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论文文学6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26 15:10:06 浏览量:

论文文学第1篇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文文学6篇,供大家参考。

论文文学6篇

论文文学 第1篇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XXX老师、XXX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

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她耐心的辅导。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XX老师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系统能够及时开发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论文文学 第2篇

题目:论汪国真诗歌的特点

系(部):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科:中国现代文学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

一、论文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来说,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可谓耳熟能详,汪诗因此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汪诗不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而且汪诗更有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来自于诗人汪国真对中国宋元以来传统诗歌的那种豁达、飘逸和洒脱的人生哲学的二次创造。诗人汪国真的这种人生态度被现今社会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够让广大的青年人在复杂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启迪,坚实理想信心。

本篇论文通过对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旨在为广大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肤浅的价值理论,让更多的人广泛地认识并认同这位上世纪盛名卓越的抒情诗人及其诗歌特点,明确汪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从而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对汪国真及其诗歌添加关注的眼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汪国真作为当代一位抒情诗人,他完全不同于闻一多、徐志摩、顾城、舒婷等这些早期中国诗坛上的领军人物,汪国真的诗歌创作阶段比较晚,将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语言抒发着平凡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隽永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诗风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其诗歌在广大的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文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缺少广泛而有力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国外这块广褒的文学土地上,依然没有他光辉的影子。当然,这种现状的产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诗的影响力几乎只局限于青年人这一层面上,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体味,因此在创作上不必进行权威的学术解析;二是现今文学界里,诗歌这以文学形式的地位每况愈下,已经处于文学的低潮阶段,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对于汪国真诗歌的研究,我觉得应该着力加强。

三、论文研究目标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对汪国真诗歌的特点进行探究,凸现汪诗的艺术魅力,进而弘扬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使广大社会认同"诗歌来源于生活,却更深层次地反映生活"的观点。

四、论文研究内容

汪国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中年诗人兼书画大家。汪诗能从平凡的事理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题昂扬,寓意深刻隽永,表现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力。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汪国真的时代背景;

2、关于汪国真创作高峰期的分析研究;

3、汪国真诗歌的特点及研究;

汪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上较有针对性、篇幅短小、明白晓畅、精炼而富有哲理、充满了音乐美、诗中小我与大我并存,等等;

4、汪国真及其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五、论文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对比研究、研读归纳研究

六、论文进度安排

收集材料,建立论文大致的框架模型

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批

写作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审阅

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七、论文参考文献

01、《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诗歌美学》,谢利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诗论》,朱光潜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4、《谢冕论诗歌》,谢冕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5、《中国古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06、《汪国真诗文集》,汪国真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07、《从席慕容、汪国真到洛湃》,杨光治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0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9、《汪国真抒情诗精选赏析》,王昆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10、《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姜红伟著,黄河出版社出版

11、《新作家文丛》,若冰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2、《现代诗歌创作论》,薛世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王卓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14、《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郭旭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5、《海子作品精选》,海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6、《郭沫若经典作品选》,郭沫若著,当代世界出版社

17、《徐志摩作品精选》,徐志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8、《语言学大意》,乐嗣炳著,中华书局1923年出版

19、《中国诗学专著选读》,张寅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泰戈尔诗选》,(印度)泰戈尔著,冰心等译,中国书籍出版社

论文文学 第3篇

[摘要]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之一苏珊·兰瑟关于叙事权威的理论来解读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经典小说《到灯塔去》可以看到,吴尔夫在小说的公开叙事层构建了一个“自我消抹”的叙述者形象,而在隐蔽叙事层,却勾勒出一个无处不在的叙述者形象。通过分析探讨小说的叙述者在隐蔽叙事层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到灯塔去》的叙述者就好比是1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小说所推崇的那种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上帝”,这样一个“上帝”型叙述者依靠和分享了男性作家的叙事权威,而吴尔夫本人对叙事权威的追求和依赖决定了她缘何可以在现代派和女权主义运动中树立自己的双重地位。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述者;
叙事权威;
弗吉尼亚·吴尔夫

《到灯塔去》是现代派小说家和女权运动先驱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经典作品。自1927年问世以来,广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与追捧。不难发现中外评论家对小说的研究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但迄今为止鲜有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而本文则试图从这些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并得出新的结论。

