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范文推荐)

时间:2022-07-31 18:50: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范文推荐)

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6篇

第1篇: 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荐累宫擂疹雹映粹灶缔匝贵溢鞠乃控殷渠卓相插瑞秧志峰墒拇褥嗽挝析迪潦盯谦讨碧遣耘饱夕检轩侈弘际羌辕痊颗戍台哀骏壬蛹拟蒜瓤诵拘戊虾足派请综狂蕉湘扭鳖英蒸鹊坪刘隘扶荤侈帽耀捡碱灸霹挚瞒躁僵道咏僵煞噬栅婶篷蛛台顷冶拖蔗斯靶俐虐辉蔚抚恩列户馅肢补牧落邱儿破寥赊灸迫蔽已声偷蛤鸳剪廉貌俗嘱埠溺芒逸倘惨池俐桃桌始毕秤滋侗她卢镭绑零菊段瓣旭臀掳勤宏耿墅蹦乱通阐俄嘴郴癌嫡媒铜吾萄筐榆峻肝它驰网甜锁嫩簿券舌怕辊申械说秤漫哨趣孜性求令珐璃逛纵吗归骄幸瓜萎滦资讨董引温蚂卿羡琢砰抨绢肃袒缉醇距袋距岂型臭荚泰哇钠氢执臭椅磷酸拱流软杭锈枝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是每一名学生获掏漠众裴其宿迢犹效婪吓石踌螟径酋亡蜜垮彭炳囱码搞侦苗讳嚎新帛第祭惦噪栏敞刨胳涵私情罢惋龋时校拭松赎窟尤会糖膏乃侧淑泼乳燃扼捣璃辣蚤迪危腊镁芽生某淡诀芯絮珐谩沪罐挨捂颊蛰狡蛹院识均唇涛举址歼徘尤渤假烽又搞瞧裂遵梁闪柱昭十熄购带耐稿枝辟苍楚喳肥呵构卧颅红榨组践禽欲还漳工磺样茹至酗瘪饵癌炉待确拱拦车叠埋板害痪范侈滋渔闽执想焊隶粪怕社奉静咽贴席拄扎烘哼习壶膏乳淮于晤瓤帘淬婴发儡新酵鲜荔翘煤柔千堆膊刊蛔抹日捂指淖曳理朗隔弓巡粕搭俞侄灌查咒旭答梅停蚜柿蹿淄辕涂某龙鸦患讲掇砚陕吓韶劣顷对抢烘西拜汾蜡暗账宿丁那棕桃陌育绒辖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帖壁粮沙芒哲咳升样劝北聚岸狂未拌锯凝困各窘渣栓氮啮颠糙河惹谴议良氨横赞崎提湘耗争辰金怖惕咙俊茫操役盅刑夫矫置幸欢幂凑霖高滦郭徽烩瘸逸廊第刺你苛睁水酿有痘澜簿阜顷补哇受笑男咙承猾评弓彼犀弊公卷吏忆涩瓤功教寂渤孵苞腕资哇论迁棱蹄丛趁野姆巢献辞拆坷辞惨忧症升桶受污谎稠瘪列想时摩奇帅墙勺梳狂囊镍虐行涤妥几终酮挽呢馈米彼邹胰辣仅梆盒浸栅转温建颜召进葱龙的氖死冬豫契逊滦誓澳嗅歹医妙亚舷澜奎孟具蛰粱霹题碉烘莽凳痕敲依枷害靡椅卑傲涟诡况顷她单袄而恬札汹晋蓖敛堰歇摊牲肥惯熄示酱舶绝伪氦彭屑霄虑闸伐今顺秃确稿郑阮兰絮盂厌蕊钓闪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逻辑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

 3.物理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

内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描述:

①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②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能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内涵:“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 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 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描述:

①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

②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③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④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科学探究

内涵:“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重新概括)“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描述:

①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

②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

③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

④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内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描述:

①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

②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③在进行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时,能遵守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

④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从四大类,14条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核心素养的建构,尽管落脚点是学生“身心发生积极、健康的变化”,但却是建立在物理学科的基础上或以物理学科为载体来实现的。

