畜牧业合同化组织程度高于种植业。而在种植业中,用于工业加工的易腐的又不便运输的蔬菜、水果、马铃薯、甜菜和甘蔗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合同化组织程度又较谷物种植业水平高。

“合同”联合体物流采用期货交易模式,其主要特点是:(1)农场主与私人工商企业均保持经济上、法律上的独立性,农场主与私人工商企业通过合同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构成合同制契约组织。(2)农产品生产的合同销售从本质上讲属于期货交易,通常是农场主根据合同决定种植或养殖什么品种,多大面积或数量。(3)合同内容规范、标准。一般情况下,合同都会明确规定商品的品种、数量、种植或养殖的要求、价格、交货时间与地方、交易方式等等。农场主依合同生产出的农产品直接由签合同的加工企业或批发市场等收购。农场主通过合同方式明确与农业合作社之间、与私人公司之间、与各种行业管理委员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农产品的销路或收购。这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农场主生产的盲目性,增强了市场交易运行的有序性,能够有效地保证农产品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从而减少农场主、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者的市场风险,因而这种模式成为美国、加拿大农产品物流运行的有效模式之一。

(二)农场主合作社物流模式

美国、加拿大是典型的人少地多、家庭农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1982年,美国个人或家庭经营的农场占美国农场总数的89%,如果把其他形式的家庭经营计算在内,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农场占农场总数的95%。加拿大2006年农场总数约为25.4万个,其中91.5%是个人及家庭所有。为了解决单个农场难以办到的问题,就需要各种非盈利的合作社提供各种服务,有效沟通农户与政府之间、农户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这种合作社的经营目标不是获取合作组织的利润最大化,而是通过为其成员服务,使参加者从合作经营中获取最大收益。其主要特征有:一是以销售和加工合作社为主。如美国2001年共有3229个农业合作社,其中约有2000个是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加拿大2006年有农业销售合作社169个,萨斯客彻温省的小麦销售合作社就拥有6万名社员,其销售的小麦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60%。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同时为家庭农场主提供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它们在各个地区都拥有大量的谷物转运站(仓库),专门负责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的储存、加工和销售;同时,农产品合作社每天向各地的转运站发布现货基差和收购价格信息,而转运站则通过网络为每个家庭农场主提供现货和期货的价格信息服务。因此,农产品合作社是农场主参与农产品物流、走向市场的重要依托。二是专业性强、实力雄厚。如美国农田产业公司拥有遍及美国19个州、占全美农户总数1/5的成员,同时负责成员25——30%的谷物销售;拥有16个专门用于出口周转的大型现代化粮库,在美国中、西部还有150个粮食仓储中心,收购的粮食占美国粮食总产量的12%,出口量占美国粮食出口量的30%;加拿大共有各类合作社7683个,合作社企业146,755个,涉及农业、消费、金融、信用、保险、医疗和住宅等诸多领域。在加拿大2,730万的总人口中,有1,530万是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生产的牛奶占国内市场的66%,乳制品占20%,谷物和种子占51%,牲畜、家禽占48%,食品占51%。三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支持农产品合作社的发展,美国政府在法律、财税、金融及组织方面给予了各种优惠和扶持。如,建立了专门向农场主和农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的农业信贷合作体系,而且为大多数农业合作社提供赋税的各种减免待遇等。在加拿大,联邦政府还设立了专门分管合作社事务的合作社秘书处,在投资、税收方面给予合作社优惠政策;设立投资局,对合作社投资项目提供需要的资金支持。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美国、加拿大的农场主合作社发展迅猛。

(三)农工商联合体物流模式

美国、加拿大农工商联合体物流模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而形成的。通常是工商资本直接介入农业,通过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资料的制造与供应(产前部门)、农产品储运及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产后部门)等环节有机的结合,形成纵向一体化的综合经营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综合农产品物流模式,也叫垂直一体化物流模式。其典型性特征是:单一经济实体能够提供集仓储、包装、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服务,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农产品进入加工领域和投放市场的速度。这类企业数量不多,但拥有自己的庞大销售集团和网络系统,资本集中度相当高。如美国的嘉吉公司,其经营范围涉及到农用生产物资的供应,粮食的生产、加工、销售。嘉吉公司与大陆粮食公司、邦济公司、路易斯·德莱福斯公司、安德烈公司和加纳克粮食公司等五家大粮食私营贸易公司的粮油出口就占了全美的60%左右。1974年美国农业普查资料表明,当时农工商联合体企业仅占全美农场总数的1.7%,但用地面积却占了10.6%,农产品销售额占18.2%。到了1982年,美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上述三个指标分别提高到2.5%、16.3%、23.9%。为了保护家庭农场,防止垄断,美国很多州通过立法限制这种公司从事农产品物流活动。

二、荷兰典型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

荷兰是“通往欧洲的门户”,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区,具有为欧洲地区巨大的食品和农产品市场提供物流服务的优越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物流基地设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农业物流的荷兰人,成功运营了极具荷兰特色的农产品“拍卖市场”物流模式。

