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汇报

时间:2022-08-08 13:4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汇报

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汇报3篇

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汇报篇1

光明社区发展状大集体经济组织示范

申报材料

一、光明社区基本情况

光明社区地处龙里县城西南面,全社区共辖16个居民小组,面积为平方公里。全社区共有1859户,总人口5737人,有57名党员。现社区有田土地面积110余亩,社区集体管理林地12456亩。

2013年社区集体固定资产积累达1100万余元,资金积累已达645万余元,2013年集体经济收入(土地征拔、土地出租、房屋出租)达240万余元元。全社区现有个体工商户120余户,社区现有一处新建酒店,一处1200平方米的房屋门面。龙铁物流等大型企业入驻该社区,龙城国际等大型房开公司进入社区开发,现该社区已发展成一集商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的新型农村社区。

二、发展历程

光明社区地处龙里县城城市化发展“东优西扩”的重点地段,在2013年10月以前属于原龙山镇的光明村,后拆光明村建光明社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区依托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解决民生问题,率先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近三年来社区集体经济纯收入分别为150万元、 180万元和240万元;
居民年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6000元增长到2013年的10000元。

2013年,社区利用出租矿山、地块的同时,兴办酒店办公楼出租,年出租资金为村集体经济创收40万元以上。参与房地产开发(龙城国际房开商),现有1600平方米房屋挂牌出让。

三、发展经验

发展集体经济的宗旨是为了让群众得到实惠,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发展状大光明社区集体经济过程中,冠办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发挥主导作用,依靠群众支持,坚持“民主决策、事务公开、公平分配”原则。同时争取上级政策的支持,创新模式,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群众是集体经济发展的主人。冠山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把好“民主决策、事务公开、公平分配”三个关口,凡事公开、凡事民主、凡事由群众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逐渐赢得了群众理解和支持。这样,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有了生根的土壤,才得以开花结果。传统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为资源依赖型,依靠土地和闲置资产获取租赁性收入,仅有的资源空间被挤占后,发展后劲不足,前景有限,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创新发展模式,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1.盘活资产流转地,租赁资源挖潜力。由于地处城郊,光明社区农村人均土地面积较少,小片闲置土地及荒地又占了相当一部分,社区拓宽思路,施行“资源换资金,存量换增量”的方针,将矿山、地块、集体房屋、摞荒土地等闲置资产,通过出租、承包等市场化运作,融入城市化发展,借梯上楼当“地主”,盘活存量资产、闲置资金,促进社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中铁物流城、参与龙城国际房开公司等开展,建设湖南酒店。

2.创办经济实体聚民力,增加创收门路。社区地处城郊,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社区因地制宜,依靠社区自身的努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由社区班子牵头,整合利用集体资金,采取村集体投入,集体管理的办法,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内部管理,控制经营风险,建立科学的民主决策和利益分配机制。推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13年社区实现人均纯收入6600元,集体积累1100余万元。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40万余元。

3.创新机制,规范资金运营管理。群众参与村级资产管理。

依据街道出台的《村(社区)“三资”委托管理办法》,完善“三资” 尾托监管机制。取消社区账户,统一由“三资中心”代管。日常开支落实提前报告制度,大额支出必须经街道挂村(社区)领导层层审批。有效规避占用、挪用、套取等违纪行为的发生。街道按照统一模式设置各村(社区)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墙,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公开形式、统一公开内容、统一公开时间。社区民主理财小组介入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督。每月报账后把收入支出全部公开,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在资产资源处置中,坚持全程公开、纪委参与、严格程序、把好关口。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建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责任制,把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

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汇报篇2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

现将《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长潭河侗族乡委

2010年6月7日

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长潭河侗族乡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确保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特制定长潭河侗族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完善政策、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根据村级不同的资源禀赋,探索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2010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长10%,实现两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目标,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性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

三、发展思路

各村要在认真总结和借鉴近年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互动、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农村土地存量。土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村级集体组织最主要的资源。要顺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趋势,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二是要根据现有政策规定,按照“自愿有偿、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签订合同和备案”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每村流转土地不少于200亩,确保土地流转租赁收入不低于1万元。对于村集体统管或农户承包的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四荒”资源,可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或采取反租承包、合股经营的形式进行开发。也可由村集体统一牵头,招商引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开发,创办农业基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活力。村级集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等,一些村还有企业遗留资产,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对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闲置的办公楼、厂房、设备等集体资产,要积极整合,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也可通过将集体资产租赁、出售、拍卖、招商引资搞开发、兴办企业等措施,盘活村级闲置资产,这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乡抓产业、村抓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同时,农业服务中心、畜牧服务中心要与农村产业经营相结合,创建“支部+协会”等各种服务体系,在种养业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户或养殖户“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问题,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集体收入。

(四)鼓励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为农户提供生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商标使用、信息提供等服务中获取收益。鼓励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资产、资金、知识产权参股由能人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合作社的分配中获取收益。鼓励村集体组建劳务输出、保洁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获取服务性收入。鼓励村集体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在为企业、农户提供服务中获取收益。

四、创新机制

(一)不断强化村级民主管理。按照“五议五公开”(村民建议、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提议事项公开、审议程序公开、决议结果公开、实施方案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的要求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经营方式,签订经济合同。村集体以“三资”入股的,必须把好折股量化关、制定章程关、收益分配方案关、集体“三资”监管关。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必须明确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推行资产抵押和经济担保制度,依法签订经济合同,并严格兑现合同,确保集体收益权。

(二)逐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落实村企分开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村级独立兴办或参股的经济实体必须独立建账、独立核算,防止新增村级债务。村级领办的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建账建制。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属经济实体的财务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完善村级资金财务“双代管”制度,规范“双代管”操作程序,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坚持村级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准确、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

(三)积极稳妥化解村级债务。全面清理村级债权、债务和担保,对不良债务要通过收欠还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冲债、减息止债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化解。对村级债务达到一定规模的村,要实行动态监测,落实化解村级债务的目标责任制。村级各类组织不得擅自出借资金,不得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严禁发生新的不良债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障。加强领导,相互协作,强力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乡长钟昌泽同志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乡长涂先绪同志为常务副组长,其它党委班子为副组长,党政办、财政所负责人、各片区书记主任及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各联系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对各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领导,做好指导工作和提供信息服务;
村支部要做好思想发动,加强领导,严格监督;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认真谋划好经营、发展,加强对集体资金的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依章理事,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范、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二)队伍配强配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有一支专业队伍,每村成立3至5人的领导小组主抓。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能带领农民致富的村级干部队伍。

(三)必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眼光要放宽广一点,在选人用人上大胆创新,让更多的能人参与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中来。

(四)探索一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要考虑村集体、全体村民、经营者等几方面的利益,既要做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确保村集体资产的安全性。

(五)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有发展规划,有发展项目,有预期目标,有完善制度,有具体措施,有考核奖惩方案。


忠路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为巩固党的基层政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村级“有钱办事”的问题,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利办文〔2010〕4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忠路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加大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促进忠路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经过3至5年的努力,力争使全镇80﹪以上的村有集体经济收入,1/3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三、发展方式

各村可结合各地实际,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式:

(一)以发展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开展产业项目,如发展药材、烟叶、经果林、养殖业及加工业,采取组建专业合作社、租赁、流转无劳力无生产经营技术农户的土地发展特色产业,进行农特产品营销经营、搞养殖和农特产品加工企业等方式寻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租赁经营村级集体资产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采取独立、联合、股份合作等方式,通过建设标准厂房或利用村内闲散地建设服务设施出租、铺面出租、房屋出租等经营方式获取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对村级集体现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和闲置资源,采取承包的方式,提高经营效益,使资产增值增收。

(三)以提供服务创收的方式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围绕农业产业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社会化服务或创办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咨询服务,或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也可组建劳务公司组织劳动力劳务输出。

(四)开发利用村级现有资源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挖掘村内的山、林、水、矿产、风景等自然资源潜力,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它资金参股进行开发。一是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增加村集体有效土地来发展非农业产业,提高村级集体收入;
二是在集体林权改革中,保留一定的林地由集体经营获取一定是收入;
三是加大对集体河道、沙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使闲置的滩涂、塘堰、河道及水面发挥其经济效益。

(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拉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地处集镇边缘、城郊结合部、旅游风景区、交通干道两旁的村,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积极参与集镇建设,发展商贸业、乡村旅游业或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厂房、市场、商贸房和仓储设施发展配套服务业。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6月—8月)。认真盘查村级现有的资源、资产、资金状况,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办法和措施,选定壮大集体经济的项目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于7月20日前交镇党委组织办。

(二)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8月)。组建专班,安排专人具体抓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实施。

(三)验收阶段(2012年9月—10月)。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形成书面自查报告,报镇党委组织办,迎接上级的验收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谋划,科学发展。各村要结合本地实际,选准项目,要适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不能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搞好扶贫开发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搞行政命令,杜绝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

(二)因地制宜,稳步实施。各村要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实现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多渠道多形式探索集体经济的发展,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任务。

(三)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各村支两委要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两委重要工作位置来抓,同时,加强村级集体资产、村级财务、民主监督管理,做好该项工作的归档工作。