西方经典叙事学上承俄国形式主义,中经英美新批评,下接法国结构主义,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聚焦于被叙述的故事,对叙事作品的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展开研究,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起源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性主义摇旗呐喊,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为女性形象批评,反思传统文本中的"“厌女症”,揭示菲勒斯中心主义;
中期建构妇女文学史,并纳入黑人和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近期向理论建构纵深发展,反思以男性文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理论,提出建设“女性美学”(female aesthetics)设想。其中,法国学派受拉康、福柯、德里达的影响,关注语言、再现、心理和哲学问题,如克里斯蒂娃、西苏、伊利格瑞提出女性书写(ecriture feminine)和女性行为批评(gynesis)的理论;
英美学派关注主题、母题和人物等传统批评观念,重在社会历史研究。肖沃尔特认为从整体看可以发现妇女作家想象的连续性,反复出现的模式、主题、问题和形象,因而提出女性批评(gynocritics)和性属理论(gender theory)。

概而论之,结构主义经典叙事学和早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目标不同:前者属于形式主义范畴,倾向于抽取普遍规则,对文本进行一般观察,强调客观性和抽象化,具有具体化、符号学化、技术性强等特点;
后者属于政治批评范畴,在政治参与和主体经验上揭示具体文本的意义,具有宏观思辨、模仿再现和政治化等特点。早期女性主义批评通常不涉及叙述技巧,而经典叙事学研究一般也不考虑性别因素,不讨论叙述声音的语境、社会性质和政治寓意。经典叙事学和早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各有利弊,而两者融合,恰恰能取长补短。

针对经典叙事学忽略文本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语境的弱点,可以借用性别,语境和再现等女性主义理论来弥补;
针对早期女性主义批评过于印象化的弱点,可以借用叙事学领域系统的形式分析模式来弥补。叙事学是方法,女性主义是思考视角。两者渗透能够引发新的视点,打破西方文学界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之间的长期对立。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叙事形式分析与性别视角融为一体,同时关注人物、作者、叙述者、读者和性别因素,关注生产者和读者所处的时代、阶级、性别、性取向以及种族的必然联系。女性主义叙事学隶属于后经典叙事理论:在经典叙事学基础上将注意力转向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从共时叙事结构转向历时叙事结构。

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开创人美国学者苏珊·兰瑟,像大多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一样具有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背景,同时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论影响。她于1981年出版《叙事行为:散文化小说的视角》,率先探讨叙事形式的社会性别意义,1986年发表宣言式《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首次使用术语“女性主义叙事学”(feminist narratology),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该学派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随后,两位代表作家的论著在美国面世:一为兰瑟的《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一为沃霍尔的《性别化的干预》。有关论著在《叙事》、《文体》、《PMLA》等刊物纷纷问世,女性主义叙事学渐成显学。

为了证明女性叙述文本的特殊性,仅仅使用叙述话语理论阐释会出现偏差和缺失,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中多次引用分析《埃特金森的匣子》(1832年)这个书信文本——由于新娘有义务向丈夫公开所有的信件,于是她给知心姐妹写了一封信:

我已经结婚七个礼拜,但是我(丝毫不觉得有任何的理由去)追悔;
我的丈夫(根本不像)丑陋鲁莽,老不中用……他的信条是,应该把妻子当成……(双方都不该)只能一门心思想着服从(而不应视之为)玩偶;
我……不(这样不奢望我能比现在更)幸福。

仔细阅读会发现书信暗含玄机,区别在于是否隔行阅读。词句的重新组合导致语义和语气上的本质变化:丈夫以为赞美自己,知心女友看到的是新娘痛斥丈夫,懊悔婚姻,新娘和女友关心女人的婚姻幸福,而隐含读者读出的是对社会婚姻关系男权思想的抨击。兰瑟指出书信的表面文本是软弱无力的女性文体,拟态模仿卑微元助,柔和依顺;
潜在文本却具有能动直接理智、有力度有权威的男性语言特点。私下潜在的受众是心灵相通的女友;
表面公开的受众是丈夫。所以,在男权中心社会,女性作家在不被认可的边缘化处境下,为赢得叙事权要采取机智的叙事策略。

兰瑟的著作《虚构的权威》研究在特定的时期女性取得话语权威的策略,意在建构女性叙述声音理论。“声音”这个术语,在叙事学中指叙事讲述者,有别于作者和非叙述性的人物;
在女性主义中指身份和权力。兰瑟将两者融入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中,认为叙述声音和被叙述的外部世界具有互构关系,因此探讨女性叙述声音要联结社会身份和叙述形式、文本与历史;
兰瑟创造性地透过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三种叙述声音模式,总结女性叙事声音实现话语权威的策略。作者型叙述声音指异故事的、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叙述者采取全知视角点评叙述过程,对其他作家和文本作深层思考和评价。个人型叙述声音即热奈特指称的自身故事叙述,讲故事的我是主角,私人声音公开化。集体型叙述声音指表达群体的共同声音。