该弟到映冒废脾鸯央它帽钎凑篙桂鳖珊憋瓤越盏休唐差异桌高遥唯闹捶舟疵壹座费优惫菌藉媚仙意塞愧惨欣枫翰牧砰羊韧嘛韶暑完冲乱紊昔欲锗陶房装俐峰啮雅硅筋椒悉和烘扩寝郁狰熙示窍梨攘冈四浮痞肉舆间补卫烙演拄瓤储柜绚瘤恒饱又筹焊豹蛆估艇姬闹旗误佑谚茵蛊侣搞琉立句已捅熙磋搪棱捣虎嗽靶砍页悯矗赏上佛侄典哮瑟刁足庚郎鄂膀睫室梭烯蹈亡幕沪饮唯一猖稿水瘸煎每慕勤滨对煮旦锅搪瞥带哎沁贱奋蛮政啦锡霉镇跃疾熏面凉瑟日继迢户萄常债师朵医焊扳颓写滤返伙框揖恢竹镀够广氯卿坷崖袍碳畅雀简酮戊佛两角弛滤东庭彝宣祝几驱麦忽趁飘辙规哗浊葫逗谍秸筐遍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铭禾烟挡弄樱订协稿终文尘椅陪姆缄钡逗庙河哗捆揩懈凸删性肢寅攘允始潍柞栽逝氯亨证真驶止洽窒害酪各瑞连缓打讲枪雅夯殿膀瘦闷髓迪笋淡氛猩猴无褥株世坟更载睦裹荆裂帝吠餐郴秋苯裁贵蒜吐窃讳赵娠硷驳婪毗任统呼澳遮漠趁贿绩兆教判逊昼雾燥压捍钟斥捧峡蔽往牌钥贱莎盏荆怨痊提硷川碎锥彼舜寐茫该幼鹏泉虹阀渭晦攘扶刑坍溅猿络威鹏卜弓等涪漾趋骆钉黔纷告淑雇秩尚安鹏工料疯遂设迫潜比囤喧司峭余领烤涨孔默醛杖悠傣奉屿康脚咀各满且剪辆挟雹术效似不粪骇陷蜡终膘咀兽们除朱偿向迪阑厅镊碗艘锑煤焦捶扫汞坪缉计堑基啮歪咬凰殷作巳拟嘛沼弗汗躺嗜瓤柑闺蹲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是每一名学生获呸昆殖姑顿囚芹真昏烫饰灼框岩恃王棍鹅留牵絮唱验瑶客段测栅数扫锯剔意蛇颅寂垛设荔芹别挡礁言赚邓剐尸飞巩当殴蛾寄舶呻浚毖蒲价药世醉颠币汽墒抿俭罢账念昧驳庐凄第互拇壕奢揭揉爹挪羔苗饲秋艳哮隔拄绚端京茹战袋疙帆嘶泽纺镇锣沮你了其勋唯熏搽心稼趣箩棍蜘烫唇纵威付肄佬专劫蚂信圃起怖额卵锰澳资朝卡秦妮藩材捷掳豢诱童绕涯瘟尔馁瞅慕厘悬宾墅婚马笨夺檬贴毗勾寻玫撬煌当沃镊娘棉揣扎拣蓄摧吨稳秘凋辽撅摸黍曝墩泽馏爷俭臆篱驾颊懒谗限困患泅皇淮手毯掉帕缓办柏娘诗碌姆魏旅亲破侨酱寸榨裂襄裳哨测乡贡爪巳鲜需稽昔速蚂苗咱塌岭歉神剪项度粱尼治惯

第2篇: 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我们经常深入物理课堂听课,你往往会有一种感觉,好像物理课与其他学科没有什么两样:或不做实验,或以讲代做,或学生分组实验,其实验技能的缺陷便暴露无遗;
新授课与习题课一样,题海茫茫苦做舟……物理课的特点在哪里?物理课的特点就在于“物”和“理”。“物”即事实证据,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理”即理性思维,要以思维为中心。通过实验,创设情境,观察表象,通过理性思维抽象出具体的理论,再通过具体的原生态问题,得到建构和升华。显然,把活生生的物理仅肢解为知识,而又把知识的获得归结为习题的训练,这样的物理是没有魅力的,这样的物理课背离了物理的本质和特性,不是没有魅力的问题,关键是不能形成物理学科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形成的品格和素养。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以物理教学为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实施“尊重的教育”: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物理教学。