(四)检查验收,严格考评。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村干部的报酬与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挂钩,奖励对该项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村干部,重点奖励村党支部书记和具体从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人员。


拖市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集体积累逐年增加,形成较强的经济发展后劲,建立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自我发展机制,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到2012年底,实现基础较好的村集体经济有新发展、基础较差的村集体经济有新进步、无收入的村兴办一个好的发展项目、集体经济发展有新起色的目标,力争90%以上的村集体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三、组织领导

为推动全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根据市委有关精神,镇委、镇政府决定,成立拖市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华中

副组长:朱文祥吴华东陈春梅黄孝贤吴祖清

成员:张东霞严汉平宋运文许炎清陈士勇卢著贵杨景明朱心伟王雄伟丁光生李绍文梁学胜刘龙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委组织办公室,吴祖清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村党支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支部书记负总责,认真落实工作措施,切实抓好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四、基本原则

1、坚持思路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强化科学发展理念,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推动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村级主体,突出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不搞行政命令,防止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防止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

3、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重点抓好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4、坚持资源整合,实现整体推进。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五、发展途径

各村结合实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模式。

1、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村集体统一经营农户自愿转让的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零星自然村迁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的有效耕地由村集体所有和经营。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可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增加集体资产收益。

2、培植农业主导产业。鼓励村级组织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领办和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3、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坚持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村域内的山、水、林、矿产、风景等自然资源特别是“四荒”(荒山、荒水、荒地、荒滩)资源潜力,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发展农家乐、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4、发展村级合作组织。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新趋势,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采取“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5、增强村办企业活力。引导村级组织依托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兴办各种小型加工、服务等企业,构建企业带动、产业互动格局。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和产品运销型等各种经济实体。加大现有村办企业改革改制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盘活存量优质资产。

6、创新多种经营方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集体经济经营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搞活集体经济项目。结合实际,灵活选择独资、合资、合作经营和委托、租赁、拍卖、转让、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制度完善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实行资本运营,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六、强化管理

1、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进一步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坚决制止和查处平调集体资产行为,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资产保值增值水平。加强对村级“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的清理、登记、管理,逐村建立“三资”台帐。村级集体资产发包出租,必须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村集体经营性物业资产不允许随意变更,不得对外提供担保。

2、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帐“双代管”制度,规范代管手续。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办公费用包干制度,规范村干部办公经费开支。

3、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行村级重大决策“五议五公开”,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监督机制,以村民为主成立监事会,对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七、实施步骤

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体规划3年(2010年——2012年),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0年1月——5月)

1、2010年4月底前,组织专班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发展措施。

2、2010年5月,市、乡(镇)分别组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会议,交流经验,部署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0年6月——2012年7月)

1、2010年6月,各村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发展项目,落实发展措施,制定发展规划,6月20日前形成书面材料报镇委组织办公室。

2、2010年7月,逐村开展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现状排查工作,健全帐目,确保真实完整,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帐,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2010年10月底前,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各项制度,开展农村“三资”清理监管代理情况检查验收工作。

4、层层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季报制度,坚持定期检查督办,通过召开工作汇报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推动工作落实。

(三)验收阶段(2012年8月——12月)

1、2012年8月,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全面自查,并上报总结报告。

2、2012年9月,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力量进行检查和抽查,向市委报告工作情况。

3、2012年10月,各地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情况进行“回头看”,认真查漏补缺,落实整改措施。

4、2012年11月,迎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检查和抽查。

5、2012年12月,全市召开总结表彰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八、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单位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强对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落实工作措施,妥善解决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形成工作合力。镇委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宏观指导、检查督办和宣传表彰等活动,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提供服务,全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镇纪委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农办要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管理和指导;
民政办公室要加强对专业协会、扶贫开发、村务公开等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力度;
财政管理所要加强对农民负担、惠农政策、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等具体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水利服务中心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土管所、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要在实施迁村腾地、村庄整治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中搞好规划引导,依法依规保障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同时,全镇各单位要按照镇委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落实“五个一”工作任务,重点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支持等方面对结对村进行帮扶,共同推进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3、严格考核结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市委把此项工作纳入乡镇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严格结帐,全镇上下必须高度统一认识,严格标准抓好每一环节工作,镇委镇政府将组织专班定期督办检查,并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村级年度工作实绩底线考核一并结帐。


仁和坪镇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做到村级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加快脱贫奔小康建设步伐,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㈠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目的,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脱贫奔小康建设结合起来,立足本地优势,从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加强管理、完善体制入手,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物质基础。

㈡基本原则: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原则;
必须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同享、责权明确、产权清晰的原则;
必须坚持群众意愿、法律准入、依法创收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发展、风险较小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1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其中本年内基本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

三、具体措施和途径

㈠全面清理资产,摸清村集体实有家底。各村要实事求是地对各类资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家底,做到帐实相符,心中有数。依法清收债权,对于农民欠集体的款项,要根据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各项清欠办法,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加以收回。对于不合法的合同、村集体债务要依法进行核销,合法的要制定出具体的还款计划,逐步还清。

㈡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村集体资金管理。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制度,从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入手,建立长效机制。要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坚持和完善“村帐乡管”、“会计委托”等制度,健全和落实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发挥好村民代表会议、村务民主监督小组以及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对村里财产收支及公开情况实施检查和监督,堵塞财务管理漏洞。

㈢盘活固定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增值。以盘活集体闲置资产为目的,在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对村集体所有的闲置房屋、水利设施、山林、场地等资产,依法采取招标、拍卖、租赁、参股经营以及有偿转让等多种形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对投资商或农民在村内兴办企业、小加工厂的,村集体可以把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作为股份入股,或进行有偿租赁使用,通过按股分红或收费,增加村集体收入。

㈣拓宽增收渠道,形成经济收入多元化。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不拘一格,重点在长效机制和发展模式上下功夫:可采用强村帮弱村、大村带小村、跨村联合等方式整活力量搞创收;
可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经商能人带资金、带项目回乡创业,牵头领办集体经济项目谋发展;
可与发展专业合作社(协会)结合起来,采取“支部+公司(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实现集体收益;
可带头参与地域内建设项目招投标工程增加收入等等。改善民生、增进福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发展氛围。

四、组织领导

镇党委建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任务来抓。

㈠明确目标,实施规划。各村要认真分析本村实际,制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规划和政策的基础上,做到“一村一策”,实施好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扬长避短,稳步发展。

㈡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对各村的每一个发展项目都要进行科学论证,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在规划、产业、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统筹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㈢配强班子,抓好队伍。发展集体经济,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村要提高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努力建设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能带领农民致富的村干队伍和村级发展能人队伍,引领地域经济快速发展。

㈣加强督办,抓好落实。镇党委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列入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考核村干部实绩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与效益和奖惩挂钩。


保安县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

各村(社区),相关涉农部门: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夯实农村工作的物质基础,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黄石市在村级组织中开展“四清四定”工作及大冶市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新农村建设和“双联双推”和谐社区建设活动的契机,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为目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注重体制创新和思路创新,立足和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盘活村级集体现有资产,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项目,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村级集体经济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着力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专业村。

二、工作目标

全镇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目标是:各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要在上年的基础上实现收入增长15%以上。力争2010年17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
2011年23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
到2012年全镇所有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2012年力争5个以上村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5个以上村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2个以上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2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0万元和100万元的村各要有1个以上。逐步形成村级产业稳步壮大、经费有效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良性机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三、工作原则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市场导向、项目带动原则;
必须坚持信息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
必须坚持群众意愿、法律准入、依法创收原则;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原则。

四、工作措施

(一)理清工作思路,谋划发展。各村党组织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立足本村优势,积极探索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1、认识要到位。农村党支部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有利于密切党群干关系,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
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思路要拓宽。面对当今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各单位要积极转变原有的单一发展模式,拓宽思路,努力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因地制宜,利用优势资源,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坚持生态、高效、休闲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着力引导农民围绕本村优势,做大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旅游农业。大力发展保安的水芹菜、油菜、湘莲等为主的种植业,以狗血桃、奈李、板栗为主的林果业,以生猪、蛋鸡、肉兔为主的畜禽养殖业,以螃蟹、武昌鱼、珍珠为主的水产养殖业,以豆折、糍粑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服装、船件制造等为纽带的现代工业和以乡村游、农家乐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加快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规划要实际。各村(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要求,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选好发展项目,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村级发展的途径和目标,认真听取省、市、镇三级“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的指导意见,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作措施,用活、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在制定村发展规划草案的基础上,组织群众参与规划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使制定村规划的过程成为发动群众、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为新一轮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工作谋好开局。

(二)开拓发展途径,优化发展。各村要紧密结合村情实际,大胆启用村级各类人才,充分利用本村有利自然资源和条件,创造发展空间,启动“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的工作试点,将农业服务与农村产业经营相结合,创建“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等各种服务体系,采用股份合作,村有民营等方式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兴办“农家乐”等旅游产业,盘活存量,优化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