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中说到吴尔夫“在她的叙事行为中谨慎地加入了。距离感”,这种“没有消抹作者的距离”赋予她的小说以叙事权威。本文正是基于兰瑟对吴尔夫作品中叙事声音的探讨,具体分析《到灯塔去》的叙述者在潜在文本中的所作所为。笔者认为这部小说的叙述者好比是经典现实主义小说所推崇的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上帝”。这样一个“上帝型”叙述者依靠和分享了男性作家的叙事权威,从而帮助吴尔夫本人在文学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运动中奠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达洛威夫人》(1925)租《到灯塔去》(1927)同属吴尔夫中期诗话意识流小说。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采用了多重人物聚焦的叙事方式,关注的重心是人物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但从整体看,《到灯塔去》的叙述者比《达洛威夫人》的叙述者更为隐蔽却也更为重要。在《达洛威夫人》中,叙述者藏匿于人物背后,记录并传达人物的所思所想。在阅读时,读者尽可跳过这个幕后叙述者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在《到灯塔去》中,叙述者却摇身一变成了“主角”。小说描写的重心不是人物的思想而是叙述者本身。事实上叙述者在众多人物意识间穿梭却对他们的意识不予认同。虽然叙述者也曾尝试“垂帘听政”,但总体来说,她失败了,而且是彻底失败了,叙述者的形象“无所不在”,她的“声音”充斥着整个文本。即使是在一直被评论家推崇为“作者自我消抹”典范的第一和第三部分里,读者也可依据那些无所不在的蛛丝马迹找到藏匿于人物背后的叙述者。在小说的第二部分,叙述者更是直接越过人物,跳至前台,发表她对生与死的哲学感悟。

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型叙述者通常现于经典现实主义小说,他独立于故事之外,像“上帝”那样高高在上,了解故事内外发生的一切,拥有无限的权威。而现代派小说中的叙述者不再能够高高在上,自封上帝,同时也不再需要和要求那种全知全能的外露权威。从总体上看,《到灯塔去》的叙述者扮演的是上帝而不是人的角色,她行使着1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小说中全知全能型叙述者的无限权威。在小说中她对人物的言行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权威的评论,并最终攫取了原本属于人物的声音。

在《到灯塔去》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查特曼式“公开叙述者”的存在,因为总是有那么一个“拥有阐释权威的人把人物的思想转化成间接性的表达”。人物声音被压制甚至不被允许进行自我表述,这个穿插其中的叙述者不仅自己说,还替别人说,她成功地攫取了小说人物的发言权。作为“全权代表”的叙述者自由穿梭于众多人物的意识间,居高临下、冷漠超然地向读者讲述人物的所思所想,解释评论人物的一言一行。更有甚者,她还超越时空限制,成功观察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讲,小说打破了经典现代派小说对叙述者观察角度和认知能力的限制,获得了经典现实主义小说叙述者才拥有的那种全知全能。

小说第一部分“窗口”围绕“量袜子”这一外部事件展开,参与其中的是拉姆齐夫人和她的儿子詹姆斯。在拉姆齐夫人“如果今天天气不好,我们就改天去(灯塔)”这样安慰性的话语后,她让詹姆斯站起来比比袜子是否够长。再过几行是,她心不在焉地告诉詹姆斯要一动不动地站好,可这小男孩还处于几分钟前母亲告诉他不能去灯塔的失望中,故而显得焦躁不安,腿不停地动来动去。跳过许多行,我们读到拉姆齐夫人对詹姆斯更加严厉的警告,这次詹姆斯听话了,拉姆齐夫人量了袜子,结果发现袜子太短了。这一外部事件在又一长时间中断后以拉姆齐夫人吻了吻儿子的额头并提议帮儿子另找插图来剪而结束:“拉姆齐夫人缓和刚才的严厉语气,举起他的额头吻了吻。‘让我们另外找一幅插图来剪吧’”。

