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11 14:50: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调研报告

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调研报告3篇

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调研报告篇1

工业园区封闭化管理

综合解决方案

第1章 系统构成及功能概述1.1 园区车辆管理

对园区的危化品车辆及其物流公司、物流人员、车辆厂商、车辆型号信息进行维护。

1.2 道路智能卡口

对园区主要进出道路设置智能识别卡口,通过RFID/IC(预录)识别或车牌自动识别(抓拍摄像机)系统管控进出园区人员及车辆,通过对人或物的进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等操作,同时能对园区卡口分布情况的展示与地图操作,查看卡口设备状态及视频监控,通过地图查看卡口监控、广播对讲、引导屏等卡口设备信息,并对卡口设备进行操作(如点击查看卡口视频监控、点击实时对讲广播、点击引导屏进行临时信息插播)。

1.3 智能高空瞭望

对高空瞭望分布情况的地图展示与地图操作,查看视频监控画面并对监控视频进行操作。

1.4 危化品入园管理

对进入园区的危化品车辆申请信息进行维护。

1.5 车辆定位系统

通过对车辆配发GPS定位器,实现车辆实时定位信息,车辆定位信息可通过安防地图进行展示,可以查看车辆运行轨迹。

1.6 危化品车辆停车场

通过关联入园车辆信息,引导车辆到指定停车区域,对车辆临时停靠等待、检查进行引导。系统对停车场车位信息、视频监控及卡口状态进行管理维护,并在地图上进行展示。

第2章 园区车辆管理

车辆管理主要由中心端和企业端组成,企业端可通过车辆管理界面进行数据填报,中心端可对数据进行填报、管理操作。

2.1 危化品车辆信息管理

实现危化品车辆信息的维护功能,包括录入、编辑、删除、批量删除、查看、导入、导出、模板下载功能。录入信息主要有车辆所属物流公司信息、牵引车信息、挂车信息等。车辆信息主要为车牌号、车型、颜色、GPS编码等基础信息。

2.2 物流公司管理

实现物流公司信息的维护功能,包括录入、编辑、删除、批量删除、查看、导入、导出、模板下载等功能。管理信息主要有物流公司名称、证件编号等基础信息。

2.3 物流人员管理

实现物流人员信息的维护功能,包括录入、编辑、删除、批量删除、查看、导入、导出、模板下载等功能。物流人员信息主要有人员类型、所属公司、 姓名、联系方式、证件等。

2.4 车辆生产厂商

实现危化品车辆生产厂商信息的维护功能,包括录入、编辑、删除、批量删除、查看、导入、导出、模板下载等功能。厂商信息主要包括生产厂家名称、厂家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2.5 车辆型号管理

实现危化品车辆型号信息的维护功能,包括录入、编辑、删除、批量删除、查看、导入、导出、模板下载等功能。车辆型号管理信息主要包括车辆生产厂家信息、车辆类型、型号信息及车辆长宽高载重信息等。

2.6 信息查询

实现物流车辆信息的查看功能,可通过车牌号、所属公司、车辆类型、经营类型、人员名称、登记时间等信息进行索引或多条件混合查询。

第3章 道路智能卡口3.1 车辆自动识别

车辆自动识别分为中心端和分管端。

中心端可通过地图展示卡口设备信息,可进行设备的增、删、改、查等操作,进行识别卡信息、权限下发,可以选择批量下发或单独某个卡口下发。可以通过用户管理分配分管端用户权限。可以对所有录入的卡片信息或车牌自动抓拍信息进行查看、修改、增加、删除等操作。

通过关联车辆自动定位系统,与车辆入园自动识别联动,当车辆入园后,根据时间区域反馈的车辆位置信息,关联计算车辆行驶速度、车辆停留时间等信息,如车辆有违规信息,将通过系统界面弹窗报警。

分管端根据中心端分配的权限部署在卡口岗亭、停车场岗亭及其他分管处,主要实现临时入园人员/车辆信息登记录入、临时卡发放及车辆基本信息查看等功能。

3.2 车辆自动控制

通过平台安防地图界面可查看卡口控制设备(挡车器/探测器)信息、状态,通过点击设备可查看设备当前状态信息。同时可在地图界面对当前设备进行人工、自动操作切换,当挡车器或探测装置故障时可通过界面进行远程手动抬杆、落杆、暂停等操作,也可以对探测装置连锁触发进行增、删、改操作。

可以通过设备管理界面实现对引导屏的增、删、改、查及状态查看。

3.3 信息发布

通过平台安防地图界面可查看卡口引导屏设备信息、状态,并通过点击引导屏进行临时信息录入、发布。

可以通过设备管理界面实现对引导屏的增、删、改、查及状态查看。

信息发布界面可通过系统关联发布,也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发布,发布方式可选全部或部分引导屏。

3.4 广播对讲

通过平台安防地图界面可查看卡口广播对讲设备信息、状态,通过点击设备进行实时广播对讲,通过内置文字转语音模块可预录各类播报提示音。广播对讲系统通过与指挥中心音频系统进行对接,可实现本地多媒体音频、人员讲话、系统播报融合,实现音频的双向互联互通。

可以通过设备管理界面实现对广播对讲设备的增、删、改、查及状态查看。

3.5 视频监控

实现园区智能卡口监控视频的查看及操作功能。可以通过安防地图展示园区各卡口视频监控信息。通过点击可播放当前监控画面,通过点击更多按钮可切换列表+多窗格展现模式,可通过列表选择查看园区所有接入的监控图像,同时可通过窗口菜单栏进行历史回放、停止、抓图、录像等功能操作。

3.6 信息查询

可查看车辆的通行时间、车牌号、卡口名称、车牌颜色、是否危化品车辆、车速,可查看设备报警、提示信息。

可设置查询条件进行车辆精确查找。包括通行时间、车牌号、危化品车辆。

可通过查询结果界面进行点击跳转到相应信息详细界面。

第4章 智能高空瞭望

可在地图上展现高空瞭望点位信息,点击可查看卡口视频,同时可打开视频监控平台,查看高空瞭望的监控画面。当高空瞭望发生故障或监测报警后,可在平台右下角进行弹窗报警,报警信息可通过手动设置显示状态,如一直提示、限时提示、重复提示等,点开报警后弹窗详细报警信息窗口。

第5章 车辆入园管理5.1 车辆入园申请

实现车辆入园信息的维护功能,包括录入、编辑、删除、批量删除、查看、导入、导出、模板下载功能。入园车辆主要由危化品车辆、员工长期车辆、社会车辆、临时车辆四种。

车辆入园方式和选车牌自动识别入园及自动识别卡入园,可由管控中心及分管中心发放,识别卡可绑定车牌或绑定人员实现灵活的入园权限匹配。

车辆录入信息主要包括:人员姓名(可添加多条如增加随行人员信息)、联系方式、身份证信息、来访单位、来访时间、来访结束时间、车牌号、车辆识别码、车辆颜色、车型信息、危化品信息、审核状态、备注信息及添加、修改、删除按钮等。信息添加界面可提供标准格式模板下载,支持批量导入

5.2 电子运单管理

实现电子运单信息的记录、查看功能,通过索引运单号、运送日期、货物号等信息查看符合条件的电子运单信息。通过点击某条查询信息可查看完整运单信息,运单信息内车辆、人员、货物信息可进行二次点击,跳转到车辆详细信息、货物详细信息界面。

第6章 危化品停车场

考虑园区目前无专用危化品车辆停车场,车辆随意停放路边,危化品车辆与私家车停放无规范化管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次设计增设专用危化品车辆停车场,用于等候、检验车辆临时停放,以实现危化品车辆的规范化管理。

危化品停车场分园内停车场和园外停车场,园外停车场用于危化品车辆核验,等待入园通知临时停留处,以避免车辆大量堵塞在园区出入口处等待入园。

危化品停车场管理系统中主要功能包括,通行记录、审核登记、表单查询(打印)、出口核对车辆信息功能。系统可以提供危化品通行记录查询,何时驶入、驶出停车场,何时出入园区等信息,提供报表显示及导出功能。危化品车辆需要提前申请进入停车场,可通过企业端、分管端在车辆登记录入界面,申请通过的车辆,系统识别车辆和车牌信息或识别卡后,抬杆秒速放行,进入园区停车场。危化品运输车辆在危化品停车场进行车辆核验,核验通过的车辆进入等待区,等待企业通知。

6.1 车辆管理

车辆管理模块主要实现车辆进出停车场时车辆信息的联动匹配及停车场车位引导等。可通过安防地图缩放到当前停车场,通过点击地图标记的停车场卡口设备,可查看设备状态、设备信息以及目前停车场进出车辆统计和车位信息等。