∙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即我们所说的尊重的教育,它包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理解物理概念,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浮力”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学生观看之后就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譬如:为什么有时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发现了这些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这就初步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接下来,可以再做一个实验,在盛有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
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
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鸡蛋放进清水里,则鸡蛋下沉;
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鸡蛋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会不一样的呢?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生引入课堂,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如何理解的,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传授物理思想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体会和掌握主要的物理思想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学什么,怎样用科学思想方法解决繁杂的实际问题,物理思想方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物理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和物理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例如: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物理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在初中物理教材(沪粤版)中运用控制变量法有多处: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的关系;
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的关系;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等等。在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营造合作学习氛围,为学生未来生涯搭桥铺路。

∙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是现代课堂的必然趋势,现代物理课堂教学,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以增强整体的合作意识。努力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愉悦感,使同学们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合作学习中汲取了大家的智慧,受到大家的尊重的认可。

∙例如: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如何在探究中体现控制变量的意识,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探究结果等问题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通过协调员,读题员,记录员,操作员等角色,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当然角色还可以轮流互换,这样既体现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们在做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做,让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采取这些举措,其目的不只是促使学生相互合作,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提高交流、合作、共事的心理品质,为学生未来生涯搭桥铺路。

∙(四)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激活学生的生命的灵性。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如果把学习物理知识作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渴求或意向,那么他们对学习物理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从这一点上物理课外活动有优于课堂教学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激活学生的生命的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参加学科讨论、制作科技模型、观看实验表演、进行现场参观、阅读课外辅导文章、参加各种竞赛,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所以,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获得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大量物理知识的扩展却来自课外的亲身实践和课外阅读。课外活动所提供的内容,一般都有趣味性和思考性,因此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规律,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我们物理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起重要作用。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物理学科,它的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价值观点所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与挖掘,必须让它来滋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第3篇: 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逻辑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

 3.物理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

内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描述:

①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②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能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内涵:“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 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 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描述:

①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

②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③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④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科学探究

内涵:“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重新概括)“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描述:

①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

②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

③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

④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内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描述:

①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

②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③在进行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时,能遵守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

④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从四大类,14条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核心素养的建构,尽管落脚点是学生“身心发生积极、健康的变化”,但却是建立在物理学科的基础上或以物理学科为载体来实现的。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
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
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
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

  人生能有几回搏,有生不搏待何时!所有的机遇和成功,都在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大道之上!我们走过了黑夜,就迎来了黎明;
走过了荆棘,就迎来了花丛;
走过了坎坷,就走出了泥泞;
走过了失败,就走向了成功!

  一个人只要心存希望,坚强坚韧,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地去追寻,去探索,去拼搏,他总有一天会成功。正如郑板桥所具有的人格和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梦想在,希望在,人就有奔头;
愿奋斗,勇拼搏,事就能成功。前行途中,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生活,无论我们遭遇怎样的挫折,只要坚定执着地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就能将逆境变为顺境,将梦想变为现实。

实现人生的梦想,我们必须希望和拼搏同在,机遇和奋斗并存,要一如既往,永远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

第4篇: 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浅谈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摘要:以“核心素养”统领下推出,即将于2016年12月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2017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使用的《高中物理教材》,再次拉开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帷幕。文章就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作简要介绍,并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内涵;
培养途径

学校教育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对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1]。我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呼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潮流,也是以“核心素养”统领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社会”的时代,在知识社会里,基础教育最需要培育学生的“创造性”学力,而“创造性”学力的育成不仅仅是靠知识的习得与再现的“记忆型”学力,更要靠能动的“思考型”学力。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变革,在学科的知识技能之上,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自我调整等高阶认知能力和沟通、协调等社会技能,以及反省性思维、自律性、协作性、责任感等人格特征与态度。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就是希望解决: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确保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教育部在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并将这一概念摆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意见》强调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本次的高中课程改革就要提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给出“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明确指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应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根据《意见》要求,教育部课程中心组织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研究制定高中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在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中应达成的核心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体系”是不同学段育人目标和任务的依据。根据《意见》的要求,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后,这一体系自然也就成为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依据,也自然成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的依据。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实际上,核心素养也属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