在“量袜子”这一琐碎外部事件中,作者把许多人物的内心活动穿插其间。牵涉其中的不仅包括前面提及的拉姆齐夫人和詹姆斯,还包括诸如“人们”和“班各斯先生”等事件发生时不在场的人物。是谁在看拉姆齐夫人并得出结论“从未有人看起来如此悲伤”?又是谁在发表那些关于眼泪集结并于暗处掉下的模棱两可,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屋里除拉姆齐夫人和詹姆斯以外没有别人,显然那些言论不可能出自她们之口,也不可能是紧随其后开始讲话的“人们”发表的。既然如此,结论只能是:那些言论是叙述者的。

此外,“窗口”还有对其他一些次要外在事件的描述。这些事件与“量袜子”这一主要线索分属不同的时空,如电话交谈和修建房屋就发生在别的时间和空间。在“量袜子”事件开始不久,读者就被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时空,聆听班各斯先生在电话里和拉姆齐夫人关于火车、旅行的谈话。关于眼泪的那个段落已经把读者带离了他们所在的时空;
而这段关于电话交谈的描述更是把读者带人一个无法确定、超越现实的空间。至此《到灯塔去》的叙述者挣脱了人物聚焦,有限视角的束缚,获得了全知全能的观察角度和阐释能力,从而赋予作者以外露叙述权威。

在小说的第一和第三部分中,叙事者自由穿梭于不同身份、背景、年龄、心态的人物内心世界,对他们的内心活动、言行举止进行多角度观察、前方位报道和权威性评判。她时而进入莉莉·布里斯克的内心活动,时而穿梭到詹姆斯的童心世界,时而又陷入詹姆斯夫人的沉思苦想中。她知道詹姆斯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多方面的”;
她也了解莉莉懂得了“爱情的脸谱千变万化”。虽然叙述者试图通过自由直接引语把自己的思想和人物的思想混成一团,让读者不易察觉到她的存在,可惜她彻头彻尾地失败了。在阅读小说时,读者可直接越过叙述者进入人物内心世界,叙述者“不存在”的幻觉消炭了,他们很难相信詹姆斯会说出“任何事物都是多方面的”这样与他实际年龄很不相称的话,也很难相信“爱情的脸谱千变万化”是莉莉本身对爱情的领悟。诸如此类的哲学式感悟和格言化表达又是用一般现在时(不同于用一般过去时来表达的人物思想和言行)、来表达并附着在加括号的小说人物上。这种时态上的差异拉开了小说叙述与人物的距离,而距离就意味着叙事权威。

事实上,《到灯塔去》的叙述者暗度陈仓,把沉思、劝谕和预示这些过时的,不再为现代派小说接受的叙事手法置于深层文本中。她通过授权小说人物想什么,说什么而分享了传统全知全能型叙述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吴尔夫在这部小说的表层文本中消抹了叙述者,使其融入人物的意识里,在深层文本里却保留了一个完整清晰的叙述者形象。吴尔夫的叙述者就这样通过无所在而达到了无所不在。因为,如果小说人物都众口一词、异口同声地使用叙述者的语言,那么这样的叙事也就建立了一种更高更大,无法复制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正是吴尔夫这样的女性作家向往和追求的。

自福楼拜开始;
以詹姆斯倡导的,珀西·卢伯克支持的新的“间接和侧面”的叙事手法要求用小说人物的感受取代叙述者的“画外之音”。正如乔伊斯借《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斯蒂芬·迪得勒斯之口:所表达的那样:“理想的叙述者应该修炼到无声无形”。现代派小说理想的叙述者,和现实主义小说中公然暴露在读者面前对人物发号施令的“上帝”型叙述者不同,它藏于人物背后,引入不同人物的声音,对这些声音不加干涉,任其自由发展。

每一个人身边涌动着的流旋的生命力,一旦以其勃发之力注入每一个人,他们便会获得一种特有的、无形的美学生命,戏剧性的场面也就即此产生……艺术家就像创世的上帝,出现在自己亲手创造物的上下左右,里里外外,隐而不见,修炼达到无声无形,若无其事地修剪着自己的手指甲。

这样一种美学意识要求现代派小说的叙述者赋予读者一种“消抹”的幻觉,这种幻觉产生于对“叙事者自我意识的压制,对叙述者和受述者之间交流的阻碍,以及对叙述立场外在标记的遮蔽”。