6.2 车辆核验与安检

车辆通过人员核验与安检后驶入停车场,车辆核验通过后系统会自动发信息给企业管理员(可通过手动编辑发送,发送方式可通过系统分管端信息提示、短信发送、电话通知等方式),通知他们危化品车辆已经在停车场等待进入企业。

6.3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系统可以通过与短信、公告屏、分管端、app端进行联动,自动发送系统消息或手动编辑的公告内容。例如停车场车位信息、车辆违规、入园车辆信息等,车主/企业可以通过短信、广播、电子公告牌、APP、电话等方式收到车辆入园、入厂或等待通知等信息。

6.4 车位引导系统

车位引导系统通过图形化界面展示停车场车位信息,通过联动信息发布系统在进入停车场出口区域显示屏或APP端实时展示余位信息。通过点击停车位信息可查看该车位车辆信息及停留时长,同时可联动车辆定位系统查看该车运行轨迹,通过定位车辆位置可在地图上查看车位附近监控。

6.5 车辆过磅

如停车场有汽车磅承重,系统可采集磅表数据,实现电子过磅单信息的记录、查看、查询功能,主要关联记录数据包括运单号、车牌号、装卸类型、货物别称、充装时间等。

第7章 危化品道路运输定位系统

获取入园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的GPS信息,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实时定位,从确定危化品运输车辆在园区内的停放位置、行驶路线、车速等,一旦发生闯禁区、超时停车,都会在报警平台统一的报警,以达到综合管理车辆的目的。

通过安防地图可实时显示目前入园车辆的位置信息,可通过点击车辆查看车辆信息、行驶inxi及周边监控信息,车辆定位界面可查看统计数据及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历史轨迹及违章记录等内容。

第8章 入侵监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安防地图实现在线区域标绘,可通过地图点击围栏查看监测装置信息和统计信息,入侵检测装置被触发时,中心端可通过平台界面弹窗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等多种方式发送报警信息。入侵检监测系统可通过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实现触发报警时弹窗报警界面可定位到报警区域附近摄像头。

中心端可根据监测装置区域,在地图进行手动标绘布防、撤防,通过信息统计查询模块可查看历史布防、撤防、报警信息。

第9章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系统将收安防系统操作日、设备管理信息统计、报警记录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折线图、柱形图、饼形图等图形化、可视化方式展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报警类型统计分析,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各类报警统计情况;

(2)企业综合分析,分析某个企业指定时段内申报等数据;

(3)进出车辆统计,统计园区每天的进出车流量以及车辆类型;

(4)车辆违章统计,统计园区的违章车辆和企业;

(5)车辆装卸统计,统计园区企业每日的装卸数量;

(6)园区封闭化管理综合报表,以月/年为统计单位,统计指定日期内进出园区车情况、报警情况、处置情况等,报表可进行导出。

(7)设备故障信息统计,统计安防系统各类设备报警信息。

(8)设备管理信息统计,统计设备增删改查等操作记录。

第10章 硬件建设

1)卡口部分功能要求

(1)闸口应设置在远离易燃易爆区域的位置,闸口阻拦机构可采用升降杆、闸口机、伸缩门、移动门等设施。

(2)闸口应分别设置人员和车辆出入通道,并满足一人、一车逐一放行的要求。

(3)闸口应满足应急处置需求,在应急情况下具备快速开启功能;
断电状态下,应具备自动或快速开启功能。

(4)闸口应自动执行信息识别、开闸放行功能。

2)信息识别部分

(2)对进出闸口的人员、车辆应进行身份识别,系统自动比对无误后向闸口发送放行指令。

(3)应具备人员、车辆进出数量统计和身份信息分类功能,人员与车辆进出信息应保留三个月以上。

(4)闸口处应加装视频监控终端,记录人员和车辆出入信息,视频监控数据应保留三个月以上。

(5)通道管控系统应与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联网,达到远程监控实时数据和控制放行的功能。

3)显示警示部分

(1)在闸口外侧通道旁应设置满足需求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管控区域内各类人员的数量、分类等信息。

(3)在闸口外侧路面应划定醒目的警戒线,标注进入园区区域。

(4)应当具备语音播放功能,提醒进入人员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和管理要求。

10.1 等待区停车场

等待区停车场设置在园区外服务区域,停车场配置相应LED引导屏、监控设备、扩声对讲设备,用于信息提示及车辆引导。对于暂时无法进入园区的车辆,可以在卡口外的等外区域等待申请审核通过之后入园。

10.1.1 等待区发卡系统

在停车场内部设立分管端,通行卡(RFID/IC)分为两种:固定卡和临时卡,卡的类型由园区管理方和企业共同进行界定,长期为企业提供运输服务的车辆可领取固定卡,固定卡可随车长期携带,定期进行检查;
临时为企业提供运输服务的车辆可进入园区时领取临时卡,车辆离开园区时需要将卡片归还。

还可以通过车牌信息填报,由中心端审批后,通过入园区卡口车牌抓拍摄像机,抓拍车牌匹配系统确认车辆是否具备入园权限。

固定卡车辆:

园区各企业自有固定车辆或长期为企业运输物资的第三方车辆可以申请固定卡,携带固定卡的车辆可以自由出入。

当装有固定卡的车辆入园时,卡口远程卡读卡器就读取卡内信息,读卡器把读到信息发到系统中心进行核对。当车辆和信息正确,这时通过摄像机抓拍车辆照片进行车牌号、车型核对,比对两次获取的数据和系统内存储的车辆信息,如完全相符系统中心反馈信号给车辆控制系统,打开挡车杆放行。否则,抬杆不会抬起禁止车辆出入。

临时卡车辆:

临时车辆主要指临时来园区送货运货的危化品运输车或社会车辆。

来访车辆信息经企业报备和到危化品停车场登记后,经核对属实,由危化品停车场设置的办卡中心人员发放一张临时卡,同时读卡机自动读取该卡信息允许车辆通行,通过出入口时,卡口抓拍摄像机抓拍车牌信息,根据临时卡录入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并录入后台。

离场时,系统确认车辆没有违规记录,图像对比无异常,车辆交回临时卡后可以允许离场,挡车器启动放行。

为保证临时卡的不丢失和车辆管理的安全性,建议对进入园区发放临时卡时会核查有效证件,并在必要时暂押证件,车辆出场时交卡换回相关证件。

10.1.2 等待区车辆引导系统

车辆驶入停车场卡口时,系统自动分配指定停车位,车辆可根据引导信息驶入指定车位,车位安装地磁感应器,探测到车辆后反馈系统,提示该车位以停车。

停车区域安装视频监控及广播对讲系统,可通过指挥中心进行远程监控和广播通知。

出入园区卡口

出入园卡口设置在园区主要通行道路,采用一进一出式,用于管控进出园区人员及车辆,加强园区安全监管。

出入园区卡口建设由前端支撑系统、传输系统、中心控制系统组成,实现对人员、车辆的24小时全天候监控覆盖,记录所有通行车辆、人员,自动抓拍、记录、传输和处理,同时系统还能完成车牌与车主信息、运输信息管理等功能。

自动识别系统对固定车辆通行采用远程识别卡或车牌抓拍方式识别实现,实现对进出园区的机动车辆的管制。

车辆卡口设备

车辆开口硬件设备包括车辆监测系统、车辆识别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车辆发卡系统、车辆引导系统、车辆监控系统等组成。

图 1 车辆卡口系统图

车辆监测系统

车辆监测系统由车辆地磁感应线圈、雷达探测、红外探测等多种方式实现。通过车辆定位系统实现驶入车辆感应,反馈车辆定位空间信息,为其他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车辆监测系统设备设施包括地磁感应线圈(监测传感器器)、雷达探测器、红外对射探测器、适高立杆机其他配套电源、信号线缆。

车辆识别系统

车辆识别系统负责进行前端数据(车辆信息)采集、处理、上传后端平台,可实现实时视频、抓拍图片显示、进出抓拍图片关联、实时报警信息显示、系统日志显示、远程开关闸、锁闸、设备连接状态显示、报警联动等功能。

车辆识别系统由车牌自动抓拍摄像机、车辆识别卡等方式实现。通过车辆抓拍摄像机抓拍车牌信息实现车牌识别、车型识别、车标识别、车身颜色识别等,或通过预发卡登记车辆信息,实现车辆通行控制。当车辆驶入车辆定位系统区域后触发车牌自动抓拍/识别卡接收器,识别车辆信息后匹配后台数据,确认车辆是否允许通行及行驶路径。