1、盘活闲置资产。各村(社区)要通过开展“四清四定”工作摸清家底、制定家法、壮大家业,把闲置土地、厂房、场地进行整合,建立闲置资产数据库。各单位要群策群力,发动群众力量对村内投资环境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发布闲置资产信息,将闲置资产推向市场。将各村(社区)的闲置资源上报是有关部门备案,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积极与市镇企业、招商等职能部门的沟通,互通信息,积极配合,引风落巢,加快集体闲置资产的开发利用,可通过参股、出售、拍卖、出租等形式引资搞开发、兴办企业等,最大限度地盘活盘优,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依法流转土地。土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村级集体组织最主要的资源。各村村级集体组织在不改变经营承包权、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遵循依法自愿的原则进行开发,使土地得到集中开发、集约化经营。一是要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二是要根据现有政策规定,按照“自愿有偿、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签订合同和备案”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每村流转土地不少于150亩,确保土地流转租赁收入不低于2万元。另外,为了激励各村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镇政府将实行土地有序流转50元/亩的以奖代补措施。

3、创新合作方式。各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性地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的方式,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引导和培育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促进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村可与其他村、企业、合作社或协会通过参与管理、投入资金、提供资源等形式入股,建立农家乐、畜牧养殖、旅游产品合作团体,把党的工作拓展到企业、协会、合作社中去,通过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优势与企业、协会、合作社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两强联合”,共同建设加工基地,共同经营。

(三)强攻重点项目,快速发展。各村要始终把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充分依托各种平台和资源优势,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挖掘集体资源潜力,通过以情招商、以商引商,把村级的各类资源包装成项目,积极向外推介。

1、四个转变,跟踪联系引进项目。各村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和方法,制定有效地招商引资工作方略,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上的“四个”转变:即由单一的、守株待兔式的招商向多元的、开放的招商转变;
由单调的工业招商向以工业招商为重点,其他行业招商齐头并进转变;
由业余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
由“引资”向“引智”、“引技”转变。各村每年要洽谈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和总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少于4个,引进项目不少于1个。

2、整体联动,如期完工在建项目。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领导力量向项目倾斜、各种资源向项目建设聚集,构建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项目工作格局。坚持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项目签约落户后,2天之内成立镇村两级专班,对每个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措施、任务和资金保障及时量化,2周内完成项目的拆迁征地工作,在相关拆迁工作完成后的2周时间之内完成项目的场平工程。对项目建设实行单列考核,健全协调、督察和日通报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同时,加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的具体问题信息收集、汇总和核实工作,各村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交由镇分管领导协调解决,保证即将竣工投产的企业要加快建设进度,开足马力生产,确保完成合同约定的税收目标。

3、全程服务,发展壮大投产项目。开展“访企业、话服务、促发展”活动,加强服务意识。对新入驻该镇的企业,简化审批办事程序,继续搞好协调服务工作,镇、村干部对落户企业要进行定点挂勾、定期走访,了解企业在用地、用工、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水、电、路、通讯等多项服务,协助解决企业用工难、融资难问题。同时企业的投资者及直系亲属、技术、管理人员的子女就学享受本镇居民的待遇。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对企业技改项目实行规划、立项、报批一条龙服务,使已立项的技改项目尽快开工,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通过各种平台“抱团取暖”,使镇内企业加强联系,促进企业间相互扶持,互通有无,扩大本地销售及配套设施生产,实现共同发展,初步形成保安特色的相关产业链。

(四)出台优惠政策,推动发展。镇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重点扶持村级经济发展,力促村级经济迅速扭转相对薄弱的状况。

1、税收返还。对由村新创办或引进镇外投资的项目,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当年所创造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镇留成部分,在项目投产后前三年内由镇财政按60%奖励给各行政村,第四年至第六年按30%奖励给行政村。六年后按16%奖励给行政村。对各村引进镇工业园区落户的项目,以上述标准的一半奖励给行政村。设立税收增幅奖:对每年新增加的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和2009年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已达到5万元以上且年增长达到25%以上的村,每年从新增部分提取20%奖励给村干部(其中支部书记10%)。

2、贷款贴息。对资额较大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投资的集体物业经济发展项目、集体产业经济发展项目、集体服务业经济发展项目予以一次性贷款贴息补助。贴息补助额按该项目当年发生的、由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含1年)的利息支出计算,补助比例为30%,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由镇财经所会同经发办,依据当年度招商引资、企业缴纳税收等结算情况,具体镇财经所负责结算,并经镇政府审批后,由镇财经所统一兑现。

3、品牌奖励。为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创建品牌,镇政府出台推进品牌建设的奖励政策。每申请注册一个商标,奖励1000元;
凡当年在商品进口国(地区)注册商标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每注册一个商标,奖励5000元;
凡当年新命名为大冶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奖励5000元;
新命名为黄石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奖励6000元;
新命名为省著名商标和省知名商号的企业,奖励1万元;
新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10万元。

4、专班办证。镇政府成立专班,在村办企业项目服务上实现“保姆式服务”。从企业落户办证到工程竣工验收,从项目工程招标到企业用工招聘,自始至终有专人全程服务,及时为企业解困除忧,使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抓生产。

(五)强化工作管理,保障发展。

1、加强财务监管。摸清村集体所有资金及村级债权债务,坚持和完善“双代管”制度,强化镇村级财务服务中心工作职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财务规范化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坚持一年一审。要严格控制招待费、旅差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村级各项财务支出凭证必须合法有效,不准“白条”入账,未经村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同意的不予报销。严格控制新增债务,逐步化解旧债。

2、依法加强保护。抓好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工作,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坚持按季逐项逐笔及时规范公布,对村级年度财务收支、固定资产购建和村内筹资筹劳实行预决算。有关职能部门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要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和服务,在立项、办证、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督查力度,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查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行为,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平调和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村集体资产,切实保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3、严格责任考核。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奖,对村级经济发展较快的单位(增幅前5位且年增幅20%以上),设立村级经济发展奖,年终根据考核,分别给予6000-20000元奖励。村级经济奖励规定款项60%作村级集体收入,40%奖励有功人员和领导班子成员。对本镇经济、社会建设有重大贡献的经济服务部门、个人以及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给予特别贡献奖,奖励6000-500000元(具体奖励标准见《关于建立保安镇村级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的通知》)。至2012年末,对因工作不力导致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但年增长收入未达到10%的村、集体收入未达到5万元且没有落户一个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或总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的村主职干部视工作情况予以降、免职处理。

五、组织领导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由镇统一组织,村具体实施,实行镇干部包村、涉农部门结对帮扶机制,在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帮助村集体争资争项。各涉农部门要真正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言传身教,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深入农户进行科技指导等方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尤其是后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镇政府特成立保安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各村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领导小组和实施方案。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柯青松

副组长:王华许加兵(常务)李灿华陈世湖

贺丽萍袁启发尹立强卢洪权

成员:刘福松陈新华王更胜龙啸胜张国鹤

柯光明朱一清皮育红黄朝坤胡庆华

黄锐敏鲁晓丹罗厚加张友军陈首权

雷陈余六平石金波程远陈国安

刘焕明冯齐进李清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尹立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朱一清、陈首权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地点设在镇组织办。


马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践模式和实现途径,努力争创全市乃至全省的示范镇,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坚持以全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为目标,按照“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拓宽路子、规范管理”的要求,着力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力、服务力。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形成先进村创新发展、中等村跟进发展、薄弱村突破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2012年底,全镇所有村(居)年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具体目标是: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今年,全镇90%的村力争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5万元,2012年底,100%的村达到5万元以上,3个村达到30万元以上,1个村达到50万元以上。

二、实施步骤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宣传发动、推进实施三个阶段,从5月10日开始启动工作。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5月10日至5月15日)。重点是搞好调查摸底,掌握全镇及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三资”管理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吃透省、市、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研究制定出台马河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等文件。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5月16日至5月25日)。主要是组织开好镇、村两级干部动员大会,同时采取刷写标语、电视网络媒体、《今日东宝》开辟专栏等形式,扩大宣传,营造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浓厚氛围,以达到统一干部群众思想、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合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各村从实际出发,实行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制定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办法,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措施。各村要将制定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办法上报镇委、镇政府审批备案。

第三阶段:推进实施(5月26日开始)。主要包括整体推进、纠偏完善两个环节。主要是按照镇、村制定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办法和措施,组织各村抓好落实,确保各项措施到位。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组加强对各村工作情况的指导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纠偏,及时研究解决,同时,对先进经验及时总结,对先进典型及时推介,确保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顺利扎实推进。

三、推进措施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坚决消除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无用论、无为论、畏难论等不良思想和情绪,真正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引导到中央、省、市、区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高度上来,自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来。

(二)积极探索发展途径。从本地本村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重点推行和完善以下四种模式:一是资源开发模式。对所有集体土地、未分配到农户的山林、矿产和“田荒”等资源,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他资金参股开发。二是资产经营模式。各村要充分利用闲置的办公楼、仓库、学校等资产,通过整修或翻建,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率,主动与市场对接,采取出租、发包等形式盘活经营,培育稳定、可持续收入来源。三是服务创收模式。支持村集体牵头兴办农资连锁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经营公司等经济合作组织,为本地农民和企业提供服务、为异地农产品种植集中区开展跨区作业,增加集体收入。四是能人回归模式。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创业工程,鼓励引导能人回家乡投资兴业,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农家乐、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等,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与此同时,还可以探索其他符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子。