1、以“拍卖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物流运营模式

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拍卖市场在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拍卖市场与农户的连接是荷兰农产品物流一体化经营最富特色的模式,在荷兰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荷兰的农产品拍卖历史久远,起源于19世纪,加世纪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荷兰80%的蔬菜、82%的水果和90%的鲜花都是通过拍卖市场销售,马铃薯、水产品等也大都通过拍卖市场销售,且拍卖市场具有专业性,即一个拍卖市场只拍卖一类产品。“拍卖市场”的具体运作程序是:农户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规定将其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类、分级和包装,经检验合格后送入拍卖大厅,大批发商按规则进行竞价,以高价成交。成交后,由市场内部系统进行货款的自动结算和商品的配送。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荷兰的阿斯米尔拍卖行,就是由农民合作社组织控制的,这家拍卖行约有5000家经营花卉、盆栽植物的公司。在阿斯米尔参与拍卖的花农,生产的鲜化,必须全部通过拍卖市场拍卖。经销商要买最好的花,必须通过拍卖,并在公开的竞争下提出最好的价格。每一年所有荷兰花农和花卉大盘商,还会拔出营业额的1%作为全球花卉推销基金,由花卉协会专职负责运用基金,行销全球。

2、以“农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产品物流运营模式

在荷兰,农业合作社遍及农产品生产经营、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各个领域,农民可以选择在某个环节或多个环节上加入各种类型的合作社,以提高他们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荷兰的农业合作社大体上可分为:①供应合作社。主要从事农具、种子、肥料、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联合批量采购和统一供应,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②信用合作社。可以为农民发展生产,购买生产资料、更新设备等提供及时而又充足的资金保障。如荷兰拉博银行(Rabobank),就是从农业信用合作社发展起来的,现已发展成欧洲最具实力的银行之一。③农产品加工合作社。主要是负责农畜产品的加工、销售。④销售合作社。一般是通过农民合作组建拍卖市场,由拍卖市场负责农产品大批量的市场销售。⑤服务合作社,荷兰的农业机械公司、农业科技试验推广部、农产品仓储基地、救济服务中心、农业管理辅导站等服务合作社,能够为农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优质服务。随着荷兰农业合作社规模的逐渐扩大,专业化、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荷兰农业合作社的数量逐渐减少,但市场占有率却大幅度上升。如1949年荷兰有18个花卉拍卖市场合作社,到1997年却仅剩下7个,但其市场占有率却由60%增至96%。荷兰农业合作社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不受政府干预。一般情况下,农民以缴纳会费形式自愿入社,而且可以同时参加3一4个合作社。随着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拓展,荷兰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通过合并与重组,组建大型合作社,并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储存、加工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

3、集散中心运营模式

荷兰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其生产的奶制品、鲜花、水果等享誉世界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合理配送、及时运输,荷兰在农产品市场附近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和食品集散中心。通常,农产品是先集中到各集散中心,集散中心收到货物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条件和规范要求,对农产品进行分类、调制、分割、包装和储藏,并及时配送到各个客户。如,经营农产品、鱼、肉、水果等货物运输的鹿特丹物流中心,专门从事进出口可可豆的阿姆斯特丹港、经营水果批发的弗拉辛港等,这些专业化产品分工不同的物流中心等。

4、虚拟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运营模式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新鲜方便、品种多样化的要求,荷兰人发展了新式的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比如荷兰的花卉和园艺中心就己建立了新式的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这种新型电子互联网系统首先瞄准国际市场上的公司对公司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互联网将花卉、园艺等产品的供应商、生产商、种植主、批发商、零售商连接起来,在全球许多国家向广大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荷兰人建立了电子虚拟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在这种虚拟农产品物流模式中,网络访问者可以共享供应链信息,农产品信息透明度、准确度和及时性普遍得到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更加活跃,而及时改进农产品物流计划、管理、调配等操作也变得更加现实。

三、日本农产品物流模式实践

日本农产品物流是一种典型的以农协为主体,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为手段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买卖双方扩大运销规模和交易空间、节省交易成本,是解决小规模农产品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矛盾的有效运营模式。日本农协,全称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是根据1974年国会通过的《农业协同组织法》,由农户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拥有强大经济力量的、遍及全国的半官半民的农民经济组织。它是组织日本农民进入农产品物流领域的关键组织,在农产品物流的各环节,如组建批发市场和集配中心,组织物流、商流、信息流及组织结账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本农协的组织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农协的全国性组织、农协的县级组织和基层农协。以农协为主体的农产品物流运行流程是:生产者——农协——批发市场——中间商(大宗交易者)——零售商——消费者。它通常是以基础农协(基层农协分为以农户为服务对象的综合农协和以特定农业生产者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农协)为单位,基层农协一般都建有农产品集贸所,负责把单个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然后经过统一的品质检验和分类之后,再由农协统一组织上市。目前,日本农协系统共有集货所近3000个。此外,农协系统还有全国运输联合会,下设众多运输组织,能够充分保证农产品以高保鲜度迅速运到批发市场。其具体运行模式主要有:

1、农协生鲜食品“集配中心”模式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为了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进一步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高所售农产品的质量,日本农协开始采取直销方式销售农产品,并在全国建立多个生鲜食品“集配中心”。食品“集配中心”建有低温和常温仓库、包装加工设施等,其货源全部来自农协系统,通过“集配中心”做进一步的加工、小包装分解、分等分级、包装,开展电子商务、配送、配套备货等业务。“集配中心”不采取批发市场委托出售的形式,而是采取预约定货、交易双方议价等方式,直接向超级市场、生活协同组合和各种小规模生鲜食品零售店提供农产品。从“集配中心”进货的各超级市场、生活协同组合和各种小型零售店都与“集配中心”签订契约。近年来,日本农协进一步扩大了物流配送的范围,设立了更多更广泛的物流集配信息中心,整个配送过程更加合理化。通过消减运送经费、裁员等方式大大降低了运送成本,在全国范围内构筑了新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框架。

2、生活协同组合模式

日本生活协同组合是城市消费者为维护自己利益,避免中间商盘剥依法共同出资建立的一种消费合作社。在农产品物流中,地域生协的作用最大。生协组织物流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以“班”的形式预约共同采购,预约共同采购即商品的预约以班组(近邻三户以上人家)为单位进行,一星期后以班组为单位送货,这种无店铺经营,直接送货上门的形式不仅成本低,方便会员,而且食品保鲜好,基本无库存;二是直接利用生协开设的商店;三是利用电子商务方式;四是利用个人配送方式。生协作为消费者自己的组合,对农产品安全性要求很高,其品质管理部对农产品负有检查责任。

3、产地直销模式

产地直销物流是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外物流的一种形式。在日本,农产品直销形式很多,如早市、直销所、农户地头、合同、特约店、超市专柜销售等方式,其中早市和直销所销售是主要方式。按照农产品物流运营主体不同,早市和直销所物流可划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农协核心型,即农协承担了从组织运营到实际销售等全部物流作业;二是生产者核心型,即参加的农户承担了从组织运营到实际销售等全部物流作业;三是生产者与农协合作型,即价格决定和销售由参加的农户承担,组织运营由农协配合。

4、连锁超市模式

日本大型连锁超市的农产品采购,既有来自批发市场的,也有来自市场外的。批发市场外的采购渠道主要有农协配送中心、生产者、产地集货组织、从事进口业务的商社等。由于大型连锁超市规模大、资本雄厚,可以大批量地直接从各加工厂或农协组织进货,减少了流通环节,加速商品运转,因而物流费用比一般零售店低,加上无人售货,节省了售货人员的工资支出,成本低,商品售价比一般零售店低,而且由于超级市场品种齐全,便于挑选,深受家庭主妇的欢迎。

2.2国内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如江西、黑龙江等)

2.2.1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一、江西现行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江西现行农产品物流模式中农产品的所有权及农产品实体是从生产者出发,经过批发商、零售商逐级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货币则由消费者逐级转移到生产者手中:各类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承担物流任务,分享利润,农产品物流各级参与者之间是相互竟争关系;
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的各类中间商集聚了大量的供求信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生产者的生产活动,引导消费者的需求。这种物流模式特点一是农民个体是农产品流通的主体;
二是批发市场是当前物流模式的主导者;
三是农贸市场和超市是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
四是农产品的物流方式以自然形态为主;
五是农产品物流以现金交易为主。在现行模式中,由于农产品未经加工的鲜销产品占流通农产品的绝大部分,而这样多环节的流通链条,会使相当一部分新鲜产品由于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产品保鲜技术原因而损失巨大,致使物流成本上升。江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当前大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集散设施不完备,从长远发展来看,很难承担物流模式主导企业的重任。从运输环节来看,在现行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中,运输一般都是销售货运。农产品的运输融合在交易的过程中采取委托运输的形式。其中委托方和承运方之间属于偶然发生的委托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承运方缺少固定或有计划的农产品承运业务,所以这些运输企业往往欠缺农产品运输的专业知识和从事农产品运输的专业化设备。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坏损率高,运输的成本增加。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农产品运输的委托人要寻找合适的承运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

二、江西建立供应链环境下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1、以物流中心(批发市场)为主导的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

这种以物流中心(批发市场)为主导的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一般是以商业流通企业为主的一体化物流系统。物流中心可由原来的批发市场发展而来,通过对批发市场的改造,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辅助农产品交易,配备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信息技术平台,使得物流中心成为联结生产、加工、零售的核心环节。

2、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

在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生产者是最薄弱一环,由于农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在供应链中处于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因而可以建立以加工企业为中心的一体化供应链系统。在该模式下,加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以加工企业为中心能够保证生产活动的稳定性,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方面由公司为农户提供支持。

3、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主要是农户、农产品基地、供销社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相对于其它的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在配送损耗、食品质量、管理成本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能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交换库存,降低成本;
能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和设备,能以快速、更具成本优势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
能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专业的库存管理、科学的配送优化、流通加工,为顾客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使顾客满意度提高。

4、在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间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