车辆入园时候可通过预发卡/长期卡或现场申请临时卡入园,长期卡出园时系统自动放行,临时卡通过回收机回收后放行通过

车辆识别系统设备设施主要包括自动抓拍摄像机、补光灯、识别算法模块/或一体机,远程/接触识别卡接收器、临时卡自动发卡器及识别卡(蓝牙/IC等),配套线缆、立杆及其他基础工程。

车辆控制系统

车辆控制系统由挡车器(整机含控制卡)、挡车杆、防砸条等组成。挡车器主机(控制器)具备升优先、地感/红外和遇阻反弹三重防砸功能,控制器具备网络/485接口及远程红外控制功能。根据道路宽度配置相应长度及类型挡车杆,挡车杆配置压力防砸条,当触发压力传感时,挡车杆抬起。挡车器可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人员操作,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可通过手持遥控器或远端程序进行远程操作。

车辆发卡系统

在指挥中心设置发卡中心,通过企业上报或指挥中心管理人员手动录入车辆信息,下发固定识别卡。

在停车场及入园卡口岗亭配发写卡器,下发临时发卡权限,实现车辆入园信息注册或临时发卡功能。

车辆引导系统

车辆引导系统主要包括引导屏、红绿灯、广播对讲音柱等设备设施。

出入园卡口设置车辆引导显示屏,引导屏应采用LED光源,以确保在强光下清晰观看,引导屏在车辆允许或禁止通行时,显示系统反馈信息,引导车辆下一步操作。

红绿灯默认为红灯状态,当车辆允许通行后变为绿等引导车辆通行,当车辆监测装置反馈车辆通过信号后,红绿灯转换为红灯,挡车器落下。

广播对讲音柱具备扩声与对讲功能,指挥中心可通过后台系统实现全园广播对讲系统控制,通过与车辆控制系统联动实现系统语音广播,也可通过指挥中心话筒实现实时广播对讲。如当通过视频监控发现某封闭路口有违章车辆阻塞路口时,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对现场呼叫,促使违章车辆离开,保证这些封闭路口内外两侧的畅通,保证了在紧急情况下路口的畅通。

车辆监控系统

在出、入园卡口处设置监控摄像头1台,摄像头采用红外高清云台球机,指挥中心通过后台系统可实时查看出入园区车辆及卡口实时情况。摄像头安装位置应与定位、识别、引导系统同一侧无视线遮挡不易被破坏位置。

人员卡口建设

在封闭路口两侧与人行道之间根据实际现场情况留出1.2~1.5米人员卡口通道,用于非机动车辆和人员的通行。人行道及另一侧的绿化带则采用安装镀锌防腐围栏进行隔离,禁止所有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从这些地方行驶。

人员卡口通道采用伸缩门/闸机/电磁门等闸口控制方式,在通常情况下,电动门处于常关状态,一旦遇到特殊或紧急状况时可开启,开/关电动门可采用现场人工遥控器开门、手动按钮开关门和远程操作开关门这三种方式。人员卡口可采用人脸识别、识别卡、指纹或混合模式进行验证,卡口处配置红外探测器,检测人员通过情况,以确保人员通过后闭合卡口。

道路监管监控

道路监管监控设备布置在园区内主要交通道路,用于人员车辆的监控监测,道路监管监控设备设施主要包括IP65级弱电设备箱、视频监控摄像头(枪型摄像头)、雷达探测器、广播对讲音柱及交通引导屏等。

1)视频监控

道路视频监控采用红外枪型摄像头,摄像头安装于道路两旁立柱或龙门架上,固定监控方位。视频监控可通过与远程读卡器联动,定位车辆的运动轨迹、违规停车等车辆动作。视频监控数存储与数据中心存储服务器,存储时间不低于30天。

2)雷达探测器

通过在园区道路设置雷达探测装置检测过往车辆车速,雷达探测器可与视频监控、引导屏、广播对讲音柱、远程读卡器等系统联动。当发现超速车辆时,指挥中心系统自动报警,引导屏提示超速车辆信息。指挥中心可通过道路监控查看车辆行驶情况,通过广播对讲音柱进行语音提示。

3)广播对讲系统

园区道路广播对讲与出入园卡口广播对讲系统均通过指挥中心端进行统一控制调度。道路广播对讲设备与其他道路监测监控设备安装与同一立杆/龙门架,安装高度为方便司机及人员操作高度。广播对讲系统可通过与其他各类系统联动,实现联动报警提示,也可通过指挥中心人员实时语音播放。对讲设备可通过应急按键与指挥中心进行实时语音对讲。

4)交通引导屏

交通引导屏安装于道路两侧龙门架上,通过与出入园卡口及道路监控监测系统联动,实现各类反馈信息的实时展示。

危化品停车场

车辆引导

入园车辆分为员工车辆、访客车辆、危化品车辆等三类部分,员工车辆指定企业固定停车场,访客限定停车场停车区域或企业停车场,危化品车辆限定危化品停车区域。

通过出入口车辆识别系统,识别车辆类型及所属企业,根据预录信息反馈车辆行驶、停车区域,通过与园区道路LED引导屏及道路远程识别卡识别系统联动,实现入园车辆分流引导到指定区域。

同时根据停车场内车位检测装置反馈停车场空余车位,通过停车场安检区域及卡口处引导屏进行显示,引导车辆停车位置及展示停车场内空余车位。

停车场卡口

当车辆进入园区后根据引导信息驶入指定停车场,停车场卡口车辆识别系统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匹配后台数据,引导车辆驶入停车场安检区域。

停车场卡口设备设施包括挡车器(控制机及挡车杆(含防砸条))、地感线圈/红外探测器、远程识别卡接收器、监控摄像头及广播对讲音柱等。

车位监测装置

车位检测装置由无线地磁探测器、无线地磁管理器组成。

在每个车位安装一台无线地磁探测器,探测车辆信息。探测器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探测信息反馈到后台系统,引导屏从系统获取关联区域相关无线地磁探测器探测信息实时更园区域余位信息,实现车位引导。同时当停车场无停车位时,系统将实时反馈给入园引导屏,引导车辆前往其他停车区域。

防入侵检测

防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由前端探测器、报警主机、报警管理平台等组成。

防入侵检测系统参照厂区平面图,确定警戒范围及入侵探测设备作为报警源。有效防止园区、企业生产、储存区域未经许可进入情况发生。防入侵检测系统反馈信息通过与视频监控关联,当触发入侵检测装置时可定位到相应位置监控摄像头画面。

系统功能

防区管理:对防区进行设置,从空间上区分方位区域,发生报警后可以迅速定位具体的物理位置,快速查看和排查警情。

防区布防:使防区处于报警防卫状态,有报警信息产生即发生报警,上送平台进行相关处理。

防区撤防:使防区处于报警撤防状态。

报警预案维护:发生报警时的报警处理预案,可以用文字描述处理步骤,可以自动联动上墙、联动手机短信、EMAIL等,使得报警的处理及时准确。

报警信息实时监控,对防区进行视屏监控。

报警相关视频、录像、图片等信息展示,发生报警后,可以调取报警时的视频录像以及图片,可以预览报警防区的实时视频。

报警信息查询,对历史报警信息进行相关查询。

报警相关处理,发生报警后的人工处理动作,系统记录处理方式,处理人,处理时间等等相关信息。

报警记录查询与统计,对报警记录以各种方式进行汇总统计,生成相关报表。

报警级别设置,用户可以自定义报警事件的报警级别,并可以按照报警级别来自定义该报警产生后所提示出的背景颜色。

紧急联系人管理,可以维护多个报警的紧急联系人,以便及时的通知到相关人员警情。

报警预处理,有些报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核实或者处理,这会需要一段时间,为了标注该报警相关人员已经知晓并正在处理,但还没处理完成,需要预处理这个中间状态。

设备巡检,系统可以出发对各个报警主机进行巡检,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从而保障各个防区工作正常,减少不报以及误报的发生。

探测器布置

防入侵探测器依据检测原理与工作方式主要分为张力探测、红外探测、震动探测几种类型,根据厂区布局及应用换进可配置不同类型检测装置。

张力式探测器

张力式探测装置是一种防止人体逾越的障碍物和感知攀爬、拉压、剪断障碍物企图入侵的机电装置的集合体,由控制杆(含张力探测、控制模块)、受力杆、转向受力杆、支撑杆、钢丝绳、弹簧、紧固件等组成。张力式智能电子围栏由于采用全新的探测方式和特殊的信号处理方法,确保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张力静态值、张力报警值、张力报警阈值的变化,具有误报率低、适应性强等特点,张力式探测装置可以在风霜、雨雪、浓雾、沙尘、高温、低温等严酷环境下全天候稳定可靠的工作。当出现非法越墙(或越栏)时,在报警管理中心能立即收到报警信息,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现场能联动相关设备(如声光警号、摄像机等)。

