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7-24 13:1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4篇

【篇一】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党内监督工作的操作指南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作为目前唯一经中央全会审议通过的条例,意义重大。《条例》坚持问题导向,主体明确、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形式多样,为推进新形势下党内监督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操作指南。

责任主体更加明确

明确了“谁来监督”

《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着眼坚持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起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模式。第一章总则第九条规定,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第二章到第五章分门别类对五类监督主体即党的中央组织、党委(党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党员开展党内监督的职责和方式作了详细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党委(党组)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内监督工作,负责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党的工作部门是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在不同领域的载体和抓手,承担职责范围内的党内监督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战斗堡垒,发挥着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的作用。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应当积极行使党员权利,认真履行监督义务。第六章明确了包括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人民政协、审计机关等有关国家机关,各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群众等组成的外部监督主体,强调要实现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的有机结合。

对象突出“关键少数”

明确了“要监督谁”

党内监督不能泛泛谈、盲目抓,必须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是“关键少数”。党章在总纲中强调,“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明确,要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条例》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在坚持党内监督全方位、全覆盖的基础上,突出了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第六条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贯彻了党章的明确规定,体现了党的一贯要求。

【篇二】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这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顺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能动地把握干部监督工作的主动权,我们认为,必须从干部监督工作的创新入手,积极探索面向新世纪的干部监督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从新的形势对干部监督工作新的要求着眼,进一步转换思想观念,逐步确立以"立体、宽带、刚性"为特征的干部监督工作新思路当前,干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监督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必须摆脱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放开视野,敞开思路,置身更高的层面、更大的空间、更宽的领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全面创新。1、监督的运行方式要从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转变。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逐步提高。干部监督工作也应打破相对封闭的格局,步入开放式监督的轨道。一是监督的途径应由组织监督向执纪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不断拓展,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做到干部工作开展到哪里,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实施到哪里。二是监督的范围从工作圈向其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不断扩大有效监督的范围。三是监督形式要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考察预告、专项调查、谈话诫勉、来信回复等多形式监督转化,让群众真正参与干部考察工作,让干部考察工作真正扎根群众,改变以往机械划定考察范围的工作方式,主动深入到所有"知情"群众中,对干部进行立体开放式考察,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考察工作中来,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内"透视"考察对象,使干部接受群众的有效监督。2、监督的运行程序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化。长期以来,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事后监督上,即干部出现了不良苗头或问题才去制止,去纠正,去查处。这种事后监督,实际上是一种被动消极的监督。那么,怎样才能由被动监督转变为积极监督呢?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考虑:一是从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入手,开展思想监督;
二是从引导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入手,实施权力制约;
三是从遏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行为等方面入手,强化组织监督;
四是从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入手,引进群众监督。通过对干部行为的全方位规范和约束,可以起到超前防范性监督的作用。3、监督渠道由单一型监督向复合型监督延伸。采取自我监督与纪律监督并重,制度监督与立法监督并用,公开监督与隐形监督并施,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并行,审计监督与审察监督并举等措施,逐步实行干部监督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切实改进传统的单纯依赖纪律监督和组织监督的做法,弥补其"先天性"的不足。特别要进一步改进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办法,坚持任期审计与离任审计、定期审计与随机审计相结合,防止和克服干部在任虚假繁荣,离任留下窟窿的现象。二、从激发内在活力、规范外在行为着眼,以正面导向为主,不断拓展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监督的新视野不断赋予干部监督工作的时代内容,是增强干部监督工作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因此,监督内容的创新,是干部监督工作创新的着力点。1、干部学习教育的监督。加强对干部学习教育的监督,是干部监督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干部学习教育管理还缺少一定的刚性。各级干部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确定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岗位知识的储备目标,明确其要达到的知识水平。组织部门对其通过学习后是否达到目标要求应实施职能监督,定期组织述学、评学和考学,把学习成绩作为提拔使用的依据之一。2、干部工作绩效的监督。对干部政绩的监督是新时期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使命。对干部工作绩效的监督能否做到科学、严密、全面、准确,直接关系到干部监督工作质量的高低。当前在干部监督工作上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在干部个人操行上,只要安分守纪,即使工作业绩差一点,也能进入称职干部的行列;
只要班子不出乱子,能够维持过去的,也能进入理想格次等等。这样容易形成误导,使一些干部不思进取,求稳怕乱。因此,在实施对干部绩效监督时,应进行刚性考核,具体应把握这样几点:一是考核内容的科学性。即:不仅要监督干部平时的操行是否规范,更要注重监督干部任期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为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情况;
