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08 08:3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全文完整)

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6篇

【篇一】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

1.以构建“六好”(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通过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体意识,建立健全专职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服务制度,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展社区商业服务。

2.加强社区救助服务。建立起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康复、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区自助、互助为补充,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区救助工作体系。使社区中生活困难的居民及时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特殊困难及未成年人得到教育救助,低收入居民家庭中住房困难得到廉租房救助。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推动社区社会捐助活动的有序开展。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及时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广泛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为特困群体提供必要的实物救助。

3.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网络联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岗位供求情况、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台帐的动态管理。宣传和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和落实扶持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做好城镇就业和进城农民工就业工作,扩大与促进就业。

4.加强社区安全服务。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强化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警力下移,重心下移,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治保会和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使安全网络覆盖社区各个角落,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5.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6.加强社区计生服务。以社区服务项目管理为主要形式,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全民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教育,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

7.加强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大力支持和引导社区文化、科技、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区文体工作体系,积极倡导并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

8.加强社区环保服务。重视社区环境保护,切实搞好社区的绿化、美化、净化和垃圾分类处理、噪声污染处理、水资源再生利用等工作,改善社区环保基础条件。积极推动“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增强居民的公共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居民积极参加环境建设活动。积极推广“城管执法进社区”共建工作,切实加强社区环境秩序整顿,创新社区环境管理模式,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为居民营造一个整洁、美好而又赏心悦目的居住环境。

9.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社区居委会要协调好驻社区单位的关系,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要使用管理好社区服务设施,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扶助服务,及时听取和反映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10.积极组织社区成员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活动。动员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社会捐赠、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居家的孤老、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老人提供各种应急服务,为优抚对象、残疾人及特困群体缓解生活困难提供服务。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壮大志愿人员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志愿者本人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11.改进部门工作进社区的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各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关系,各级政府应依法依规将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站承担的政务服务工作交由政府各有关部门承担。政府各部门不得将应由本部门承担的服务职责转移给社区,确实需要社区承担的行政性服务工作,应在布置工作的同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或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有关工作任务委托给社区组织承担。

12.通过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方式配备社区服务工作人员,建立有利于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有利于社区服务发展的用人机制和奖惩机制。在社区服务工作人员中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积极培养社区服务专业人才,搞好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促进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13.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管。严格规范社区服务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从业认证制度,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并监督执行。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社区服务收支情况要纳入居务公开内容,接受群众监督。严格社区服务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不得将救助、福利、公益、慈善款物挪作他用。对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

【篇二】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

浅谈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
作者:张莲莲 魏春香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1期

        摘要: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本文从社区护理工作开展 ,社区护理人员必需具备的素质要求等,阐述了在才新的医疗体制改革下本人对社区护理实际工作的认识以及经验总结。

        关键词:社区护理 护理人员素质 工作体会

        当今社会在经济、科技、医疗水平,医疗保障的快速发展下,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对医护的需求也在增加,对医护的水平要求在提高,在这种形式下传统的医疗模式发生改变,医疗服务逐步深入社区,形成了社区护理的体系。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相结合的新的学科。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 ,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实现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服务为中心的转变,使服务从医院走向社区、走向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1]。社区护理模式是社会发展以及医疗水平发展的产物,是医疗卫生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以下是我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与体会。

        1 社区护士的业务素质

        家庭是社区护士直接服务对象,社区护理是一套完整的工作包括:执行医嘱,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宣传健康知识等。

        1.1要有热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要求护理人员热心与患者以及家属交往,耐心回答咨询,细心照顾患者,用一颗责任心去要求自己工作。

        1.2护理人员要具有全面的护理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能独立完成工作,精通业务,并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1.3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掌握沟通技巧,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人。要具有敬业精神,吃苦耐劳才能做好社区护理工作。

        1.4仪表端庄、举止得体,行为规范,展示良好的护士风貌。

        2 输液注意事项

        2.1输液有几率发生紧急情况,因此护士在出诊输液时必须随身携带必备的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地塞米松 、盐酸肾上腺素 、非那根,还有通讯设施移动电话等。