震动传感式探测器

振动传感光缆是一种敷设在铁艺铁网或埋入各种土质内的无源分布式普通通信级光缆,可视为报警传感器。它能够将防护区域内的微小机械振动(即侵入者带来的微小振动)传递到采集器进行信号收集和分析处理。由于其无源的特性,可广泛应用各类易燃易爆场所,大范围不规则的周界,探测光缆可通过地埋、架空、依附等方式安装,具有防破坏、适应性强等特点。震动传感式探测器误报率较高,需通过后端软件平台进行处理,同时通过信号门限、信号持续时间、事件计数器、以及低信号门限等多种参数以及频率的设置来避免误报。

车辆定位系统

定位终端接收来自卫星的定位信息,通过运营商网络将定位信息发送到通信运营商基站,后台服务器通过IP网络接收来自车辆的定位信息,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指挥中心应用系统读取GPS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在GIS地图上进行显示,并进行各种操作。车辆定位系统包括前端硬件终端、SIM卡、接收端平台等。

5)系统功能

支持对车辆的实时跟踪,显示当前运行路径;

支持轨迹回放,可以静态查询或以动画形式演示;

支持车辆运行数据统计,提供报表,运行状态分析等功能;

支持信息管理,提供终端的账户、密码、资料以及设备共享情况的管理配置等;

支持电子围栏,可控制车辆在制定的区域行驶,超出监控范围报警。

6)高实时性

车载定位终端每隔10秒(可设置)发送一次定位信息,充分满足指挥中心对车辆的实时监控要求。

7)稳定可靠易扩展

每台服务器可稳定支持不少于5000台终端。如将来增加的终端数量超过稳定支持的范围,可通过增加服务器台数来进行扩容。

配置灵活,安装简单。车载定位终端体积小巧,接线方式简单,维护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

8)与其他分系统之间的联系

GPS后台服务器接收车载定位终端发出的定位信息,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指挥中心应用系统通过数据库调用接口调用GPS后台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后,将车辆位置显示在GIS地图上,并允许指挥人员进行各种调度管理操作。

GPS分系统以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对网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可靠性要求。

9)GPS终端安装

设备尽量保持正面朝上,以保证天线的方向;
安装设备时注意设备上方不能有金属遮蔽物,金属会导致GPS信号被阻隔,形成静态漂移以及GPS信号弱等情况;
安装后尽量将车内线摆放整齐,不要扭在一起。

10)SIM卡

插入SIM卡时请确认卡的金属片面没有污渍等影响接触的东西;
请确认SIM卡已经开通了上网功能以及其他功能正常(是否欠费等)

3)使用设备前需要通过短信设置APN和域名,需要设备插入SIM卡且SIM已经处于接通状态。

4)确保GPS服务器相关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方面满足GPS数据处理系统安装要求。

岗亭及其他配套设备设施

根据园区道路卡口布置位置配套设置相应管理岗亭,岗亭安装于混凝土安全岛上,可布置与道路中间或入场侧路边。

岗亭尺寸及大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制,卡口岗亭内设备设施包括强弱电设备箱(含配线盘、光纤熔接盒)、操作电脑、发卡器、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空调及办公家具等。

卡口设备强、弱电线缆均汇聚到岗亭弱电箱,线缆采用镀锌钢管敷设地埋方式引入,施工工艺符合国家标准。

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调研报告篇2

智慧社区发展分析报告(安防)

2014-08-03 智慧城市行业动态

一、智慧社区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社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全新生活方式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信息化飞速迈进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居室面积、周边环境、交通等方面,而是把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与外界沟通、通信服务、安全防范、物业管理等方面,这就要求传统的社区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延伸服务功能。

(一)智慧社区概念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智慧社区”既是社区建设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街道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它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切入点,以满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需求为落脚点,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努力在广内地区构建涵盖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领域党建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依托这一智能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促进街道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
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和单位、社会组织提供人文化、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使其感受到智能生活的新体验,享受到一种“全响应”智慧状态,真正实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工作日标是全力打造“生活

服务更便捷、生活环境更优美、生活状态更和谐、幸福指数更提升的智能、人文、宜居的现代新型社区。

智慧社区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舒适、开放的人性化环境

高度的安全性

便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

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

家居智能化

物业管理智能化

(二)为什么建设智慧社区

1.我们的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社区是城市的单位,是城市人生活区域,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建设在许多领域概念相通。

智慧社区建设的起因是为了解决当今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人口膨胀、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难题、公共安全完善的瓶颈、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保障压力、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健康管理的薄弱、看病的困境、人们生活空间的拓展的障碍、资源如何整合再应用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力求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及绩效,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社会管理需要创新

一直以来,政府各个部门在努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应用水平。但以职能划分为特征的城市信息化还处于自发零散、各自为战的局面,因而其实施的效果也相对有限。

于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具智慧的新方法,以更快、更好地实现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跨越。

3.新型社区建设的呼唤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社区作为城市的单元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开展社区建设,满足基础群众的社会需要,成为近些年来社会结构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已经滞后于群众的需求,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娱乐、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群众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尤其是社区市民参与社区的发展和社区自治等问题,以及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足,不容忽视。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它立足的宗旨和发展的原则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丰富人的生活,满足人的需求;
着力于提高社区生活的舒适度、亲和力和归属感;
是良好的社会生活系统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的统一。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是百姓的共同心声,也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三)智慧社区发展的背景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引进和发展,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例如,上海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率先建设智慧城市,北京在”十一五“期间将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天津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打造”智慧天津“的宏伟蓝图。借力”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构建智慧城市行列。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下,也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局面。智慧社区充分借助电了信息技术,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智能社区医院、社区管理服务、电子商业等诸多领域,在新科技创新和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下,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工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

1999年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用)》中对住宅小区智能化作了如下描述:“住宅小区智能化是指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及相关的高新科技,将传统的土木建筑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分别对其使用功能进行智能化,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安防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家居环境。

(四)智慧社区发展的意义

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加强和谐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各地高度重视社区信息化工作,积极探索,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社区、服务居民,提升了为居民服务的水平。

1.通过对智慧社区的建设使小区业主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有数字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生活体验拥有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使物业管理更简单、方便,节省人力。提高了小区的生活档次与开发商的名气,相应的也提高了小区的销售价格与销量以及物业管理费等,给开发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小区业主在各方面都拥有更高、更好的体验。

2.通过对智慧社区的建设使小区和外界、住户和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使生活在小区里的所有住户更加感受到人性化和更多的人情味。

3.物业管理更加高效、便捷。由于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了小区的智能化管理,物业通过网络来更简洁、有效的管理整个社区住户,工作效率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不仅使小区的物业管理在Internet的平台上充分发挥智能化管理的功能,并利用国际互联网技术与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联通。

4.网络服务更加完善。小区物业信息网是专门服务于小区内的住户,拥有全面、及时、精彩的资讯报道,并通过对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商品化加工,使其以商品的形式服务于大众,从事各项有益活动,并利用规模优势为住户提供各类优质、优惠、高效的信息服务内容。

二、智慧社区发展现状

(一)智慧社区整体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建设高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住宅建设的大力发展,21世纪我国住宅及住宅小区的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开始进入一个注重”质“的时代,用一句话概括:“70年代解决有无的问题,80年代解决大小的问题;
90年代追求环境优美;
21世纪是智能化时代。”住宅小区智能化是住宅建设的新突破。

总的来说,社区的智能化犹如雨后的春笋方兴未艾,开遍在祖国的神州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以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信息平台,在社区管理部门、社区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方便的桥梁,开创了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崭新模式。

1.规划先行,带动社区信息化建设。

为加强对社区信息化的指导,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有的地区出台了社区信息化建设规划或指导意见,有的地区出台了社区信息化建设标准,以标准化推动信息化。如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信息化示范社区评选标准》,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部分地区虽然没有出台专门的社区信息化文件,但在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规划、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都列出专门的章节,对社区信息化建设进行专门部署。这些措施有效地推进了社区信息化建设。

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社区信息化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

截至当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光纤网络为主,以无线网络为辅的立体高速宽带网络环境,铺设了社区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同时,通过加大投入或以共建共驻的形式,为社区居委会配置现代化办公设施,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力地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社区信息化创造了条件。各地区中心城区社区信息化建设均有较大的发展,部分城区进展明显,尤其东部沿海城市的中心城区宽带网络全面开通运行,初步建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网站,架构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宽带网络,满足了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需求。