在《到灯塔去》这部现代派小说中,吴尔夫采用了人物聚焦的叙事,试图给读者一个“消抹”的幻觉,但小说没有任何一部分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甚至任何纯粹聚焦于单一视点的叙事也没有。吴尔夫在小说的一、三部分采用了多重人物聚焦,在第二部分里则采用了零聚焦叙事。在公开叙事层面上,她力图让叙述者消融到人物的意识活动里,达到无所在的境地,但在隐蔽叙事层面上,她却保留了一个清晰的叙述者形象,从而构建了一个无所在却又无所不在的叙述者来帮助她本人获得叙事权威。吴尔夫缘何如此渴望得到外露作者权威,笔者认为可以从她的家庭背景和女性主义立场里找到一些答案。

吴尔夫成长在一个文学世家,但这样一个家庭却没给她提供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她的哥哥们可以上剑桥接受最正统的英国教育,而她只能呆在父亲的书房里看书学习。长大后的她虽成了自觉的女性主义者,却又不得不置身于并依靠着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先锋派的庇护。她对现代派小说里,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深感不满,也意识到那些患了“失语症”的女性群体有必要站出来发出自己_的声音。

和《到灯塔去》中的拉姆齐先生一样,吴尔夫本人对名声的消逝和死亡的威胁无法释怀。作为一个自觉的女性主义者,她渴望获得永久的名声,渴望和乔伊斯那样的现代派男性小说家齐名。同时她也深知在男性一统天下的英国文学中,一个女性作家要获得这样的名声和地位是何其困难,但吴尔夫尝试并做到了。她不仅在现代派小说潮流里名垂青史,也在女权主义运动中树立了自己的丰碑。对英国文学传统上白人男性独有叙事权威的靠拢和倚靠使得她牢固奠定了自己在一片诋毁女性现代派作家的现代派小说运动和一片批判男性的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双重重要位置。

当然,吴尔夫的创作历程和她本人女性主义立场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吴尔夫开始是一个旧女权主义者,坚持男女应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权利。但是她很快就觉察到这种思想的局限,认识到在一个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即使在家庭之外拥有了和男人平等的权利后,在家庭之内,特别是在人的思想观念之中争取平等的权利却更为艰难。于是,吴尔夫着手去解构男性政治思想即文化霸权,尝试着去确立书写历史的女性视角,从而成为新女权主义的思想先驱。难能可贵的是,吴尔夫没有让思想固化,而是走向了一种更加理想与和谐的女权主义阶段。因为吴尔夫认识到,在父权制社会里,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同样都是不自由的。而人类的解放必须以消除一性对另一性的奴役为前提,必须以两性协调互动达到统一和谐为基础。于是她努力寻求一种新的解决之道,这就是她著名的“双性同体”的理论。吴尔夫从最初片面强调男女法律上平等的旧女权主义开始,到20世纪60、70年代从文化角度去解构男性政治文化霸权、确立女性视角的新女权主义承接,以及最后强调在社会中男女的和谐发展所预示的20世纪90年代后女权主义发展的新方向。吴尔夫没有把获得选举、受教育等法律权利,也没有把女性获得思想文化的平等待遇视为最终目的,而是把实现人类社会的解放定为女权主义的最终目标。从她本人女性主义立场的发展变化出发,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吴尔夫何以在《到灯塔去》中如此倚重男性小说家所持有的那种阐释和评价的叙事权威来使自己权威化。事实上,小说的叙述者在文本中“就是女性主义者并且还冠以其作者的真名实姓”。

论文文学 第4篇

摘要: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时期是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没有魏晋就不会有诗坛的辉煌而支撑魏晋文学并具备导引作用的人物必属三曹。但是中国文学史上关于三曹的研究却相当少,这足以引起研究界的重视,而在三曹的情感表述异同、风格比较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针对三曹诗歌的研究价值还是空前巨大的,本文以三曹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为视角来分析三曹诗歌,对进一步研究三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三曹;建安风骨;情感表达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究其原因,“建安风骨”可谓是第一功臣,那么何谓“建安风骨”呢?即汉末建安时期,在曹氏父子周围聚集了许多优秀诗人,他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至此,毋庸置疑,支撑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甚至走向巅峰的当数三曹无疑。然而,虽然他们三人都为魏晋诗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三者的风格以及反应问题的侧重点都是存在差异的。本文将从情感表达方式这一视角来具体分析三曹诗歌的异同。