        2.2 在每次用药前护士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如那些药物过敏,那些药物有不良反应

        ,药物效果等。刚开始输液速度要慢,每分钟 1O~15~/min,并观察 15min左右,确定情况正常,调节好滴数后才可离开 。并在离开前叮嘱家属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电话通知护士。

        2.3 输液环境要求清洁,良好的输液环境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在输液前通知家属打扫输液地点,具体方法是:输液前20rain用湿拖把拖净地面,桌椅用湿布擦干净,避免干燥打扫,让灰尘满屋,清洁后窗通风20—30min,减少空气中灰尘、病菌 ,并通过日光照射 ,起到杀菌作用 ,对那些机体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要求家里装用紫外线灯,每天消毒 2次 ,每次 30—60min,并指导紫外线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避免损伤眼睛与皮肤。

        2.4每位患者都留有联系卡片,并叮嘱放在显眼地方以便能及时的联系护士。要详细的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各种输液反应的症状以及注意事项,调节方法。具体有禁止随意加快滴速,以免短时间里大量液体滴入造成心脏负荷过重,如果有输液变慢,及时调整到正常滴数 ,防止输液时长过多,影响病人情绪,造成病人疲劳。家属在输液过程中不要离开,嘱咐家属应观察病人情况并询问病人感受,有没有胸闷、头晕、侵冷、发热等症状,观察输液管是否通畅,输液管有无受压、扭曲、注射部位有无胀痛等,如有异常及时与护士联系。在输液过程中,患者要下床小便,嘱咐家属要把输液瓶举高,输液的手要放松 ,保持平衡,否则会血凝固或针头穿破血管。

        3 服务对象广大,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篇三】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

社区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层单位,社区工作直接面向居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落实的重要保障。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实施网格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社区办事效率,强化基层管理,实现全方位的社区服务,提高社会管理质量。我于2019年5月参加社区工作,一直在社区工作的一线,对社区职能、工作方法和服务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今后社区工作开展和网格化管理有一点自己的感悟,现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对社区工作的开展,上级职能部门应加强指导和协助。近几年随着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社区承担了许多职能部门的行政事务,但是缺乏相应的管理职权和完成工作、履行义务所必须的配套措施或保障,导致权责不对称,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效率和顺利推进。因此,上级职能部门在下发和分派工作任务时,应加强对后续社区工作开展的指导和协助,部门和社区联动,共同推进工作开展。

二、应进一步推进楼长制度。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了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网格员数量的不足又严重影响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楼长制度,充分发动群众,让社区网格进一步细化。可以通过自愿报名、选举推荐和党员带头的方式,对每个单元、每个楼道设立管理人员,负责本单元群众诉求的上传、公共活动及突发事件的居民联系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下达。单元楼长的选择任命应充分考虑时间安排和身体状况,对社区工作要有一定的认识和热情,而且应制定清晰合理的单元楼长工作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群众自治。

三、应进一步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和建立志愿者培训、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在校大中专学生、党员、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参加志愿活动的意愿,增强社区建设活力。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站,探索社区志愿者注册和签约制度,保证社区志愿者数量,定期组织志愿活动,由社区牵头、各方参与、居民互助,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让志愿者队伍成为协助社区工作开展、服务社区群众的重要力量。

【篇四】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

浅谈社区居委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看法

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服务居民群众、做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社区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信访、综治维稳、人民调解、文化体育、计划生育、消防安全生产、社区服务、科普、社区卫生等多达几十上百项工作内容,上级部门往往把工作任务下达了就完事了,并没有对社区的工作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帮助,而当社区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对于社区居委会的请求,往往回答我们的都是一句话:“这些事情不要急着上报,始终都是你们居委会自已去做的”。这就挫伤的社区工人员的积极性,认为上级部门对工作的不重视,可以应付了事。有的部门甚至将一些本应是政府直接办理的事务,交由社区办理,社区居委会过度的行政化,过分依赖政府,缺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动力。