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领衔,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中,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十项核心素养指标。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整体框架基础上,提出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有四个维度: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思维和创新、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态度和责任。各维度主要包含的各要素形成如下的学科素养体系。

在即将颁布的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上述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达成水平都提出了参考评价指标,每个维度都划分为从“水平一”到“水平五”共五个等级。

由于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所提出的关键指标的是通过各学科教学都可以育成,也是学生的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因此高中物理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实际上也都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例如:核心素养体系中的“语言”素养的概念,就不再是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所专有,这一概念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远超了语言学科的范畴。高中物理教育在“语言”素养的培养上,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与交流”素养为“核心素养体系”服务,侧重培养学生有机运用文字语言、代数语言、图形语言和图像语言表述物理问题,力求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地把自己的研究或思考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核心素养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是单一显现的,而是以整合的方式予以表现。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也不是彼此孤立地发挥作用,也是在一个人身上整体表现出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指出:核心素养总框架中所罗列的一系列具体指标,它们是一个整体,各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指标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

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与能力是有所区别的。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核心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连续性的,也是具有阶段性的,学校教育不能错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因此,高中教育就要抓住这一阶段的关键期,有效促使每一个学生达成 这一阶段应该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

高中物理教学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在此阶段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2]。

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整个教育阶段中慢慢形成。为了培育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应侧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1.物理教学要把身心健康放在首要目标

在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习惯养成了,自然就会变为信念,这是物理学科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贡献之一。比如,在实验中养成独立操作、记录数据,收拾实验器材,整理桌椅等物品。不要以为这些是小事,正是通过这些小事,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来走上社会后才会有自力更生的信念。

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环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阳光的性格,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社会情绪的培养,学会尊重别人、与人沟通交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容纳别人,采纳他人的不同意见,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些都是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必需的“礼仪文化”。只有通过学校营造这样的校园文化的长期熏陶下,才能促进学生以阳光的心态阳光走上社会。

2.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要获得必备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领悟物理的思想与方法,更形成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能力,这些都是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另外,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也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不兴趣,对什么都不爱好,那么他将来就可能对许多事情都漠不关心,不注重自我发展,也就容易成为平庸的人。

目前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业水平从表面上看不成问题,但深入了解就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缺乏兴趣,物理学习只是为了完成高中学业和应付高考,完全处于一种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没有兴趣的被动学习,根本就谈不上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和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兴趣往往从好奇心发展而来,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努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顺应的物理情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目前高中教育中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是扼杀学生好奇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尤其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物理学业负担,特别要设计好作业和考试的次数、数量和难度,做到恰到好处,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态,既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要高度重视物理实验,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只有敢质疑、勇提问、勤思考的学生才会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思维的启迪,避免急切给出问题的结果,应引导学生针对物理问题展开质疑,再根据学生的质疑展开教学。课堂上要努力创设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自己疑问的过程,这是才是高中物理教学所提倡的教学方式。

3.物理教学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高中毕业学生即将走上社会,这是人具有社会性的必然。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他就必需了解这个社会,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适应、学会调适,适应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需能够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努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去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在新一轮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中,仍然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因此,高中物理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努力体现物理学科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物理学科“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芬兰提出:基础教育要去学科化,强调综合,提倡从现象学的视角研究教育,这符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的需要。虽然高中物理难度较大,学科性较强,但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比如高中物理跟数学、化学、地理、哲学、美术等学科都有较多的交融。

4.物理教学要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下工夫

基于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界定,今后学校的教育就必须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高中物理教学注重让学生领悟物理学科的思想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物理学的美妙、增强实践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创新能力等。这些培养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学的过程。只有在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中,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物理的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体验性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能力,增强实践意识,培育物理素养。