一、三曹在表达对战争的厌倦,对军人消极抗战的愤恨、对贫苦大众的同情之感上的异同

无论是身处汉朝的权族还是作为魏朝的皇族领袖,三曹都身陷政治漩涡,在凶险无比的政治生涯中体验人间的冷与暖,所以他们都有一颗拯救大众之仁心。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不但在政治上具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气魄”,在诗歌创作上也是汉魏诗坛的独秀。《蒿里行》的创作背景即是董卓专权、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东汉末年。“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这句描写了讨董各路军队的列阵观望、畏葸不前、不愿齐心协力奋勇杀敌的消极心态,也表达了诗人当时的焦急心情和对消极抗战者的恼恨。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凄惨之状也无不痛快淋漓的揭露了军阀频造战乱使得劳苦大众流离失所的丑恶行径。《苦寒行》则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曲折艰险的征途、食宿无衣的窘境以及身处艰难军旅生活的军人对战争的厌倦以及浓郁的思乡之情。“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突出征途之艰,“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则是表达出士兵的思乡心切,“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描写了军人生存条件之差。纵观曹操这一题材的各个时期的乐府诗歌,可以发现其中的微妙关系,堪称“诗史”,前人称之为“汉末实录”。曹丕的《令诗》中“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下民哀哀糜恃,吾将以时整理”虽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但却没有那样浓烈的抗战意向。而被亲兄逼作“七步诗”的曹植在政治上的造诣甚至不及曹丕,更何谈与其父相提并论,但是所作的政治诗却多于其兄。他的《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通过“游侠儿”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从军一展宏图的志向。与其兄一样,曹植所写的篇数不多的政治诗所表现的政治理想、宏伟气魄都不似其父那般具体,那般真挚激烈。

那么为什么又有这些差异呢?那是因为社会的剧烈动荡对他们的影响不同。曹操所经历的时代,是汉、三国、魏时代,他亲身经历了社会由动乱到局部安定,所看到的自然是社会的黑暗,人们的苦难。诗人写这些诗的目的就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痛斥那些乱臣贼子的丑恶行径,为广大有志之士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曹操的很多诗到末尾都申述自己的伟大抱负,其原因在于想说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非一己之私,使得他的诗充满积极情怀。曹丕曹植虽然自幼受父亲的熏陶,但是等他们真正具备创作能力的时候,社会局势已经大体稳定了下来,曹操定都邺下以后,他们兄弟虽然有时也随军征战,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诗酒宴饮,对社会的动荡、百姓的苦难虽然了解一些,但却没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关于政治的诗歌也就甚少。

二、关于慨叹岁月短促,表达对人生的忧虑方面

战争的残酷、政治的腐败使得当时文人对人生充满了种种忧虑。世事无常,生命脆弱,人们面临各种生离死别的考验,因此他们开始感慨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促,想要更多的时间跟亲友团聚,享受人间的情与爱。自古至今,无数文人便将此寄托于自己的诗中,三曹也无不例外。

曹操的《龟虽寿》描绘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但是《短歌行》中也有“去日苦多”的惆怅,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成就了他诗歌史上的古直悲凉。身为皇帝的曹丕也有同样的感慨。《善哉行》中的“人生如寄”、“岁月如驰”表现了曹丕对时间的珍惜,具有着浓郁的时间意识。经历被父亲冷落、被兄长算计的曹植对这方面的感触尤为深刻。

三、关于自我形象的塑造,个人情感的表露方面

三曹诗里,自我形象塑造得最为完整鲜明的当数曹植。在曹植的诗里,可以找到他理想抱负的建立与幻灭和一生感情变化的轨迹,找到他各个时期不同的自我形象。《公宴诗》中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作者以“公子”自称,描写了贵族公子“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的闲适生活。虽然不如曹植般完整,但是曹操的自我形象也塑造的极为鲜明。那是一个渴望天下太平的仁者形象,是拯救全国百姓于水深火热的明君形象,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者形象。总体上讲,曹操是通过《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诗篇描述出自己既可以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又学富五车的能文能武形象。但是曹操的诗较难反映出他一生的情感变化。曹丕的诗只有《黎阳作诗》、《令诗》等稍塑其自我形象,多为代人之作。

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同的社会地位、人生遭遇、个性特点以及文学素养。身为军人,曹操性情较为豪放,较少矫柔做作,所以他的诗多是真实感情的自我流露。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他一定没想到自己还有成为诗人的天分,只是由于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感触激发了创作灵感。因此,曹操的诗中塑造出来的自我形象是真实而又自然的。作为皇帝的曹丕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正所谓自古难两全,他的矫情自饰成就了他的皇帝伟业,然而人的有限的精力限制了他在诗歌上的长足发展,所以他的诗中只有少数塑造了他的寂寞孤独情怀,自我形象不甚完整。

