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会议讲话稿

时间:2022-08-27 13:00:1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会议讲话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会议讲话稿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会议讲话稿3篇

第一篇: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会议讲话稿

卫生和健康大会讲话稿

  讲话稿是人们在特定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以下是XX为大家准备的卫生和健康大会讲话稿,供大家参考。
  加快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各地各部门要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健康上饶建设,不断开创卫生与健康事业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卫生与健康事业,事关全面小康、事关百姓民生、事关城市人气、事关产业发展。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体现了人民健康事业的重要性。各地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切实把卫生与健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真正部署到位、落实到位。
  从卫生工作来讲,要让群众“看得上病”,积极履行政府领导、保障、监督和管理的办医责任,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解决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基本医疗设备配备等问题,尽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要让群众“看得起病”,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统筹好各相关部门医疗救助政策;要让群众“看得好病”,加强对各类医疗机构尤其是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大力改善医疗设备,重视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从健康产业来讲,主要是围绕“建设生命健康城”的目标,加快建设上饶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体育健康产业,加快发展智慧医疗产业,做大上饶健康产业名气,把上饶的生态优势、旅游优势、大数据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健康上饶”的目标,确保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更大发展。要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纳入责任体系,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要着力加快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把引进、培养一批高端医学临床人才,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着力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宣传医务工作者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的先进事迹,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新闻和信息发布,为健康上饶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要聚焦“补齐短板”,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市本级来说,要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的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从各县(市、区)来说,要突出抓好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吸引力、带动力;从全市范围内来说,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的要求,抓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才队伍建设,妥善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
  要聚焦“深化改革”,着力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群众满意度。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大力推进政事分开,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切实抓好健康扶贫,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要加快理顺医药价格,扎实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切实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管,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要聚焦“扬优成势”,着力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要做实上饶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积极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大关联性产业招商力度,创新先行区的管理和服务模式;要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加大力度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上饶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要做好“互联网+健康服务”这篇文章,培育和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新业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信息化服务。
  

第二篇: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会议讲话稿

公共卫生会议上的讲话稿

公共卫生是一项为保障人民健康,由政府主导的,以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公共事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会议上的讲话稿,仅供参考。

公共卫生会议上的讲话稿篇1

同志们:

刚才,何涛、家强、峥嵘和良述同志分别就对口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研究,抓好 落实。下面,我就抓好今年的公共卫生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明思路

从刚才几位领导的讲话看,去年各县区、各单位紧紧围绕医改这条主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市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较好的实现了全年的目标任务。概括起来讲,有三个特点:一是实,以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为重点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县(区)创建活动,较好地改善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队伍结构和管理体制机制,有效提升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了传染病防治、打击非法行医、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饮用水卫生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及时有效;二是细,11类43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类19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任务全部完成,资金使用、任务落实细致到位,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流感监测、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麻风病防治等工作分别得到中、省表彰;三是新,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开展的一院两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医师团队进村入户的服务模式得到省政府领导、省卫计委的肯定,并在全省予以推广。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县区卫生局、各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及广大卫生工作者上下同心、锐意创新,齐抓共管、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在座的各位及全市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首先是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稳定公卫队伍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激励公卫队伍干事创业的绩效管理还未切实纳入到相关单位的管理体系。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管理不够规范。考核和资金拨付不及时;县级公卫机构资金占比过大、专项资金沉淀以及违规扩大使用范围;未向村医发放明白卡等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了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三是依法执业把关不严。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在结核病、艾滋病防治、预防接种等方面存在无资质执业问题,已造成了不良后果。四是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创新不够,一院两中心、责任医师团队服务模式未得到全面落实。五是项目督导考核管理不到位。部分公卫项目未严格按要求开展,工作走过场,资料缺乏客观真实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落实,各单位应积极应对、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当前,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好的机遇期。党和政府把公共卫生服务列入民生工程,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制度正在形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财政保障等措施进一步明确,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不断扩展,为促进公共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客观条件。因此,各县区、各单位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切实增强事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思想上、行动上,努力做到四点:一是以医改为中心,自觉把公共卫生工作放到医改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从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角度,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更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要整合资源,调动各个方面支持帮助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资源优势,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四是要加快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运行体制机制改革,调动广大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落实

今年的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刚才,市疾控中心、妇幼院、疗养院、监督所的几位领导都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我想在这里再强调以下几个重点工作:

第一,持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合格县区创建力度,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去年,平利、白河、旬阳3县率先创建达标。在今年的创建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改善县、镇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在切实用好中、省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落实好项目资金配套,增加人员编制,加强人员培训,稳定基层公共卫生工作队伍,确保满足工作需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依据《安康市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建设检查验收标准》,在业务用房、人员设备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力争达标,一院两中心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常运转。各县区卫生局要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县(区)创建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导检查,加大创建力度,认真开展创建自查评估,积极申请考核验收,力争3-4个县区达到标准,创建成功。二是要全面推广茨沟模式,尽快将茨沟模式变为安康模式,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带来的健康实惠。三是要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确保新增资金全部用于村卫生室,48%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级承担。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拨资金很快就会下达,对村医的拨付要求按月预付,定期考核结算。中、省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拨付直接与考核结果挂钩,各县区和市直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按照要求的项目内容、服务频次和数量做好年度工作计划、技术指导、培训、信息报告、监测评价、督导考核等工作,注重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备上级检查考核。全面推行向村医发放公共卫生服务明白卡制度。

第二,深入推进卫生法制建设,依法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

一是要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广泛地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执业医师法》、《职业病防治法》、 《精神卫生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全面加强卫生系统的学法普法工作,开展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者懂法、守法意识。二是要依法规范重点疾病 管治分离、国家免疫规划、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狂犬疫苗接种及伤口处置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要将艾滋病、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及药物使用发放职能移交医疗机构承担,社会防治管理仍有疾控机构承担,解决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并存在的非法行医问题。今后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和人员,都要取得相应资质许可准入,具备服务条件和能力才能提供相应服务。从今年开始,安康城区狂犬疫苗接种及伤口处置工作由市、区医疗机构承担,各县区要对承担狂犬疫苗接种和伤口处置任务的医疗机构、镇卫生院和预防接种点再次予以明确,内容包括承担处置工作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和处置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统一在媒体上予以公示。对免疫规划工作,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组织实施,接种机构和人员资质符合规定要求,持证上岗;疫苗储存、运输、出入库登记、接种前告知、接种实施及接种后留观等程序全部要规范。预防接种证全部按照要求交由家长保管。严禁各接种点推广或自行建议家长用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实施接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信息报告和处置必须及时、积极、主动、规范。三是切实做好妇女儿童健康管理。国家明确妇幼保健机构隶属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因此,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坚持以预防保健为主,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妥善处理好临床与保健的 关系,将更多的人力、精力投入到妇女儿童保健和公益管理上,依法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发放,严格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准入,强化 产科监管, 落实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继续保持对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行为的严查重处态势。

四是要依法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及饮用水卫生监管,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抓好打击非法行医及虚假医疗广告、医疗废物废水、乡镇集中供水卫生等三项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好正常的医疗秩序,保障好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

第三,加强医防协作,推进公共卫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疾控、妇幼等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机构承担的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需要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密切协作才能保证质量,按期完成。如何协调解决好医和防的关系,夯实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责任,加强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机构的工作配合,确保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得到有效落实,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机构面临的一个现实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今天将各县区分管局长召集来要探讨和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

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传染病管理、死因监测、妇女儿童保健筛查等工作都需要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协作来完成。各级疾控、妇幼、卫生监督机构要对各医疗机构承担的任务进行认真梳理,明确任务、标准、考核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协调,夯实医疗机构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构建、完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各司其职的医防结合管理模式。

第四,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

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是展现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政治敏感性强不强、业务技能水平高不高和精神状态好不好的有效平台之一,也是党和政府赋予卫生系统的职责。各县区、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扎实开展以演练提高反应能力、以实战提高处置能力的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充实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各县区要对照标准,积极组织开展省级和国家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活动。

第五,科学编制十三五公共卫生规划。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目前,中、省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已陆续展开,各县区、各单位要认真按照评估方案标准和要求,对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查找不足,并认真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弥补,力争完成目标任务,为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各县区要依据市级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能细化、量化的指标一定要细化、量化,确保规划目标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科学性,实现规划目标的各项措施要具体、可操作、能落实。市卫生局将组织市级单位对各县区、各单位的情况进行抽查,以便迎接省级复核。

市卫生局年前已将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评估方案转发各县区,市级培训工作已经完成,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请各县区认真按照要求及时安排,组织实施,其中涉及需要从财政、农业、水利、盐务、扶贫等其他政府部门收集的数据、资料等信息,请各县区卫生局积极做好协调,确保按期完成。

三、加强领导,强化督查保成效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今年的公共卫生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各县区卫生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把任务细化量化,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主体,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各市级单位、局机关相关科室也要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要强化督查督办。各县区卫生局、各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继续探索和建立更加有效的督查考评奖惩机制,规范程序,改进方法,量化考核,全面、客观地反映真实工作业绩,坚持原则查实情,坚决克服走过场,避免打人情分,尽力做到客观公正,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从今年开始,市卫生局和市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将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改变督导方法,扩大督导覆盖范围,建立督导检查单位名单列表,对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持续跟踪直到整改到位,确保督导检查效果。

三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在推进、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同时,各县区、各单位要高度注重工作亮点、经验的总结和宣传,这既是对我们工作成绩的展现,也是为推进公共卫生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公共卫生事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担负着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抓住当前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开创公共卫生工作新局面!

