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良性互动

时间:2022-08-11 12:55: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良性互动,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良性互动

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3篇

【篇1】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历史上重大改革答题模版

一、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二、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③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改革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进步

⑥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国家和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四、改革的作用:

第一,打击旧势力的特权,保障进步势力的利益

第二,缓和社会矛盾、抑制土地兼并、巩固政治统治、促进社会稳定;

第三,促进生产力(小农经济或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富国强兵、社会进步;

第四,促进民族融合、思想解放;

第五,促进社会转型、近代化和文明演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六,有利于赢得民族独立,获得民族解放。

【篇2】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第2讲 近代中外重大改革

江苏考试说明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明治维新。3.戊戌变法。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客观: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

①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

③思想: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失败唤醒了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④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

(2)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

2.目的

(1)直接:缓和矛盾,摆脱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国威。

(2)根本:巩固沙皇专制和地主阶级的统治。

3.内容

(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须高价赎买。

(3)组织上: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在村社上面设置了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

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5.影响

(1)

(2)局限性: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二、明治维新

1.历史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

(4)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名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权。

2.基本内容

(1)政治:彻底破除旧政治体制。

①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③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先是大力发展官营企业,后又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培养高级军事人才。

③建立近代化海军。

④扶植军事工业。

⑤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4)实行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①教育改革:整顿旧的教育机构,建立三级近代学校体制,创立专业技术学校,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②传播改革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提倡自由主义和欧化主义。

③改变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中的陈规陋习,进行“欧化”运动。

3.历史影响

(1)积极

(2)消极

三、戊戌变法

1.背景

(1)国际环境: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民族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民族危机加深。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2.概况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措施,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开始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3.主要内容

(1)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办报,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3)军事:裁汰绿营,改用西法训练军队。

(4)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

4.结果:失败

(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原因

5.历史影响

(1)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考向一 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史料二 1857年1月3日,沙皇政府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参加委员会的大多为大贵族地主,他们并不热心改革,委员会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为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亚历山大二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1861年沙皇颁布“二一九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人民版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史料三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1.史料一信息“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表明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史料二信息“为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等表明农奴可以赎买一块份地,获得份地的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这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3.史料三信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及“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等信息表明在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

1.怎样理解史料一中“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提示:理解: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

2.根据史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为推进改革进程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

提示:对策:沙皇政府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改革法令规定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大贵族地主的不满情绪。

理由:改革是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各方面,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

[史论归纳]

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这次改革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它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2)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加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考向二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保元平治以后,朝纲废弛,兵权终坠武门之手,国为封建之势,人有兵农之别,降至后世,名分皆泯灭,其弊不可胜言。……大政维新后,四民渐得自由之权,此乃平均上下,齐一人权之道,亦即兵农合一之基也。于是,兵非从前之士,民非从前之民,均为皇国一般之民,报国之道本无其别。

——[日]由井正臣《日本近代思想大系》

史料二 第732条 户主的亲属且在其家者及其配偶,谓之家族。

第749条 指定家族成员的居住地点;
家族成员不得违反户主之意而自己决定其住所;
若不服指定,户主可免除对该成员的抚养义务,直至使其离籍。

第750条 家族成员的婚姻和有关实行收养等事宜,要经户主允许,否则可使其离籍并拒绝其复籍。

——1898年《明治民法》

史料三 子敬感父母乃人情自然的流露,忠孝之大义乃发自此至情。……我国以家族制度为基础,举国成一大家族,皇室乃我等宗家,我国民以子对父母之敬爱之情崇敬万世一系之皇位,是以忠孝一致不相分,……忠孝一致实乃我国体之特色。

——[日]唐泽富太郎《教科书的历史》

1.史料一信息“四民渐得自由之权”信息反映了明治维新中为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和宣布四民平等措施,对于日本历史发展的意义来说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史料二信息“家族成员不得违反户主之意而自己决定其住所”“要经户主允许,否则可使其离籍并拒绝其复籍。”等表明明治维新中户主仍然享有很重要的权力,家族成员要受制于户主,体现了改革具有封建性。

3.史料三信息“我国民以子对父母之敬爱之情崇敬万世一系之皇位,是以忠孝一致不相分”等体现了家族亲情与忠君思想相结合,近代化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社会变革,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带有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的特点。

1.根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促使“四民渐得自由之权”的具体改革措施。“四民”“均为皇国一般之民”对日本历史发展有何意义?

