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4篇)关于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材料汇编

时间:2023-12-13 14:00:1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4篇)关于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材料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4篇)关于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材料汇编

关于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材料汇编(4篇)

关于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材料汇编

(4篇)

   

篇1:

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具体要求,又是解决基层乡镇体制机制问题的迫切需要。针对当前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情况,近日,通过调研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有待优化。受历史因素影响,乡镇行政事业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总体分布呈“倒梯形状”,仍存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等问题。二是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客观上说,虽然现有工作人员数量已基本能够满足乡镇工作需要,由于新成份较多,加之编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还存在着乡镇干部分工不合理、工作热情不够、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三是乡镇职责有待进一步落实。虽然制定了乡镇职责清单,梳理出乡镇吹哨事项,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乡镇仍然反映有些权力下放接不住、用不好,有些工作不会干等问题,客观上影响了乡镇事业的发展。

建议:一是落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基本结束,进入到由“物理转变”到“化学反应”的改革深水期。乡镇党委的统筹协调服务能力能否不断增强,乡镇服务能力能否切实提升,乡镇能否实现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是衡量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新的组织架构如何顺畅运行的问题。在运行机制上,乡镇党委守土有责,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发挥乡镇党委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D建引领,明确职能职责,全面落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和工作责任,加快执行速度,提高落实质量、提升执行效能。二是强化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针对乡镇改革后干部队伍新成份多、工作经验不足的实际,要切实建立完善新老干部传帮带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经验、威望等优势,帮助年轻干部不断成长提升,尽快成为能胜任各种角色、工作任务的多面手,全面提升乡镇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干部激励奖惩制度,强化制度建设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坚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切实破解基层干部忙闲不均、人员闲置和人力资源浪费等现象。要切实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不断提升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既增强“快牛”的获得感、荣誉感,又能激发“懒牛”“慢牛”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无需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氛围。三是凝聚基层治理工作合力。要牢固树立“县乡一盘棋”思想,强化城乡治理委员会的职能作用,统筹谋划、合力推进,切实构建起权责统一、协调顺畅、运行规范、简约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由地方基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抓总,加大调研力度,针对解决现存问题及时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基层治理工作成效作为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D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选优、提拔任用、晋升职级、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各成员单位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篇2:

围绕基层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创新,认真开展思考与探索基层发现乡镇街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影响和制约着乡镇街的职能履行和属地管理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问题

  (一)职能不清,职责不明

  一是基层乡镇街道总体职能界定不清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上级派什么干什么,哪个紧干那个,考核哪个干那个,致使全镇在工作中许多该干的事没有干好。二是内设机构职责不清。从调查统计情况来看,全镇内设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责也不明确,一些机构几乎形同虚设,没有明确的职责,内设机构负责人往往是按照急、难、重的事情去做,没有履行单位职责的意识和概念。三是工作人员职责不清。干部不清楚个人的职责是什么,领导派什么就干什么。由于以上三方面职能界定的不清晰,好多该干的事无人干,忙时“一窝蜂”上,其它工作常受影响,赋予全镇的职能没有得到较好履行。

  (二)权小责大,权责不等

  一是任务繁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全镇承担的事务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上级任务,而且包括一些突发性事件。特别是综治维稳、企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任务十分繁重。上级部门安排一件事,全镇就要忙几天。二是权力很小。乡镇没有执法权,主要靠政策法律宣传和说服教育来推动工作,每当遇到“钉子户”需要治理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三是责任重大。乡镇由于其自身所处的位置,要承担较多的目标任务,与之相对应的必然是较多的责任和问责。

      二、对策建议

  (一)合理核定乡镇编制

  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由区委编办根据的规模、特点和实际需要核定。对于乡镇一线辅助性等岗位,根据实际需求,采取基层购买服务等形式补充人员力量。

  (二)强化人才服务保障

  适度提高基层工作待遇,吸引年轻力量特别是青年人才到基层历练。在行政招考和事业单位招录中,在合理的基础上降低门槛,根据人才需求,在年龄、学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采用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的方式,打破传统机制,合理调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赋予乡镇街道更加灵活的用人方式。

  (三)完善科学考核制度

  对于乡镇街道的考核中,坚决剔除不合理的考核指标,减少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无关的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活动,切实为乡镇街道松绑,使得从“应付考核就一套、照看细则造材料”的工作机制中解脱出来。