(三)创新机制提升效能。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公开公平竞争。牢固树立大招商理念,对村级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必须采取招投标或公开竞价方式进行。建立全镇村级资源项目储备库,探索推行集中招商模式。完善监管机制,实行规范透明管理。强化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逐步推行“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服务,制止平调集体资产行为;
切实抓好清产核资,逐村建立台账,确保资产真实完整。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完善村级财务“双代理”制度,规范代理手续;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公开相关信息。强化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建设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落实群众“四权”。成立村民监事会,对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四)制定激励帮扶政策。出台一系列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在财政政策上,镇财政通过多种渠道筹集20万元资金,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点项目的支持。在项目政策上,积极支持各村向上争取项目,利用存量土地、山林、矿产资源等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金融政策上,对村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部门要大力给予信贷支持。在土地政策上,支持村集体盘活土地资源,对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证,允许其依法按规划使用土地开展生产和经营,促使集体土地资产获取更大收益,鼓励利用集体土地参股收益稳定的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结对帮扶上,组织镇内有经济实力的大中型企业、经济实力强的村、镇直相关单位与经济条件差的村结成帮扶对子,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从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帮助发展集体经济,改变弱村经济收入来源不足的不利局面。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镇、村两级重点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表模、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将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每年开展一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评选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加强对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政策法规知识和经营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


中共竹山县委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凝聚和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五化步伐、实施五县共建”战略部署,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转变集体经济增长方式,拓展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加大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完善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增幅提速、质量提高三大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三年努力,使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四有”目标,即: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健全的监管机制。力争到2012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以上,5-10万元的村达到60%以上,培植一批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三、发展途径

1、开发优势资源。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因村制宜培植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对城郊村、城中村、集镇所在村、移民库区村,采取集体扶持、个人承办、按股分红办法,发展建筑建材、度假旅游、商贸餐饮等二、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对偏远村集体所有的山场、林地、荒滩、库面等资源,按照县定产业规划,争取奖补扶持政策,按照集体投入、分户承包、定额上交或对外统一承包的办法,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盘活农村土地。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村集体统一经营农户自愿转让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结合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开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零星自然村迁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土地整理新增的有效耕地,由村集体所有和经营。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可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以增加集体资产收益。

3、培植经济实体。有条件的村,要积极发挥矿产资源、人口集聚优势,采取县乡村招商、村级主办、共同受益办法,发展矿产转化、现代物流等村办或联办企业,通过经营收益、入股分红等途径,增加集体收入。依托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带动,由村级组织牵头兴办与之配套特色产品加工、鲜菜(果)储运及服务性企业,拓展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4、发展合作组织。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新趋势,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采取“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5、规范资产经营。整合集体所有的闲置厂房、山林、荒地、小型水利等资源和设施,通过招标出租、盘活经营的办法,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增加集体资产经营收益。集体资本积累较多、暂无新增发展项目的村,在确保集体资本安全前提下,按照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参股分红等途径实行资本经营,实现集体资本保值增值。

四、支持政策

1、落实优惠政策。鼓励村集体开发本地资源、兴办经济实体。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开发“四荒”资源和从事农业种、养、加获得的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村引进资金和企业共同开发水电、林地、矿产等资源,资源补偿费用全部返还到村。村级集体新办企业三年内征收的所得税,县乡留成部分全部奖励到村。村集体企业新增税金中,县、乡(镇)留成部分50%分别奖给村集体。对小(二)型水库、堰塘、村级水厂经营权下放到村,由村集体采取多种形式依法经营。

2、加大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整合相关政策,加大对村集体开展经营活动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一是建立县级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的村建设发展项目。二是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信贷支持,信贷利率和贷款期限按生产经营周期给予最大限度优惠。三是对移民安置村,移民后扶政策中集体收入部分,重点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四是对发展烟叶的村,继续落实烟叶销售收入按一定比例返还到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五是村集体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验收标准按投资总额给予一定比例资金奖励。

3、深化结对共建。深入推进“双联双助、结对帮扶”活动,确保结对共建覆盖到所有建制村。各帮建单位要围绕“六个一”目标,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创新帮建方式,重点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县乡机关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村兼任第一书记,具体指导驻点村抓好班子建设、发展规划、项目建设、人才培训等工作,促进驻点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4、激励引导发展。一是对县直部门安排的农业农村发展项目和资金,在不改变项目性质前提下,允许与村集体经济项目相结合,统筹安排使用。二是对村级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及迁院腾地所新增土地,由村集体经营管理;
对经国土部门确认新增耕地一半以上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村给予奖励。三是对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超过5万元以上的村,从村集体当年纯收益中列支5%的资金,奖励对发展村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四是设立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奖励资金,对集体经济先进村给予奖励。

5、减轻村级负担。严格界定县、乡两级政府与村级自治组织的事权和责任,在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时,应由政府负担的事项不得转嫁由村承担。对村集体原有的高息借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免息、停息、减息还本等优惠政策,减轻村集体的债务负担。

五、实施步骤

1、启动实施阶段(2010年1月至7月)。加大宣传力度,研究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查,搞好调查摸底,分村确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2、试点示范阶段(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整合涉农资金,重点支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内72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启动实施试点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表彰一批发展集体经济先进村,总结一批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为全县大面推进积累经验,探索路子。

3、整体推进阶段(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每季度开展一次推进会,搞好督办检查,通报进展,交流经验,推促发展。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重点扶持集体经济空白村,培植年纯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

4、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8月至2010年12月)。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巩固提高发展成果,为下一轮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抓好档案收集整理,搞好经验总结推介,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沈学强任组长,县委副书记欧阳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凌云,副县长陈伦富任副组长,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纪委监察局、组织部、宣传部、农办、发展和改革局、民政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水务局、农业局、环保局、地税局、工商局、审计局、林业局、扶贫办、移民局、供销社、经管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组织部办公,王凌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帅友明同志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顾明祥、杨黎明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履行好工作职责。县乡财政每年要预算必要的经费,保证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正常运转。

2、明确职责分工。采取“县级统筹、乡镇组织、村级实施、部门服务”的办法,明确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合力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县委组织部、县农办负责牵头做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协调推进、督办检查、验收考评,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组织开展“双联双助,结对共建”工作。县纪委监察局负责抓好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县财政局负责抓好扶持资金筹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土地流转、经营活动鉴证、农民负责监管等工作。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抓好村集体项目申报。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指导、扶持村办企业发展。县扶贫办负责抓好重点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县移民局负责抓好移民安置村后扶项目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指导村搞好土地经营。县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负责指导村集体发展农业产业和水利设施经营。县供销社负责抓好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县审计局负责抓好村级财务审计。其它县直单位结合各自职责抓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服务工作。

3、抓好组织建设。要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和“活力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着力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各类组织建设,切实提高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要高度重视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对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班子战斗力不强的村,要选派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帮助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要加强对村干部致富技能、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干部报酬与发展集体经济挂钩,增强村干部干事创业、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4、加强资产监管。要建立村集体资产稳步积累机制,对村集体资源,实行有偿使用,采取招投标办法,实行阳光作业,提高经营收益。要着力优化村级集体收入支出结构,村集体经济收入要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发展生产,严格落实减轻农民负责政策,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占村级当年可支配收益的比例和总量。要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村级“三资”(资产、资源、资金)台账,定期开展“三资”清理、核查,落实“村帐乡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廉洁工程”。要全面推行“一会两票”民主管理机制,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5、严格考核兑现。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对乡镇年度经济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兑现。年终按百分制考评办法,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表彰集体经济先进村和进步村的依据,取各村考核平均分值作为乡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得分,按权重计入年度经济目标考核总分。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强化督办问责,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完成任务有差距的单位,及时通报全县,并限期整改落实。

中共竹山县委办公室

竹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6月7日


昭通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云发〔2005〕8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昭发〔2007〕14号)精神,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是增加集体收入,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现实需要;
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性。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我市同全国一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农村贫困面逐步缩小,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市农村双层经营中,集体统一经营弱化,统一服务功能难以发挥这一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经费短缺,村级组织开展活动困难,组织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的能力受到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明显削弱了村级组织的经济调控能力,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势必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因此,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保证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现实而紧迫的需要。

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文件精神,从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完善体制入手,以资产间接经营为主要形式,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挖掘和发挥集体资产效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云发〔2005〕8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昭发〔2007〕14号)精神,县财政每年将视其财力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县20%以上的村集体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资金积累逐年增长。力争到2010年,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40%以上,到2015年,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60%以上。

(三)工作原则。一是坚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使用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
二是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
三是坚持严格执行政策,不增加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与农民争利的原则;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农村,面向市场,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
五是坚持资产间接经营为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量入为出,滚动发展,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一)因地制宜,突出优势。1.在政策和项目上给予支持。各乡镇政府要加强领导,整合资金,有关部门要调整投入结构,从政策和项目上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将县域经济发展资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开发等项目和资金投入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倾斜。2.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各乡镇要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发展条件,盘活村集体现有的闲置资产,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产业开发、入股、出租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