尽管社区居委会在社区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管理职权没有得到上级职能部门的授予和法律的认可,使得社区居委会在开展工作时显得没有权威,缺乏力度。如社区居民私自搭建的一些铁皮房,居民投诉过,居委会人员上门劝告过,但没有效果,向上级执法部门反映,但也没有什么结果,最后只能一直拖下去,居民投诉也一直不断。

第二、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缺少相应专业知识。在我们社区,年龄超过40岁的有9个人,近两三年将要退休的就有4个人,因此,在社区人员中普遍存在一种安于现状的心态,对工作缺乏热情,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社区事务烦多,人员少,使得每个人同时要负责多项的工作,单要完成这些工作,就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这样学习的时间就少了,不利于自身的提高。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如人民调解、安全生产等,它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就相当的多,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这些知识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工作开展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也没办法把工作做到实处,没有明显的效果。而有一些非日常性的工作,每次都是安排不同的人员去完成,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

虽然社区存在着一些问题,然而,我认为问题的本身在于人,人是各项工作的主体,因此,要改变社区的现状,首先要从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抓起。

第一,对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明确问题根源所在,让他们意识到现在的状况是不可取的,要敢于转变工作作风,无论自已做什么工作,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第二、对社区居委会各项工作重新进行分工,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同进从现有的人员中抽出1-2人,专门负责社区的一些非日常性的工作,避免工作安排的随机性,出现混乱,让每个人都有事做,都能做事,都会做事。

第三、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对一此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知识,可以协调各个社区统一安排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共同提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用到的一些简单的技能,如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基本的统计软件的使用等,要做到边学边做,边做边学,避免了事后再学,现在你帮我做完的心态,最终把工作推给别人,而自已的工作不做的情况。

第四、对社区新进的工作人员,加强教育管理,提高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尽快适应社区工作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去学习工作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办法,完激励机制,推行社区工作人员评议制度,增强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促使其主动提高工作质量和个人素质。对每个人的工作可按月、按季度进行评议,对工作做得不好的人员,除了批评教育,还要帮助其找出问题,加以改进,使其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高;
对工作做得好的人员进行奖励,提高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鼓励他们要帮助大家提高,最终在社区内部形成一个既团结又竞争的环境。

【篇五】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

6.1 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和目标
  6.1.1社区与社区工作
  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
  社区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① 社区是一个人群,他们住在相互邻近或衔接的地区,彼此常有往来;


  ② 具有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彼此需要支援;


  ③ 具有许多共同的服务,如交通、学校、商店等;

  ④ 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⑤ 有多种共同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会的等。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之一。它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在参与的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以形成更有能力、更和谐的社区。


  6.1.2社区工作的特点
  (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 社会工作者重点考虑社区环境及制度如何影响人的社会功能,如何限制人的能力,它的视角是结构取向的,而非个人取向的。


  (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社区工作方法认为解决问题的责任不应完全放在个人身上,政府、社区均有责任提供资源,协助处理和解决问题,因此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社会政策分析以及社会制度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利的分配。


  (3)具有政治性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相比,社区工作的内容较具政治性。社会工作者更关心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权利的维护,更多时候会采取多种行动为社区居民争取合理的资源分配。


  (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社区工作总是在关注问题,并且试图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症结,由此引发出对现存社会制度、结构和政策的反思。