  总之,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创新的目的是重构国家、社会、农民关系,城乡关系以及体制与机制等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使乡镇街道更好地服务于群众,这就要求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建立服务优先、上下协调、精干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提高乡镇公共服务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因此,对于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创新须全盘考虑,稳步推进。不仅要精简机构和人员、转变基层职能,同时要注意创新和提高乡镇街道公共服务的能力,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各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使机制创新能够实现促使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篇3:

关于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

 

  基层行政执法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基层治理水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决定着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执政能力、国家治理的根基和水平。

  据调研,目前我市镇街综合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上下体制不顺。最主要的是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没有统一明确的上级指导部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要面对区县的多个行政执法机构,个个都指导,实际没人管。二是执法结构不清。存在上级部门派驻执法、乡镇街道综合执法、职能科室分散执法“三张皮”,力量整合难,执法结构乱。三是执法队伍不强。执法人员配备不到位,而且还经常被混岗使用、多岗兼职或者挪作他用;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足,执法能力较低,人员流动较大。四是执法保障不够。执法经费预算有限,工作难以广泛开展;
没有专用执法车辆,执法效率效果不佳;
没有统一执法服装和标识,执法权威和执法公信力不够。五是委托执法不实。有的委托执法流于形式,虽签订了委托执法协议,但实际上仍是委托方或者以委托方为主开展执法,受托方仅予以配合;
有的委托执法缺乏可行性,有些事项专业性很强,镇街不具备条件,无法开展;
有的委托执法未落到实处,受托方消极不为、怠于执法。

  为适应镇街工作特点,使基层行政执法在服务保障群众需求上有更大作为,按照党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有必要把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为此建议:

  一是明确指导部门。负责对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进行统筹、协调、指导、规范等。建议市委编办牵头,在市和区县两级政府设立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具体可设在市(区县)城管局或司法局。

  二是理顺执法体制。明确镇街对本辖区内各种行政执法力量的统筹职能,整合执法队伍,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依法、科学界定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职能,做到有岗有责;
按照工作需要,执法人员配备到位;
加强管理,执法人员尽职履责;
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做到人岗相适;
适当提高待遇,保持执法队伍相对稳定。

  四是强化执法保障。市(区县)政府将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执法装备,加强设施建设。建议全市统一执法服装和标识,各镇街根据实际,配备执法车辆和其他执法装备,有效保障执法。

  五是规范委托执法。建议市级出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清单,法定事项必须实施,赋权(或委托)事项双向选择,做到明权责、真委托、接得住。按照“谁主管、谁培训,谁委托、谁培训”的原则,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按照“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原则,加强执法人员轮岗交流。

篇4:

关于加强我区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后续管理的建议

    我区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后,全区原有的14个乡镇、4个街道变成了8个乡镇、8个街道,乡镇一级政权组织减少了6个,基本上达到了整合机构、精简人员、提高效能的目的,初步建立起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后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职能转变比较缓慢。乡镇、街道机构改革虽然进行了重新设置,人员也进行了定编上岗,但有些新成立的机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乡镇干部混岗现象比较普遍,还是采取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等传统方式开展工作,有些新设置的机构还是形同虚设。由于乡镇机构改革是“下改上不动”,上级政府部门改革没有同步进行,行政管理方式没有改变,“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大量繁重而具体的工作,仍需要通过乡镇进行落实,工作重心很难转移,职能转变十分缓慢。(二)编制分配不够合理。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在确定乡镇机构编制时,没有充分考虑各乡镇、各街道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工作量等实际情况,统一执行了上级规定的不同类别乡镇人员控制的最高上限,结果造成部分乡镇人数与承担工作量不成比例。如鲁塘镇没有合并前,行政事业编制实有59个,合并南溪后行政编制才56个。部分街道因行政区域重新调整,机构编制与行政职能不匹配。如,下湄桥街道接管了下湄桥村和铜坑湖村,北湖街道接管了渔场村和同心桥村,燕泉街道接管了三里田村、渔场村一组。这些村组都涉及到农、林、水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但现在这些街道没有相应的机构编制。(三)债务问题依然突出。我区乡镇绝大部分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骨干财源缺乏,收入总量较小,不能满足日常开支需要。为保证工资发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刚性支出,多年来乡镇不得不从财政收入以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债务,加之机构改革又使一些乡镇接纳或增加了一些新的债务,使乡镇债务问题更加突出。新成立的增湖、涌泉街道,白手起家,百业待兴,干部职工面临“兴家和兴业”双重压力,更是履步艰难。(四)所撤乡原有经济功能弱化。乡镇体制是根据区域经济结构的要求进行调整的,被撤并的乡随着行政中心的转移,其原有经济功能的萎缩和弱化成为必然。相反,保留的主体镇则面临着规模膨胀的巨大压力,如果不及时正确引导并有序调控,对主体镇的整体经济局势将会产生负面影响。(五)闲置资产处理亟待规范。随着乡镇的撤并,许多被撤并乡镇的办公用房和学校、医院等成为闲置资产。如不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贱卖滥卖闲置资产或无偿占用闲置资产现象有可能出现,导致国有和集体资产白白流失。如断然处置,有些国有集体资产又存在权属不清问题,必将成为引发新的社会稳定的隐患。(六)干部能力有待提高。这次乡镇、街道机构改革,让一批理论知识丰富的年轻干部,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年轻干部工作热情很高,但基层工作经验普遍不足,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短时期不能很好的实现有机结合,在服务群众、指导生产、处理矛盾、调解纠纷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相对欠缺。