依靠信誉机制也可以建立和维护农产品供应链成员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如果一方为了眼前利益而欺骗对方,那么会损害其信誉而影响到合作的利益,最终会失去供应链成员伙伴的信任。

2.2.2黑龙江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黑龙江省现行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主要包括农产品自营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垦区农产品物流三种,通过对黑龙江省现行物流运作模式的分析可知:农产品的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市场流通的客观需要,而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运作模式又受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规模、管理水平等因素的极大制约。垦区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相对成熟和完善,但参与主体繁多、组织形式多样,物流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致使许多非垦区农户和生产单位不能纳入其中,严重影响了我省农产品的物流效率,物流运作模式亟待改进

针对现有农产品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需求,基于产业分工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借鉴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物流模式,可以运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信用流“六流”协同理念,建立一个以农业合作组织为前提,以农产品物流园区为运行载体,以区域配送中心为核心,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为辅助的协同型农产品物流模式。改进后的物流运作模式在生产服务层面上,能够有效引导农民以合作社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在流通服务层面上,以农产品物流园区为运行载体,将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与运输企业的物流功能加以整合,在区域配送中心的组织之下,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组织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质量和效率,解决经济过剩条件下的需求不畅问题;
而在消费服务层面上,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改善购物环境,降低物流成本。改进后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如下图1 所示:

2.2.3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种类繁多、属性各异,再加上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不同,我国农产品物流运营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一、自营物流模式

自营物流是指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加工者、农产品流通配送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实力和经营习惯,通过建设全资或控股物流子公司,完成企业物流的配送业务。

在这种模式下,作为农产品物流活动的主体,可以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向运输企业购买运输服务,但是这种服务的购买仅限于一次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且具有临时性、纯市场交易的特性,即物流服务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由于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的不同,自营物流模式可以有多种形式选择。

二、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模式

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模式是指由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以外的第三方负责完成农产品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一系列物流活动的运作过程。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一些专门从事农产品储运、配送及流通加工的第三方物流组织逐渐出现。在这种模式中 ,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不拥有商品 ,不参与商品买卖 ,作为主导者联结着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者、各级批发商、零售商、中介组织 ,并为顾客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物流代理服务。如图 4一4所示。

(一 )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基本特征

1、功能服务专业化

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是独立于供方和需方 ,由专业的农产品物流组织进行的物流。因此 ,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 ,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提供的是增值的、专业的、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着较为先进的农产品物流技术设施和设备 ,能根据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的生产运作和市场需要的不同 ,为其规划物流体系和设计物流方案 ,提供农产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处理及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等各具特色的服务。

2、物流信息网络化

信息网络化是第三方农产品物流运作的基础。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是在物流信息商品化的基础上而展开的专业化的特殊服务活动。来自生产方、销售方和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 ,都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进行各主体间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 ,实现订货、保管、运输、流通和加工一体化信息的共享 ,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物流主体间的协调和合作。而且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农产品物流活动和物流费用可以被分离出来 ,有助于农产品物流管理的科学化 ,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益。

3、关系契约化

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是以合同为导向 ,向客户提供农产品物流服务的 ,并通过契约或合同管理委托方的物流服务活动及其过程。如 ,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价谈判等等。而且 ,第三方物流发展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契约或合同的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加者之间权、责、利的相互关系。

4、物流服务个性化

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不同农产品的特点 ,为客户“量身定制”物流服务 ,提高客户的服务满意度。

5、合作联盟化

农产品供应链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 ,主要是出自于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寻找增值服务等动机。各类企业在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中 ,既有整体物流业务外包 ,也有部分外包 ,还有个别企业是聘请物流公司来管理运作企业自有物流资产设备。形式各异 ,但本质上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货物和商品的组织管理、运输调度和配送活动。

三、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

(一 )农产品物流园区运营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指由分布相对集中的多个农产品物流组织和物流设施 ,以及服务功能不同的专业化农产品物流及加工企业等构成的 ,能实现农产品物流规模化、功能化的农产品物流组织区域。①农产品物流园区处于农产品产业链上的流通环节 ,上游向生产领域延伸 ,与产地农户相连 ,下游向零售和消费领域延伸。因此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集农产品集散、交易、物流、加工、信息平台、展览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②一般具备仓储、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此外 ,还具有提供报关监管、商务综合服务、交易展示等服务项目的功能。如图 4一5。

(二 )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

1、农产品运输集散主体功能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运输集散主体功能反应了物流园区作为物流设施的一种形态 ,在长距离、线性方面的机能 ,即物流的交通机能。这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集散和联合运输支撑两个方面 :

( l)农产品集散功能。随着市场经营规模的扩大 ,零星分散的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之间不仅距离越来越远 ,而且流通渠道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个性化营销服务的广泛开展 ,更使农产品输送呈现出多频率、小批量的趋势。这就要求农产品运输能够分化为大量商品统一输送的干线运输与分散的零售终端配送相结合。因此 ,在干线运输的源头或农产品主产区、加工企业集散地建立物流园区 ,在园区内统一集中各企业的货物 ,并加以合理组合 ,再实施干线运输 ,既可以发挥物流规模效益使经济成本得以降低 ,又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成本的上升。