  6.1.3社区工作的目标
  (1)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①任务目标是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满足社区需要,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等。
  ②过程目标是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如加强社区居民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发现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社区事务,以及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等。
  (2)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包括:①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②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③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④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6.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6.2.1地区发展模式
  6.2.1.1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地区发展模式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地区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共同性问题是指对社区中绝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这类问题因为影响范围广,涉及居民多,有些问题又具有紧迫性,所以较容易引起居民的关注。这也容易促使居民中积极分子的产生。
  (2)注意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社会工作者在进入社区时,一般都会以培养居民自主、自立,发展互助和建立社区团结为目标。整个过程能够提高居民沟通、交流、分享、理解、分析、协商等能力,培养互谅共融的意识。
  (3)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按照社区工作目标分为:①任务目标,即完成实际的工作或解决一些特定的社区问题;
②过程目标,指希望通过社会工作过程达到的目标。
  (4)地区发展模式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地区发展模式希望居民通过参与学会自决自助,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改善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团体之间、社区团体和团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培养他们的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
  6.2.1.2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策略是指行动的重要考虑和计划。地区发展模式所采用的策略,主要集中于推动社区成员的参与和互助合作,改善沟通和合作的渠道,更好地运用地区资源,解决现存的社区问题。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如下。
  (1)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促进居民个人发展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所采取的策略。社会工作者一般会通过组织一系列社区活动,让居民在这些活动中相互熟悉、交往、沟通,并让部分有积极性的居民承担一些任务,或参与活动的策划或管理,以增强居民处理事务的能力和责任感;
在活动结束后,社会工作者和居民共同分享活动中的收获,用成功的合作经验鼓励居民持续参与,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团结邻里 团结邻里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略。
  (3)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区认同感不强。教育的内容包括:领导策略、行政管理方法、动员居民的技巧等。
  (4)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 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主要是针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
  ①提供服务在提供服务方面,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的需要,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或社区教育活动;
发动社区资源,开展互助服务;
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居民,也提供转介服务。
  ②发展资源在发展资源方面,社会工作者主要是要挖掘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包括发现、挖掘和培养居民骨干;
引进一些社区以外的专业人士或知名人士作顾问,指导社区工作;
采取合作互利的方式,推动本社区各类团体关注和参与社区等。
  (5)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主要是处理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社会工作者一般会通过动员居民集体参与来解决问题,还会采取建立居民关注问题小组来改善社区的动力系统。
  6.2.1.3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使能者 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促成共同目标的实现。
  (2)教育者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培训,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
  (3)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6.2.2社会策划模式
  6.2.2.1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
  社会策划模式是在了解社区问题的基础上,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对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计划的工作模式。
  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包括:①社会策划模式所关注的社区一般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
②社会策划模式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
③社会策划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
④社会策划模式控制和指导着社区未来。
  6.2.2.2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
  (1)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使命代表了社会服务组织未来的理想、蓝图、目标和信念。组织目标则指出了组织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满足的社会需要。
  (2)分析环境和形势 社会工作者要收集环境发展趋势方面的资料,了解对新计划有影响力的人士和团体,分析他们的利益和需要。此外还要考虑如何获得财政支持和人力支持,并预测整体环境的改变和发展趋势,了解新计划可能面对的机会、竞争和障碍。
  (3)自我评估社会工作者要评估所在社会服务组织的优点和不足,以清楚地确定目标、界限和范围。
  (4)界定和分析问题 了解社区问题的现状、特点、成因,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服务手
  段的不利或不足之处。
  (5)确定社区需要 社区需要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依据的标准。评估需要的主要方法有:①参与性方法;
②社会指标方法;
③服务使用情况方法;
④社区调查方法。
  (6)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 目标代表了工作的方向和预期所要达到的理想,确立目标要遵循的原则包括:①与同事共同讨论;
②应以文字表达,且是具体及可量度的;
③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并被同事、社会人士和服务对象理解、认同和支持;
④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并强调对服务对象的改变;
⑤有完成目标的时间限制,有清楚的先后次序和重点效果目标;
⑥目标应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资源和责任相适应。
  (7)寻找、比较并选择好的方案 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其可行性、效果和被接受的程度。
  (8)测试方案 选定方案后,需要确定执行机构,制订所需资金和人力计划,说明工作程序。
  (9)执行方案 策划者需要监管整个运作程序,以免工作偏离轨道。
  (10)评估结果既要评估结果,也要评估过程。
  6.2.2.3社会策划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技术专家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策划模式中主要是扮演专家的角色,包括收集社区资料,进行社区分析、社区诊断、社会调查,对服务进行策划、组织运作和评估等。
  (2)方案实施者社会工作者有责任执行有关方案,与有关机构、团体保持良好关系,推动方案的实施。
  6.2.3社区照顾模式
  6.2.3.1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
  (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社区照顾的目标则是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让他们在社区中正常地生活。
  (2)强调社区责任社区照顾的发展是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一种改变,它改变了过去完全靠政府提供资源和服务的方法,而由政府、营利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共同分担责任。
  (3)非正规照顾是重要因素 社区照顾模式认为,社区内存在着许多人际关系网络。社区照顾十分重视动员这些与服务对象有关的非正规照顾者系统,鼓励他们参与并提供帮助,建立有效的照顾网络,与正规的社会服务一起,支援和协助人们解决困难。
  (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社区照顾模式强调动员家人、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开展服务,在社区中建立互助互爱的关系。从社区照顾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区。
  6.2.3.2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
  (1)在社区照顾 “在社区照顾”是指将一些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并向其提供服务。即指有需要及依赖外来照顾的脆弱人士,在社区内的小型服务单位或住所中获得专业人员的照顾。“在社区照顾”的服务形式包括:
  ①将照顾者迁回他们熟悉的社区中的家庭里生活,并辅以社区支援性服务;