(二)多业并举,创新发展。1.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有条件的乡村要积极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农副产品加工、运输、销售、旅游等企业,组织、吸引农民入股,开发小商品投放市场,按股分红,增加收入。积极开展劳务输出等中介服务工作。2.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加快集体资金的流转。有条件的乡村要拿出一笔专项资金,有偿使用,在解决农民群众实际困难的同时,使集体资金保值增值。

四、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管理

(一)进一步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组织力量对本乡镇村级拥有的各类集体资产进行认真的清理,建立集体经济台帐,做到心中有数,帐实相符。

(二)建立健全乡村集体资产民主管理制度,调动农民群众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村集体收入要坚持“村有乡管村用”的原则,严禁乡镇政府以各种名义平调、挪用、占用村级集体资产。认真落实村级组织民主议事规则、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党支部负责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在经济合作组织未单设前,可由村委会代行其经济管理的职能。

(三)提倡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村经营性组织领导职务,合理确定村组干部人数和补贴标准,压缩财务支出。

(四)规范会计操作管理,每年乡镇政府必须对村级财务进行一次审计,审计结果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认可。

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的管理

(一)项目管理。项目的审核上报和实施工作由各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对符合云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条件的行政村,在项目申报内容真实性和可行性上进行严格审核后上报,项目的申报工作由县农业局农经站具体负责;
对实施项目的村进行监督,使其认真对照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资金管理。云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要坚持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原则,按照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严禁挪用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自觉接受县、乡镇农经站对资金使用的指导、监督、检查。

(三)项目管理。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村,要严格按上级农业、财政等部门批复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组,抽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项目的管理,确保建设项目按规划实施。项目实施完成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负责人向村委会和乡镇政府报告项目实施情况,并向县农业局提出验收申请,由县农业局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检查验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为期一年,未按项目期限完成任务或未通过验收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取消其试点示范单位资格。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

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县委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兴村计划”、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稳定。根据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有关要求,结合全县农村实际,现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全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率先建成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兴村计划”,全面推行“三三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村科学发展,为实现“三年翻番”、“两个率先”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站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培植典型、示范带动,整体联动、部门配合”的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不断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亿千百十工程,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县打造集体经济年纯收入亿元村1个、千万元村5个、百万元村10个、十万元村100个,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彻底消灭“空壳村”。

三、实现形式

1、资源开发型。要结合农村实际,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发挥矿产、山林、水能等自然资源优势,挖掘经济潜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矿产资源丰富的村,要积极兴办集体企业,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并由卖原矿向深加工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精细化发展路子,争取效益的最大化。山林资源丰富的村,要抓紧开发林地资源,吸引林业投资项目,特别是在林权制度改革中,既要保留少量的集体林地,也要适当提高年林地租金。水能资源丰富的村,要积极兴办电站、修建水库,抓好水电综合开发利用,以水电、水产等强村富民。

2、股份合作型。要结合国土整治,加大低丘岗地、低产林改造力度,以资源引资,以资源入股,开辟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收渠道。要积极开发利用现有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把土地、山林、水面等作为股份,采取与投资人合伙经营、按股分红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延伸产业链,创新“集体扶持、个人领办、按比分红”的发展模式,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要加强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村集体可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集体独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或养殖基地,然后通过发包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的发包经营收入。地处城郊结合部、中心集镇及工业园区周边等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要通过用足用好留用地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入股集资等形式,兴办标准厂房、仓储、市场、宾馆等二、三产业载体,以获得稳定的物业租赁收入。

3、项目带动型。要借助农业项目,引进企业落户,引进资本投资,引进项目开发,增加集体经营项目,扩大集体经营规模。地理位置优越的村,要抓住农业开发的机遇,积极兴办和发展水产、畜牧、家禽等农业项目,扩大规模品种,打造一批养殖专业村。山水资源丰富的村,要发展旅游休闲经济,开发观光农业、农家乐等项目,增加村集体的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打造一批旅游休闲专业村。田地资源丰富的村,要大力发展烟叶、无公害茶叶、无公害蔬菜等特色经济,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打造一批种植专业村。要大力扶持招商引资项目,借水行舟、借鸡生蛋、借脑发财,打造一批村企共建求发展的专业村。

4、服务创收型。要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针对本地具有产量优势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成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收购公司等,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采取“党组织+公司+农户”、“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服务,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通过提高服务质量适当收取费用,以有偿服务方式增加集体收入。要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科学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在出租房屋和为民服务中,为村级组织创造一定的积累,打造为民服务的有效平台。

5、资产经营型。要充分利用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规划的优势,加强资产的清查评估,通过盘活闲置场地、闲置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找准市场需求点,开展资产运作,能入股的入股,能投资的投资,合作办厂,合资办企业,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对集体投资投劳形成的一些固定资产,如房屋等资产可采取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盘活,增强村集体收入。对一些区位优势不明显的村,要加强对村集体所属山林、土地、沙石场的管理,通过变卖、出租、开发承包等多种形式,获取经济收入。对集体存量资金较多但本地可用资源较少的村,可采取“走出去”战略,通过异地购买资产、开发资源或入股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的投资收入。

四、方法步骤

1、调查研究,找准路子。各乡镇要抽调得力人员,组建工作专班,采取进村入户、走访座谈、表格统计等多种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逐村调研。要通过调研,详细了解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全面总结发展较好村的经验做法,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寻求加快发展的对策路子,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要根据调研情况,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确定发展规划,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并将各村规划、项目及时上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2、制定方案,认真实施。各乡镇要按照县委要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分步抓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一要科学制定方案,结合镇情、村情、民情,坚持因地制宜,逐村开展可行性论证,鼓励引导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要细化目标任务,将各项任务分步排出时间表,分人明确责任,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项目都有人负责把关。三要抓紧申报项目,坚持分类指导,对有项目、发展好的村,要实行领导联村,突出提档升级,加强规范管理;
对无项目的“空壳村”,要实行领导包村,帮助找路子、跑项目、抓发展。四要帮助协调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全方位争取项目、政策和资金,推动省、市、县结对共建部门倾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五要加强工作指导,强化督办检查,及时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发展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3、总结表彰,完善机制。每年年初,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将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进行总结、评比和表彰。对村级集体经济十强村和村级集体经济增速快的前十名村,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集体实行重奖。要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培植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整体推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要结合实际,建章立制,加强财务管理、审计监督、民主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要大力宣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好思路、好项目、好经验、好典型,努力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委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指导和督办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乡镇党委书记要亲自任组长亲自抓,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和组织委员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县、乡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经常深入到挂点村,帮助找准路子,帮助解决问题,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各地各部门要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履行职责,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织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会同乡镇党委分类指导建好村级班子。县农办要注重发挥部门作用,整合部门资源,凝聚农口力量,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县财政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采取适当形式,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县国土局要加大政策争取力度,详细制定规划,严格监督实施,切实抓好低丘岗地改造工作。县林业局要加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创新林业运行机制,认真落实兴林强村富民政策。县经管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服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县发改局、扶贫办、水务局、民政局、供销社等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将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并吸引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县科技局、农业局等部门要为村级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县金融部门要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放宽准入范围,创新信用模式,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县直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要扎实开展“实施百千万、共建新农村”活动,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支持,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3、强基固本,建强组织。要全面推行“三三制”模式,建立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组织构架,推行由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为核心的“三会治事”运行机制,实行以“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为保障的“三联共建”推进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村干部选拔培养工作,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带头人,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返乡党员中选拔农村党组织书记。县委每年要对农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乡镇每年都要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一次普遍轮训,村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经常性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要抓好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努力打造为民服务的新平台,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4、严格考评,强化督办。县委将把各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每年度对各乡镇实绩考核、基层党建责任制考评、单位和个人评先表模的重要内容。凡是发现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积极、措施不得力的乡镇,县委将对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诫勉谈话或组织调整。各乡镇也要结合实际,制定考核细则,把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与各村签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状,严格奖惩兑现,实行硬帐硬结。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要对各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进行经常性地跟踪检查督办,实行每月一通报、季度一检查、半年一小结、全年一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横店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试行案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横店街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确保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现将横店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试行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完善政策、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根据村级不同的资源禀赋,探索村(社区)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2008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长10%,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性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

三、发展思路

各村要在认真总结和借鉴近年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互动、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农村土地存量。土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村级集体组织最主要的资源。要顺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趋势,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二是要根据现有政策规定,按照“自愿有偿、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签订合同和备案”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每村流转土地不少于300亩,确保土地流转租赁收入不低于5万元。另外,为了激励各村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街道办事处将实行土地有序流转50元/亩的以奖代补措施。(三夏、夏教、独木、土庙、梁岗、孙亭、光明、东升、群力、建群、迎群、浒铺)

(二)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活力。村级集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等,一些村还有企业遗留资产,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对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可通过将集体资产租赁、出售、拍卖、招商引资搞开发、兴办企业等措施,盘活村级闲置资产,这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全街争取清理闲置房产2万余平方米,存量建设预留地407.2亩,已招商引资兴办企业18个,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朝阳、百花、梅冲、全华)