( 2)农产品多式联运功能。农产品物流园区通常是设在地理位置优越 ,水陆交通便利的物流衔接地 ,通过有效衔接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不同运输形式 ,有利于开展以国际集装箱为主的水、陆、空多式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和联运中转等业务 ,能够有效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有利于形成层次多元、物流节点布局合理、运输功能配套齐全的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 ,便于我国鲜活农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

2、农产品交易展示功能

通过在园区内建立高效率、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把农产品及相关的产业链贸易商 (包括国内国外 )汇集在一起建成综合性的农产品交易基地 ,形成农产品产业集聚效应 ,并为入住园区企业提供交易展示服务 ,入驻园区的商品可以在园区的交易展示区域进行样品展示 ,还可以通过现场洽谈、拍卖等方式进行直接交易 ,交易成功还可以现场办理财务结算。

3、物流综合服务功能

农产品物流综合服务功能是指在农产品集散市场的基础上 ,集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结算 ,完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服务功能。

( l)农产品流通加工功能。随着流通领域中零售业态的发展 ,特别是 24小时便民连锁店的发展 ,物流园区的分割、分拣、包装、配货等农产品流通加工功能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蔬菜调理、食品冷冻加工、食品保鲜等。

(2)农产品仓储功能。农产品物流园区通常配备了农产品仓库 ,为保鲜所需的果疏冷藏仓库和水产冷冻库等仓储设施 ,保证货物集散、配送环节中的保鲜要求。

( 3)农产品共同配送功能。为大型超市、批发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学校、团购方提供农产品共同配送服务。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货物、资金、时间等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 ,因而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通过筹建共同配送体系 ,实现城郊范围内的高效配送物流圈。

( 4)交易结算功能。引进金融机构 ,对农产品交易、配送服务进行及时的现金结算 ,及非现金的跨行、跨区域的结算。由于交易一端是分散的农户 ,且交易商品缺乏储藏性、容易变质 ,因此 ,实行及时结算 ,有利于公平交易 ,保护广大农户的基本利益 ,促进市场信用的提高。

4、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服务功能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网络信息平台。平台服务功能方面主要是收集、处理、分析、公布与农产品交易及其相关产品有关的国内外信息 ,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 ,成为连接国内外农产品产业信息的通道。

( l)农产品现货与期货交易价格信息服务功能。农产品价格走势是信息网络平台最重要 ,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借助信息网络平台 ,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向生产商与消费者传递农产品批发价格的变动信号 ,从而引导生产商的战略生产规划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与选择。

( 2)农产品市场前景的动态信息及分析功能。农产品物流园区作为联接产业链的一个重要平台 ,必须收集与发布与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相关的各类信息 ,对之进行分类、综合 ,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深度分析。在宏观经济层面发生急剧或深刻变化的情况下 ,发挥农产品物流园区电子网络平台的动态信息及分析功能作用 ,能够是产业链企业及时做出反应 ,给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3)农产品标准信息发布功能。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注体系以及农产品种植所采用的相关技术标准 (如种苗型号、育种技术、生长期等 )、农产品运输与冷藏技术标准、农产品售后服务技术标准等有关的技术信息 ,进行分类与归纳 ;其次 ,农产品物流园区应联合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技术标准的研讨与制定 ,并争取通过有关部门的特许授权 ,成为具有法定资格的产品技术标准信息发布平台。

(4 )消费者、中间商与生产商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功能。消费者、中间商与生产商作为经济活动的三个主体 ,彼此的信息沟通需要一定的媒介 ,农产品物流园区信息网络平台大大增加了各主体之间沟通的便利性。

( 5)商流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商流信息服务主要是指电子商务功能 ,表现为农产品物流园区向客户提供一个用于公共信息发布、订货发货、网络营销、在线交易、财务结算等商务活动的电子商务平台。同时 ,为适应海关、工商、税务等服务的需要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信息网络平台也将提供相关的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从而简化手续 ,提高工作效率。

5、管理服务功能

管理服务功能主要体现了农产品物流园区行政管理方面的职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1)园区内部综合服务功能。主要是物流园区统一为入住园区的企业、政府机构在日常管理、办公、后勤保障等方面服务 ,为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培训、人才交流提供相应的环境 ,为园区企业提供商务会议、业务治谈、贸易等商务活动场所、餐饮等支持性服务。

( 2)农产品进出口商务代理服务功能。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充当农产品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的角色 ,为企业提供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商检、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保税仓储、签单等“一站式”大通关服务和商务代理服务 ,以缓解园区内企业报关压力 ,提高通关速度。

6、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休闲旅游功能

从营销学的角度看 ,农产品符合现代人们追求美丽、健康及精神享受的要求 ,具有经济性和文化性特征。因此 ,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国际农业的经济交流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此外 ,以农产品或者饮食文化为主题构建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 ,还可以为都市居民提供旅游购物、参观游览及休闲娱乐等活动 ,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休闲农业旅游内容。