  ②将社区内的大型机构改造为更接近社区的小型机构;

  ③将远离市区的大型机构迁回社区内,使服务对象有机会接触社区,方便亲友探访见面。
  (2)由社区照顾 “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邻里协助提供照顾。“由社区照顾”的重点是积极协助弱势群体和有需要人士在社区中重新建立支持网络。网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 以地域社区为基础,在同一社区内动员亲人、邻居、居民组织或志愿者等去关怀社区内有需要的人士,借此建立一个支援系统。
  ②服务对象自身的互助网络 指建立服务对象本身的互助小组,使他们能够以助人自助的方式互相支持。
  ③社区紧急支援网络是帮助个人及家庭预防突发事故或危机而建立的支持网络。
  (3)对社区照顾 “对社区照顾”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暂托服务、关怀访问及定期的电话慰问等。这些服务的足够提供,才能扶助社区人士把需要照顾的人留在社区里生活。
  6.2.3.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治疗者 为个别服务对象提供行为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也开展家庭治疗和小组治疗。
  (2)辅导者和教育者 为照顾者提供辅导服务,为照顾者小组提供训练课程,教导有关的照顾技巧。
  (3)经纪人 为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的服务;
为照顾者小组的活动寻找社区资源;
向照顾者小组提供财政或社区资源的资料和申请渠道等。
  (4)倡议者 为较为特殊的服务对象倡议和争取合适的服务;
替照顾者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争取改善措施;
通过教育和培训,鼓励照顾者自主争取权益。
  (5)顾问 就服务对象的情况向有关服务机构提供意见;
为照顾者小组提供支援,提供活动及发展方向上的意见。

  6.3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6.3.1 准备阶段
  6.3.1.1 了解社区状况与进行社区分析
  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是对社区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分析的重点是社区基本情况和社区需求分析。


  (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①社区的地理环境社区地理区域面积和地理环境资料,一般可以通过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取得资料。主要包括区位与边界、环境设计与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业服务和经济情况等。
  ②社区内的人口状况社区内的人口状况主要包括社区内的总人口数、性别比例及年龄分布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从当地的社区居委会或公安派出所取得。
  ③社区内的资源社区内的资源主要包括社区里的公共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单位、社区组织、金融机构、商业场所等。社会工作者通过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日常运作,以及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资源被利用情况、社区居民参与状况了解社区资源。
  ④社区内的权力结构社区内的权利机构包括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会团体、居民的自助小组和互助小组等。
  ⑤社区的文化特色社区的文化特色有利于了解社区居民的参与动机,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区。
  (2)社区需要分析英国学者布赖德肖归纳总结出以下四种需要的类型。
  ①规范性需要 规范性需要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的规定或规范,指出在特定情况下所需的标准。
  ②感觉性需要感觉性需要就是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这种需要可能是主观的感受,也可能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产生的感受。感觉性需要的表达反映了居民接受服务的意愿,因此在规划和设计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觉性需要,以便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使用率。