3.加强社区信息化软件建设,实现社区信息化网络的多级覆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地对社区信息化建设都十分重视,逐步将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摆上了位置,普遍加快了试点工作。据了解,到2005年,社区信息服务站基本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国20%的居民、生活小区将实现信息化。基本形成市、区、街、居四级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区、街、居三级纵向联网,建立了社区信息综合平台,部分地区的社区配置了电脑及应用软件、建立了社区服务网站(网页)和社区服务热线,逐步实现社区工作互联互通。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和96156热线呼叫系统实现了全覆盖,上海实现市、区、街“三级联通”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热线电话网、实体服务网“三网联动”;
重庆初步构建起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

4.紧贴社区居民的需要,建成了一批社区信息化的知名品牌。

社区信息化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部分地区已经建成全方位的网上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和社区服务热线电话系统,形成高起点、高标准的社区信息网络,逐步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和社区服务信息化,使和谐社区建设走上网络化的轨道,提高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涌现出一大批居民满意、效益好的社区信息化知名品牌。如北京市的96156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上海市的962200社区服务热线、辽宁省的96100社区服务平台、宁波市的81890求助服务中心。这些社区服务号码的开通,在社区居民和社区服务机构之间搭起了便捷的桥梁。

5.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社区信息化一头联系着社区居民,居民通过社区信息网络获得服务;
一头联系着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组织依托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居民、管理社区。一个好社区信息化项目必须是居民满意、政府放心、企业赢利的工程。各地紧紧围绕市场和居民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宁波市的81890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自2001年启动以来,目前共有570多家企业加盟,带来了16000多个岗位,安置了4900多名下岗职工,带动了城区社会化管理,促进了社区管理信息化、市民生活服务信息化,实现了多赢。实践说明,只有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满足居民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社区信息化建设才能良性运行,才有长效机制。

6.社区信息化大幅度普及,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社区。

各地在完成光缆网络覆盖任务同时,重点抓了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普及信息化知识,宽带普遍应用,社区信息化成果普遍惠及社区居民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地区,将建设数字型、智能化社区作为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开始探索建设数字型社区、智能化小区。部分社区初步实现物业管理、远程计费、社区医疗、家政服务、公共信息查询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化服务和依托社区信息化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活动,以信息化手段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网络化的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如杭州的“德加社区”,在网上开辟了社区党校、社区教育、居务公开、社区警务、综合治理、社区论坛、社区服务、旅游休闲等,居委会基本实现网络化办公,也是通过网络,向居民提供服务,解决社区问题。

(二)智慧社区构建存在的问题

社区信息化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部分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发展社区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还认识不够。有些领导干部对社区信息化的基本功能还模糊不清;
有些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等等看”的思想;
社区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投入,部分地区、部门领导存在着畏难情绪,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只强调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等客观制约条件,影响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协调

目前,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各自为政,分散作战,局面较为混乱。例如,一些委办局等职能部门从自己的工作角度出发,开发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系统,而且封闭管理和运作,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些地区公安、民政、劳动、计生、卫生等各个职能部门均在社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也各自开发了相应的业务软件派发到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包括劳动人口信息系统、城市低保信息应用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系统、育龄妇女管理系统、计生科技服务系统等。仅民政业务就有几套网络系统:民政资金信息系统、地名信息网、社区服务管理系统、低保管理系统等,同样的一批居民基本情况,在不同的部门建的系统中多次出现。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而且增加了社区工作负担。

3.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

标准包括数据采集的基本要素、数据的来源、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要求等,标准不统一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统一标准有利于各地系统间的融合贯通。建议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使社区信息化做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4.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足

社区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政给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投入的资金没有实现统筹使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投入资金未能发挥更大作用。投入不足在中西部地区尤其突出,如内蒙古自治区,全区2499个社区居委会,只有1566个安装了电话,788个社区有电脑(其中有些电脑是单位淘汰下来,基本不能使用)。

5.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

社区信息化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要让老百姓真切感到实用好用、便利实惠。这就要求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不断满足群众变化的需要。但目前看,宽带入户的建设,即高速“路”的建设已基本完成,网站、社区服务信息资源和数据库采集、制作与维护,即高速“车”的建设还远远没有完成。

6.人才短缺

社区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网络管理、系统安全、软件编程的专业高级人员,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掌握基本信息网络应用知识的一般工作人员。目前,很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连计算机基本知识都不懂,同时又缺乏适应社区信息化需要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机制,阻碍了社区信息化的发展。

三、智慧社区需求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步伐,城市社区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城市社区服务需求的呼吁越来越高,其中包括文化教育的需求,经济建设的需求,医疗卫生的需求,安全保障的需求,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及老年群体的需求等一系列。在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要求提高的时候,城市社区组织及相关机构如何最大的满足居民的需求成为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中国社会大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社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城市社区中满足居民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满足了居民各方面的需求才能促进社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社区不同的居民根据自身情况对于社区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在此主要分析居民对于社区的服务需求。社会的发展使居民对于社区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社区需求是因人而异的,居民的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对社区需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民族风俗习惯、家庭结构、居住条件等因素,总之,提供社区服务就要了解这些需求、差异,同时还要认识到这些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

1.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完善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非传染性慢性病增多等一系列的医学难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已成为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民生与和谐社会”成为了当代人热切关注的焦点,而社区医疗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不仅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场所,还是关系到保障人民利益,增进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社区建设方面。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服务目标定位不明确,服务对象边缘化。二是现行组织管理体系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淡化,“六位一体”的功能发展很不平衡。三是社区卫生服务观念与服务方式相对落后。四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现代管理制度,活力不足,效率不高。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

2.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工作对提升一个社区的品位和建设和谐社区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内在要求,也是社区居民提升自身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利于居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区文化是文化在城市居民内的反映,是文化的一个分支。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和文化建设的着重点自然过渡到社区中来,由此社区文化将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当社区整体的文化达到现代化水平时,生活在社区内的个体才有可能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也只有千千万万个社区的文化有较大的提高后,全社会的文化才能真正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人的而全面的发展至关重要。

3.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与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功能不健全,服务水平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中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及落伍,例如超市,图书室,停车场,户外活动器材等的不完善。造成设施缺乏的原因有许多,如政府人力物力财力负担过重,社区相关人员的缺乏等。为了社区更好的发展我们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落实无固定办公场所居委会的办公室、服务场所,同时落实所需的用地、配套设施和活动用房,建设适合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的社区活动场所,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城市社区老年群体生活需求

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和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家庭在老年人的养老过程中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家庭养老仍是目前城市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但由于现代家庭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具有其独特的人力、物力和区域优势,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便日渐成为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不同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切实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样性的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为养老服务事业的重点。

城市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求、日常生活料理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及文化生活需求。老年群体的需求满足与养老方式直接相关,以往他们的各种需求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虽然社会化养老作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就中国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看,由于受到社会保障、社区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全部需求,社会化养老完全替代家庭养老的条件还远未成熟。社会化养老,尤其是为老年群体提供生活服务和照顾,最终是由社区来具体实现的。社区养老能力主要包括: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医疗健康保障服务、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组织保证、社区养老环境。对老年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老年群体对于社区的依赖、亲近和需要日渐增多。因此,加强社区养老能力建设也是现代城市社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5.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需求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切实搞好社区治安工作。只有社区和谐了才有社会的和谐。良好的社区治安有利于促进居住安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升社区乃至城市品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基本条件。而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楼房逐渐取代了平房,人们都住进一幢幢的单元楼,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多,社会成分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的特点减弱,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机会。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犯罪在类型上的特点表现为以侵占财产为目的财产犯罪,如盗窃、抢劫、诈骗等居首位,约占80左右,而且侵犯人身权利的伤害以及卖淫嫖娼等性犯罪日益增多。因此,社区治安“久治不安”和社区违法犯罪“常打不息”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顽症。城市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搞好公益福利,才能将城市社区搞好。

以上几方面只是城市社区需求的一部分,当然还有许多像经济建设需求,健康教育需求,公共交通需求,娱乐需求,家庭事务处理需求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社区需求不仅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社区居民的,搞好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来共同完成。

四、智慧社区发展目标

(一)智能社区遵循的指导思想

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既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又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同时坚持面向应用,注重实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注重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保护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从而有效保护业主的初期投资,突出方案的经济性。具体如下:

坚持高起点,面向二十一世纪,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贯彻“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八字方针,以应用为导向,推进管理,按急用先上、分步到位的原则进行建设;

从现实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系统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适应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以求最佳效果。

(二)智慧社区总体发展目标

2005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颁布的《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明确指出:“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科技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要求。