3.湖南省农产品物流现状3.1湖南省农产品物流现状

(一)农产品物流渠道的主要方式

目前湖南农产品物流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农户——消费者。这种流通渠道主要是指城镇郊区的农户将生产出的产品直接拿到市场摊头进行销售的方式。其特点是农户直接面对消费者,没有中间环节;交易大多是一次性的,产品质量低而且交易成本高。

2、农户或基地——运销大户——消费者。运销大户建立与批发商稳定的购销业务关系,也有一些运销户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直接设立窗口。这种农产品物流方式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3、农户——客商。这一物流方式也较为普遍,如大型连锁超市、农贸市场的批发商等在农产品收获时直接到农户田头收购。

4、农户——农产品市场——消费者。该流通渠道是指农户与消费者的交易主要在农产品市场集中进行。这种渠道使农户和消费者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中间商权利较大,往往使农户和消费者利益受损。

5、农户或基地——加工企业——消费者。这种方式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将自己基地的初级农产品和从农户手中收购来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后或直接出口,或出厂销售给内地的批发商,或设立窗口直接零售到消费者手中。

6、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物流中心——销售商——消费者。这种流通渠道通过合作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签订协议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并且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物流中心的建立极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服务水平,从而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该流通渠道的中间环节很多,这就导致了协调的困难。

7、农户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出口。这一物流形式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流通的中介组织发挥作用。他们接受农业加工企业由于出口需要的委托,或发动本社社员,或自办生产基地,种植某种出口加工企业指定的农产品,然后按加工企业要求制定出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出符合出口企业要求的农产品,提供给加工企业,加工企业按出口要求进行加工,然后外贸出口。

(二)湖南省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

①湖南省农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龙头企业成绩裴然

到2006年年底,湖南省共有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7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0家,市州级龙头企业300家。这些龙头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为带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湖南省农产品龙头企业资产总额情况表(总数:300家)

资产总额

企业数(家)

所占比率(%)

15亿元以上

3家

1%

5亿-15亿元

9家

3%

1亿-5亿元

28家

9%

其余

260家

87%

表2 湖南省农产品产业链情况表

产业链

龙头企业

粮食产业链

隆平高科、金健米业、粒粒品米业、盛湘米业、沫林食品等为龙头

蔬菜产业链

黄花集团、谊信公司等为龙头

食用油产业链

油中王、闻得福、帅牌、金浩植物油等为龙头

畜食水产品、乳制品产业链

正虹、唐人神、亚华种业、伟鸿食品、临武舜华鸭业、洞庭水殖等为龙头

茶果产业链

省茶叶公司、君山银针、泰升果汁、辣妹子、熙可食品、老爹公司等为龙头

竹木林纸产业链

泰格林纸、桃花江竹胶板、长元人造板等为龙头

②主要产品的商品量及销售网络已经形成

湖南省主要农产品商品量与销售量情况所表3所示。

表3 湖南省主要农产品商品量与销售量情况表(2006年)

主要农产品

商品量

销售量

所占比率(%)

大米

1379.04万吨

752.10万吨

60%

柑橘

193.80万吨

186.10万吨

89%

茶叶

7.60万吨

85%

生猪

5588万头

1007.20万头

18%

水产品

189.32万吨

47.33万吨

25%

表中主要农产品的销售网络已经形成。其中,大米主要销往广东、云南、贵州等周边省份,部分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鲜果省外销售170.74万吨,占商品最88.1%生产橘片罐头15.4万吨,占商品量7.9%。鲜果省外销售市场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三省为主,占省外销量的80%以上。柑橘在俄罗斯、越南、蒙古、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均有销售。橘片罐头主要销往欧美和港粤台。茶叶销往我国新疆、青海、甘肃等边疆市场占茶叶商品量的60%,销往中东、欧盟、俄罗斯等国外市场占茶叶商品量的32%。生猪销往广东 (深圳)、港澳市场的生猪分别为679万头、30万头,分割肉及其加工品约16.7万吨,折活猪295.2万头。以广东(深圳)为重点的华南市场的生猪及其产品约合704万头,占外销量的70%;
以武汉、河南、上海为重点的北方 (华东)市场生猪及其产品约合168万头,占外销量的17%;
港澳、俄罗斯等国外市场生猪及其产品约合134万头,占外销量的13%。水产品中青鱼、 草鱼、鳃鱼、黄鳞等出口主要市场是香港、澳门;
斑点叉鮰系列产品出口欧热和美国;
泥锹出口韩国。

③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效果显著

A.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虽和容量基本满足需求,成交额逐年增长。到2006年底止,全省建成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76家,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24家,年成交额达到500亿元左右,与2000年相比增长40%。

B.市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五”期间国家、省农业部门共安排500万元预算内基建投资支持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信息收集发布、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和电子统一结算系统。

C.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在流通中更加活跃。

D.市场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运销 “绿色通道”逐步建立。2004年省政府湘政办电 [2004 ]119号文件规定对整车运载我省生 产的活猪、活牛、活羊、活禽、鲜蛋、蔬菜、水产品、水果等大宗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享受免收普通路桥通行费,减半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优惠。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不断加强。截至2006年底止,全省25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30个龙头企业、35家种养大户建立了农业信息平台,加入了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开展网上交易。