  ③表达性需要 表达性需要是指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表达性需要主要反映了对社会服务数量上的需求,但不一定表示对服务质量的不满意。此外表达性需要不仅来自个人,也来自团体。
  ④比较性需要 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与某种事物所做的比较。这种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产生的需要称为比较性需要。比较性需要可以由居民提出,也可由专家提出。
  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的看法和需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访问法通过与各类社区居民面对面的谈话,能深入了解社区的需要,而且访问过程也较容易与社区居民建立关系。
  ②社区普查通过问卷或访问对社区中的每一个家庭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社区需要的想法。社会工作者可通过社区居民大会、社区报纸,或是社区公布栏发表社区普查结果,创造和提供机会引发居民共同思考社区现象和问题,并为社区发展提出建议。
  6.3.1.2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
  社区工作在准备阶段要做的重点工作包括:①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
②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③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持体系等。
  6.3.2 启动阶段
  (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启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和发现社区居民中的带头人,并进行培训工作,提升其对参与社区事务意义的认识;
确定工作目标的优先次序,增强社区中的互助合作气氛。
  (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包括:①发掘资源和进行社区教育;
②开展互助合作;
③推动成立居民小组;
④提供服务。
  (3)阶段性工作目标启动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在社区内组成了不同性质的小组,培养了一批社区带头人,能够协助社区解决一些问题。
  (4)注意事项 在启动阶段,由于社会工作者依靠专业能力提供了较多服务和活动,居民在信任社会工作者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依赖他们。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同高,对居民带头人的信赖少,后者会产生挫折感,也可能给社会工作者培养居民带头人带来困难。另外,各类居民小组成立后,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也会有人事和权力的争夺,需要社会工作者谨慎处理。
  6.3.3巩固阶段
  巩固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如下。
  (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巩固阶段的行动方针是成立或巩固居民组织,让社区工作系统化。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社区居委会建立内部合理的行政运作程序,分享组织居民的经验和技术,协助他们建立稳固的资源支持体系。
  (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①互助合作用不同的策略服务于居民带头人和普通居民,帮助小组成员建立对小组的归属感,并通过各种互助活动改善社区。
  ②社区教育社会工作者要采用支持、鼓励和训练的方式,继续培养居民带头人,用课程、辅导、小组分享等多种方式加强居民带头人的办事能力。
  ③用行动争取更多外来的资源 尤其是与辖区单位共建,争取这些单位为社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的支持,强化社区功能。
  (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 当社区居委会得到大部分居民的支持,社区小组的居民带头人能够健康地新陈代谢,组织工作系统化,并得到辖区有资源单位的支持时,巩固阶段的目标就基本实现了。
  (4)注意事项包括:
  ①防止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居民带头人身上,忽略了多数普通的社区居民;
②要不断提醒居民组织既提供服务,又要考虑维持居民持续参与社区活动的问题。
  6.3.4评估阶段
  (1)主要任务社会工作者要根据社区的变迁重新评估社区需要和问题;
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决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另外社区居委会也要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安排。
  (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这一阶段的主要介入策略是策划和倡导。社会工作者要利用科学和客观的标准衡量社区居委会的独立办事能力,协助其界定未来的工作方向。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邀请义务的专业人士做顾问,降低社会工作者对决策的影响。
  (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 当社会工作者专业小组和社区居委会能够用客观方法总结以往的工作,并系统地规划未来时,评估阶段的目标就实现了。
  (4)注意事项 在进行评估时,社会工作者要注意总结工作既不能过分依赖感性也不能只注重数据统计,而要注意平衡运用定性和定量资料;
总结工作要着眼于未来发展,而不是走形式。