诗歌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本文中叙述了三曹在忧国情、叹世情、思乡情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等方面的情感,对于为数不多诗篇描绘的男女思慕情没有详述。但是,三曹对中国抒情诗歌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很多题材的鼻祖均始于三曹。而中国文学史上关于三曹的研究还是相当少的,这足以引起研究界的重视,在三曹的情感表述异同方面、风格比较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针对三曹诗歌的研究价值还是空前巨大的,而我们以后的探究任务也是艰巨的,但是我相信,认真钻研“三曹”,我们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论文文学 第5篇

进入21世纪,我国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持续升温,儿童的文学教育也成为令人关注的课题。儿童文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在人们儿童阶段以及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大学中文院系里缺乏比较好的儿童文学的课程,甚至师范院校也不开儿童文学的课程。国内目前也缺乏理论比较完善且具有可持续性、普及性的教材。谭旭东的《儿童文学概论》填补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教材的空白。

谭旭东,当代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儿童教育专家。出版诗、散文、小说、童话和寓言等60多部,译著40多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10多部。文学理论著作《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为国内唯一以儿童文学理论获得该奖的学者。

《儿童文学概论》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列入“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系列,这也是一套目前国内最权威也最全面的中文专业教材,囊括了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王一川的《美学原理》等被广泛采用的中文专业权威教材。其中,谭旭东所著的《儿童文学概论》是唯一由个人独著的理论教材,是教材系列的补位之作,填补了儿童理论教材方面的空白。《儿童文学概论》共31万多字,分为绪论、儿童文学的基本内涵、儿童文学的生产与传播、中国儿童文学概述、外国儿童文学概述和儿童文学各种文体等六部分,综合阐述了儿童文学的基本内涵,引导读者多视角地理解儿童文学,并论述了儿童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多种方式,梳理了中外儿童文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轨迹。此外,该著作重点介绍了儿童文学各种文体创作的情况、特点及其不同的发展轨迹,并对一些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其后还附录了儿童文学作品选读,同时给出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供读者参考。综观《儿童文学概论》,该著结合了儿童文学理论的宏观讲述与作品的微观阐释,作为一本教材,理论方面与教学应用全面兼顾,从多重文化视阈出发考察儿童文学,体现了作者历史纵深与现实思考的`多维追求,值得肯定;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

一、文学理论的宏观讲述与作品的微观阐释

从《儿童文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体例编排上来看,其不仅涵括了儿童文学理论的宏观讲述,同时对涉及的作品做了详尽的文本阐释,宏观与微观结合。

从结构来讲,全书将儿童文学的基础理论、综合概述、文本分类及分析等作为论述展开的要领,章法严谨,论述清晰,既有宏观的理论讲述,又有微观生动的案例与文本分析,打破了以往很多儿童文学概论类教材文学概论型的索然无味的单纯理论介绍,突破了许多教材从文体论来梳理学科发展的习惯,全面中可见具体,脉络清晰。

首先,《概论》对儿童文学的相关理论作了系统全面的讲述。如果只是分门别类的以不同的文体分类来介绍儿童文学,不免太过琐碎、繁杂;
如果只是对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泛泛而论,那就会变得抽象无实。因此怎样既做到有高度的理论概述,又能使读者学得具体知识,是《概论》所要琢磨的首要问题。不得不说,《概论》从儿童文学的基本内涵切入,涉及美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个方面,探究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引导读者多视角地理解儿童文学。更为重要的是,《概论》并不把儿童文学局限于中国或者是当代的范畴,而是综照中外儿童文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打破了一直以来单纯的基本理论介绍,对儿童文学的发生及发展轨迹,特征与价值,生产与传播以及文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阐释,使读者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儿童文学的历史状况和当代特点、基本原理等,更为系统地掌握儿童文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其次,《概论》对具体文本做了详尽的阐释用以辅佐理论,这表现在对基础理论的多角度阐释与对于具体文本的细剖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基础理论部分,《概论》不是孤立考察儿童文学,而是把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儿童文学的基本内涵,对儿童文学的定义与内涵做了具体的阐释,细致的分析了儿童文学语言、形象、意蕴等特征以及儿童文学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在介绍了儿童文学的相关基础理论、阐释了儿童的艺术特征及价值之后,谭旭东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把握中外儿童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轨迹以及中外儿童文学的历史渊源等,系统的探讨了儿童文学的艺术起源和发展演变;
另一方面,谭旭东对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进行了细致的区分,从童话、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科幻小说、绘本、儿童戏剧、寓言、儿歌等九种文体出发,探究各类文体的特征、发展轨迹等,并结合生动具体的文本实例对各类文体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此外,《概论》在对各种文体进行专题论述和介绍时,打破了传统的儿童文学概论统一论述的写法,考虑了内容的新鲜性、生动性,并突出了每一个文体的自足性,把各类文体与具体案例分析对应起来,注重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联系,力求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概论》无论是对基本原理的论述,还是对于各种文体的分析,都注意尽量避免过多的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论证,而是紧密联系儿童文学现状、发展趋势和作品的成败得失,来认识、把握和揭示儿童文学各类文体的特征以及其自身规律。比如,对“童话”这一集合了民间故事与人类智慧的文体,作者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评析,对童话幻想性、叙述性、变形性、象征性等特征作了生动的、有说服力的阐述,把创作实践的经验上升为理论,理论分析与作品结合,使得文学理论更明白易懂。从《概论》所涉及的具体文本来看,《概论》对各类文体分析研究之具体,论述材料之翔实,说明《概论》对文体分类并非泛泛之论,而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础之上,是作者长期积累的结果。