3.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现状

农产品物流系统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即以脱离农业生产领域的农产品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相关的技术信息和组织管理活动等。农产品物流系统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更是第三利润来源。本分课题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1)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结构特征;
(2)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现状;
(3)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综合来看,全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主要问题在于:①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
②市场信号难以掌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③流通组织的离散性和生产者与消费者被隔离,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④市场主体单一,功能缺位,难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3.2湖南省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农村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

  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农村物流经营难度大。

  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容易腐烂变质。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在我国,农业生产仍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

  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就高;
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就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
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门,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

  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4.关于湖南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建议

发展湖南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农产品物流的落后状况是由经济基础、管理体制、意识观念、产业环境以及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政府在制定长远规划和产业政策时,也应该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从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都发挥了积极的宏观调控作用。其在制定长远规划、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健全法律法规、营造产业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4]。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现代物流和农产品物流的认识

据调查,部分县政府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虽然对物流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大多数人对现代物流还知之甚少,或者认识有误,农产品物流更未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要发挥高等院校、行业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物流意识。

(三)全面统筹,做好农产品物流的长期规划工作

为了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挥物流对地方经济的积极作用,各地政府必须尽快制定本地的物流业总体发展规划,并且一定要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列入各地方的全面规划之中去[5]。

(四)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全省的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入不敷出,投入十分有限。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和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制度,用好用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资金,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

(五)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切实抓好交通设施建设。突出大通道建设,实现联线成网、内外通畅。实现市区与各县当天往返,市县、县际通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汽车的目标。今后公路网建设应以高等级干线网建设为主,加强绿洲间、城市间干线公路的联系。要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高通达深度和全天候通车能力,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快捷地从产地运出来,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

(六)加大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结点建设力度

要形成高效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光有线路建设不够,还必须进行配套的物流结点建设。要以城市为中心发展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要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农产品物流,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配送增值物流服务,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每个城市都要发展社会化配送中心,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用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网络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没有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物流业。因此,要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各地光缆、微波和卫星通信等干线传输网。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属于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投资。但是各级政府由于财力有限,也可鼓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行股份制经营。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应坚持谁投资谁运营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行业约束、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八)要逐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改变现行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要加快物流资源垄断部门的市场化改革,重点是改造提升运输业与邮政服务业,加快交通、铁路、民航、仓储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使物流资源全部进入市场运作,并引入竞争机制。二要坚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一方面要遵守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允许国外物流企业进入全省物流市场;同时全省各市县的物流市场也要对其他兄弟县市的物流企业开放。

(九)建设与培育物流市场,并使这一市场规范化、法制化

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规则,以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行为。其次,要重点抓好物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再次,政府要在运营许可、跨地区运输、登记注册、税收政策和行业标准等方面出台产业政策,为农产品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建立农产品物流联盟

将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结构与国外农产品物流体系结构的相比较看出,湖南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还处在形成时期的初级阶段,其交易不规范,功能未分化,管理不统一;
批发市场的主体,无论是卖方、买方,都是不特定的多数,并无市场参与资格的特定审定,也无业务范围的明确规定;
经营主体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竞争力弱等缺陷;
结合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经验,建立农产品物流联盟,即将农产品流通主体中的农业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协会与综合型农产品物流企业(能提供综合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结成农产品物流联盟,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应,实现农产品物流功能上的整合。

(十一)加强对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究开发

农产品由于其具有数量大、种类多、运输难、易腐烂等特点,且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区域性、不稳定性等明显特点。因此,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必须加强对农产品冷链运输技术、保鲜防腐技术、包装标准化与装卸搬运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开发。

(十二)加强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培养造就一支既懂得农产品现代营销,又懂得物流专业知识,熟悉市场规则,勇于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构建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的关键。

在全省培育农产品物流大市场时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纵横联合,优势重组,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组织,提升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改造升级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三是充分整合农村地区现有的多种物流资源,拓展农产品物流业务。

5.关于湖南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趋势与问题分析

一、湖南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

1、湖南农产品物流发展具有三大趋势一是湖南农产品产销量稳定增加。湖南是个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既是内陆的前沿,又是沿海的后方,农产品的物流活动相当频繁。近年来湖南主要农产品产量有稳定的增加,农产品贸易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2004年出口贸易总值达23009万美元、进口贸易总值达21389万美元;
与1994年相比,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值增长3.26倍。二是湖南农产品物流基础条件持续改进。湖南省乡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为湖南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创造了较为成熟的基础条件。三是湖南农产品物流发展速度加快。首先是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建成各类农副产品市场20000多个,其中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的6个,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480个;
其次是农产品物流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再次是农产品销售方式有所创新,如连锁经营、配送和网上销售等现代方式已开始使用。

2、湖南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湖南农产品物流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湖南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起点很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不够,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较低成本却很高。二是农产品物流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农村普遍缺乏具有独立产权的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农产品的交易,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较窄,带动作用较低。三是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较大。湖南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据湖南省农业厅的调查数据表明:湖南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和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为25%-30%,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运送路上腐烂的每年就有0.19万吨左右,由于技术落后,运输周期长,加上仓储保管技术落后,这些原因造成的损失接近农产品总量的30%。四是湖南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完整。主要表现在湖南农产品物流渠道体系单一、投资体系结构不合理、信息体系不健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协调等。