6.4 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
  6.4.1与居民接触的技巧
  (1)事先准备接触社区居民是一个有意识的工作过程,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清楚接触居民的目标和出发点。根据接触居民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接触对象,对于接触时间也要认真选择。社会工作者要留意社区居民的文化背景等,做好充分准备。
  (2)与社区居民的接触过程社会工作者与居民接触的一般过程以及技巧重点如下。
  ①介绍自己 社会工作者在接触居民时,尽量先找居民的“熟人”引见自己,也可以将自己和居民都很熟悉的、成功的活动相联系,增强可信任程度。
  ②展开话题在取得居民同意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迅速进入热身阶段。热身阶段最主要的是让居民松弛,因此这时候要避免直接问一些敏感的话题,而是要提一些较普通、容易回答的问题,也可以用周围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展开话题。
  ③维持对话在维持对话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技巧,如聆听、同理、体谅、分享感受、澄清、寻找和提供资料等。
  ④结束对话初次与居民接触的时间不宜过长,结束谈话时的工作有:
  a.感谢居民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感谢居民能够付出时间,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资料;

  b.总结刚才彼此的谈话,并给予一些积极的反馈;

  c.留下尾巴,即离开前要告诉居民会进一步联络他,社会工作者也留下自己和机构的联络方式,鼓励居民主动联系自己;

  d.总结接触目标达到的程度,回顾和感受受访居民的特征、是否有变化、变化在哪里,检讨自己接触居民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成功之处等。
  (3)以招募为目的的居民接触技巧在与社区居民进行以招募为目的的接触时,社会工作者应该以自然合理的方式使招募对象了解到下列基本信息:①是谁在和他谈话;
②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③主要的话题是什么;
④进行招募的是怎样的活动或团体;
⑤以后如何接触社会工作者或者参加活动。谈话结束后,社会工作者应该对社区居民在谈话过程中所做出的承诺及时跟进。
  6.4.2会议技巧
  (1)会议的过程
  ①会议前会议前主要的工作是明确开会的目的,准备会议议程和会议所需文件资料,邀请和确保会议关键人物出席,布置会场、设备准备和座位安排。
  ②会议中会议中主要的工作是:a.尽可能按照会议议程一项一项地讨论,每项议程的时间分配尽量严格掌握,适当分配发言和讨论的时间;
b.对与会者的意见会议主持人应引导大家回应、讨论;
c.会议主持人要多做聚焦、归纳、摘要和总结工作;
d.会议中要有集体气氛,鼓励更多居民表达意见,但要控制开小会的情形;
e.会议要有效率,时间不要拖得太长;
f.会议结束前,要作简短总结,让与会者知道这次会议有什么决定、收获,让居民感到会议是有成效的。
  ③会议后会议后的主要工作是:a.要所有与会者清楚会议的决定;
b.着手立即要做的工作,把重要内容和决定告诉没有参加会议的人;
c.尽快做好会议记录,分发给有关人员,以便工作的开展。
  ④行动行动是要根据会议的决定,落实工作;
如果有突发情况,要考虑召开紧急会议或征询意见;
要及时将工作进展告诉居民。
  (2)主持会议的技巧
  ①提问和邀请发言为了鼓励和协助与会者发表意见,带动讨论,让与会者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提问和邀请发言是常用的技巧。
  ②进一步说明和转述 当与会者所表达的意见不明确或者不完整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说明他们的意见。转述则是用自己的话将发言者所说的意见的主要内容精简地表达出来。
  ③聚焦 与会者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离题或者纠缠于枝节问题或后续问题的情况,这时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聚焦的技巧,将与会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上来,将会议带回既定的议程。


  ④摘要综合和总结摘要的技巧是指将某些长篇的发言简化为几点重要意见,在讨论已进行一段或者将结束时把意见摘要地归纳出来,使与会者清楚地掌握会议和意见的重点。综合的技巧指的是将有关的意见串联和综合到一起,找出共同点,丰富各方意见,减低分歧,使讨论更系统、更清晰。
  ⑤关注、赞赏和鼓励社会工作者在主持会议时要采用积极的态度和语言,鼓励与会者多发言,让他们感觉到提出的意见受到重视。在与会者发言时社会工作者不时地略微点头示意也是对发言者的鼓励和支持。
  (3)居民骨干培养技巧
  ①鼓励参与 社区居民骨干一般都具有一些特质,如热爱集体、善于交友、视野广阔、具有前瞻性、善于处理压力等。社会工作者在发现具有上述特质的居民骨干后,应主动邀请他们参与组织工作。
  ②建立民主领导风格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培养居民骨干的民主意识,多组织居民会议,共同协商处理社区问题。
  ③培训工作技巧 社会工作者一般通过训练、实习、示范、阅读文章、观看影音教材、亲身体验、观察、讨论和角色扮演来提升居民骨干的能力,并教导人际关系、主持会议、演讲、组织、资源动员、沟通、管理、带领小组、游说谈判、总结归纳等多方面技巧。
  ④增强管理能力 社会工作者应加强居民骨干的权责分工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分工合作,才能做好社区工作。