二是考核手段的灵活性。按照目标要求,运用定性与定量、考察与考核、评议与审计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考核。三是考核标准的可比性。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细化量化标准,对在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基础条件下所创造的工作业绩进行对照比较,主要看位次、看水平、看发展。3、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针对干部工作的新情况,进一步拓宽考察渠道,既要监督干部的工作圈,又要监督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在方式上可采取公开考察、回访考察、审计考察、走访考察、民主测评、问卷调查等。通过对领导干部"三圈"的考察,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全面情况。三、从强化干部监督效能着眼,实行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一体化,着力构建与多元化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相适应的干部监督管理新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在于建立起一整套简易、便行、管用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对各级干部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1、完善组织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由于干部实行分级管理,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直接承担考察选拔的各项具体工作。因此,组织部门必须在党委领导下,紧紧抓住干部工作的主要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把好"入口关",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选拔出来。同时,建立领导干部预警教育制度,定期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那些群众反映较大的干部进行重点谈话诫免,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健全领导班子内部相互监督机制,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一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凡属重大决策必须经集体讨论,不得由个人或少数人擅作主张。二是严格党内民主生活。坚持会前过堂、会中参与、会后督查等有效措施,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特别是要总结、借鉴这次集中开展"三讲"教育的经验,每次民主生活会着重解决领导班子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两个突出问题。三是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党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民主氛围。3、建立干部监督管理的群众参与机制,着力提高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制度,扩大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范围。一是严格选拔领导干部的民主推荐制度,凡未按程序进行民主推荐,组织部门一律不予考察,党组织一律不予讨论和审批。二是建立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制度。在搞好民主测评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领导干部的民意调查制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建立测评网页等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也可以把这项工作与推进政务公开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帮助广大群众了解情况,实施监督。三是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的信访、举报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干部的监督管理。4、建立横向联动机制,形成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合力。加强与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力求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干部的监督管理,产生监督管理的叠加效应。一是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合。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考察干部,便于实施对干部的全面监督。同时,应注重运用考察成果,搞好选拔任用。对工作业绩突出,但廉政建设有问题的人员不能重用;
群众反映较好,但工作平庸的不能重用,形成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任用氛围。二是与宣传部门联合。加强新闻单位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舆论监督。三是与人大、司法、审计等部门联合。支持人大做好对政府组成人员的述职、评议工作,强化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定期与司法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把党内监督与司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5、建立横向联动机制,形成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合力。加强与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力求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干部的监督管理,产生监督管理的叠加效应。一是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合。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考察干部,便于实施对干部的全面监督。同时,应注重运用考察成果,搞好选拔任用。对工作业绩突出,但廉政建设有问题的人员不能重用;
群众反映较好,但工作平庸的不能重用,形成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任用氛围。二是与宣传部门联合。加强新闻单位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舆论监督。三是与人大、司法、审计等部门联合。支持人大做好对政府组成人员的述职、评议工作,强化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定期与司法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把党内监督与司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四、从提高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着眼,以增强合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新制度做好新时期干部监督工作,必须要有一套比较规范的制度作保证。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门牵头,每季与纪检、监察、检察院、法院、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联系一次,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综合分析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剖分析案例,研究相关对策,制定防范措施。对来信来访或举报中反映的比较严重的问题,由纪委、公安、检察等单位进行立案审查;
对于匿名来信或一时难以查证的,或反映干部一般问题够不上立案审查的,由组织部门调查核实,进行诫勉谈话;
对重要的或涉及面比较广的案件,经党委批准,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共同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2、建立党委议事制度。各级党委担负着管理干部的重要责任。应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可进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坚决克服重提拔使用轻监督管理的现象,切实解决好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和不会监督的问题,特别是要研究解决好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的问题。同时,要为那些在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事业心强、工作力度大、得罪了不少人的干部撑腰壮胆,形成干部监督工作的良好氛围。3、建立干部监督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历来高度重视干部监督工作,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加强干部监督的理论。组织部门要组织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和政策文件,提高业务理论素养。同时,还可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干部监督工作人员到先进地区或部门进行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不断提高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4、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度。根据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一级对一级的监督责任,上级要及时了解下级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下级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酿成严重错误,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追究有关领导的失察之责。干部监督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在本级党委的领导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真正把干部监督工作的责任落到实处。

【篇三】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改革的深层次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区的服务对象、工作

内容、组织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社区党组织必须不断改进工作

方式,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提高服务功能,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当前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社区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突出表现为五大矛盾:

1、整合社区资源的高要求与社区党组织较低职位的矛盾。社区党组织要开展工

作,聚合好社区内各种党建资源是前提,但社区作为城市最基层的组织,有责无权,

没有手段对各种分散的党建资源进行整合。同时,社会、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够,

有的下岗职工党员不相信社区、单位党员瞧不起社区、离退休党员顾不上社区、纯居

民党员帮不上社区、辖区单位党组织不需要社区,他们参与社区党建的自觉性不高,

有时在地方党委的号召和社区党组织上门做工作的情况下,参与一些社区共建活动,

但形式上是被动型而非贡献型,形成社区党建“一头热”的现象,许多单位党组织不

知道在社区党建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

2、工作的高要求与不相适应的社区干部队伍的矛盾。当前,社区所辖范围、工

作职能、内容和面对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区党组织的职责更广、任务更

重、工作要求更高,但目前社区干部仍然以原老居委会干部为主体,年龄结构老化,

文化程度低,社区知识、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特别体现在民主法制观念和服务手段

上。同时,目前社区干部待遇偏低,没有纳入社会保障系列,他们感到政治上无盼

头,利益上无享头,前途上无奔头,工作无动力,一些优秀人才难以被吸引和留住。

3、服务功能的高标准与经费短缺、投入不够的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

程中,社区党员和居民的需求水准不断升高,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由

于社区投入不足,导致各种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领域不宽,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水

平不高。同时,一批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涌进社区,社区党员数骤增,

党建活动阵地不够、活动经费压力加大现象比较普遍。

4、繁重的行政负担与社区党建工作的矛盾。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有的社

区居委会被当作政府的延伸点,当作政府在基层的“角”,经常有行政命令任务,有

检查验收。这样,一方面社区承担了太多的政府职能,工作呈行政化倾向,成为“经

济、行政、社会复合体”,社区自治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疲于应付,投

入党建工作的精力较少,更无精力思谋社区服务。

5、日益复杂的社区党员群体与单一的管理模式、活动方式的矛盾。社区内党员

类别复杂,既有从业党员,又有无业党员;
既有公有单位党员,又有非公党员;
既有

本地党员,又有外地党员;
既有高收入党员,又有低收入困难党员。他们的思想、需

求又各不相同。面对这样的党建生态,目前社区党建工作存在三个方面的不适应:一

是社区党建资源的缺乏与社区党员队伍的急增不相适应;
二是社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

理方式与社区党员队伍结构的复杂化不相适应;
三是社区党员的需求多样化和教育服

务内容的贫乏不相适应。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形成齐抓共管、共驻共建的好的氛围。要

利用各种会议、媒体和活动,大力宣传社区党建的重要性。一是统一各级领导的认

识,克服社区“虚事务”、“软任务”的思想,树立“不抓社区党建是失职、抓不好

社区党建是不称职”的思想观念,实施社区党建“领导工程”。二是统一各职能部

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的认识,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形成共驻共建机制。三是

统一社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认识,增强认知度、认同感,营造人人知晓、个个参与社

区党建的浓烈氛围。针对有的在职党员“单位意识”强、“社区意识”差,对单位

“藕断丝连”的现象,推行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党组织的双向评议制度,对社区“四

评”,对单位“三议”:评社区服务,看群众是否满意;
评社区事务,看是否公开文

明;
评干部形象,看是否称职。评议由社区党建联系会主持,评议结果在社区中公

布。

2、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理顺各种关系,形成好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明确社

区居委会的工作职责,理顺各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如街道与居委会的关系,街道、

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的关系,街道社区居委会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关

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好的工作机制,一是综合协调机制。在县区成立社区党建

工作指导委员会,在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在社区成立党建联席会。二是广

泛参与机制。组织社区内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的党组织,在职党

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做到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

事业联办,社区环境联建,文体活动联谊,社区经济联抓。三是责任落实机制。如社

区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制、检查督办制等。

3、进一步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建设一支好的社区干部队伍。一是拓宽选人渠

道。以从机关派、从企事业单位聘、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从社会上招等选人用人方

式,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工作。沙市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51名大专生,

下到社区通过社区居民选举,32人担任居委会正副主任。荆州区今年也选派了12

名大专生到社区工作。二是改进选任方式,按社区自治要求,探索社区干部直选、党

组织书记“三推一选”。全面推行社区干部聘任制。沙市区采取“笔试”入围、面试

测评、依法选举的办法,对社区干部实行全员竞争上岗,364名参选人员,落选1

05人。三是加强社区干部教育培训。每年至少培训一次。最近,荆州市委组织部举

办的党建示范社区负责人培训班,把专家授课与经验交流、实地考察相结合,收到较

好效果。四是建立健全社区干部激励制度。对社区干部定岗、定责,要采取多种方式

确保社区干部工资的及时发放,为社区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解决社区干部

的后顾之忧,使社区干部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去。对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