(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街抓产业、村抓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沿后湖带有水产养殖资源的村,每村建设不少于400亩的精养鱼池,并可对外承包名贵水产养殖;
卫山村、同合村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小龙虾、螃蟹、荸荠等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应大力发展生鲜产业;
其它村也应当挖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同时,农业服务要与农村产业经营相结合,创建“支部+协会”等各种服务体系,在种养业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户或养殖户“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问题,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集体收入,确保村级年收入超过10万元。(同合、寅田、新年、卫山、桥咀、新建)

(四)积极实施项目开发,实现服务创收。地处临空经济建设铁路公路物流范围及工业园区周边等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要用足用好留用地,发挥征地补偿费多的资金优势,实现土地资产和资本的有效结合。在横店总体规划范围内,兴建标准厂房、写字楼、专业市场、酒店、宾馆、农民工公寓、培训中心、服务社会设施等项目,积极发展服务性产业和租赁产业,并获得稳定的物业租赁收入。同时,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各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幸福、新春、大教、红星、建华、红寨、群建、红焰、青松、建春)

(五)依托大开发、大建设契机,实现社区现代化和功能化。街镇域社区管理形式的社区,要适应经济主体需求多元化的新形势,充分利用老城改造,武汉北编组站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契机,实行存量资产置换、不足先投的办法,实现社区建设的“五个一”,完善社区功能:建设一个300㎡的办公用房,一个300㎡的幼儿园,一个300㎡的门面出租用房,一个90㎡的社区卫生室,一个300㎡的多功能社区健身用地。“五个一”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实行有偿使用,并经居民代表大会同意后,签订有偿使用协议,以增加经济收入来源,确保年收入不少于10万元。(前进、中华、车站、五村、三联、红旗、建国)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障。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承担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实行党政机关部门干部与村委会定点挂钩帮扶制度,由驻队干部挂钩各村。各驻队干部要经常下村了解实情,指导、帮助村级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法律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开发力度,加快交通、水利、通讯、供电、供水、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和投资环境,为各村(社区)扩大开放,发展集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二)强化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通过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村集体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收益率,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强化资产管理。村级集体资产发包、出租管理,必须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施。在盘活集体存量土地的同时,要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租赁等过程的监管,村集体一律不得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二是强化财务监管。全面推行财务规范化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范村级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村级新增债务,逐步化解村级旧债。要结合推行村民自治,抓好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工作,村财务收支情况坚持按月逐项逐笔及时规范公布。

(三)强化责任考核,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对村干部年度工作业绩的考核内容,认真检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长效激励机制。各村按年度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率进行考核,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扣除部分年终奖,同时取消村干部当年的评先、评优资格。对驻队干部实行专项考核,联系村未完成目标任务,或者工作中参与意识不强、指挥工作力度不够,造成影响工作的,视其情节扣除部分年终奖。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则进行表彰奖励。


十类村集体经济发展龙头村代表

一、龙头带动发展型——代表村:拍马村

模式特点:通过对村办企业改制整合力量,形成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形成产业集群,构建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格局,成功锻造出龙头带动发展型模式。

拍马村于2004年对村办拍马纸业集团所属企业进行改制,采取优化升级,组建了骏马纸业这一龙头企业。近年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拍马村的拍马工业园积极运用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零”排放等先进技术,实施一批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实现污染物最低排放和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态工业园区。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园区已聚集企业35家,形成了以骏马纸业、飞马包装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拍马工业园去年被评为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园,今年又被认定为湖北省现代林业林纸科技工业园。去年村级实现工业总产值近10亿元,实现利税85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0500元,村集体可用资金3000多万元。村级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领先位次,拍马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9年,拍马村围绕打造“湖北科学发展第一村”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的原则,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启动实施了路渠硬化、房屋立面改造、楚梅苑新居建设等十项工程,改善了村居环境。

二、创新经济组织型——代表村:太阳村

模式特点:创办新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合作经营,按照自愿原则,吸收村级集体、企业家、村民投资入股,进行资本运作,营利按股分红,促进集体增收、农户得益。

太阳村借助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在充分尊重农民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对“迁村腾地”和平整荒地形成的700多亩土地由村集体统一实行优化配置。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增值的最大化,该村对部分土地实行租赁经营,先后引进宇祥畜禽、娄氏禽业等企业,用租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工业和养殖小区。同时,大胆探索土地入股企业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保值增值和永续利用。以村为主体,先后组建“五厂、三社、一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其中,村集体拿土地入股“三社”,在农业种植合作社占股三层,在养殖专业合作社占股三层,在农副产品销售合作社占股五层,通过入股“三社”,加快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太阳村还成立了富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服务体系,网络农户1000多户,解决农村劳动力2000多人就业,户平年增收2000多元,年创利税500万元,巩固集体经济100万元。

三、中介组织服务型——代表村:九店村

模式特点:组织专业合作社,对内聚集渔民,共同生产,推广技术;
对外开拓市场,组织销售,闯出了一条通过中介组织服务推动群众致富的道路。

九店村为发展青鱼养殖,村民成立了中介组织——友信青鱼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拥有固定场所,占地面积1200㎡,资产总额190万元。合作社现有成员476人,池塘养殖面积2万余亩,成员年收入3万余元。2008年合作社纯赢利200万元,当年实现利润返回185万元。合作社聚集渔民专业化养殖,一是调优放养模式。全面推广“1115”(即一亩水面产青鱼1吨,实现产值1万元以上,获纯利5000元以上)青鱼主养模式。二是狠抓养殖小区标准化建设。重点建设以九店村为青鱼主养核心区的八大养殖小区,按照“池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徐家湖500亩青鱼养殖小区的综合配套建设;
2008年完成了雷湖0.4万亩青鱼养殖小区的升级改造。三是强化对渔民的经营服务。合作社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实施“六统一”的经营服务模式,即统一提供苗种,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收购,统一产品品牌,统一市场销售。

合作社构建营销网络开拓市场。一是闯市场,促营销。他们联络省内外80个营销大户,先后开辟了江苏无锡、湖南常德及张家界、浙江萧山、云南昆明、安微阜阳、江西南昌、上海等外埠市场。二是抓信息,广营销。利用高科技信息网络,寻找青鱼供求市场,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市场供求的主动权,及时、准确地把产品推向市场。三是深加工,多营销。目前合作社已与无锡市甘露水产有限公司结为友好合作单位,并确定了青鱼腌制、熏鱼加工合作意向,让产品进入超市。使重点加工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基地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为规范的产销对接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四、乡村观光旅游型——代表村:桃花村

模式特点:紧紧抓住当前休闲旅游经济蓬勃兴起的有利时机,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太湖桃花村素有“荆州乡村旅游第一村”的美誉,该村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度假旅游,现已成为荆州及周边地区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每年接待游客数达100万多人次,创收500多万元。今年3月,荆州区成功举办以“相约桃花村、走进新家园”为主题的桃花会大型乡村旅游活动,活动仅三天时间,就吸引荆州市民及各地游客60多万人,带动旅游综合消费3000多万元,村集体也从中增加了服务性收入和租赁收入。

五、依城三产服务型——代表村:新风村

模式特点:城郊村、城中村、园中村,依托紧邻市区的特点,积极地为城市居民,尤其是为大学城服务。通过服务,壮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通过服务,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积累;
通过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

新风村紧邻荆州大学城,他们确定了紧邻大学城,服务大学城的战略思路,并迅速采取行动。2003年,他们找银行贷款和工程承建商垫付资金的办法筹措资金,累计达9000万元,先后建成了总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达4443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7栋,公寓内餐厅、澡堂、洗衣房、超市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可入住学生5500人,同时,还修建了总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10122平方米的新风市场和金凤凰宾馆。宾馆内有会议室、中餐厅、西餐厅和标准客房,目前已成为三星级宾馆。新风市场有各类门店、摊点108个,市场内蔬菜、水产、禽蛋等应有俱有,极大的方便了大学城周边居民的生活,从而也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村委会采取自主经营和租赁等多种形式,强化管理,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仅新风学生公寓、市场和金凤凰宾馆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800万元。使新风居委会居民年收入从2003年前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2009年底的8000元。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新风村委会没有忘记居民的利益和改善生活环境,从2004年起,先后投入1300多万元修建了屈原南路、新风五路,拓宽改造了新风一路、二路,部分道路不仅修建了人行道、下水道、绿化带,还在全市村级公路率先安装了照明路灯和天燃气,彻底解决了居民和学生行路难的问题。

现在新风村已与城市融为一体,生活环境一体,发展规划一体,经营活动一体,产业发展一体,社会服务一体,福利保障一体。

六、自办工业园区型——代表村:紫荆村

模式特点:立足本地产业优势,投资开发小型产业园区,筑巢引凤,既促进了地方个私经济的发展,也壮大了村级经济实力。

紫荆村依托政策机遇与自身优势,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出租经营、产权独立、收益归村”的形式,已形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化工、休闲农庄、特色养殖六大支柱产业,目前,园区占地面积1500亩,现有企业23家,其中工业20家,2008年实现产值15000万元,实现税金2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安置就业人员800余人。近年来,紫荆村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已建立了通信塔、网络、有线电视。完善道路建设5.4公里,改善园区用电,新增970千瓦。累计投入2000万元。紫荆村通集体资产租赁、建设标准厂房等多种途径盘活了存量资产,为村级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创业就业拓展型——代表村:荆西居委会