公共卫生会议上的讲话稿篇2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公共卫生工作会议,目的是回顾总结20xx年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深化措施,推进新一年度的全市公共卫生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需求,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会前,我们参观了黄泽镇的塘头村、官园村、垃圾中转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受非常深刻,值得各地认真借鉴。刚才,夏副市长对今年全市公共卫生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夏副市长的报告是今天的主报告,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卫生局、长乐镇、三界镇、黄泽镇和金庭镇还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和表态发言,都讲得很好。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

近年来,随着中央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的不断提出,公共卫生工作正显得越来越重要。第一,抓好公共卫生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以健康为本。没有健康,人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以人为本也就成为一句空话。现在从上到下越来越强调科学发展,并在十一五规划以及其它一些指标体系中都得到了体现。比如百强县市的考核指标中,就有一项重要的指标??每万人拥有床位数和卫技人员数,另外还有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水平,都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第二,抓好公共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句话、二十字的总要求中,不管是生活宽裕,还是村容整洁,都需要公共卫生作保障,而农村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和医疗服务,反过来又会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温家宝总理前几天在答记者问中说到解决城乡差距问题时,就曾引用舰队理论: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艘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公共卫生这根软肋,必须通过教育强智,卫生强身,让广大农民走上全面发展之路,从而切实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三,抓好公共卫生工作,是贯彻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工作主线,推进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据测算,20xx年的一场非典,直接影响我国GDP增长0.8~1个百分点,给国家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重大灾难。这反映了人的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在的卫生工作已经不单纯是看病、医疗,而是一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第四,抓好公共卫生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职能,而公共卫生工作则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要把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保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作为第一位的责任。总之,加强公共卫生工作至关重要、刻不容缓。加之我们目前已经有条件逐步解决一些公共卫生长期积累下来的突出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公共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其提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突出工作重点

刚才夏副市长代表市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已对今年全市公共卫生工作做了一个全面部署。这个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四4个字,即:一个健全,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二个完成,完成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目标和完成首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三个推进,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推进卫生强镇(乡)创建和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四个提升,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提升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管水平、提升无偿献血工作质量、提升农村卫技人员素质。做好所有这些工作,只有一个目标,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是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改善人居环境。要继续抓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在整治的基础上创建卫生村镇。人居的环境改善,既有利于加强预防少发病,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二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关键是抓好食品卫生和职业卫生两大方面,要从大的酒店抓到小的饭店,从学校食堂抓到企业食堂。三是抓好农民健康工程。农民健康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和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举措,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市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今年仍将适当提高财政补助,让广大参合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对此,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既要做好对参合农民的服务工作,也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爱。通过实施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开展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对帮助广大农民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各乡镇、街道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细致地抓好落实,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健康状况。

三、明确工作责任

做好公共卫生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重要体现。各级各部门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公共卫生工作取得实效。各乡镇(街道)要把公共卫生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要亲自抓,要把公共卫生工作要真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解决好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力、财力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搞好调查研究,对当地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和急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当工作遇到难题时,更要主动出击,全力解决;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村级公共卫生联系员要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负责承担起公共卫生的各项业务技术工作。卫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农民健康体检质量,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专项检查和审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明确工作责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督查考核。为落实责任,市政府已把公共卫生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并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情况的督查、评估、通报和表彰。

同志们,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健康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下,振奋精神,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市公共卫生工作又快又好发展,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公共卫生会议上的讲话稿篇3

同志们:

刚才几位副局长分别就自己分管的工作做了安排,工作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今年的重点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要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今年要重点加强对基金及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按照基金管理办法进行操作,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同时,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使新农合基金最大限度用于参合农民看病报销。20xx年,要将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要实现人均筹资300元的目标,并配合做好市级统筹管理工作。

二要全力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村卫生室也要全部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实行零差率销售。我们要正确对待,合理消化,引导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同时还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基本药物制度执行能力培训,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基本药物制度,主动使用基本药物,切实把药品费用负担降下来,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惠。

三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今年我县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的试点县。我们要根据实施方案,制定改革细则,重点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定位问题、保障问题、监管问题和提高问题,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级医疗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四要继续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乡镇卫生院是承担辖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要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效果,提高服务质量。今年,我局将继续组织考核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考核工作,对完成好的单位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表彰奖励;对完成不好的单位,不仅要在全系统通报批评,取消当年所有的评优资格,还要对责任单位领导做出严肃处理。

五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各乡镇卫生院和公共卫生单位要严格执行绩效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注重向一线人员倾斜,坚持人随岗走、薪随岗定、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使拿高工资的拿得心安理得,拿低工资的也毫无怨言,形成质量和效率相统一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各单位不得私自给职工放长假或外派进修学习。单位正式聘用职工原则上不允许停薪留职,确需停薪留职的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研究同意,报县卫生局审批后交单位签订停薪留职协议书。长期休病假的人员,必须出具三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工资待遇严格按绩效工资有关规定执行。

六要落实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完成好县医院住院大楼以及周河和五里湾卫生院建设工程,确保201x年底全部竣工投用。抓好县中医院和妇保院迁建项目,力争年内具备开工条件。

行政审批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物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从1998年撤地设市以来,我市先后开展了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消行政审批项目300余项,下放行政审批项目70余项,最终保留市级部门行政审批项目156项。通过五轮的清理改革,有8个部门(市保密局、市档案局、市财政局、市广播电视局、市粮食局、市扶贫办、市劳动就业局、市航务管理处)的行政审批项目已经全部调整取消,不再具有行政审批事项。同时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时限也在法定时限内压缩了一半以上,极大地规范了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但是,从总体上看市政府和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还有精简压缩和调整的空间。因此,在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心学习组的学习活动中,市委孔书记提出了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行政审批事项,为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市政府决定启动新一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清理的范围

这次改革清理的范围,重点是市政府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具体范围是:

1.20*年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时,已组织清理并保留的市政府实施审批管理的项目,包括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2.20*年至今国家和省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授权市政府审批,部门负责承办报批的项目。

3.20*年至今市委、市政府文件规定需要由市政府、领导小组或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批的项目。

二、清理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审批原则:凡属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全国人大决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及规范性文件为依据所设立的行政审批项目,原则上予以取消;凡属国务院、省政府决定取消的审批项目,一律取消,市政府不再予以审批。凡属无法律法规依据,市委、市政府文件自行设立由市政府、领导小组或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批的项目,原则上予以取消或调整。确需保留的,需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二)精简效能原则:对审批权在市政府,但由县区政府实施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审批项目,市政府将按照方便当事人,便于监管的原则予以下放。

(三)属地管理原则:对同一审批项目市县区两级政府都具有行政审批权的,而县区政府就可决定的行政审批项目,原则上予以下放由县区政府自行审批,以进一步强化县区政府在经济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对虽有法定依据,但该依据与现实管理不相适应,难以达到管理目的的行政审批项目,要按照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予以取消或调整。

三、清理的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

第一步:摸清底数,理清项目阶段

各部门要按照此次清理的范围,进行全面清理。一是对20*年通过清理由市政府审批管理,部门承办报批的项目进行汇总(见表一);二是对20*年至今新颁布的涉及本部门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清理,列出目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名称、文号以及生效时间)(见表二);三是对20*年至今新颁布的涉及本部门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中设立的由市政府进行审批的管理项目进行清理,列出审批项目名称等内容(见表三);四是对20*年至今市委、市政府发文设立的需由市政府审批的项目(包括须报市政府成立的领导小组或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列出审批项目名称等内容(见表四)。按照以上步骤方法全面清理出由市政府(包括领导小组、专门委员会)审批的项目,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部门审查确认阶段

在全面清理出市政府审批项目的基础上,各部门要按照清理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逐项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对市政府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拟保留、拟调整下放取消的意见(见表五),经部门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后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步:市法制办汇总审核阶段

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上报情况,逐项进行认真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统一向社会公布。

上报时间要求:请各部门于2018年6月20日前将清理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是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重要举措。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义重大,时间紧、任务重,从清理到提出部门意见只有15天左右的时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听取汇报,分管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抽调得力人员承担此项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市政府决定从市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交通局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具体开展此项工作。被抽调的单位要从大局出发,积极支持和配合,确保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严明纪律,强化责任

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要以严肃的纪律来确保这项工作的落实。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不迟报。对未按要求进行清理,不按要求和规定时间完成清理上报工作的单位和部门,部门领导要向市政府说明原因,市政府将进行问责。

同志们,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此次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各部门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以对政府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全面完成清理改革任务,为优化我市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2

今天召开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动员和发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扎实做好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刚才,市审批中心、建设局、工商局等三个部门作了表态发言。吕市长代表市政府部署了工作,讲得很具体,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希望大家根据吕市长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群众,服务于经济发展。特别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快政府改革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设服务型政府,省和绍兴市也对行政审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开展以网络技术和依法行政为依托,以政务公开和电子监察为手段,以提高效率和优化服务为目的的行政审批改革,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努力打造服务政府、电子政府、效能政府和阳光政府的重要手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政治任务。