(三)智慧社区近期发展目标

智慧社区是指由网络连接的若干智能住宅及智能管理下的各种公共设施的集合。其基本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方便的家庭生活空间

具有信息高速公路的家庭人口,有快捷、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

提供丰富多彩、高品位的业余文化生活

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家庭和业余教育服务

提供家庭保健、远程看护服务

通过对智能化小区的建设使小区业主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有数字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生活体验拥有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使物业管理更简单、方便,节省人力。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了小区的智能化管理,物业通过网络来更简洁、有效的管理整个社区住户,工作效率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提高了小区的生活档次,使小区业主在各方面都拥有更高、更好的体验。

(四)智慧社区远景发展趋势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探索解决民生问题为主旨,以优化人们生活方式为方向,以公共透明、生态体系和人的发展为要素,探索建立社会建设创新模式,优化现有的资源调配方式,动员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建设,并使之成为高效。

重点加强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动社会资源数字化进程,建立触手可及、惠及全民、功能恰当的新型社会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敏捷、主动、精准的服务,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智慧化生活方式,提升公众幸福感。

智慧社区的远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其中,技术方面表现为网络泛在化、系统集成化、设备智能化、设计生态化;
应用方面主要表现在智慧应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领域广泛、对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服务不断完善。

五、智慧社区产品分析

(一)系统的内容构成

智慧社区包含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三个层次。其中,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安防报警、远程控制、环境监测、社区服务、网络通信、家电控制等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家庭防盗报警系统(住户联网报警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周界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门禁系统等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包括远程抄表计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IC卡管理系统、消防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电子公告系统等系统。

(二)系统的详细介绍

1.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用户可以方便的管理家庭设备,比如:通过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更可以执行场景操作,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
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内的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不需要用户指挥也能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家庭的智能化也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享受。家庭智能化主要包括解决家庭安全防范、家庭智能照明、家庭环境智能控制和家庭电器智能化,这些系统部署在统一平台,实现家庭中的所有设备智能控制、集中控制及网络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安全防范系统

具备传统的电子报警系统全部功能,而又有其独特之处,SMC智能家居系统能进行智能化的判断和处理,在报警的同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深夜有非法入侵时,系统将照明自动打开或闪烁--匪警;
老人急需帮助时可以按下紧急按钮,家人可以及时赶到--紧急求救;
煤气泄漏时能够关断煤气阀门--火警。系统提供视频联动的功能,对入侵、火灾、煤气泄漏等情况做出视频聚焦和图像抓拍,进而为处理事故提供最尊贵的影像。如果在主人外出时出现警情,系统还会拨通您的电话或者向您发送手机短信,从而可以进行远程控制采取措施,如关闭有危险的电器、切断电源等等--远程家电控制。

(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普通意义的照明控制是靠简单的开关控制,即每一个电灯都有一个、至多两个普通开关,所以要想打开某个电灯只能走到开关所在位置将其打开,想要关闭这个灯,必须走到这个灯的开关处才能将其关闭。如果您在临睡前发现客厅的电灯忘记关了,您绝不能免掉从卧室走到客厅找到开关关了灯再走回来,不管您多么的不情愿。如果您住的是越层或别墅,遇到类似问题时,那麻烦就可想而知了。智能照明系统让您在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将某个灯打开或关闭,也可以在一个地方控制家中任何一个甚至所有的电灯,而不用犯愁跑来跑去了,通过智能照明系统,您可以通过遥控器”一键“遥控所有的电灯,极大的为您带来方便,对于所有的白炽灯开关灯时亮度会慢慢变化,不刺激眼睛,而且可以进行调光,用来创造不同场景氛围。

(3)环境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网络空调控制、电动窗帘控制、排气扇智能控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可以提供稳定、舒适的空气环境和感光环境,当您快要开启房门时,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提前给您打开排气扇,给您清新的空气;
并且根据环境温度、空气湿度自动调节空调系统,当您打开家门,欢迎场景自动启动,给您最典雅的舒适享受。环境控制系统同时可以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对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2.安全防范系统

(1)楼宇对讲系统

随着居民住宅的不断增加,小区的物业管理就显得日趋重要。其中访客登记及值班看门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合现代管理快捷、方便、安全的需求。楼宇对讲系统是由各单元门口安装的单元门口机、防盗门,小区总控中心的物业管理总机、楼宇出入口的对讲主机、电控锁、闭门器及用户家中的可视对讲分机通过专用网络组成。以实现访客与住户对讲,住户可遥控开启防盗门,各单元梯口访客再通过对讲主机呼叫住户,对方同意后方可进入楼内,从而限制了非法人员进入。同时,若住户在家发生突发事件,可通过该系统通知物业保安人员以得到及时的支援和处理。

(2)视频监控系统

为了更好的保护财产及小区的安全,根据小区用户实际的监控需要,一般都会在小区周边、大门口、住宅单元门口、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地下停车场、电梯内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机。监控系统将视频图像监控,实时监视,多种画面分割,多画面分割显示,云台镜头控制,打印等功能有机结合的新一代监控系统,同时监控主机自动将报警画面纪录,做到及时处理,提高了保卫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能及时处理警情,能有效的保护小区财产和人员的安全,最大程度的防范各种入侵,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反映速度,给保卫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整个小区的安全。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如下:

加强小区周边围墙防范

实时现场监控,便于管理

事后取证功能

减轻保安人员工作强度

提升小区形象档次

对潜在犯罪分子的威慑最用

(3)停车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现代化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小区的出入口处安装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非接触式卡或车牌识别来对出入此区域的车辆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引导、记录、收费、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车辆的出入,记录所有详细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场内车辆与收费的安全管理。

停车场管理系统集感应式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对停车场内的车辆进行自动化管理,包括车辆身份判断、出入控制、车牌自动识别、车位检索、车位引导、会车提醒、图像显示、车型校对、时间计算、费用收取及核查、语音对讲、自动取(收)卡等系列科学、有效的操作。这些功能可根据用户需要和现场实际灵活删减或增加,形成不同规模与级别的豪华型、标准型、节约型停车场管理系统和车辆管制系统。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乐,不仅提高了现代人类的工作效率,也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并使得整个管理系统安全可靠。包括车辆人员身份识别、车辆资料管理、车辆的出入情况、位置跟踪和收费的管理等等。

(4)周界报警系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周界报警系统成了智能小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小区安全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为了保障住户的财产及人身安全,迅速而有效的禁止和处理突发事件,在小区周边的非出入口和围栏处安装红外对射装置,组成不留死角的防非法跨越报警系统。一旦有人非法闯入,遮断红外射束,就会立即产生报警信号传到小区管理中心,并可通过与小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自动将现场的摄像机对准报警信号现场,同时在监控中心的显示屏上弹出现场画面,对现场所发生的事上进行录像存储。本系统功能如下:

对小区周边围墙区域进行监控

对试图非法翻越围墙或栅栏进入小区的行为以及位置进行探测

当有人非法翻越时,向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报警,并启动联动设备

(5)电子巡更系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趋向规范化、科学化、电脑化。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是物业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小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主要依靠保安员日夜巡逻去维护。传统的巡检制度的落实主要依靠巡逻人员的自觉性,管理者对巡逻人员的工作质量只能做定性评估,容易使巡逻流于形式,因此急需加强工作考核,改变传统手工表格,对巡逻人员监督不力的管理方式。电子巡检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使人员管理更科学化和准确。将巡更点安放在巡逻路线的关键点上,保安在巡逻的过程中用随身携带的巡更棒读取自己的人员点,然后按线路顺序读取巡更点,在读取巡更点的过程中,如发现突发事件可随时读取事件点,巡更棒将巡更点编号及读取时间保存为一条巡逻记录。定期用通讯座(或通讯线)将巡更棒中的巡逻记录上传到计算机中。管理软件将事先设定的巡逻计划同实际的巡逻记录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巡逻漏检、误点等统计报表,通过这些报表可以真实的反映巡逻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

(6)门禁管理系统

用智能卡代替传统的人工查验证件放行、用钥匙开门的落后方式,系统自动识别智能卡上的身份信息和门禁权限信息,持卡人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和在有权限的门禁点刷卡后,门禁点才能自动开门放行允许出入,否则对非法入侵拒绝开门并输出报警信号。由于门禁权限可以随时更改,因此,无论人员怎样变化和流动,都可及时更新门禁权限,不存在钥匙开门方式时的盗用风险。同时,门禁出入记录被及时保存,可以为调查安全事件提供直接依据。