提示:措施:明治政府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废除贵族称号);
宣布“四民平等”(规定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允许华族、士族和平民之间通婚)。意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史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现象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提示:现象:个人依旧受到家族(家长)的控制;
利用家族亲情宣扬忠君思想。

影响:使日本近代化带有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史论归纳]

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更新改造。

(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考向三 近代俄国、日本和中国三次改革的比较

[史料研读]

史料一 西人近世文明入我国,以嘉永元年(1848年)始,虽民心早有所向,然肉食者鄙,循守旧制,奈何?……幸我朝有识之士,秉“国为重”、“肉食者为轻”之大义,更赖帝室尊严,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史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

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

——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史料三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史料一信息“更赖帝室尊严,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等表明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2.史料二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作者认为明治维新的成败表现在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同时也保留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走上扩张之路。

3.史料三信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作者认为百日维新的成功表现在,它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但“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未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目标。

1.根据史料一与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方面举例说明“我朝有识之士”是如何“废旧制,立新政”的。

提示:政治方面:废藩置县;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废除幕府体制,建立近代天皇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经济方面: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
推行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2.史料二和史料三作者均认为明治维新和百日维新各有成败。请结合史料与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提示:说明: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崛起为东亚强国;
但保留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走上扩张之路。百日维新的失败,未能确立君主立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但在思想领域起到启蒙的作用。

[史论归纳]

近代俄国、日本和中国改革成败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俄国

日本

中国

国际环境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进步潮流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侵略中国

帝国主义阶段,瓜分世界、资本输出潮流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

受工业革命影响,一些部门出现机器生产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但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弱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封建专制不强,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改革

准备

较充分

较充分

不够充分

改革者

的实力

有实权的亚历山大二世

西南大名、中下级武士等,实力强大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没有实权的皇帝

措施的

有效性

有效可行

有效可行

一纸空文,无法实施

(2)启示

①要有高水平的领导集团,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注意把握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联合一切进步力量等。

②要掌握领导改革的实权。

③要重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④要乐于接受外来先进文明等。

考向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2016·江苏单科,24A)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结合农奴制改革内容中有关农奴经济和政治地位的知识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结合农奴制改革的形式和主持者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要与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如何对待守旧势力,改革者的进取精神等角度回答。

答案 (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
地主割占好地;
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
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
专制制度影响;
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
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
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2.(2016·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司法改革是俄国近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
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材料二 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实施的司法改革被誉为大改革中最为成功的改革。改革创建了以欧洲司法模式为蓝本的新司法体制,司法独立、审判公开、辩诉原则、陪审团审判、律师制度等全新的制度和理念引入俄国。司法改革为俄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晚期帝俄经济及社会的转型。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与帝俄

晚期法治国家建设》

材料三 当西方朝社会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时候,俄国却反应迟钝,好像处于停滞的状态……只是到国际霸主地位受到沉重打击后,俄国统治者才稍微清醒过来,勉强的开始第二次学习西欧,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

——夏诚《世界现代化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司法改革对俄国的深远影响。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俄国“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的理解。

答案 (1)特点:贯彻英法等国资产阶级司法原则(效仿英法,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坚持司法平等和司法公开;
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
不均衡性和不彻底性。

影响:推动俄国法治近代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2)理解: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近代化道路),但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考向二 明治维新

3.(2015·江苏单科,24A)“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信息“自天皇以下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即可得出“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的结论;
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众人趋之若鹜”即可得出“国民竞相效仿”。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的信息“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即可得出“认识到模仿虚饰的缺陷,开始理性对待西方文明”;
第二小问,前者可从摆脱民族危机和落后的现状的需要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后者可从全盘西化的危害和自身文明的价值对比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由材料二中的信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即可得出“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的结论。

答案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
涉及范围广泛;
国民竞相效仿;
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
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
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4.(2016·江苏徐州模拟)日本人说:明治维新“为前所未有之大变革,凡百庶政,殆皆创始于是时,而以教育制度为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富强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富强,当平民百姓尚未脱离无识贫弱境地时,王政维新的美名终究也是徒有其名而已,对抗世界富强各国之目的也必然难以达到,因此使平民百姓的知识进步,吸取文明各国之规则,逐步振兴全国学校,广泛普及教育,则是今日的一大紧急任务。

——木户孝允《振兴普通教育实乃当务之急》

材料二 明治政府教育纪事(节选)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新《学制》,迅速普及教育。

1881年制定《中学教学大纲》。

1894年,五所高等中学改称“高等学校”,设法、医、工、文、理、农、商等专业学科。

1871年,在工部省设立“工学案”,专门负责科技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1886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师范教育令》。