二是加速优化发展环境的需要。今年,市委、市政府为应对严峻的宏观形势,结合实际,出台了加强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要确保这些政策措施顺利实施,关键是要创造一个便捷高效的发展环境,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是我们提升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各单位必须站在贯彻落实保稳促调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工作主线的高度,扎实做好审改工作。

三是推进政府廉政建设的需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使权力在阳光下运作,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便于社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抓住行政审批改革的重点环节

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核心工作是实施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这是对传统审批模式创造性的改革,具体要抓好两个进入和两个到位。

(一)抓好两个进入。一是所有审批事项必须进入系统。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做好审批事项进入系统的工作。同时,要结合扩权强镇工作,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网络审批系统,将下放给乡镇的审批事项纳入其中。二是明确的审批事项必须进入中心。对于市里确定要进入市审批中心办理的事项,必须严格实行审批中心一地办理,绝不允许明进暗出或二头审批。审批中心是政府的第一形象,有关部门要选派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入驻中心,并充分授权,确保事项在中心的受理和办理。

(二)确保两个到位。一是落实审改要到位。对于本轮审改后的审批事项,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审改后的办事流程和审批时限规范执行,不得随意延长审批时限、设置审批条件、增加申报材料和审批环节,对出现上述问题的,一经发现将严格查处。二是监督检查要到位。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投诉渠道,确保审批行为接受多方面的监督。市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四轮审改实行全程监督检查,并适时对改革力度和落实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落后的部门和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拒不执行的将采取行政问责。

三、加强对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的领导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系到部门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涉面广、政策性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要落实责任。各部门要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落实责任,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坚持部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不折不扣地做好审改工作。

二是要加强协调。四轮审改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有序实施。对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市里已专门出台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办理实施办法,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操作办法执行;审批中心和法制办要做好审改法律法规指导工作,确保审改扎实推进;市信息中心要加强对部门网上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持,加快审改工作进度。

三是要形成氛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件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实事,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各相关部门要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的意见,一切要从有利于优化服务,有利于促进发展的角度出发,推进审改工作。其他部门也要以这次改革为契机,反思和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作风、提升效率、优化服务,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确保审批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同志们,实施第四轮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事关发展,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3

同志们:

今天,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我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绩经验,部署下一步的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围绕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重点抓好完善领导工作机制、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深入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领导,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自治区成立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和协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各市县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区上下建立了主要行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府法制、监察等部门具体实施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机制。

(二)精简审批,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十年来,我区先后开展了5次大规模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目前保留和认定我区行政审批项目1316项,比20xx年的2910项减少1594项,精简比例近55%。通过大幅度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社会和市场,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切实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三)扩权强县,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为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高县级政府自主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20xx年12月,自治区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工作的意见》,将721项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权限部分或者全部下放到县级政府管理,其中直接下放565项,委托下放156项,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占全部行政审批项目的54.78﹪。目前扩权强县的工作正深入开展,一些地方已取得初步成效。

(四)创新体系,建设自治区、市、县三级电子联网的政务服务体系。20xx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自治区、市、县三级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在全国建成三级电子联网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进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制度改革,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目前,自治区、市、县三级都已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上下联动、层级清晰的政务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赢得了广大群众和投资者的称赞。

(五)完善机制,健全行政审批工作制度和监管机制。建立实施全区统一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行政审批三项制度,推进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自治区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服务管理办法》,率先通过立法规范政务服务工作。制定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十二五规划》,明确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发展方向。开发建设全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通过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模式和统一软件,建立起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联网应用、集中和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电子监察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起以行政效能监察为主体,以电子监察为手段,以行政效能投诉处理为保障的行政审批实时动态监管机制。

(六)强化管理,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建立行政审批项目动态化管理制度,及时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编制行政审批项目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图,对保留行政审批项目的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实施权限、实施主体、审批条件、申请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和承诺办结时限、收费等内容实行八公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行政审批的随意性,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的群众和企业。

(七)健全网络,推进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到20xx年底,全区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起352个政务服务中心,有条件的村屯(社区)设立了6623个便民服务站。整合基层七站八所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资源,将行政审批服务前移到乡镇(街道)和村屯(社区),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等服务,推行农事村办和便民服务免费代办制度,初步实现居民办事不出社区、村民办事不出村屯的目标,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基层得到表达,服务需求在基层得到满足,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

(八)开拓创新,探索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建立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常态化工作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对重大项目联合审批活动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阳光下审批服务,加快了项目建设。推行行政审批保姆式服务、亲情式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和加班延时服务项目。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织直接面向社会的有关部门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下基层活动,主动上门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改革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和部门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依法行政观念没有完全树立;少数地区和部门瞻前不顾后,主要考虑自身利益,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不愿减、不愿放,部分地区和部门的改革进展相对滞后。二是我区目前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中仍有不属于、不应该由政府直接管理的事项;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出于部门利益而设置;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已经过时,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属于重复设置,多头管理。三是少数地区和部门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办事程序不透明,审批环节过多过滥,审批条件和标准不明确,审批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个别部门把行政审批作为权力寻租手段,行政审批暗箱操作和自由裁量不规范等行为时有发生,违规违法审批现象时有出现。四是行政审批三集中不到位,政务服务功能有待健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落后,行政审批项目和部门进驻率不高、窗口授权不充分、审批体外循环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务服务分中心缺乏规范,难以实现一站式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未能按照中央要求充分发挥作用。五是扩权强县推进工作难度大,缺乏推进机制和全区统一的扩权方案,推进成效还没有充分显现。

二、明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进一步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凡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不得设定行政审批;凡是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不得设置前置审批。清理的重点领域是投资领域、社会事业领域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行政审批,规范非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要加大审批事项的清理、精减和调整力度,放宽限制,打破垄断,扩大开放,公平准入,鼓励竞争。清理解决好行政审批项目重复设置,多头管理的问题。对利用红头文件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限制性规定,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按照法定程序设定的登记、备案、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管理措施,要一律取消。对经清理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要定期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项目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图要适时调整,及时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的名称、设定依据、审批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和依据等。

(二)严格依法设定和实施审批事项。行政机关设定审批事项必须于法有据,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未经审查论证的,行政机关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事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通过公布草案、公开听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行政机关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事项。要按照审批、管理、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全面整合归并内部处科室行政审批职能,将审批职能与监管职能相对分离。

(三)进一步加强全区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规范管理,各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辖区政务服务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指导和服务,统筹管理本辖区行政审批、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效能监察、电子政务、公共资源交易、行政投诉等工作。将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真正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四)坚持不懈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原则上各级政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凡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和相关收费都要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禁止明进暗不进和两头受理。各部门要把大部分接待、咨询、受理、办复等工作转移到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双重管理和垂直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要按照便于工作、方便群众的原则,纳入当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完善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工作机制,对同一个行政审批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逐步实行联合办理或并联审批。依靠政务服务中心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逐步推进自治区、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转让等涉及市场准入和竞争事项实现统一进场交易、统一进行管理、统一接受监督。

(五)继续推进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加快整合基层七站八所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资源,把分散在基层七站八所且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计生、司法、民政、国土资源、林业、新农合、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等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到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完善农事村办制度,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

(六)深入推进扩权强县工作。健全扩权强县的推进工作机制,制定全区统一的扩权强县推进工作方案和具体操作规范,建立健全扩权强县的相关配套措施,加快扩权强县的推进工作进度,确保20xx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扩权强县推进工作,自治区将组织专项督查,确保721项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权限全部直接下放和委托下放到县级政府。抓好22个扩权强镇试点和10个镇级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镇的政策落实,注重总结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经验,积极开展扩权强镇的制度建设。

(七)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继续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行政审批的全过程监督。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行政审批全区无差异化服务,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的随意性,坚决杜绝行政审批暗箱操作。创新审批管理方式,大力推行和规范网上审批,把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申报条件、办事方法、办结时限、服务承诺等在网上公布,实行网上公开申报、受理、咨询和办复。推进行政审批诚信体系建设,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实现对行政审批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行政审批设定和实施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监督权。严格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审批事项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切实把改革的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政府及其部门,又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全局性、政策性很强。各级各部门要常抓不懈,采取有效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推进改革工作负总责,切实担负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进一步健全推进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推进改革的工作质量,加快推进改革的进度。各相关部门要搞好协调配合,合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突出改革重点。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作为政府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以产业发展、民生工作、文化建设等领域审批事项为重点,主动清理和规范现有审批项目,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压缩行政审批环节,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

(三)强化监督考核力度。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纳入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依法行政考核、行政机关绩效考评体系,细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力度。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各级监察部门、政府法制机构和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要加强对推进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对推进改革工作不力、损害群众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责任,确保推进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我们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这次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我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情况,谋划安排十三五全省旅游改革发展工作,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昨天,大家实地考察了鹰潭市重点旅游项目,感受到鹰潭多极支撑、南呼北应、城景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态势。刚才,会议对旅游强县和优秀旅游企业进行了授牌,鹰潭市政府、婺源县政府、明月山管委会、井冈山管理局、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等 5 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九江市对举办 2018 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作了承诺发言。等会,强卫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旅游强省战略实施以来,全省上下紧紧围绕省委十六字方针,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坚持高位推动,狠抓改革创新,着力塑造品牌,促进多元发展,全省旅游产业呈现规模扩大、转型加快、品牌彰显、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是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20xx年以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数年均分别增长 34.7% 和 24.7% ,增速均列全国前三位。