3.物业管理系统

(1)LED信息发布系统

在小区出入口、电梯口及物业部门设置LED信息发布系统,用于小区物业的水、电、燃气、暖气等相关物业信息发布,紧急通知、即时信息发布,社区配套服务信息发布,社区宣传、社区文化平台,广告增值平台等信息发布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连接,可以发布天气预报、新闻、交通信息,还可以考虑和可视对讲系统联动同时发布各种信息。

LED信息发布系统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视频、音频、图片、字幕(滚动字幕)等多媒体组合播放模式,并能实现实时信息与本地硬盘信息的灵活组合播放,在时间组合和空间组合上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且管理简单、使用方便,是新一代的LED信息发布系统。

(2)远程抄表系统

远程抄表系统是指对家庭所用三表(水电、电表、气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实现三表远程自动抄表功能。目前,几乎所有的智能建筑和住宅小区对三表的收费管理问题,都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方式,即集水、电、气于一体的联网抄表管理系统,成功的消除了传统人工抄表所带来的误差大、时效性差、统计计算工作量大,带有人为随意性,用户咨询时极不方便等弊端。自动抄表系统的推出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抄表方式带来的问题,该系统能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物业管理成本,也解决了用户想及时了解用水、电、气情况的烦恼,真正实现物业管理为用户着想的原则。及时地将住户和物业管理部门所需三表数值反映在中央控制中心上。

(3)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

为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是小区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小区背景音乐和广播、消防和保安报警以及紧急通知等。小区背景音乐系统涉及小区大门口、休闲广场、主干道、亲水岸边的背景音乐和小区消防保安的紧急广播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用以满足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引导疏散人员、全区通知等目的。本系统与消防报警联动,当发生紧急事故(如火灾时),可根据报警信号自动切换到紧急广播工作状态。

六、案例分析--无锡中堂智能化小区案例

(一)项目概述

“中堂”小区位于无锡市锡山区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让入住者拥有“出则都市繁华,入则宁静悠远”的居住享受,小区总用面积共68521.9㎡,规划占地面积18504㎡,地上总建筑面积46814㎡,地下室总面积1850㎡,容积率1.66,绿化率40.5%。由168套纯中式联排式别墅组成。

根据开发商的总体规划布局,以住宅小区人文环境的生态化、文化性、休闲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未来住宅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为前提,在满足人与社会交往的同时,让休闲、文化、生态及数字化生活环境空间为居住的真正主题,小区将建成具有现代化数字化社区。在小区和家庭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数字化社区与家庭不但拥有庭院式的环境艺术设计,休闲绿地和中心花园,同时在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将建立先进的综合物业管理系统、集中的小区Intranet局域网络平台,实现小区内独立家庭的高度安全性、舒适性,和现代多媒体通讯的便捷性,达到21世纪智能住宅的功能目标。使得入住数字化社区的广大住户,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高素质生活质量和现代家庭新生活。

(二)设计目标

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逐步建立一个沟通小区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结合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以二十一世纪宽带多媒体信息交互的要求为目标,充分考虑可扩充性,突出方案的前瞻性,同时保证智能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三)系统介绍

1.系统的突出优点

(1)组网方式简便、灵活

小区联网是叠加在已有的小区宽带数据传输网上的业务网络,向宽带数据传输网提出传输要求,而不单独建设承载网。

(2)适合大型社区和复杂环境的联网

对于大型社区或环境复杂的大型别墅群,传统的总线对讲系统在联网时容易出现信号传输质量问题,特别是视频联网,总线对讲系统需要增加视频中继设备,容易造成信号衰减,影响视频质量,同时给施工和维护造成极大的困难;
使用波创全数字网关则各种信号通过TCP/IP协议以数字方式传输,不需要增加中继器等设备,而且信号质量稳定可靠。

(3)克服占线问题

克服总线对讲系统做出现的占线问题,波创全数字网关系统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通过TCP/IP网络传输实现点对点呼叫,用户间的通话不会占线。

(4)采用标准接口

系统设备只需要门口机、室内分机和管理中心,不需要隔离器、联网切换器等层间设备,设备简单明了,安装简便,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设备的故障率。采用网络布线,还可以与计算机共用网络,无须独立布线,比传统的系统的结构更加降低工程成本,将施工成本几乎降低到零。所有设备都使用国际标准接口,维护、保养及扩容都非常方便。

2.系统主要功能

波创公司通过开发出新一代的智能网关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户户对讲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智能照明管理功能、无线上网冲浪、信息发布功能、家庭留影、多媒体影音体验、电子娱乐、小区电子购物、远程控制功能、远程监控功能、在线升级功能、防病毒功能等功能。

(四)取得成效

综上所述,波创智能家居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名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与普通的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生活空间;
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为各种能源支出节约资金。波创智能家居的基本目标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者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结语

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智慧社区的建设正方兴未艾。在建设智慧社区时,需要在社区的设计阶段,就要融进通信网络的设计,发展民族品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产品牌来实现住宅社区的智能化。

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调研报告篇3

智慧法院建设调研报告
司法效率是现代司法公正的基本构成要素
, 也是实现法
律公正之价值使命,及时审判是司法效率的关键依据,审判 及时与否直接决定着当事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未能在合理 期限内审结案件的无效率司法 , 必将侵犯到当事人的合法权 益。智慧法院的推行与实施是提升司法效率的重要手段,亦 是实现司法公平公正的重要依托。
一、智慧法院建设的意义
智慧法院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 法,坚持司法规律、体制改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 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全业务 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人民法院组 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智慧法院作为提高司法效率的 重要手段之一,不仅预示着当事人的纠纷能否得到快速解 决,亦能反映当事人的权利能否得到及时地保障,因此推进 智慧法院成为提升司法效率的重要手段。自最高人民法院信 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 2016 年 1 月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 议首次提出建设“智慧法院”以来,我国智慧法院的建设过 程就一直在加速推进中 评价报告和第三方评价报告均显示,全国“智慧法院”已初 步形成。
、 S 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S法院作为X省的基层法院,在众多西部地区基层法院 中属于一例。在智慧法院的推进中, S 法院紧跟时代潮流, 在立案、审判及执行环节均对法院智能化的推进做出了一些 努力。
2018年 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

(一) S 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的实践现状
1. 立案环节
在立案环节, S 法院借助诉讼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智慧 法院的作用,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首先,推行网上预约 立案。在网上预约立案中,当事人可提前通过互联网网上的 立案平台,将自己所要立案的材料一一列举到立案网络平台 上,后由诉讼服务中心专人负责查看资料是否齐全,核对无 异后通知当事人到达立案庭现场核对,极大地减轻了当事人 到庭后审查立案的繁琐流程。其次,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

S 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增设了一款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其 “大脑” 里汇集了 16 万个法律实体问题、 5 万个文书合同模 板、 8200 个法律相关案例,能提供包括婚姻、继承、道路交 通违法、民间借贷等法律知识智能咨询服务,系统可以根据 用户描述的情况,判断出相应的法律事实进行解答,准确率 在 90%以上。同时,其还能进行裁判文书大数据分析,为当 事人提供证据采信率预估、案件结果预测并给出行动建议。

最后,诉讼服务中心先后又增添了诉讼服务自助平台,落地 式公共查询平台、嵌入式阅卷查询平台以及智能填单机等, 确保当事人能及时通过电子平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 审理环节
首先,借助电子科技提高送达效率。传统的审理方式一 般为:当事人在法院立案——立案庭给各法官分案——承办


法官打电话、邮寄或通过委托送达等方式给当事人送达司法 文书及开庭传票——当事人按照传票日期来法院开庭—— 合议庭合议——形成裁判文书 在这诸多环—送达,送达成功后结案。

节中,“送达难” 碍,也是法直是司法效率提高的重要障
院一直面临的难题。在智慧法院推动下, S 法院 为每个庭室配备了录音电话,在确定对方当事人的信息的情 况下,通过语音电话达到送达效果。此外,在与当事人协商 的情况下,使用微信以及邮件等送达方式,极大地节省了送 达时间,为法院节约了司法资源,提升了司法效率。
其次,借用互联网实现司法公开。为进一步提升司法透 明度, S 法院通过法院专网与互联网并驾齐驱的基础模式, 搭建了科技智能法庭网络庭审直播系统平台,全程同步录音 录像并上传到省高院专网平台系统,充分实现了三级网架构 的互通互访互播的作用。在该直播平台上,当事人也可以随 时调取视频资料和观看案件审理过程,让当事人在每一个司 法案件中充分感受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最后,利用语音识别系统提高庭审记录效率。引进了人 工智能化云上法庭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去除了以往用手敲 键盘来记录庭审笔录的过程,采用语音识别的模式统一采集 所有当事人与案件参与人的语音,通过系统自动刻录在电脑 上,如遇到错误的文字,只需要通过书记员改正即可,最终 完成整个庭审笔录。而且此系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开发功 大大提高了法官与书记员在庭审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让 每一个法官和书记员在庭审中能能,
充分解放双手。
3. 执行环节