干部予以表彰,授予各种政治荣誉。

4、进一步加大物化投入和政策扶持,构建好的阵地设施。保证社区党组织的办

公用房和建好党员活动阵地是抓好社区党建的基础性工程。在社区建设中,地方政府

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一是城建规划,在小区建设审批中必须有配套的社区办公用

房;
二是社区内国有、集体闲置资产社区优先共享;
三是企业破产的资产中剥离资产

用于下岗党员建社区;
四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向社区下派工作任务的要做到“权随责

转、费随事转”;
五是对社区兴办的各种有偿抵偿服务项目实行政策扶持,增强造血

功能;
六是市、县(区)要把社区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近年来,我市

采取街道拨付一点、共建单位扶持一点、党费支持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等办法,在各

社区建立了党员活动阵地,其中35%的面积在50平米以上,电教设施全,学习活

动环境优。

5、进一步加大党员管理模式和活动方式的探索,寻求社区党建好的途径。加强

对社区内党员的分类管理。一是直接管理社区党员。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划分党员责

任区,搞好民主评议,组织各种党建主题活动。二是探索管理流动党员。对流出的党

员,要跟踪联系,掌握其思想、工作情况;
对流入的但关系未转的党员,要组织他们

参与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发挥他们的作用。三是协助管理在职党员。把辖区单位在职

党员在社区中的表现反馈给其所在单位。在党员年度考核、提干、晋级、评先表模等

事宜中要主动征求在职党员所住社区党组织的意见,并把社区对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

现评价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四是帮扶下岗困难党员。发挥党组织广泛联系辖区和外界

社会的优势,帮助下岗党员实现再就业,解决特困党员的生活问题。

积极探索党员活动方式。在单位党员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下岗党员中开展

“双带”(带头再就业、带领职工再就业)活动,在退休党员中开展党员责任区、先

锋岗活动。荆州区荆东社区2002年8月创办雷锋互助社,通过“爱心储蓄”形式

进行社区服务。一年来,社区党员居民“储蓄”好事4000多件。一些市直机关、

事业单位党员与社区特困党员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为他们送学习资料、送致富

信息、送温暖,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增强对党的信心,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6、进一步抓好创建示范社区活动,形成抓社区党建好的工作载体。以创建党建

工作示范社区活动为抓手,推动整个社区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一是抓好各种硬

件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基础阵地建设、社区管理和服务设施建设。软件建设包

括工作制度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党建活动设计等。二是要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和试验

作用。示范点要在基础阵地建设上作示范、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上作示范、在提

高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上作示范,在建立共联共建机制、加强各类党员管理、提

高党建活动效益上作探索。三是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经常组织参观学

习,用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用样板来带动其他社区的党建工作。

【篇四】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环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城市环卫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性环节,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综合质量,是权衡城市综合管理层次的指标之一。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新形势下环卫工作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日益显现,严重阻碍了城市化建设的整体步伐。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现阶段环卫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总结出为降低现有环卫工作的复杂性、被动性,并保障环卫工作机制的具体内容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环卫部门与相关单位应以时代要求为标准,及时调节卫生保洁手段,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宏观调控职能,以便实现城乡卫生处理统一化策略的最终目标。

标签:新形势 环卫工作 对策

从环卫工作的本质角度出发,环卫工作属于一种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社会工程,其最终目标为通过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处理,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1]。此外,在新时代中,人们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表明,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环卫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应采取多元化管理机制,全面解决我国环卫工作所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广大居民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得环卫工作成为一项“民心工作”。

一、新形势下环卫工作问题表现分析

1.卫生保洁手段与时代要求脱节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卫生保洁方式为:白天完成保洁工作,夜间无人管理环境卫生。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部分城市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主要体现为购物步行街、繁华商业街的出现与繁荣,这就表明,为适应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许多城市居民,乃至乡镇居民,趋向于于夜晚时间前往各大商业区或超市采购所需物品,甚至于部分地区存在夜间购物人流量远远高于白天购物人流量的现象[2]。由此可见,广大居民于夜间产生的垃圾量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若环卫部门仍然采用传统的保洁手段,则市容市貌将被脏乱的卫生环境所影响,且该现象的发生不仅会拉低地区的综合层次,还会大幅度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

2.环卫工作重复性强、被动性强

自我国推行城市化建设以来,中小型城市处于高速发展的轨迹中,例如:大多数城市于市中心或郊区设立了工业园区与经济开发区。同时,由于每所城市的不同地区所采取的具体环卫工作开展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导致环卫工作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亦不相同[3]。加之个别地区现有环卫管理机制不足,造成该地区大部分环卫工作处于重复性较强的僵局,譬如:针对某一地段的环境卫生,停车场管理部门、广场管理处、房管部门、城管部门、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等,均需对

推荐访问:纪委 新形势下 存在问题 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纪委监委新形势下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