20xx年旅游接待总人数 3.86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 3637.7 亿元,分列全国第13 位和第 12 位,分别增长 23.2% 和 37.3% ,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二是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初步构建了一核三片五城十县百区旅游目的地体系和三线八圈旅游线路框架体系,全省旅游从主打山岳观光型向山水城村多元化、多业态发展。旅游产业要素逐步完善,全省 A 级旅游景区达 294 个,其中 5A 级景区 8 个,星级旅游饭店 430 家,旅行社 761 家,导游 2.8 万人,旅游交通和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生态以及城乡建设进一步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三是品牌形象日益彰显。

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受到总书记的赞誉 ; 江西风景独好整体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以井冈山、瑞金共和国摇篮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婺源、靖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以明月山温汤、星子为代表的温泉旅游在全国拥有较高知名度;鹰潭寻梦龙虎山、宜春明月山观光小火车等一大批地方特色名片异彩纷呈。

四是综合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省、市两级均组建了旅游发展委员会, 50 个县级旅游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实现了旅游管理职能由行业指导向产业发展统筹转变;组建了省旅游集团,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市场开拓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规划建设 35 个旅游重点产业集群,用集群的思维和方式发展旅游业,开创了旅游发展新途径。

十三五是我省旅游产业转型的攻坚期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全省上下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江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着力创新旅游发展理念,着力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着力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全面做大旅游产业品牌效益、集群效益、综合效益,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坚定地向旅游强省迈进。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旅游强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察江西时,对江西的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加快旅游强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

加快旅游强省建设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抓手。

旅游业被誉为无烟工业、富民产业、美丽产业,是典型的绿富美产业。

从绿的角度看, 旅游业资源消耗少、排放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世界旅游组织报告表明,旅游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0.2 吨标准煤,仅为工业能耗的十一分之一。加快旅游强省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现绿色崛起最佳路径之一。

从富的角度看, 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研究表明,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高达 100 多个;旅游业每增加 1 万元投资,能够拉动全社会投资 10 万元;旅游业每直接增加 1 个就业岗位,能够带动全社会增加 5-8 个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旅游业,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带动百姓就业增收致富。

从美的角度看, 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改善景区形象,还能有力促进当地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群众文明程度,从而实现风景美、环境美、人文美。总之,实现总书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要求,必须把旅游强省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快推进。

加快旅游强省建设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从市场需求看, 我国人均 GDP 接近 8000 美元,正在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阶段,全民旅游休闲时代加速来临,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从国家战略看, 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整体布局,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发展理念。旅游业作为环境友好型产业,在实现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从政策环境看, 中央大力实施促进消费工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把旅游作为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领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从我省基础看, 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要素不断健全,旅游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快旅游强省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虽然我省旅游强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立足资源看旅游,放眼全国看旅游,对照目标看旅游,我省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

从总量看, 我省 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旅游产业增加值、旅游龙头企业数量等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仍不相称,与旅游发达省份还有不小差距。

从结构看, 产品结构相对单一,观光游览的多,休闲度假的少;旅游要素结构不协调,住娱购发展相对滞后;收入结构亟需改善,门票经济依赖过重,游客综合消费较低。

如我省游客平均花费 943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 100 元。

从质量看, 有特色、有竞争力、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偏少,旅游管理、市场推广、旅游服务等水平有待提高,旅游创新能力还不强,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以新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旅游强省建设

理念新则天地宽。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顺应旅游需求发展趋势,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上台阶、上层次。

(一)抓改革创新促转型发展。

深化旅游行业改革创新,是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要盯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改革求创新,不断激发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活力。

一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面非常广泛,制度创新极为关键。要继续深化旅游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旅发委综合协调职能,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促进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务实推进 PPP 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旅游综合执法,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国务院已批复庐山设市,随着市体制的确立,将给庐山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要扎实做好设市相关工作。

二是推动资源整合。

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对跨行政区域的景区,要按照资源共享、统一规划、联合开发、利益分成的原则,统筹进行旅游开发。加快武功山、庐山西海等重点景区资源整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旅游线路开发在整合资源中的重要作用,把分散的旅游资源有机串联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珍珠链。

三是推动发展模式转型。

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模式,重点推进三个转变:即适应旅游需求多样化发展趋势,推动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型转变;适应旅游开发发展趋势,推动旅游开发由单体开发向全域旅游综合开发转变;适应旅游收入结构变化趋势,推动旅游收入由门票收入向全要素综合收入转变。

此外,要积极推进旅游科技、业态、产品、品牌、管理等全方位创新,让创新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抓产业对接促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旅游业渗透性强、关联性强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 ? ,促进旅游与相关行业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旅游 + 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精髓。江西文化资源丰富,其中红色文化、 陶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等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要深入挖掘赣文化的精神特质,打破文化与旅游的界限,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要重点做好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申遗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开发工作。

二是积极发展旅游 + 信息。

抓住智慧江西建设契机,深入推进旅游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智慧旅游建设。要积极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及时向旅游者提供交通、气象、安全、医疗等必要信息服务,着力构建面向景区、面向游客、面向商家,比较完善的全省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

三是加快发展旅游 + 健康。

围绕健康江西建设,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健康旅游产品。发挥我省温泉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的优势,完善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温泉旅游高水平发展。发挥中药资源优势,结合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旅游。积极开发攀岩、野营、探险、漂流、运动等旅游项目,加快发展康体健身旅游。同时,各地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生态农业、工业遗存、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

(三)抓薄弱环节促协调发展。

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全域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中的短板,以薄弱环节的突破促进整体发展、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城市旅游。

城市是现代交通的枢纽,是游客集散的中心,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江西城市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必须加快补齐这块短板。要挖掘培育城市特质,把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丰富城市旅游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旅游体系。重点要发挥好南昌、赣州、景德镇等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效应,打造现代旅游名城。

二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从发达国家和我国旅游发达地区看,购在旅游六大要素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打破门票经济依赖,急需补上旅游商品这块短板。要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力度,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基地建设,加快在全省主要旅游城市、线路和景区建设一批大型旅游购物点,大幅提高旅游购物在游客消费中的比重。

三是加快发展入境旅游。

20xx年我省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仅占全国的 1.3% 、 0.5% ,与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很不相称。要抓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利用好走出去的机会,多手段加大我省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力度,重点在周边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等入境游客源地的机场、车站、景点开展旅游对外宣传广告。同时,重点推介庐山、景德镇、三清山、龙虎山等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通过这些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吸引入境游客,促进入境旅游发展。

(四)抓旅游扶贫促共享发展。

旅游具有开发空间广、进入门槛低、就业容量大、收入比较稳等特点,在产业扶贫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的示范效应,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促进旅游与扶贫的深度对接。

一是要加强专业指导。

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在旅游规划指导、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商品研发、旅游服务提升和旅游营销推广等方面,为扶贫对象发展旅游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支持和服务。

二是要夯实发展基础。

旅游基础设施是游客顺利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承载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很多乡村旅游点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住不下、留不住。为此,各乡村旅游景区要按照干净、整洁、便利、规范的要求,努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通水、通路、通电,不断提升餐饮、住宿和卫生条件。

三是要强化人员培训。

我省旅游扶贫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才严重匮乏。要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村官培训,利用雨露计划等培训政策资金,对贫困户开展餐饮、表演、导游、手工艺制作等旅游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从业能力。

(五)抓内涵建设促品质提升。

要适应旅游消费品质化发展趋势,在进一步扩大旅游规模的同时,将质量建设、品牌建设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

一是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

根据 个体做精、龙头做大、整体做优 的原则,提升我省旅游景区品质, 加快推进 5A 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争取 2018 年全省每个设区市都有 5A 级 旅游景区。同时,推动传统景区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三清山全省旅游示范景区建设,提升旅游景区建设和服务水平,形成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满足高端及各种层次游客的需求。

二是完善旅游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提高旅游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前些年我们在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标准化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要进一步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等各领域建立完善相关标准,逐步使标准化成为旅游管理的新常态。

三是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旅游服务水平是衡量旅游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必须把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作为打造旅游强省的重要任务来抓。要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发挥红心导游联盟和旅行社诚信先锋联盟自律作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旅游服务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向游客展示江西服务新形象。

三、强化工作措施,抓好旅游强省建设的落实

建设旅游强省,任务艰巨。需要各地各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加大政策支持,破解发展难题,咬定目标,持续推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发展旅游的主体责任,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大力推进旅游发展的工作机制。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职,切实加强发展规划、市场监管、政策研究和宣传推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要加强协调、全力配合,共同做好旅游强省建设各项工作。

二要强化规划引导。

各地要立足自身实际,精心编制好旅游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并搞好与土地利用、城乡建设、道路交通等规划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要主动对接国家旅游发展规划,努力将我省一批旅游发展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盘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三要强化政策引导。

要把省里出台的支持旅游发展的投融资、价格、税收、用地、人才等一系列政策落到实处,各地要根据实际,围绕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和难点,加强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出台实施细则。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加强旅游开放合作,加大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合力加快旅游强省建设。

四要强化考核督导。

要加大旅游强省建设督查力度,重点推动项目建设、政策落实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有效落实。完善绩效考核和综合考评体系,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转型升级。

同志们,建设旅游强省面临良好机遇,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把旅游产业打造成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奋力开创旅游强省建设新局面!

