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全文)

时间:2023-12-26 16:42: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全文)

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代劳动教育涵盖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以提升劳动能力、劳动智力和劳动审美为价值旨归,更加具体化、明确化、全面化,是党的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聚焦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维度,丰富了教育功能和目标,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梳理这些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实践举措,旨在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问题

1.认知滞后导致教育脱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科技革命带来了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促成了时代的跃迁,推动劳动方式、社会分工、人才需求发生深刻变革。然而,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观念陈旧,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偏狭的劳动概念上,体力劳动依然是教育主客体对劳动认知的主流,日常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类常规化劳动教育尚处于低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与学生自身成长成才割裂,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与新的社会生产力共振,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2.目标模糊导致教育失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从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维度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劳动能力、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等方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从功能导向和价值导向两个维度考量,当下的劳动教育目标有所失衡。社会分工和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差异以及劳动衍生出的商品价值属性的多元,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人们对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偏见,以及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等错误思想的滋生和蔓延。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侧重于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以满足对经济社会物质需要的供给,缺少对教育客体价值引领的观照,导致少数高校学生缺乏良好的劳动品格,而劳动信念的缺失、奋斗精神的匮乏可能会严重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育人效果不佳。

3.体系缺失导致教育抑值。目前高校的劳动教育缺乏体系化建设。首先,顶层设计没有一以贯之。顶层设计是基于系统论,对项目所涉的各要素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实施和整体评价,以达到集中利用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实现目标的一种方式方法。在机制保障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意见,但在落实阶段,部分高校缺乏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并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形成具体文件和实施办法;
在人力资源方面,劳动教育教师多由理论课教师和承担劳动活动组织任务的兼职教师担任,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突出、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教师队伍;
在劳动资源方面,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高校价值引领不足、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家庭熏陶关注不强等问题。其次,课程建设固化单一。劳动教育课程要以育人为根本导向,综合发挥专业理论知识、劳动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引导学生从劳动实践中获取本领才干和情感体验。而当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钩的情况,实践课程不足且多流于形式,没有遵循学生特点、结合学生需求,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的热情。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提升举措

1.加强个体劳动品性塑造和实践自觉培育,推动劳动教育主客体的双向形塑。人以自身活动为媒介同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个体活动是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界环境包括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源等是影响性因素,起辅助作用。由个体活动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根本指向是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客体,学生要反躬自省,着眼于劳动教育目标关联的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行为领域和情感领域,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自身发展而言,学生要掌握劳动技能、亲历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本领、积累职业经验,在劳动中体悟劳动分工不分贵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社会发展而言,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就业创业能力,笃行实干兴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而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教育客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控自我的过程影响并改造着作为外界环境要素之一的教育主体,推动教育达成理论与实践的自洽,实现融合度更高、育人效果更强的教育主客体的双向形塑。

2.拓宽由“狭义”劳动教育到“广义”劳动教育的认知,强化劳动教育对新时代的现实观照。在革命战争年代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生产力严重落后,劳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指社会化劳动生产教育,强调劳动技能的工具属性,即所谓的“狭义”的劳动教育。当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应进行相应调整,趋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劳动素养的价值属性。“广义”的劳动教育包含了劳动技能的工具属性和劳动素养的价值属性两个方面。新时代人才培养语境下的劳动教育要准确把握由“狭”到“广”的教育观念内涵的转变,明晰培养目标。首先,劳动教育要突出“全”。高校劳动教育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照劳动教育基本规律,改变“有劳无教”或“有教无劳”的现状,达到“劳教结合”“以劳促教”的局面,强化教育属性,从劳动育人提升为全面育人,真正发挥劳动教育促进与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其次,劳动教育要落实“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导向和价值导向具有高度统一性,既包括劳动技能习得和劳动实践养成等显性功能,也包括崇尚劳动、自立自强、拼搏奋斗等价值取向的隐性功能。要解决当下劳动教育目标失衡的问题,就要调整教育重心,促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再次,劳动教育要适应“新”。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要正视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富裕,也要客观审视社会主义劳动的本质;
既要清醒看到时代变革催生出的新生产方式,也要理性认识时代对当代青年劳动素养和人才质量的新要求,纠正重脑轻体、重利忘义的认知偏差,弘扬科学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最后,劳动教育要推动“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确立更高的育人标准,不但要使学生“能劳动”“会劳动”“爱劳动”,还要使学生在创新领域“敢劳动”,激励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增强内生动力和创新创业活力,成就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3.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提高高校综合育人成效。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制度方面,高校要严格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设计出台符合时代要求、当代青年特点、学校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保证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落实落地,通过制度支撑保障劳动教育自上而下的高效开展。在师资方面,高校要进一步梳理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涵联系,把握“五育”的辩证关系,界定教师职责,凝聚立德树人共识,打造一支品德强、素养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对外学习交流提升校内专职教师劳动教育教学能力,遴选校内外兼职教师,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在经费方面,要通过科学统筹校内经费、设立劳动教育专项、合理利用校友基金会和社会赞助的教育资金等举措,加大对劳动教育的物质投入力度。二是加强劳动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的基础,加强课程建设能够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构建纵横交叉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横向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架构;
纵向根据学生的学段以分层分类的方式推进。以劳动理论课丰富学生的劳动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以劳动实践课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要打造“大劳育”格局,打破劳动课和专业课壁垒,在专业课中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技能、专业知识和动手实操融会贯通。要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和现实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劳动教育,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其次,要构建科学联动的多元化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反馈、调控作用。鉴于劳动教育导向的功能和价值双向度,评价机制应该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紧扣劳动教育目标,将评价内容具体化、体系化、过程化、动态化,兼顾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以及教育结果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劳动素养形成的动态性决定了评价机制的层级性。其中,基础评价是对理论知识、专业概念和操作实践的了解和掌握;
高级评价是对劳动情感、劳动文化和劳动精神的体验和内化;
终极评价是对劳动创新、思维延拓乃至生命自觉的深化和升华。

4.营造一体多维的育人环境,形成互融互通的协同育人机制。要面向个体,以创新推动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可适性,推动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力量的发达,打破了固有的产业业态、劳动形态和学习样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以开放的理念,将传统单一的教育场域扩展延伸到家庭、社会、网络中,建立互融互通、灵活动态的对话制度和衔接制度,形成有序互动、良性循环的教育链条和育人生态。要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系统化劳动教育和科学化管理;
以家庭为基础,通过家风传承、家训熏染、日常劳动,完成劳动教育在家庭的落地生根;
以社会为平台,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职业院校联盟、建立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等方式拓宽劳动教育在社会面的推广普及;
以网络为媒介,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育的时空限制,增强劳动教育的趣味性、灵活性和时代性,在劳动教育中注入科技成果。同时,要发挥媒体宣传阵地对劳动文化、劳动精神的宣传推广作用,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传递踏实劳动、积极奋斗、爱国奉献等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

推荐访问: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劳动教育 新时代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