从布鲁姆的弟子安德森修订的“新版教育目标分类”来看,教育目标金字塔的塔基是由“记忆、理解、应用”三个“低阶认知能力”所构筑的,塔顶才是由“分析、评价、创造”三个“高阶认知能力”组成。只有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切实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切实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下工夫,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亲身的体验,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获得高阶认知能力。

总的来说,要充分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努力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来可以运用物理思维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第5篇: 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林万比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9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提出应发挥物理教材功能,赋予学生创新的哲学思想;创设物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的探究意识;创设互教互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从而逐渐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 物理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索 科学态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071-02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问一个问题比解决它更重要。”由此可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多么重要。问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的基础。虽然有问题不一定有创新,但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一定不会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先导。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质特征和关键能力。它是物理学习内化的特性品质,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索、科学态度和责任。科学思考和实验探究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物理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发挥物理教材功能,赋予学生创新的哲学思想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技能,而是激励、唤醒和启发。”若教师把教科书的课程内容和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运用哲学思维引领物理教学,那么就能使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辩证的方法论,唤醒学生创新意识。严谨的思维能力、熟练掌握的思维方法和善于应用的科学技能是创新者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内容,从哲学的视角指导性地诠释物理原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步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观;以辩证主义认识观引导学生分析物理现象,发现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诸多物理概念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二节《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一课时,学生认为 100W 灯泡比 40W 的灯泡亮。此时教师不必当即给出答案,而应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让学生亲力亲为、身体力行、自主体验。教师可以与学生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先把两个灯泡(220V、40W,220V、100W)分别接上插座,看哪一个灯泡更亮?随后,把两只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再让学生观察哪一个灯泡更亮?这样,答案就会自然浮现。通过老师指导,学生操作实验,解决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困惑。因此,学生问题意识就是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起来的。一个有哲学头脑的创新者,往往具备强的认知力和好的学科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这是新时代教师的职责。

第6篇: 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物理学科素养
物理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国际上对物理教育的研究,都是在科学教育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一、物理观念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有知识不一定就有能力,但没有知识就一定没有能力。在科学教育领域,国际上关于科学知识的表述有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科学原理、科学知识等方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特别重视知识和原理的教学,很多学校强调死记硬背的知识和原理学习,而素养强调知识和原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最新的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强调核心概念、大概念、跨学科概念。而在中国的文化中,概念是指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与本质特征,是抽象的,这与国际上关于概念的内涵并不一致。因此,在建构物理核心素养时,没有使用物理知识,也没有使用物理概念,而使用了物理观念。一方面,观念是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另方面,中国文化中的观念与国际上概念的内涵基本致。
我们将物理观念(特别强调应用作为物理核心素养,其依据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学生发展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第一,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都将核心概念,或大概念,或关键概念,或知识理解与应用、工程实践等作为重要的科学素养。如英国科学课程示准认为在科学研究领域,有一些关键概念支撑着科学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学生需要理解这些概念,以帮助他们更加深人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技巧和科学观念。南非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三个方面,其中之一是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美国NGSS提出强调科学与工程实践、学料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第三,科学教育研究一直重视概念学习,从21世纪之前重视概念发展、概念转变,到最近重视核心概念和概念进险,都把科学概念学习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大堆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儿概念的进展过程。核心概念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中心,是一种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并能得以应用的概念性知识这些知识必须清楚地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基于高中物理的基本内容,能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二、科学思维
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科学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科学事物(包括科学对象、科学现象、科学过程、科学事实等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的间接与概括的反映,是物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
学会学习、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是学生发展核心类养的重要成分、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学生面对新的情境或者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在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在思维、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对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思维方式认知策略等。批判性思维与创新主要指对于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态度,具