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2

同志们:

这么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召开。会议不仅仅确立和启动文化旅游产业战略,更是金乡产业升级、持续发展的动员会。今天,市旅游局杨局长亲临指导,并给我们做了重要讲话,特别是分析了全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给我们带来很多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的前瞻性信息和利好消息,同时对金乡县的工作从市里角度、从专家角度提了很好的建议,这说明市委、市政府对金乡文化旅游产业是支持的,市旅游局对金乡的工作是关心的。在此,我代表县委对杨局长的指导及有关单位多年来给予金乡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杜书记宣读了《关于调整金乡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指挥部成员的通知》,李洁书记传达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些都是县委、县政府近一个时期以来重视和加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体现;几个单位的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希望大家知行如一,抓好落实,为金乡的发展再作努力。下面,我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抢机遇、树信心,坚定文化旅游产业战略实施的决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文化旅游战略,不是心血来潮、想当然,而是审时度势,认真研究,慎重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必须对文化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更充分的认识,对金乡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要有清醒的估价,对加快金乡文化旅游崛起的潜力和前景要有坚定的信心。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可以用四句话概况,就是发展有趋势,转型有要求,群众有期盼,现实有基础。

首先上级有要求。

随着全国乃至全球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加速升级,今后将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中央已经将文化旅游产业上升为转方式的主线,列为国家战略。20xx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时隔一年,今年国务院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工作,提出小短假模式等一系列政策,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再打强心剂。去年底,山东省出台《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市里也多次召开旅游业发展大会,实施旅游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刚才杨局长也说了,近期市委、市政府还将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所有这些,都在给我们传达一个清晰的信号:要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这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的、另一个双轮驱动,这是中国增长潜力所在,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最近一个时期,我们整合充实文化旅游产业指挥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初步搭建文化旅游产业组织架构,目的就是做好提前量,打好提前仗,顺应形势变化,抢抓发展机遇,紧跟发展取向,让金乡的发展再次抢先一步、跟上潮流。因此,这次会议既是统一思想的动员会,也是立说立行的部署会,动员各级,明确职责,强化整合,迅速行动,打响金乡文化旅游的王牌。

其次转型有要求。

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语道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我们经常讲吃喝游玩,虽然单独来讲是贬义词,但是道出了人的生存哲理、蕴含经济商机,吃喝是人生存的基本,游玩是人幸福的元素。这就注定:一方面,文化旅游产业是永不落后的朝阳产业。文化旅游业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是高关联度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带动作用。实践得出的数据表明: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元收入;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相关行业4.2人就业,而且受大环境影响小,这两年经济下行,但是曲阜等旅游业发达地区,仍然独树一帜,保持高幅增长,原因就在于此。对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一个认识必须要澄清:头两年我们提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战略,今年又将信息化、生态化纳入主导战略,实施五化并进战略是主导,而不是唯一,决不能讲五化并进,就要放弃其他。通俗地讲,就是五化并进要大搞,其他方面也要多搞,我们一定要突破非此即彼的思维误区。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

不仅能够集聚人气,促进扩大对外开放、提升金乡形象,更是资源消耗少的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环保法出台以来,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走生态发展之路,我们建设生态水城,创建生态园区,发展信息产业,这次又提出发展文化旅游战略,都是为了贯彻落实好上级转型升级要求,从本质上讲,这些都与发展导向高度契合,都是为了促生态提质,文化繁荣,产业升级。

三群众有期盼。

当前群众有两大期盼:一个期盼是希望就业更广、收入更高。在经济起伏中,如何稳定就业、稳增收入,这不仅是党委政府的政治课题,更是群众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党委政府,我们必须始终守住民生这条底线,各项工作的推进,围绕促就业、增收入这个发展根本。文化旅游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受惠面广,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群众,这棵摇钱树,我们要不但要栽好,更要看好,把流入百姓钱袋子的渠道打通、拓宽、变多。比如羊山景区,投入已超6个亿,拉动周边消费近2亿元,带动6000余人次就业。目前,投入看似大于回收,但是,这是一劳永逸的投入,随着配套完善、名气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将几何式释放。群众另一个期盼是希望人生更潇洒、过的更开心。大家大都有个感受,一到周末,济宁外出的几条高速车流量明显增加,为什么?绝大多数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生活观念开始转变,家人、朋友结伴出游成为生活的趋势,当地挣钱异地花钱成为消费的潮流。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健全文化旅游场所,完善休闲娱乐设施,不仅满足金乡群众亲子游、休闲游、近郊游的需求,提高群众满意度;也是为了吸引周边、增加人流、扩大影响,让金乡成为快节奏大社会中的生态休闲之地。

四现实有基础。

我们知道,文化旅游发展和交通条件有直接关系。客观地讲,金乡当前制约最大的是对外交通。近几年,我们做了一些争取、努力和道路建设,城区和镇街、乡村的路网丰富了很多,但是还没有铁路、高速公路这样的更为便捷的交通,不过这个制约正在加快破解,贯穿金乡东部的济徐高速明年就将竣工通车,南部和西部的枣菏高速、德上高速预计明年也将启动,通往四面八方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建成后,到徐州高铁只需要1小时左右,到济南缩短到3小时以内。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必将有力促进金乡文化旅游业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做好基本功,迎接大开放,这方面,我们有发展文化旅游的现实基础:从历史资源看,作为千年古县,我们有2000多年的历史,曹操、郗鉴、檀道济、朱温、李白等历史名人,或者诞生此地,或者驻足金乡,人才辈出,仅在清代就出了23名进士;据有关资料记载,至1917年,金乡有私塾336处,而当时私塾发达的济宁县也仅有100多处,金乡的厚重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丰富的文化遗产,二贤祠、文峰塔、奎星楼、壮观碑等等,这些人文景观,很多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还处在沉睡中,比如保存的圣旨,青州一道圣旨就开发利用的淋漓尽致,作为县一级,圣旨保存量在金乡如此多的,全国也没几个县。但是我们的资源却在那里尘封多年,开发的少,知道的少,利用的少;比如檀道济,在南北朝时被尊为兵神,其著作的三十六计名扬海内外,其原著独一无二,都知道三十六计,但是知道三十六计和金乡的关系的人很少。《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妇孺皆知,深受人民喜欢。故事中穆桂英摆天门阵的地点据说在今卜集镇白?村,虽是传说,但是白?集,十个人去了九个人迷之说却是事实,这些都是可开发的资源。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但是,三星堆文化究竟来自何方?其中有一个观点,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也已经报道,那就是三星堆文明来源于有缗国,而有缗国的大部就位于金乡县境内。我们只要挖掘好,无疑将会激发人对金乡的向往,这些就是我们可利用的资本。从有形资源看,连片成区的景点开始成型,羊山景区顺利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20xx年游客量超过120万人次;金水湖、金济河-奎星湖创建成为3A级国家旅游景区,金水湖还获评国家级湿地公园,金龙湾文化商务区、太康湖、真武庙、金平湖、万福湖、长宁湖、金山公园等形象日益彰显,河湖贯通、水域相连的生态景观正加速呈现。有些人认为,这些景点缺乏历史文化,大都是人为造景,这种观点,我们必须扭转。西湖苏堤怎么形成的?在900多年前,不也是人造的吗!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先例,如深圳的世界之窗、浙江的横店影视城,等等。我们现在不加以建设、创造,金乡将永远形不成有形的景观!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意义很大。由于多种原因,金乡有形的历史文化资源遗留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并不多,要发展旅游,就要在人造景点上多作文章,若干年后,这些就是金乡的有形资源。从无形资源看,作为中华蒜都,金乡名声已经在外。近几年,随着九湖五河十八湾的打造,生态水城的城市形象也已经被各级初步认可,成为周边游的目的地。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亿元,下一步随着各景区陆续投入使用,这些数据还会有一个井喷式增长。

细数回顾、认真挖掘,我们金乡旅游、文化、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可以说是文化宝库、山水宝地、生态宝藏,依托这些特色资源、促进文旅结合发展是金乡优势所在、增长潜力所在,也是金乡下一步转型升级、稳中求进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我们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二、要抓创意、求特色,做好六篇文章打响六大名片

发展文化旅游业,看到资源只是第一步,关键要化无形为有形,把人文、自然资源,变成可感受、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资源变产品,最终要在创意上做文章。经研究,县委、县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总的考虑是:牢固树立旅游与文化联动发展和大健康、大休闲理念,充分发挥山、水、人、物四大资源,做好亲水休闲、大蒜养生、三十六计、诚信探源、梦回古缗、修身清心六篇文章,打响运河水城、长寿之乡、兵家圣地、诚信金乡、千年古县、问道福地六大名片,一年开好头、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金乡打造成山东省文化旅游名县和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落实这个基本思路,实现总体目标要求,四大资源是基础,六篇文章是关键,六大名片是核心。四大资源中,山就是我们的羊山、葛山、金山、银山;水就是县域内24条河流,以及城区九湖五河十八湾;人就是指鸡黍之约的两位主人翁,以及檀道济、晁补之、王淑和、王璨、王弼、彭越等历史名人;物主要包括自然物产(大蒜、金谷等),以及历史文化古迹等方面。可以说山、水、人、物涵盖了我们金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所依赖的所有资源,是我们做好六篇文章、打造六大名片的前提。以这四大资源为基础,六篇文章就有了抓手,把这六篇文章做好了,我们文化旅游产业的六大名片也就打响了。