1896年3月,国会通过《小学教员年功加薪国库补助法》。

材料三 日本公民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率

年代

1885

1890

1910

比率

1.8%

2.1%

2.3%

——材料二、三均摘编自贺小飞《浅析日本明治维新

时期的教育改革》

材料四 《教育令》经1880年修改后规定,从小学起要实行“尊皇爱国”的思想教育。1882年文部省颁布了《关于小学修身书编纂方针之训令》,提出:虽然儒学是来自于中国,但它与日本的道德修养紧密结合着,如果日本采用儒学教法,必须先学习尊崇处于国家最高地位的天皇。

——肖兴安、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

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木户孝允认为“振兴普通教育实乃当务之急”的理由。据材料一,指出日本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2)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治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主要举措。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案 (1)理由:西方国家进入工业化时代,日本仍是封建落后国家;
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目的:实现国家富强;
提高国民素质。

(2)举措:颁布新学制,修订教学大纲;
设立专门人才教育和培养机构;
重视师范教育和教师待遇;
充足的经费保障。

(3)影响:加速日本近代化进程;
培养尚武精神,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考向三 戊戌变法

5.(2016·江苏南京学情测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而已。然则变将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害曰锢智慧,其二害曰坏心术,其三害曰滋游手。

——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

材料二 1898年光绪帝发布上谕:乡试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
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
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经济特科之设,朝廷原期取英才,以备贤良之选,非为幸进之途开营谋之路。……夫千年之弊俗,而一旦扫除之。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在戊戌年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的人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严复提出废八股的主要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戊戌变法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在教育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千年之弊俗,而一旦扫除之”没有实现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答案 (1)理由: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
清政府统治危机,有识之士要求变革。

(2)变化:增加了外国政治、经济等的内容。

措施: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
设京师大学堂;
设专门学堂;
鼓励私人办学;
选派留学生。

(3)原因:守旧势力的反对;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

认识:改革要尽量减少阻力;
依据国情;
讲究策略等。(言之有理即可)

6.(2016·江苏扬州模拟)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不成功的变法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
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
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

——沈渭兵《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 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

吴汝纶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他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

——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材料三 日本维新前在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个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日本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大多数参与了藩政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新人物”的反对?

(3)参照材料三对明治维新的认识,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次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 (1)表现:不撤旧衙门;
不抑制君权,赋予君主大权;
尊孔学为国教。

(2)原因:康有为个人学养不足,对儒家经典随意描画。

(3)原因:缺少群众基础;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不彻底;
领导者缺乏政治经验。

(4)条件:成熟的领导力量;
完善的理论指导;
坚实的群众基础等。(任两点)

【篇3】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冯教授提出:让改革与法治
良性互动
如何以特点是“定”的法律法规去适应特点是“变”的改革要求,是当前法治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千帆竞发的今天,这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处理好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意义重大。回顾30多年的改革进程和法治建设,二者始终处于相辅相成又具有内在张力的关系状态。从相辅相成角度看,改革向前发展的每一步,都极大地促进了法律制度的优化创新,造就了一支从外部约束权力膨胀的经济力量;
从内在张力角度看,坚持改革,就是要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突破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法律规则。以特点是“定”的法律法规去适应特点是“变”的改革要求,难度可想而知。如何实现改革与法治之间的良性互动?有人认为,深化改革的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因此要敢于突破“法律框框”,允许“良性违法”。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如果法律可以随意突破,在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征收征用、企业改制、环境评估等问题上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和权威就会荡然无存。如果说在中国法制极不完善的情况下,“良性违法”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避免,那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再允许以“改革”“发展”或其他名目任意违法,就没有任何理由了。事实上,法治并非总是滞后于改革,法治同样可以引领改革。凡是对新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改革事项立法,改革决策须与立法决策同步进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如果不管不顾既有法律规定,将领导意志凌驾于宪法法律之上,强制推行某个改革方案,势必危及改革自身的合法性;
忽视理论提炼和经验积累,匆匆忙忙把不成熟的办法确立为法律制度,也会影响改革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火热的改革实践,为丰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了不竭动力。法如流水,应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汩汩前行。在改革过程中,实践经验比较成熟、已经被证明为正确的改革成果,以立法形式固化下来,是对改革的承认,也是对立法的发展;
改革试验尚不充分、实践经验尚不成熟,但又迫切需要立法的,可先作出原则性规定,为进一步改革预留空间,为立法创造可能性。同时,如果实践证明现行法律法规的有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成为改革的障碍,就要及时通过法定程序予以修改或者废止。边立边破,有改有废,那么以改革之梭,定能织就华美的法治之锦。改革不能以牺牲法制的尊严、统一和权威为代价。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同样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臻完善的过程,二者有效衔接、相互激荡,才能助力一个发展中大国展翼前行。
第1页共1页

推荐访问:改革 互动 法治 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良性互动 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