S 法院建立了执行指挥中心平台,负责人只需要通过在 法院内观看大屏幕,就能对现场执行员通话指挥,由现场执 行员通过手持单兵系统将现场的执行画面传送到法院大屏 幕上,同时通过语音传输,向负责人汇报现场执行情况,使 负责人能及时作出重要指示,从而提高了执行工作的机动性 和工作效率。同时,在执行负责人电脑中安装了执行天眼系 统,只需要在电脑上输入被执行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 可以准确地查看到被执行人的具体位置,从而杜绝了老赖难 找、无法追踪的漏洞。此外,充分利用“总对总”和“点对 点”网络查询系统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财产进行查封、扣划和 冻结,充分做到了无一个老赖漏网。
(二) S法院智慧法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法院传统观念阻碍了智慧法院的进一步推进
在智慧法院的推进过程中,法院工作人员由于以下原 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首先,由于智慧法院施行较晚, 而现在很多法官依然习惯并依赖于传统的审理模式,导致智 慧法院未能在法院深入推行。以 2018 年 S 法院在案件审理 对智慧法院的运用情况来看,仅有秦汉法庭和速裁中心在庭 审及送达上使用了电子诉讼技术。其无疑为进一步推行智慧 法院起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但是,此类案例仅属于个例,并 未广泛适用,亦未形成常态化。如在一起跨省调查取证中, 法官因为传统观念以及具体操作问题,而不敢实行远程调查 取证,只能耗费时间亲自前去取证,无疑不利于办案效率的
提升。其次,智慧法院的推行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此项亦 为法院工作人员拒绝使用电子诉讼的关键原因。以电子诉讼 为例,电子诉讼无论是在诉讼法还是在司法解释上,其涉及 范围都十分有限。此外其对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冲击也导致
出现诸多程序瑕疵,因此当事人宁可选择传统诉讼方式来保 证程序合法性。最后,智慧法院因为推进不完善,导致其某 种程度上并未真正减负。

且法院由于现行电子档案管理的不成熟, 要求处处“留痕” 档案的情况下,法院一般实行的是纸质 和电子档案双行制, 一这无疑加大了法院的工作量,因为 件案子处理完成之后, 不仅要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纸质档
案,还要在电脑上整理电子档案,在案多人少的矛盾下,法 院很难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档案的管理上,也因此导致一部分 法院工作人员对此产生排斥心里。
2. 诉讼当事人对智慧法院存在疑虑 当事人在电子诉讼的推行过程中,之所以不愿意接触电 子诉讼,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电子 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

而关于信息泄露相关案件也层出不穷, 2016年 8月著名的“徐 玉玉案”就是典型例子,因此人们因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对 智慧法院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电子诉讼必然涉及到当事人 的身份信息、住址、电话等相关信息,甚至商业秘密,婚姻 隐私等问题也会被涉及,一旦网络失控,必然造成不可挽回 的影响与损失,因此当事人在选择电子诉讼时会着重考虑到 这一点。第二,当事人对传统诉讼的依赖心理。我国民事诉 讼发展至今,一直都沿用的是传统的庭审方式,包括传统的 送达方式及庭审模式。诉讼参与人早已习惯这种方式,并产
生了路径依赖效
应,所以当这种新兴的诉讼方式进入人们视 野时,会让诉讼参与人对这种方式产生怀疑乃至排斥。
3. 法院智能化的操作过程中存在困境
法院之司法智能化中的操作困境主要存在于电子送达、 远程庭审以及人才缺位中。
首先,由于我国尚未实现邮箱、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实名 化,导致电子送达难以推行。民事诉讼的两大难题为送达难 与执行难。电子送达的困难主要在于对被告的身份信息确认 存在难度。在被告抗拒逃避诉讼的情况下,由于邮箱、微信 等社交软件尚未实行实名化,导致法院无法证明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微信及 QQ 系被告的信息。在现实情况中,经常 出现被告接到法院电话后,不承认是自己或虽然承认是自 己,但又无法通过有效材料证明被告身份的问题,导致法官 在电子送达中遇到一定阻碍。
其次,远程开庭的困难在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互联网 虽然在近几年得到大范围普及,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落后地区的信息、电子设备都难以赶上司法智能化的需 要,特别是农村地区还没有实现网络的全覆盖,很大一部分 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和电脑,这就使得智慧法院在普及时十分 困难,因此在网络及设备不具备的境况下,全面实现并应用 智慧法院是十分困难的。
最后,操作困难在于人才的缺乏。目前在
S 法院现有的
89 个在编人员中, 无一人为专业网络信息化技术人才。

行而现 在法院管理网络的人均为其他专业人员管理或兼任,因此 导致在智慧法院推进过程中,人才缺乏成为制约 大难题。
三、进一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对策研究
S 法院的

(一)进一步加强人员的培训 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因此可以尝试 通过已下方法来进行:首先,应当通过加强调研。如领导带 头带领法官在智慧法院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让法官了解到先 进地区智慧法院的建设情况,智慧法院所带来的便利与效率 的提升,从而意识到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性及意义。其次, 加强对法官以及司法辅助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两点效 果:一是教育工作人员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利用智慧法院提 高司法效率。二是,提高法官以及审判辅助人员对智慧法院 的操作技能,使其能学会使用电脑以及基础的技术,防止其 在具体操作时无处下手。
(二)加强宣传,循序渐进式推进 由于当事人出于各种原因,对智慧法院中电子技术的运 用存在一定的疑虑,因此很可能出现拒绝智慧法院的情形。

如一些当当事人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不敢使用电子诉讼服务 平台进行网上预约立案;
一些当事人觉得新技术操作麻烦, 且法院不一定理会网上立案等,拒绝使用电子诉讼。对此, 应当加强宣传,通过社区普法宣传以及在诉讼服务中心展示 操作规范等方式,打消当事人的疑虑,使得其能享受到智慧 法院带来的便捷。
(三)加强配套设施的完善
1.加强社交软件实名制建设
网络的虚拟性容易产生的是当事人信息的虚假性,我国 的社交软件实名制尚未全面落实,在电子送达、电子执行等 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建设一个统一的电子信息平 台至关重要,如在送达问题上,最高院打造全国法院统一新 型电子送达平台,该平台基于查找受送达人电子地址,实现
诉讼文书的多渠道送
达,目前试运行阶段已实现新浪微博、 新浪邮箱、支付宝等三大平台的电子送达,未来将陆续接入 更多第三方平台,拓展电子送达渠道
①。因此,我们有必要
建立一套全新的电子身份信息,将公民个人信息、实名制的 社交账号统一入网,让每个公民都有文书及电子两套信息, 在解决送达、执行等问题时也就更为方便高效。
2.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信息融合
当事人参与诉讼不仅仅是与法院发生关系,其与行政部 门、其他司法部门乃至社会各个领域也发生着千丝万履的联 系。因此智慧法院要靠法院一家推动是十分困难的。如吉林 电子法院采用的方式是全方位融合战略,不仅与法院内部系 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同时与其他政法兄弟单位和部门也实现 了跨界融合,在立案、执行、调查以及提讯等环节实现了极 大地便利,同时其与银行、税务、房产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法制网:让送达更高效、更快捷、更便民一一全国法院统一新型电子送达平台在四个法院 上线试运行。
①解决了立案、执行难等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应当借鉴这种 先进经验,与其他部门联手推动电子诉讼的进一步发展,在 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当事人虚假信息、虚假诉讼、难以执行 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同时加强与信息管理部门的合作,建 立统一网络安全保障系统,让当事人担心的信息泄露问题得 到解决。
3. 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
智慧法院设备的操作及维护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而 不仅是 S 法院,很多基层法院的管理网络的人才都是其他人 员兼任,或非信息技术专业的人从事这些工作。在缺少专业
人员的情况
下,就出现了小问题好处理、大问题难解决的情 况,因此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是推行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因 素。对此,法院可以通过社会聘用或招录专门人才的方式实 现技术人才的到位。
结语 司法效率作为司法改革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其与司
法公正并肩而行,同为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智慧法院作 为司法效率的重要助推,理应发挥其在提高司法效率中的重 要地位。而我国的西北地区中以 S 法院为例的众多基层法院, 应当积极转变理念,紧跟时代潮流,充分推进法院智能化建 设,利用智慧法院提升司法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司 法服务。

推荐访问:智慧 安防 调研报告 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调研报告 智慧社区 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调研报告 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