一是要做靓亲水休闲文章,打响运河水城名片。

把城市做美了,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南宁之所以吸引游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城市环境很好,有中国绿都之称,再像春城昆明,再像一提桂林就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几年,我们加大了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力度,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人居环境、出行环境,对促进旅游业发展也起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我们持续打造的九湖五河十八湾,这种资源和优势,为我们做好亲水休闲文章,打造运河水城名片提供了现实基础。下步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用旅游的理念和旅游的眼光,坚持树立大健康、大休闲的理念,不仅要统筹旅游景点、旅游设施的规划建设,还要注重美化、亮化等基础工程。尤其对一些重点项目,一定要精心设计,力求每建成一个项目,就增加一处景观。在县委县政府的《意见》上也说了,加速构建一核引领、景区支撑、多点挖掘、集中呈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一核引领,就是突出金乡河湖水系,做靓亲水休闲文章,我们有这方面的基础,也是马上可以启动的工程,要把亲水休闲打造成为金乡文化旅游产业的最靓丽的品牌。一方面要做好文化的植入,让水更有韵味。比如老万福河,先后有武障河、柳林河、菏水运河等名称,后因汉武帝宣房塞兮万福来而改名万福河,即为万福之源的意思。还有历史上一些名人的居所,比如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归来园、张肃父子张氏亭园,也大多沿河而居,这都印证着金乡古时候是一个河湖贯纵、风光秀美、名士集聚的地方。目前,我们正在策划开通环城游船,但是沿途看什么,生态景观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文化特色,无论是滨水街区的布局,还是新八景、老八景的打造,都要体现这些历史的、文化的内容,让整个环城水系更有韵味。另外,部分低矮桥梁的改造、新老万福河两处蓄水船闸的建设,都要尽快提上日程。为什么要建蓄水船闸?我们整个金乡县城水的流向是西南-东北,在下游建了这两处蓄水船闸,金乡县城区的九湖五河和其他支流水系的水位都能提升起来,整个水系能尽快畅通起来、丰满起来。另一方面要发展涉水娱乐,让水充满活力。依托九湖五河十八湾,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涉水娱乐项目,游客来金乡,各种水上娱乐项目应有尽有,就会来了还想来,还会带动更多的亲戚朋友来金乡。项目多了,人流活了,我们整个河湖水系灵动性就上来了,知名度就打出去了。另外,在意见和方案中都有,我们计划沿九湖五河十八湾建10处钓鱼体验区,规范现有自发形成钓鱼爱好者的队伍,同时吸引外来游客参与钓鱼体验,打造中华蒜都垂钓城的美誉。

二是要做足大蒜养生文章,打响长寿之乡名片。

我们常说特色是文化旅游产业的生命。一个地方要叫响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质。云南的丽江、皖南的村落、江浙的水乡等地之所以游人如织,就在于他们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品质。到我们金乡,我们的特质是什么,这就是大蒜。金乡因大蒜而出名,我们要想打出文化旅游产业的名气来,就必须紧紧依托大蒜的品牌优势,突出大健康的主题,放大长寿之乡的优势,做足大蒜养生的文章。现在有人追求美容苗条、有人追求健壮长寿,吃饭已不仅仅是为了饱腹,旅游也不仅仅是为了游玩,而更多的是体现人们崇尚健康、绿色、环保、长寿等诸多因素。这种新的旅游消费理念,为现代农业、生态养生、大蒜产业等更好的融入旅游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大蒜方面,我们已经开发出黑蒜系列制品、硒蒜胶囊、大蒜多糖等40多种深加工产品,以这些为基础我们完全可以推出大蒜长寿宴、功能保健品等;还有在河湖水系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出户外运动、休闲保健等系列养生品牌,不断做实金乡康体养生产业体系。下步,依托这些长寿品牌、生态优势,还可以逐步发展养老健康、医疗康复等产业,将金乡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健康养生目的地。

三是做强三十六计文章,打响兵家圣地名片。

军事体验方面,我们不仅有鲁西南战役这篇红色教育文章可做,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打好三十六计这个品牌,认真研究三十六计和金乡的关系。红色教育这方面近年来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挖掘打造,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来金接受革命教育,但是三十六计这篇文章,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智慧谋略,也是我们金乡的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还没有真正挖深、挖透。在全国来说,目前还没有一个地方打出过这个招牌和名片,只要我们好好谋划,招引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产业集团,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国唯一的三十六计智慧园,打造一个融体验、科教、参观、休闲于一体的高端综合性旅游项目,就一定能够一举叫响兵家圣地这张名片,给我们金乡文化旅游的品牌增添亮丽的一笔。同时,檀道济故里、白?村都完全可以作为兵家圣地的景区来打造。

四是做响诚信探源文章,打响诚信金乡名片。

鸡黍之约发生在金乡,中华诚信起源于金乡,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具有金乡特色的文化资源。可以说一个鸡黍之约的故事,就是我们金乡一张越擦越亮、越发掘越光彩照人的金字名片。尤其在当今这个社会,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诚信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被我们国家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但是,名片如何擦亮,品牌如何叫响,关键在于一个运作的问题、包装打造的问题。因此来讲,我们要打响诚信金乡这个名片,不仅要注重挖掘,更要注重培育和经营,让书上的故事走出来,让尘封的记忆活起来,让每一个来金乡的游客都能近距离、零距离地接触诚信、感受诚信,接受一次诚信文化修身之旅,将金乡打造成为中国诚信文化标志性城市。

五是做实梦回古缗文章,打响千年古县名片。

先秦时期,金乡就是缗国所在地,故城就在城北缗城?堆,秦汉时迁至现在的位置,设东缗县,至今已2000余年的历史。客观地讲,虽然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历史遗存并不多。贞洁坊、魁星楼、周家堂楼等等,如果不听导游讲解,自己参观,满打满算几十分钟就看完。所以,在物化历史资源方面,我们比不了平遥等历史文化名县,但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资源。文化毕竟只是文化,只有进行产业化开发,才能唤醒和激活尘封的文化。外地一些成功经验都启示我们,必须从整合资源、整体发展的角度,狠抓资源的深度开发,通过创意,变无形为有形,甚至无中生有,包装打造旅游精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启动实施光善寺景区建设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千年古县这个名片才能越做越响。

六是做深修身清心文章,打响问道福地名片。

道家作为中国本土宗教,所体现的道法自然思想,与当今世界回归自然的旅游潮流一脉相承。从历史上看,金乡道教一直比较兴盛,有史料明确记载的正规宫观就有万春宫、神游观、真武庙、东岳庙等三十余处,道教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从现实基础看,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打造,金乡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具备了道家所崇尚的道法自然的基本条件,将这两者结合,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深入挖掘提炼, 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仙居、仙游、学道等道家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修道人士和道家爱好者问道金乡,形成稳定的宗教文化客源市场,这是任何其他方式的旅游项目所无法比拟的。

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做好六篇文章,打响六大名片,经过几年的努力,力争以羊山景区为龙头全县域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成为美丽金乡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

三、要讲规律、抓关键,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突破大提升

文化旅游业本身是高度开放的产业,涉及方方面面,没有足够的开放性、包容性和规律性,这个产业很难做大。结合我们刚刚全面启动的实际,金乡首先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一是抓规划。

可以说,金乡在规划方面受益很大,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园区开发,还是生态湿地的布局打造、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靠的都是高标准规划的引领。目前我县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专项的规划也不多。下步,一方面要坚持高点规划,聘请国内外一流旅游规划编制单位来把脉、会诊,拿出高水平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保规划10年、20年内不落后。规划一定要强化文旅融合,文旅融合既是产品融合,又是产业融合;既是科技融合,又是创意融合。只有做好融合文章,旅游产品才能释放核能,金乡旅游产业才能产生裂变。另一方面要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产业发展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都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指挥部和相关部门要从严把关,强化管理,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发旅游资源,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全县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是抓项目。

资源变成产品,就是矿石到钻石的质变。像台儿庄古城的打造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周围的一些其他地方也都做了很多的文章。所以说,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开发、高标准建设、高标准配套。要强化经营理念,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通过出让景区景点经营权、开发建设权等方式,吸引大的企业入驻金乡,参与投资建设,激活旅游投融资体制。在这方面,我们与山东水发集团的合作就是很好很成功的例子,共同出资成立了金水旅游发展公司,目前正着手启动金水湖大型游乐项目建设,一期投资就达到5000万元。下一步,六篇文章涉及的景区开发建设,也要按照这一思路来做,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和战略投资者参与综合开发。要积极抢抓上级政策机遇,当前,国家和省市对文化、对旅游的政策支持非常大,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上级的各项优惠政策,抓好项目的策划、对接工作,积极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建设上来。具体工作在意见和方案中已经列的很细了,请各镇街、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抓好落实。