模式特点: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邻城村土地因占用而减少,这时他们创造产业孵化基地,鼓励人们创业,促进社会就业,发展相关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荆西居委会现有总人口5438人,位于荆州区九阳大道电子工业园范围内。近几年,荆西居委会土地面积不断被征用,目前,人均不足0.4亩。

2009年,区委区政府支持居委会利用九阳大道以西的居内集体土地24亩创建创业孵化平台——荆州区创业孵化基地,现已修建5000㎡的钢结构标准化厂房,1500㎡的综合办公大楼及1000㎡的后勤服务场所,并配套设施设备。目前,已有江汉油田第四机械厂、川口机械荆州有限公司、荆州天顺机械有限公司等三家中大型企业及四家小型企业进驻该孵化基地开始了创业。

在孵化创业的过程中,川口机械荆州有限公司已形成规模,拟在九阳电子工业园内征地,扩大经营规模;
其他几个小型企业也形成了规模,完成了孵化阶段,进入腾飞发展阶段,区域经济迅速发展,荆西居委会也探索出了一条稳固发展的道路。该项目使荆西居委会每年有固定租金收入80余万元,解决居内失地土地农民工200余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0余人,年创产值1500余万元。

八、土地整理集约型——代表村:丫子桥村

模式特点:通过土地整理,迁村腾地,可以整理出大量的土地,也可以集约的利用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引导村民发展经济,规划建设新型农村,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又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2006年,丫子桥村争取到了国家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共投资500万元,涉及全村所有的居民小组。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通过迁村腾地,新整理出耕地460亩,使全村耕地面积从1900亩增加到2360亩;
同时整理出了大量荒山、荒坡,荒水。他们将这些土地资源租赁给有发展潜力的种养殖大户,规模化发展养鸡、养鱼、养猪等项目。养殖大户的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农户发展种养殖业致富。这样不仅搞活了村集体资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而且还带动了更多的农户自主创业发展。村委会每年通过租赁土地可收入6万元,村农民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村两委抓住土地整理的机遇,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激励,项目扶持”的原则,拆除原有的旧村庄、进行异地新建,并由村委会统一设计、规划,建起了新农村居民点。在房型设计上,充分考虑农户的适用性和适居性,农民新居设置现代化,有庭院、厨房、农具房、卫生间等,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网进入各户,居民点内道路全部硬化,配置了垃圾房、路灯,修建了村公共文化体育广场等,使居民点内的居民生活条件有了极大地改善。

九、农业产业开发型——代表村:杨井村

模式特点:围绕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的带动示范作用,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杨井村作为荆州市放心菜基地专业村之一,在抓蔬菜主导产业的同时,狠抓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村级经济的深层次发展。蔬菜产业化初现雏形,全村蔬菜种植面积2400亩,其中大棚蔬菜1000亩,年产蔬菜2.4万吨,总产值3000万元。今年,村委会围绕蔬菜产业化发展做文章,组织全村百名营销人员先后成立了“荆杨蔬菜合作社”和“诚信绿色蔬菜合作社”,以“推广新技术,拓展规模,优质服务,扩大销售”为宗旨,带动400余农户,完成蔬菜销售1.2万吨,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今年全村各类经济总值可达1亿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

十、产权资本经营型——代表村:御河居委会

模式特点:通过对存量资产的清理,以租赁的形式,盘活存量资产,整合外来资本,发展相关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御河兴办了较多村办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原厂房设施变成存量资产。近年来,他们清理存量资产,利用存量资产,经营存量资产。通过存量资产的经营,引来了纺织、机械加工、食品、制造、纸品、仓储等企业26家。为了进一步加快居委会经济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居委会根据现在产业情况,将引进的企业按照行业进行归类划分,于2003年建立了纺织工业园,2005年建立了机械加工中心,2008年建立了建材仓储中心。年产值9000万元,租金收入248万元,解决劳动就业1117人。

御河纺织工业园占地面积23035平方米,厂房面积12819平方米,共有厂房19栋,现有企业6家,主要从事麻棉纺织,从业人员570人。生产设备主要有:剑杆织机766台、打包机8台、锅炉1台、浆纱生产线2条。

御河机加工中心占地面积44亩,厂房面积12654平方米,共有厂房16栋,现有企业13家,主要从事机械及零部件、纸箱、医用棉签、化工等生产和加工,从业人员达162人。主要生产设备有:车床25台、行车3台、钻床18台、铣床5台、鼓风机5台、数控车床22台,电焊机4台、剪板机1台、剪纸机2台、纸箱彩印生产线一条、纸箱成型机2台、反应釜2套,计90台套。

御河建材仓储中心占地面积40亩,建成建材仓库15000平方米,共招入30余家商户。计划每年批发、配送、转运物质近1000万吨,完成利税100余万元。


XX市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09—2012)

根据《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09-2012年),结合我市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实际,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现状分析

村级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密切干群关系,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
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
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

2001年,市委、市政府制定《XX市2001-2005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典型,多方扶持,整体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2008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积累达到9478万元,比2000年增加335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748万元,比2000年增加28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当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8个,5-l0万元以上的村70个,5万元以下的村37个。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我市村集体经济类型:

1、富裕发展型。村集体经济较发达,除各种支出、费用及村民福利以外,每年有净收益,并形成一定的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发展集体经济,有以下特点:一是占据区位优势。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市场的不断扩大,城郊地区土地价格快速上涨,经济走向繁荣。有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给当地农村带来无限商机。特别是土地开发,征地补偿,土地出卖、出租,发包收入,给集体和农民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二是科学经营模式。各村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的产业模式。集体利用自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区位资源,自行投资开发,创建企业,委托承包给能人经营,制定目标任务,上交约定收入,吸纳村内剩余劳力,达到集体与农民双赢目的。采取出租土地、投资房地产、兴办农产品交易市场等方式,面向社会招租,发展商业、修理业、餐饮业,给集体带来收入。紧抓发展商机,通过征用土地、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需求、运输业等,给当前近郊村集体组织及个人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乐观。

2、维持经营型。集体企业经济不景气,无力发展经济,村内公益事业难以开展。有的集体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已停产关闭。偏远山区或家底较差的纯农业区,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除靠转移支付维持外,难以维持正常运转,集体组织为农户的正常服务功能弱化。

(二)村级集体经济存在问题

1、村集体经济收入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近郊富裕发展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日益增强,边远山区和纯农业区集体经济发展止步不前。

2、个别村级组织没有长远规划,集体经济没有持续发展的计划和动力。

3、集体经营模式单一,创新能力弱。

4、农民素质偏低,没有集体观念,农民权利与义务意识淡化,只求索取,不讲贡献。

二、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村级基层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迈入健康运行轨道,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有新的增强,把农村双层经营和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奋斗目标

(一)村级集体积累在2008年9478万元的基础上,2009年达到10426万元,2010年达到11468万元,2011年达到12615万元,2012年达到13877万元,年均递增10%,其中,集体积累5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个;
300-500万元的村达到5个;
l00-300万元的村达到16个;
50一100万元的村达到40个;
其它50个村每村达到10-50万元。

(二)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在2008年748万元的基础上,2009年达到823万元,2010年达到990万元,2011年达到1089万元,2012年达到1198万元,年均递增10%。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当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6个,5-l0万元以上的村60个,5万元以下的村39个。

(三)加大集体经济对公益事业的投入。今后农村兴办公益事业投入逐步实现国家、集体和群众共同承担。集体投入部分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加10%。

(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到2012年,全县100%的村建立功能齐全的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农户80%以上,8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四、主要任务

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和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要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农村新经济组织,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资产增值承包、租赁拍卖、兼并、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搞活集体资产经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和个体私营经济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采取多种联合和合作方式,发展新的集体经济。

(二)进一步深化、完善、规范乡村集体企业经营机制工作。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结构为目标,继续做好集体企业的转换经营机制。

(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工作,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健全产权登记、财务会计、民主理财、资产报告等制度,把集体所有的资产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之内。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四)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各级农经部门要按照国家新制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的要求,做好培训工作。并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使工作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五、实施步骤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我市首先选择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位奇镇芦堡村进行试点,总结经验,然后扩大试点范围,在清泉、位奇两镇逐步推广。

2009年:

1、制定方案阶段(2009年4至5月)

试点村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清产核资,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步骤;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主要是下发文件、拟定制度,并提交村民代表讨论,为方案实施打下基础。

责任单位:农业局、经管局

2、实施阶段(2009年6月至12月)

(1)成立机构。位奇镇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经管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成员。

责任单位:农业局、位奇镇

(2)经费保障。县财政局拨给试点经费及业务培训指导费,试点镇也要配套相应的办公经费,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齐办公桌、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必需的硬件设施。