二、加强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后续管理的几点建议(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乡镇职能转变。要自上而下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清理不符合规定的达标评比事项和“一票否决”事项,改变层层分解指标下达任务的做法,减轻乡镇工作负担,转变乡镇工作重点和管理方式,逐步建立新型的农村管理体制。乡镇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明确改革后设置机构的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逐步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变政府主导为政策引导,变强力推动为示范带动,变分解任务为提供服务,着力建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型政府。(二)实行编制总量控制,科学合理调配人员。继续坚持“乡镇机构编制省级宏观管理和总量控制,5年内只减不增”的原则,在不突破乡镇编制总量的前提下,科学调整乡镇编制,合理调配使用人员,使乡镇承担的工作量和拥有的人员相一致。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解决“无身份”的事业编制副科领导干部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团结向上,奋力前进”的良好干事氛围。(三)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减轻乡镇财政负担。加大对贫困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落实分流人员相关待遇,减轻乡镇财政负担,为乡镇职能转变提供保障。要研究出台化解乡镇债务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办法,督促乡镇从增收节支中逐步消化遗留债务,避免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要加强对机构改革后乡镇财政收支的监管,提高乡财区管水平,坚决杜绝新增债务。对新成立的增福、涌泉街道要重点关注、重点扶持,使街道各项工作尽快衔接、尽快上轨、尽快发挥作用。(四)倾注更多优惠政策,坚持发挥经济功能作用。要对被撤乡镇所在地从业的村居民,在建房和经营方面实行税费减半征收,并给予批地、子女入学、经商办照“三优先”。继续保留新落户在被撤乡镇所在地的乡镇企业和其它形式的民营经济实体,在税费上要低于中心镇的收缴水平。要把已撤并的小集镇列入管理重点,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严格按照原编制的集镇规划,突出把好建设审批关,坚决刹住违法建设行为,为小集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处置闲置资产。要依法依规清理闲置资产,尽快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相关政策措施,使各单位在处置集体资产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为保护国有集体资产和群众利益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可将地段较好、权属不清的闲置资产,用来兴办幼儿园、合作医疗机构、福利院等,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阵地。对偏、远、闲、散资产,可向社会公开拍买、租赁或承包,其所得收入用于偿还乡镇债务。同时积极吸引业主商户兴办实业,实现发挥资产效益与带动乡镇经济的双赢。(六)注重乡镇干部培养,增强服务基层本领。要采取进修、开展专题讲座、外出交流以及邀请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讲课等方式,加大对机构改革后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对农村工作方法和处理复杂问题办法的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增加工作经验。要采取传、帮、带等形式,多给竞争上岗的年轻人员提供锻炼机会,提高其应对农村复杂局面的能力,培养乡镇工作骨干,增强服务农村本领。

推荐访问:(4篇)关于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材料汇编 存在问题 汇编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