三是抓推介。

成熟的旅游市场,来自成功的旅游营销,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好客山东可以说是成功的典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金乡文化旅游的口号正在征集,文化旅游的形象定位还在继续讨论斟酌。电视台、指挥部、文化旅游局及相关各部门要注重宣传推介,要让我们的老百姓、我们的干部都知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对金乡经济发展的融合支撑作用,同时把金乡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县委、县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宣传出去,把我们现有的形象、品牌向外打出去。要借助大媒体、大节会、大事件,多渠道宣传我县的旅游资源。要借助新媒体开展推广营销,杭州西溪湿地借助电影《非诚勿扰》,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要积极借鉴吸收好的经验,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开展推广营销,加强与在线旅游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深度合作,探索植入营销等宣传模式,吸引名导演、影视剧、娱乐节目来金拍摄,打响金乡旅游品牌。同时,要精心策划旅游线路,沿线路集中布局项目,让优势资源集中起来、凸显出来、提升起来。

四是抓环境。

从目前看,金乡的整体环境是好的,但是从打造旅游名县的角度看,还有不少需要提高的方面,就是要用旅游的标准提升提高工作的标准境界,做每项工作时就要考虑是不是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标准相符合。要按照快进慢游、方便舒心的原则,抓好各类设施的建设完善,尤其要注意细节,餐饮、安全、停车、指路、避雨、如厕等都要考虑周到,最大限度为游客提供方便。同时,要搞好服务。景点再好,如果服务跟不上,游客必然乘兴而来,扫兴而归。所以,旅游行业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都要强化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发展诚信旅游,强化行业自律,严厉打击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让游客安心放心消费、休闲和娱乐。

四、要强保障、抓落实,凝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共推合力

加快文旅结合发展,目前思路是否可行,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既定任务能否完成,需要同心同德、合力推进。

一是组织协调要有力。

文化旅游涉及行业多、部门广,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战略眼光来统筹,以创新思维来谋划,以过硬措施来推动,做到主动作为、全力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今年,我们对文化旅游产业指挥部人员做了进一步调整与充实,规格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指挥部要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决策和协调解决全县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镇街、园区和相关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发展旅游业当作一把手工程,把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做好本职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服务,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

二是政策支撑要管用。

今天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和今明两年的实施方案,也拿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措施和优惠办法,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同时结合各自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措施。县里将专门设立1000万元文化旅游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文化旅游产业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对外宣传推介、旅游队伍建设等,并根据财力增长和旅游业发展适当增加。下步,一方面要加大对具体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旅游战略合作伙伴,对投资大、带动强、影响广的大型旅游项目,给予工业项目相同的优惠政策;对成长性好、机制灵活、发展能力强的本地旅游企业要最大限度地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增多做强旅游市场主体。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创新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参与旅游开发项目,加快引进、培育和壮大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旅游集团和经营实体。

三是督导考核要到位。

县里将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全县年度责任目标,对各镇街、各有关单位进行考核。县考核、旅游、统计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切实发挥好考核机制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指挥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督查部门要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定期督查,反馈情况。对工作不重视、职责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以硬目标、硬措施、硬考核来要求、来推动、来督促,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同志们,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新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放大金乡生态优势的最佳路径,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全县各级一定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长远的时间跨度、全新的思维深度,充分认清其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把文化旅游产业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作为推动金乡升级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强特色,为谱写美丽金乡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3

同志们:

这次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是一次事关北海发展大局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抢抓自治区推动旅游强区建设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北海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加快建设旅游强市,促进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之后,市委立即召开常委会传达学习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布置起草修改文件;9月中旬,又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认真研究和精心谋划旅游发展,充分做好会议筹备工作,出台了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关于加快涠洲岛旅游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心筛选了一批旅游项目。这些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旅游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刚才,自治区旅游局陈建军局长对加快北海旅游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等一会,家斌同志将对发展旅游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形成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广泛共识 旅游产业资源消耗少、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期。国家和自治区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推出了很多举措、提出了明确要求。北海无论是从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条件来分析,还是从城市持续繁荣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去考虑,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都有必要、有优势、有潜力、有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形成共识。

1、要充分认识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加快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旅游产业是综合型服务业, 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效应和特点,关联带动作用很强,既可以直接扩大消费,还可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北海工业化补课已经收到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繁荣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北海经济发展质量。其次,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促进开放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旅游产业是高度开放的产业,外地客商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往往是通过旅游考察,了解当地的优质资源、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北海的开放优势,更好地向国内外展示北海的形象和特色、扩大北海的影响,更好地促进交流与合作。再次,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加快发展旅游,既可以直接增加就业,又可以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因此,我们要以发展旅游产业为重要抓手,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促开放、惠民生。

2、要充分认识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旅游发展越来越重视,为我们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从国家层面看,20xx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了加快旅游发展的大政方针;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了发展国民旅游休闲的目标和任务;今年4月颁布的《旅游法》为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和考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旅游业的性质、地位、功能等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作用并做好旅游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自治区层面看,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战略决策,出台了一系列决定及相关政策,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并且列出了一批重大项目。前不久高规格召开了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把北海打造成为广西四大旅游集散地之一和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从北海层面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干部群众对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为旅游产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此外,随着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圆满完成,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创造了有利条件。

3、要充分认识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突出优势和巨大潜力。北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优势明显,在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是旅游资源丰富。北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融合,既有优美奇特的滨海风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又有古老的历史遗存、悠久的开放文化,尤其是拥有海滩、海岛、海上森林、海底珊瑚等优质海洋旅游资源,还有海上国际旅游航线,随着内陆地区民众向往海洋、探求海洋、享受海洋愿望的日益增强,发展滨海旅游大有文章可做。二是生态气候优越。自然生态优势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最大优势、最好的品牌和最重要的本钱,北海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宜旅游,尤其是北海的碧海蓝天和清新空气,非常适宜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对于国内外一些大城市的游客很有吸引力。三是发展基础较好。旅游产业是北海发展较早的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交通体系完善、景区景点建设、高星级酒店兴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链不断延伸,接待水平逐步提升,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近3年来,旅游收入实现了翻一番,游客接待量年均增加150万人次以上,20xx年游客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20xx年旅游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时集聚和历练了一批旅游行业人才,积累了发展旅游的实践经验,为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年来我们在加快发展旅游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想了很多办法,下了很大功夫,付出了艰辛努力,但是旅游产业目前的总体规模、发展水平和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与北海的城市地位、资源禀赋以及方方面面的期望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利用、旅游特色挖掘、旅游设施配套、旅游精品打造、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办法,尽快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当前,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时机已经到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广泛凝聚共识、善于抢抓机遇、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真抓实干,就有希望在几年内开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喜人局面,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明显提升旅游产业在北海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北海旅游在广西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北海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与要求上来,进一步认清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尽快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自信心、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遵循规律,奋力开创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新局面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北海旅游产业从夯实基础转向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从旅游资源大市逐步向旅游产业强市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xx-2020年)》,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以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为导向,坚持政府推动、项目拉动、开放带动,遵循客观规律,突出滨海特色,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推进旅游项目、积极深化旅游合作、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早日把北海建设成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广西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休闲胜地。

为了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开创北海旅游跨越发展新局面,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凝心聚力、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着力打造滨海旅游品牌。旅游是靠特色吸引人,越有特色就越有吸引力,北海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集滨海、文化、生态于一体,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滩、岛、线、城、林、湖。北海完全有条件加快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旅游与城建融合、旅游与生态融合,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一是大力推进银滩旅游资源开发。要用好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这块金字招牌,加快24公里银滩开发,规划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和高星级亲海度假酒店群,布局建设教育文化体育设施,抓紧建设第四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园区,加快北海鲤鱼地湿地公园建设,完善和提升银滩的旅游服务功能,早日把银滩打造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滨海休闲娱乐区、生态型景区和高端度假旅游区。二是大力推进涠洲岛整体开发。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批准的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完善各项专项规划,尽快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港中旅等大型企业,加快涠洲岛整体开发,抓好项目规划设计,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高景点景区等级,提升岛上接待服务和医疗保健水平,同时抓紧推进市区与涠洲岛之间空中和海上交通建设,增强安全性、提高便捷度,尽快把涠洲岛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三是着力打造海上旅游黄金航线品牌。要结合推进国际邮轮码头建设,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支持企业经营好北海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沿海城市的旅游合作,尽快把这条航线延伸到越南中南部的城市,并逐步向东盟其它国家沿海城市延伸,努力把中越海上旅游航线打造成国内外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跨国海上旅游黄金航线。四是整合开发城、林、湖旅游资源。坚持依法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把北海老城、红树林、星岛湖发展成为有吸引力影响力的特色景区,丰富旅游景区景点,增辟旅游精品线路。五是大力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进一步挖掘、整合和提升北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对旅游进行文化包装,提升文化内涵、融入文化元素、突出文化特色。要结合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利用海洋文化、南珠文化、合浦汉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创作一批文化精品,抓紧推进合浦汉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成为北海汉文化展示和体验中心,推动《碧海丝路》等优秀剧目走向市场,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北海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独特魅力。