责任单位:财政局、位奇镇

(3)业务培训。县经管局组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责任单位:经管局、位奇镇

(4)摸底调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工作人员,对村集体组织所有的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分别登记造册,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核确定,填报《资产核资登记表》,然后由试点小组进行盘底核实。

责任单位:位奇镇

(5)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规范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类规章制度。

责任单位:位奇镇、经管局

3、总结验收(2009年12月)

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对试点村的检查验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

责任单位:财政局、农业局、经管局、位奇镇

2010年:

完成清泉、位奇2个试点镇的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任务,总结经验,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责任单位:农业局、经管局、位奇镇、清泉镇

2011年—2012年:

完成全县8个乡镇的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好集体经济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工作。

责任单位:农业局、经管局、各乡镇

六、实施方法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利民工程;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大举措。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资产积累上的职能作用;
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庭经营的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密切干群关系,为基层政权组织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观点,深刻认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及其重要性。树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共同发展的思想;
树立个体、私营、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
树立敢闯敢干,加快发展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上到下形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舆论氛围。拓展思路,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形成发展共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发展信心,力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理清思路,科学规划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市场法则,多渠道多形式探索发展路子。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郊及公路沿线村社,以二、三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提高集体经济运行质量为目标,走效益型发展的路子;
沿山地区以兴办“三场两园”(农场、养殖场、林场、果园、菜园)为主的农业企业为重点,走资源开发型的发展路子;
经济强村重点在经营机制转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上求突破,不断扩大规模,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中间状态的村重点在盘活现有资产存量,引进联合,消化不良债务,迅速在扭亏增盈上求发展,走以管理促发展的路子;
经济弱村重点发展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的农业企业和第二产业,走服务发展型的路子。

二是健全体系,强化服务。要把服务业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紧紧围绕农民需要和特色经济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运用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市场拓展、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方式,大力兴办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产品营销等各类经济服务组织,在信息、良种、技术、农资、植保、销售等方面,积极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技术服务、物资服务和流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促进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三是不拘一格,拓展发展途径。采取集体办、联合办、集资入股办、招商引资办、招聘能人办等形式,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多样化。城郊及公路沿线乡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土地、厂房、闲置设备折价入股等形式广泛招商引资,进行联合开发,兴办高起点、高科技含量,市场占有能力强的二、三产业,有条件的乡村对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包括机井、低压输电线路、斗农渠),可以采取拍卖、承包、股份改造等形式,转变经营管理机制,回收集体投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滚动发展。同时要鼓励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终形成集体、个体、私营、股份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格局。

(三)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集体积累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做到管理、效益齐抓,生财、理财并重。一是要准确界定集体积累的范畴。集体积累不仅包括办公设施、企业资产和流动现金及各种债权,还包括学校、机井及配套设施、“三场两园”等集体所有的资产部分。二是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全方位、多渠道提取积累的办法。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集体非耕土地的入股联营,土地有偿转让及耕地进行专业承包和专业经营,使土地增值、集体增收。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组织,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积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通过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并在优化服务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要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财产物资管理、财物收支、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强化审计监督,严格财务管理。县、乡农经部门要坚持每年对村级集体经济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运营进行一次专项审计。采取有力措施,清收拖欠款和无偿被单位、个人占有的集体资产,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使集体资产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运行轨道。四是要切实用好集体资产,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抓好集体资产的投入运营,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增加生产发展资金比例,逐步建立投入、增值、再投入的滚动发展机制,提高集体资产使用效益,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四)政策激励,加快发展

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各级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引导。一是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鼓励乡、村、社集体开发荒地、荒滩、水域等资源,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保护其合法权益。二是鼓励县、乡(镇)科技人员领办、创办村级集体企业。期间,一切待遇不变,并享受企业管理人员的奖金福利。对领办、创办企业成绩显著的经组织部门考核,可提拔重用。三是对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村办集体企业和规模种植、养殖业、开发性生产、财政、金融部门择优扶持。四是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出贡献的村社干部予以奖励,超额完成当年乡(镇)下达集体经济纯收入指标的村,可按超额部分的10-20%奖励村干部。五是开展评选全县集体经济10强乡(镇)、10强村活动,对评选出的10强乡(镇)、10强村,由县委、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五)配强班子,育好队伍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村党支部班子。要坚持把选好人、用好人当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前提来抓。一是选配好党支部书记,采取下派、回请、竞选等形式,从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镇企业家、复退军人、回乡青年中挑选思想正、作风实、有一技之长,能够带领群众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实行选派大中专毕业学生,选拔优秀机关干部到乡(镇)、村级班子任职、挂职,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选好企业带头人。在村级实体负责人的选配上,注重德才兼备,把那些有技术、会管理,懂经营的人才,选拔到企业中,大胆使用,放手工作。三是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和企业管理者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集中培训、赴外培训、网络培训、党校培训等形式,帮助村级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切实提高政策水平、依法办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本领。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市场需求和变化确定、调整发展思路,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和企业带头人发展和管理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党政组织要集中精力,精心组织,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工作日程。一是制定规划。各乡(镇)、村都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项目,制定规划,提出措施。规划指标,采取目标管理的办法,层层建立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把目标、任务、项目、措施落实到村、个人,作为考核年度工作和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落实责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由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加强检查督促,全面考核,加强宏观指导,研究解决问题。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情况检查一次,全面考核评比。三是抓点带面。继续采取政策引、骨干带,典型推、领导抓的方法,通过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启迪思路,开阔视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地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集体经济的指导、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县上由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
县委调研室负责加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政策研究指导;
财政、乡镇企业和金融部门负责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
农业局、经管局负责搞好财务审计等有关管理服务。今后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县级领导联系点和部门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发展局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确保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六、保障措施

(一)各级党政组织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并由具体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职责。把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纳入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的考核内容,给予奖惩。

(二)基层组织建设成员单位和县直对口帮扶单位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起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理清发展思路,通过项目倾斜、资金扶持等形式,积极帮助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并对集体经济薄弱的乡村适当给予倾斜,积极扶持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在规划水利、道路、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布局上,要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各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安排上要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乡村集体经济逐年发展。通过帮扶部门“帮”一点,向上级部门“要”一点,盘活集体资产“筹”一点等渠道,筹集资金,开发新项目,增加收入。

(三)建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绩效奖励制度。为进一步调动乡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要推广实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绩效奖励。加大对乡村发展集体经济工作的考核力度,明确集体经济的测算内容、标准,逐步建立起评价较为准确的考核机制。今后,凡是集体经济收入和集体经济积累每年分别较上年增长10%以上的,可从收入增长部分的净收益中提取20%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完成创收任务、工作成绩突出者。凡是未达到增长目标的(政策性因素例外),一律取消党组织和主要领导年终评先选优资格及有关业绩奖励报酬。同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任期目标,将村干部的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绩效挂钩。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组织同意,可以从集体经济收入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增加村社干部的报酬,也可以建立对村干部的奖励制度。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实施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汇报篇3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 方中华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18(000)009

【总页数】1

3月5日上午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很亲切、很务实,非常接地气。特别是报告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等举措,这既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中国农村发展的总战略,更是乡村新一轮发展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我作为农村基层代表,感到十分振奋,坚决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非常关心农村发展,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两次莅临方林村视察指导,这对方林人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多年以来,方林村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紧扣发展村集体经济这一关键,树立了“基本保障靠集体,发家致富靠自己”的发展理念,实现了“吃粮有保证、上学奖学金、看病能报销、养老有保障”等16项村级福利保障和“家家住别墅,户户生态园”。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9.8万元,医疗费报销90%以上,村里每年给退休村民的退休金和股权分红就有30000元,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方林村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跟着党走就是走上了幸福大道,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无比正确。

当然,方林村现象是个例。参加这次人代会之前,我对浙江台州的乡村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台州共有行政村4645个,按照2016年的统计,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有1697个,占比36.53%。2017年,台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部署,集中力量开展攻坚,全年共消除薄弱村1360个,还剩余337个。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2.41亿元,村均收入112.83万元,同比增长9.85%,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四个百分点。从调研的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抓农村发展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成效也非常明显。但是,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村庄发展规划滞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农村空心化、人才难进难留等问题。为此,结合我村发展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村庄发展规划是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落到实处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村庄科学发展的“蓝图”。建议统筹安排好各类涉农专业部门,指导和帮助农村设计好村庄发展规划;
同时,要在农业职业院校增设农村发展规划方面的专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是保障规划落地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更是强村富民的根本。建议“以土地为核心”,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激活市场,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唤醒农村沉睡资产,将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权等各地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落地;
要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税费减免、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融资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三是充实人才队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首先,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表明,在农村,党建强的村,发展就快。建议持续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选准配强村“两委”班子,修订好村规民约,做到有章可循、依法治村。其次,建议出台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青年大学生、“乡贤”、优秀企业家回乡创业,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实现创业有平台、发展有保障。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大体制改革力度。要强化政务服务保障,进一步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浙江经验,全面梳理涉农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的审批绿色通道,为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

推荐访问:集体经济 村级 壮大 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汇报 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汇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