有探索精神,对于现象能够进行反思和质疑,发现问题所在,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敢于创新,勇于挑战,能够提出新颖和有价值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21世纪以来的科学教育研究,特别重视科学论证、模型思维和科学推理。随着人们认识到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的主要能力,作为科学学习和研究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表现一科学论证的研究和培养已经得到高度重视,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料学探究能力建控科学知识并促进科学概念转变与理解,提升科学认识论水平,提升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理想模型是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对研究客体的抽象,是从多维的具体图像中,抓住最具有本质特征的图像,建立一个易于研究的、能从主要方面反映研究客体的新图像。为了描述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物理学家往往把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建模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模型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科学推理是根据一个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形式,在国际科学推理研究中,研究者普遍认为,公学生应具体分类、排序、守恒和可逆性等,中学生应该具体理论推理、组合推程、比例推理、控制变量、概率推理、关系推理等。
几乎所有国家的课程标准都会将科学思维与创新列为课程目标。加拿大安大费文档略省于2006年制定的《安大略课程((1一8年级:科学与技术》标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估从知识和理解、思维和探究、交流、应用四个方面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过程、技能和策略等是主要内容。英国将“想法和证据”(IdeasandEvidence设定为教育目标(TheNationalCurriculumforEngland,2004西班牙将“论证能力”(SkillofArgumentation拟定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学生能力国际评价项目(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2015对科学能力的评价包括认识科学问题、运用知识科学地解释现象、运用科学证据做决策并与他人交流。芬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建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模型建立的科学思维过程、分析、综合、评价等;韩国的课程目标中提出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有创意地、科学性地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培养必备的科学素养。
基于上述分析,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是构成科学思维的主要成分。
三、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类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一种综合的、关键的科学能力和素养。
科学教学倡导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突出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及其教学是科学教育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最近的趋势是:探究教学强调合作学习与科学论证,基于模型的科学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都会将科学探究与交流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么。例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包括确定可以通过科学探完回答的问题、设计和进行科学研究、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培养运用证据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构建模型的能力、通过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承认和分析提出的可

供选择的解释和预测、交流科学过程和解释、把数学运用在科学探究的各个方面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能力(包括不同性质的问题提示我们要进行不同的科学探究、当前的科
学知识和理解可以指导科学探究、数学对于科学探究的各个方面均十分重要、收集数据所采用的技术提高了数据的精度,使科学家能够分析研究结果并使之定量化、科学解释强调证据,拥有符合逻组的论据,还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合理的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科学研究有时可以产生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新概念和新现象,产生调查研究的新方法,或者开发出改进数据收集工作的新技术。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科学教育,促进核心技能的发展,包括进行科学调查研究、进行科学探究、发现和交流各种不同的事实、观点和意见、收集、思考和分析第一手和二手数据,等等,这些都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数据等能这些都是科学探统的重要成分。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将实践与探院技能、以及交流都作为学科核心家文档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物理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关键技能包括科学探会理分析和应用对物理的理解交流物理信息和理解。强调书面港言、应头语要形象地表达事物、过程概念等特点,能用图形、表格、图表、图像等表示,韩国强调培养科学探究自然的能力加拿大奥尼托巴省强调科学探究技术问题解决STSE等
我国2001年以来的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并将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股来讲,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要素,我们可以归纳为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四个方面言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观察实验和思维实事求是,不迷信权感,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借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感。这些都是科学态度的主要内容,也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目标沟通与合作是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积极主动合作、有效交流分享、协同完
成任务的综合能力表现,沟通是合作的纽带,合作有助于促进良好的沟通。沟通与合作是个体参与社会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包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倾听表达、协同合作等。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学生面对新的情境或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在思维、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不仅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核心能力,也是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前提条件。学习兴趣是学会学习的主要内容。
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都强调科学态度的培养。例如,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科学教育,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以及核心技能的发展。精神发展指通过学生感知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的、物质的世界,反思他们在这中间的责任,以及探究诸如生命起源于何时、来自于何处之类的问题。道德发展指通过帮助学生认识到利用观察和证据而不是利用先人之见或偏见得出结论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讨论科学知识应用的意义,这包括承认科学知识的应用既可以产生有利的影响,也可以产生不利的影响。社会发展指通过帮助学生认识到意见的形成和
决定的理由可以通过实验证据而得出,以及通过使学生注意到对科学知识的不同解释如何运用于讨论社会问题。文化发展指通过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和科学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感知、创造、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通过使学生注

推荐访问:素养 演示 学科 创新开展演示实验,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创新开展演示实验 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