2、狠抓项目、完善功能,加快提升旅游服务能力。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北海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产业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好的发展势头,就是因为我们近几年来持之以恒地抓好了项目建设。发展旅游也一样,只要我们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下功夫连续抓几年,旅游产业一定会有大的起色。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兴建一批有市场需求、有品牌价值、有北海特色、有带动效应的旅游项目,抓紧推进一批旅游景点景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从而让北海旅游尽快扩大规模、改善服务、提升档次,不断做大做强。要坚持以四定办法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在较短时间内有大的突破。为了有效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市里已经印发了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几份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扶持办法和有关要求,特别是下决心加大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旅游景区、高星级酒店建设和航空市场培育等,在项目审批、用地安排、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同时由市四家班子领导分别联系推进重大旅游项目。高星级酒店的数量,是一个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程度的标志。目前北海的高星级酒店还不多,要采取必要的扶持奖励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和协调服务力度,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在未来3年,力争新建达到五星级标准酒店8家、全市投入运营的五星级标准酒店达到6家;2018到2020年间,力争再新建一批,新增6-10家建成投入营运,全市五星级酒店达到一个较大的规模。这样,就可以带来高星级酒店集聚效应,逐步形成几个高星级亲海酒店群。

3、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深化行业改革,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是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内在动力和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要用足用活国家、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等为重点,增强旅游发展的活力。一是进一步消除制约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市委、市政府已经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理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权责关系,强化内部管理,努力解决沟通不够、协调乏力、合力不强的问题。二是创新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要充分发挥好旅游发展资金的撬动作用,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服务培训等工作。推进银旅合作,加大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兴建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三是指导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引导旅游企业深化企业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旅游市场主体,按照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经济规律,加强管理、改进经营、提高效益、发展壮大。四是创新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关键在人才。要完善旅游人才交流引进和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建立北海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训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选派机关和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旅游区、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等各类人才,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五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要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经营,逐步形成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4、强化推介、提升形象,增强北海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宣传推介、优化提升形象是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必要举措。我们要创新思维、加强策划、整合力量,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扩大旅游宣传的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唱兴北海旅游、唱响北海旅游,向宣传推介要市场、要客源、要效益、要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加强总体宣传推介。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协同、上下互动的联合宣传机制,有效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多形式、广覆盖,增强独特性、吸引力,形成宣传推介北海旅游的强大声势,为尽快实现北海旅游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二是积极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坚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积极稳妥地举办或承办旅游节庆、文化演艺、大型会展、体育赛事等活动,打造富有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文化节庆品牌和演艺品牌。三是支持旅游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大营销力度。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到国内外特别是重点旅游客源地,以各种有效形式宣传推介特色优势旅游产品与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北海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四是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发展合作。积极参与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务实推进南北钦防玉崇百七市旅游发展一体化,大力推动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通过持续有效的旅游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北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力。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做好这几方面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客观规律,讲求实际效果,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旅游产业也不例外。我们抓旅游产业发展既要积极努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去推动,又要避免不顾现实条件、仅凭热情干事。要注意研究和把握旅游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内在要求,对管什么、不管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或走回头路。这方面要注意把握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当前,我市旅游市场主体实力还不够强,在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下,政府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当然,我们讲政府主导,绝不是大包大揽,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把握好尺度,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发挥好应有的作用。要科学编制和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出既符合发展趋势、又切合城市实际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检查,确保旅游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要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扶持奖励办法,引导资源汇聚和市场配置;要根据旅游发展规划抓好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确保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坚实的项目支撑。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对那些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的事,就要由市场进行调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企业的作用,增强市场的活力。二是坚持学习借鉴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既要坚持开放办旅游的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又要立足北海实际,找准特点和优势,寻求差异化发展,探索和走出一条适合北海的旅游发展之路。三是坚持加快发展旅游与严格保护生态相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北海发展旅游的突出优势,我们在推动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甚至无法恢复,最终也会断了旅游的财路。银滩和涠洲岛是上天赐予北海人民的无价之宝,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财富。每一个北海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银滩、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样保护涠洲岛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形成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关联性大。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全社会共同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产业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推动北海科学发展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市直各相关部门和驻市各有关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沟通衔接、密切协同配合、主动有效服务,合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市辖县区要相应调整充实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力支持和推动北海旅游跨越发展。

二要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已经明确,当务之急就是抓好贯彻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抓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旅游多干一些实事、多作一些贡献。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县区、本部门的旅游发展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及扶持奖励办法,建立健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督查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三要营造浓厚氛围广泛汇聚正能量。推动旅游跨越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和有利因素,宣传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旅游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北海旅游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经验,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旅游发展、人人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汇聚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正能量,形成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推动北海旅游跨越发展,机遇难得、前景广阔,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为把北海建设成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广西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休闲胜地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会议讲话稿

在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烈山区卫生局党委书记 局长 张友建

(2011年3月25日)

同志们:

经区卫生局研究,今天召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回顾总结2009及201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年的工作落实情况,二是对全区卫生系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并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总抓手,全面推动我区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刚才士艳局长通报了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考核情况,同时宣读了区卫生局《关于宋疃镇马场村卫生室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违规事件的处理决定》,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方惠书记宣读了区卫生系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及实施意见,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此机会,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履职,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要认识再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卫生事业的越来越重视,我区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健全,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制度的重大变革,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卫生工作,更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将居民健康保障由“以治为主”转变为“预防、治疗并重”,既体现了卫生工作的内在规律,又符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负担。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实和深远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项目实施的高度责任感和神圣而又光荣的使命感。

二要工作再扎实。我区自2009年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来,各实施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烈拥护和广泛支持,2009年度农村居民基本建档率完成任务的 269.7 %、老年人建档率完成任务的456.3%、糖尿病建档率完成任务的90.4%、高血压建档率完成任务的1236%。城市居民建档率、老年人保健建档率、糖尿病建档率、高血压建档率分别完成任务的93.6%、221%、186% 、802.4%。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个项目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卫生局向广大医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实施单位重视不够,实际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不足,导致工作质量和数量无法保证;
建档质量不高,部分单位档案填写出现漏项错项、逻辑性错误,甚至个别单位存在“闭门造车”现象,只注重健康档案的填写,不注重健康体检本身;
一些单位无专门儿保门诊和专职儿保人员,儿童保健和孕产妇保健服务人次数较少,保健覆盖率低;
农村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差,未按要求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或是咨询活动等等,以上问题的存在,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说重一点,大部分原因与我们的责任心、事业心有关,与我们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敷衍工作有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我们开展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背道而驰,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

三要措施再强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抓好落实。各实施单位一是要成立领导组织,切实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二是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去年12月25日我们在这里已经召开了会议,与各实施单位分别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书,到目前为止,各单位完成的数量、质量如何,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明白账,抓好此项工作,并不是仅仅从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部署这个层面来抓落实,而要从履行职责,完成居民健康诉求这个层面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各单位回去后,要对照目标任务,采取倒排任务的方式,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把进度抓上来。三是提升服务能力。镇卫生院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没有整合的要加快整合步伐,不规范的要进一步规范,该添置的基本设备要配置到位,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心强、素质高,做到有地方干事、有设施干事,有人干事。

四要制度再完善。一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项目实施单位对于项目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该下拨的一定要及时足额下拨,严禁截留、挪用,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区卫生局也将协调相关部门将各单位工作完成的数量、质量与资金拨付挂钩,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项目资金使用的专项检查,对于在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二要强化绩效考核。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对项目执行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一些群众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要督促限期落实整改措施,对于整改不力,完不成任务的单位,要采取措施,必要时可取消单位项目实施资格,并按相关程序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二、行动起来,掀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

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近期接连召开了几次会议安排部署我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区卫生局也迅速行动,3月21日召开了镇卫生院、区属相关企业医院创建会议,今天在这次会议上,再进行一次动员部署。

一、认清创建的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渴望拥有富足充裕的物质生活,渴望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渴望拥有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渴望拥有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开展文明创建,提升城市文明指数。卫生行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开展创建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卫生工作者更应该积极行动,主动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去。

二、营造宣传氛围。各单位要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要通过悬挂创建宣传横幅和在大厅、门诊、病区等重点部位张贴文明提示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要积极和新闻媒体沟通,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卫生系统优质服务措施、良好行业形象、创建工作典型事例,使卫生系统的创建既注重创建实效,而又轰轰烈烈。

三、确保完成任务。卫生系统作为“窗口”单位,我们创建的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大量细致而又艰苦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各单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领导。领导重视是搞好创建工作的根本保障,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把创建工作纳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本单位当前中心工作之一,认真研究,认真部署,认真安排,保障本单位创文工作整体推进,全面达标。各单位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项指标落实到人的创建机制。二是明确任务。创建工作自3月份开始,到9月底结束,共分宣传发动、全力攻坚、整改提高、迎检准备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任务都非常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抓好单位日常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卫生大扫除,清理各类脏乱杂物和卫生死角,切实治理各种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现象,使本单位保持整洁、卫生、有序,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要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大力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要广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规范化的服务标准、服务程序、便民服务措施、投诉处理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热情、耐心、周到地为病人和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杜绝服务忌语和服务态度“生、冷、硬、顶、推”现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针对创建内容,各单位要细化量化创建指标,把各项指标落实到人,做到每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保障每项工作不留任何死角和盲区。

四、加强督查。区卫生局创建领导小组将对各单位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通报。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推诿扯皮,影响创建整体效果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问题突出的追究领导责任。

同志们,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争创一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咬定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确保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执法 监督 卫生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会议讲话稿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会议讲话稿 卫生监督协管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