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25 18:1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调研】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调研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健全救助体系提升保障水平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我县按照“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思路,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入手,强化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全面开展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全县社会救助事业基本形成了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民救助、五保供养为重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财政资金、优惠政策、慈善救助为支撑,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围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我做了些粗浅思考。

一、坚持五大原则,提升救助工作实效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权,是每一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作为政府转变职能、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强化政府在社会救助组织、管理、监督和财政投入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同时,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支持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多层次、多途径缓解困难群众的各种困难。二是坚持城乡联动,合力推进的原则。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坚持城乡互动、整体推进,建立体系完整、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要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健全县、乡、村三级救助网络平台,分级负责,合力推进,不断提高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益。三是坚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困难群众实际需求,从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医疗、教育、就业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分类帮扶、整体推进。四是坚持救扶结合,鼓励创业的原则。按照既要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促进有劳动能力人员积极就业的要求,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建立救助与就业相结合的长效帮扶机制,使困难群众救助方式从单一的“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实现标本兼治,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五是坚持科学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按照“五统一”要求,即“救助平台、救助网络、救助内容、救助标准、救助帐户”统一。完善救助资金筹集、管理、审批、使用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长效规范运行机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二、突出五个重点,健全救助制度体系

一是实施生活救助,确保困有所帮。加大城乡低保东西生活救助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救助资金与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水平相适应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把所有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管理,制订科学、统一的收入核算办法,着力解决低保东西收入核定难的问题;规范低保申

-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请、评议、审定和发放程序,简化工作环节,增强工作透明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建立“有进有出、进出有序、应保尽保”的城乡低保救助工作机制。二是实施医疗救助,确保病有所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集大病统筹、门诊报销、医疗救助“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筹资机制,扩大医疗救助覆盖范围,不断提升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适当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和救助病种,将处于贫困边缘群体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积极开展五保、城乡低保、重点优抚东西等民政救助东西住院救助试点工作,努力探索新农合和民政医疗相结合的医疗救助新模式,切实减轻困难群众负担,解决就医难的问题。三是实施教育救助,确保学有所教。切实保障困难家庭子女公平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让所有孩子“念上书、念好书”。继续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和向困难家庭学生提供生活费补贴等各项救助制度,对因灾、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根据家庭困难情况,制定缓交、减交或免交有关费用的相关救助细则。切实加大对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录取就读中专、高职以上全日制院校的助学力度,对城乡低保家庭子女考取中专、高职以及大学的给予一次性助学救助。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助学帮困活动,不断扩大助学范围,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四是实施养老救助,确保老有所养。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东西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政策,将集中供养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长效供养机制,做到应养尽养。切实加强集中供养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引进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兴办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居家养老等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建立投资主体社会化、资金筹措多元化、供养形式多样化的新型养老救助机制。加快农村敬老院改扩建工程,逐步改善农村敬老院硬件设施配套;加强敬老院管理制度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东西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五是实施住房救助,确保住有所居。将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减灾安居工程相结合,按照“政府补一块、集体助一块、个人出一块”的筹资模式,采取新建、拆建、维修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力度,逐步完成现有农村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以及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建立和完善城镇困难群众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进一步缓解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切实改善城镇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三、努力实现五化,推进救助工作转型

一是实现救助法制化,推进救助工作立法进程。健全的政策法规,是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的根基所长,也是政府依法救助的规范。要加快社会救助工作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各项制度,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积极加强与国家及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衔接,抓紧制订地方性配套法规,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及时修订与现行法律和政策相矛盾,与我县实际情况相违背的法规和政策,做到救助政策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契合我县的实际。加大救助工作执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全面提高依法救助的水平。二是实现范围全民化,推进全覆盖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统筹,加快城乡救助一体化建设进程,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人。在加强常保东西救助工作的同时,要重视贫困边缘人群和因灾、因病等致贫的困难人群的临时性救助。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立以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援助、住房保障为主要内容多层次、广覆

-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盖的救助体系。三是实现救助科学化,推进救助工作科学决策。建立和完善贫困指标监测和评估网络,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严格的家庭收入调查和计算,准确核实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制定科学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救助标准,为准确实施社会救助提供保障。建立灾害管理系统和救灾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制定灾害评估、统计、紧急救援办法,探索灾情科学预报、评估、合理分配救灾款物的新途径,不断提高灾害救助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四是实现救助主体多元化,推进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投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以社会福利社会化为方向,以慈善救助为补充,以福利彩票发行为手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进社会资金,吸引社会人才,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东西公众化、运营方式市场化、救助手段立体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五是实现监督常态化,推进救助工作民主监督。实施阳光救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全面、真实公开救助标准、救助东西、救助金额等救助信息,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纪检监察和群众舆论的监督。建立健全救助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定期督导和联检互查制度,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资金运行无风险、群众知情无障碍,大力推进城乡上救助体系规范健康发展。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 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调研 社会救助 【调研】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