【篇六】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 A ), 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

A.组织联系

B.共同语言

C.共同关系

D.相互合作

E.统一行动

2、社区工作认为问题的产生并不完全是个人自身的原因,而是与社区周围的环境、( D )及整个社会有密切的关系。

A.信任程度

B.思想觉悟

C.认识能力

D.社会制度

E.心理素质

3、社区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这属于社区工作的( B )。

A.社区行动模式

B.地区发展模式

C.社会策划模式

D.社区照顾模式

E.社区关怀模式

4、社区照顾的目标是( C )

A.开展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

B.让社区居民有更好的参与机会

C.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让他们在正常的社区中生活

D.有利于社区秩序的建立与维护

E.发展社区经济,治理社区环境,服务社区居民

5、独居老人的电铃呼叫系统,社区综合治安巡逻等,这属于社区照顾中的( A )网络

A.社区紧急支援

B.服务对象自身的互助

C.志愿者参与服务

D.互助小组支持

E.家庭亲友支持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相比社区工作有其独特性:ACD

A.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结构取向;

B.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C.更能影响个人转变;

D.具有政治性;

E.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2、地区发展模式注重居民参与,并强调参与者的自立、自助和成长,因此社区工作者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ABCDE ):

A.组织者

B.使能者

C.教育者

D.中介者

E.服务者

3、由(BCE )提供的关照是非正式照顾。社区照顾十分重视去动员这些与服务对象有关的非正规照顾者系统,鼓励他们参与并提供帮助,建立有效的照顾网络,与正规的社会服务一起,支援和协助人们解决困难。

A.政府

B.家庭

C.亲朋好友

D.学校

E.邻居

4、社区工作是因为社区有“需求”才开始的,因此要进行社区需求分析。关于需求的类型,英国学者布赖德肖归纳总结出以下( BCD )类型:

A.规范性的需求

B.感觉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D.比较性的需要

E.物质性的需要

5、社区工作在准备阶段要作的工作重点是( AB ):

A.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

B.开展各种类型的社区调查

C.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D.举办居民大会

E.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持体系等

三、名词解释:

1、社区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因素。

2、桑德斯的沟通理论、

3、社区工作价值观基本价值:人的价值与尊严,社会正义,助人自助

4、社区民主主义

四、简论题

1、 简论社区的要素与功能?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组织结构要素,文化要素。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人的社会化功能,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

2、 简论社区工作的目标、特征和功能?目标: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改进社区官司,改变权利分派,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发挥居民潜能,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特征:以社区为对象,宏观的分析角度与较广的介入层面,居民的集体参与性,事工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功能:社会福利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社会行动功能,社会稳定功能

3、简论乡村建设运动主要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对目前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和启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不少地区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希望通过改良主义的道路,挽救当时中国农村社会面临的深刻危机,进而挽救整个中国社会

4、简论英国的社区照顾?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重点的社区照顾,被照顾者避免了机构式照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家庭在照顾过程中负担过重的问题又通过社会化服务加以改善,在社会政策的调整与变化中非正式照顾系统资源得到了重视和有效使用,志愿者服务使社区公民参与仪式提升,使服务对象更能积极地融入社区,实现建立理想和关怀社区的目标

推荐访问:浅谈 工作 社区 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 浅谈对社区工作认识 浅谈对社区工作的认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