二、发展共同物流是湖南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迫切需要

共同物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物品流通的相关作业能共同执行,共同达到高效率的物流管理。它常是通过企业间结合组成的物流体系,或利用物流业者的专业能力,以解决个别企业在物流方面的低效率问题。湖南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需要把握物流服务需求的各种变化,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也需要建立供应链物流绩效动态评价模型,以便对物流过程各要素绩效进行科学控制,确保共同物流利益分享机制的实现,促进共同物流的发展。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是湖南农业经济和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客观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是农产品物流的内在要求。农产品物流即为以脱离农业生产领域的农产品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和相关的技术信息以及组织、物流管理等活动。涉及到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环节,并将各个环节做到有效整合。农产品的初级产品与最终变成的消费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供应链环境下,农产品物流要求向前延伸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相关的包装储存等,向后延伸至农产品的销售环节,使整个流通过程协调起来,这从本质上决定了要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转移和价值的最终实现就需要建设农产品共同物流完整体系。

2、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是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湖南经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大户示范带动、提高科技含量、加大农业投入、改变经营机制、强化服务责任等有效措施,初步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产品物流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才能有效地满足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3、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是湖南农产品物流的现实要求。湖南农产品物流逐步发展形成了从生产、收购、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完整体系,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
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中介环节过多,各种税费过多、过高,流通成本趋高;
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是农产品物流的中坚力量,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始阶段,专门从事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还很少,而且规模小,管理水平滞后,经营成本高,利润低。农产品物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未经加工的鲜销产品占了绝大部分,在运输的过程中,保鲜、包装、再次加工技术比较落后,而且运输工具不能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要,农产品在物流的过程中损耗严重,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是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需要。

三、构建湖南农产品共同物流模式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逐渐形成了以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或功能为主导的物流模式。主要有加工性公司+农户物流模式;流通性企业+农产品生产者物流组织模式批发商+批发市场+零售物流组织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等。构建农产品共同物流模式应以系统观点,科学地分析、规划和设计,建成一个行之有效、完善合理的共同物流体系。农产品共同物流的本质就在于发挥全部农产品流通组织的人、财、物、时间等物流经营资源的最大效率,同时改进和提高物流服务及其社会效益。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满足了农产品流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小数量、多频度物流需求,有利于改进物流服务质量;
通过农产品共同运输提高了装载效率和运送效率,有助于物流运作体系的完善和高效运行。构建农产品共同物流模式主要包括:

1、共同物流的对象。实施共同物流必须明确合作对象具备的条件,如农产品生产者的地点、农产品配送终端的地点或者最终需求者的地点;
农产品集货区域的范围、配送圈的密度;
客户所要求的服务水准或者是农产品所要求的特定服务水平;
配送车辆的特性;
农产品的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特性;
物流设施状况、物流系统的独立性等等。

2、共同物流的组织。在共同物流价值基础上,必须明确物流决策的统一性,以保证在商品集中、管理、配送等物流活动上的相互协调与统一运作。共同物流模式的成功运行需要参加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的各个利益主体相互合作。只有在共同物流的共同机制基础上,才能确保物流决策的统一性和共同物流活动的相互协调与统一运作。

3、共同物流的系统设计。共同物流系统设计就是要规划一种能削减成本、维持和提高顾客服务、扩大销售额的物流共同化系统。这一般由具有丰富运作经验的共同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设计或者是其委托的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设计。

4、共同物流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根据共同物流模式运行要求,采取科学方式来实现共同物流系统的组建和运营,并建立相应的机构和管理程序,确保共同物流活动顺畅进行。

5、共同物流体系的改进。共同物流系统建立实施后,应定期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价和核查,始终保持物流成本优势,采取有效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共同物流利益的公平分配,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以确保共同物流系统顺利、有效地运行。

四、发展湖南农产品共同物流的主要对策

1、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农产品共同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鼓励建立深加工企业,把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最终产品销售联结成“一条龙”的畅通渠道,使农业产业化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农产品增效和农民增收,进入农业发展良性循环。

2、加强现代物流宣传教育,提高农产品流通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全新的现代物流观念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确立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和共同物流的经营模式。

3、要培育和壮大从事农产品共同物流的主体企业。培育农产品共同物流的主体企业是改善农产品物流的关键。一是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在改革发展国有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加强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发展,如各类农业协会等。二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既指导农户生产,又从事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应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要鼓励发展专门为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建立农产品共同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信息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技术人员、批发市场、农村供销合作社、营销大户、经纪人、各种行业协会和服务主体拓宽信息渠道。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现代化农产品共同物流信息平台,优化信息资源,确保物流信息的准确、及时。

5、要加大农产品共同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农产品物流技术与设备。农产品物流的顺利运转,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农产品物流基地的建设、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的改进等。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浅析 农产品 提升 浅析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 浅析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