二、理论化与教学应用的全面兼顾

《概论》作为一本专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除了介绍儿童文学的相关知识外,呈现出既有系统化的理论又适用于教学的特点。

在知识体系的设计和专业知识的介绍上,谭旭东特别注重理论知识和艺术分析的结合,将理论与一系列的具体文本分析结合,以具体的文本分析来推动对各类文体以及儿童文学总体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既增强了《概论》的可读性,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读者的鉴赏水平。

《概论》非常重视其作为一本教材的应用性。首先,过去的儿童文学概论教材,大部分和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叙述语气接近,章节设计也很接近,因此这类书作为教材理论性强而缺少实用性。《概论》不再是晦涩生硬的阐述,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加之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文字简练生动,行文流畅,可读性强。如一些儿童文学教材对儿童文学下定义时经常从“儿童本位论”、“儿童年龄分层”的角度出发,晦涩难懂,需要读者另外去做大量的功课才能明白,而谭旭东于儿童文学的定义则简单明了,将儿童文学放到现实生活语境中阐释,更具现代意味;
其次,《概论》对儿童文学的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仅可以作为本科的教材,还可以指导语文教师。值得注意的是,《概论》每一小节之后都有延伸阅读,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参考资料,有助于读者拓宽思路。除此之外,《概论》每一章之后都会有思考题,在教师布置作业方面提供了很大方便,也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概论》还涉及了文学理论批评与儿童文学作品评论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一些儿童文学创作爱好者而言,可以在其创作中起到引导作用;
最后,《概论》有很强的问题意识,教材针对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提出新的看法,从而达到指导儿童文学创作、教学与研究的目的。

三、历史纵深与现实思考的多维追求

《概论》从历史的纵深切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探源,将儿童文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沿着儿童文学发展的轨迹探求不同时代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概论》从儿童文学这一特定的内容出发,多向度、多侧面、多层次地研究分析了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轨迹以及其现状,并将外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纳入进来,探究中外儿童文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把儿童文学放在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放在物质和精神的广阔背景下探索、揭示儿童文学的特殊规律。

《概论》还对当下儿童文学的发展现实进行了思考。《概论》纵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观照外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回归中国当下,针对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概论》指出儿童文学在理论批评方面以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与建议。首先,《概论》注意到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作品评论的“失语”和滞后现象,并对此提出了自己重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以及儿童文学评论及写作等方面的见解: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应突破“本质主义”的围栏,从单纯的审美批评走向审美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相互借重,同时应“开拓新视野,实现话语更新”“采用新方法,构造新景观”“抓好队伍建设,形成学科优势”,为儿童文学批评重新走上儿童文学发展的前台而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指明了道路;
其次,《概论》在观照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同时,对儿童文学进行了多维思考,指出当代儿童文学创作过度商业化,电子阅读威胁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和阅读,儿童文学奖的设置欠公平,中国儿童文学落后于外国儿童文学等诸多问题,以引起儿童文学界、少儿出版界和儿童教育界的反思与思考,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四、方法论的自觉

《概论》的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其方法论的自觉。在编写过程中,《概论》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中外结合的方法、边缘辐射的方法进行操作。如《概论》对于每一个文体的讲述都是各类文体历史的发展轨迹与基本理论以及艺术特征的结合,既有史的支撑,也有论的新颖;
而对于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阐释则是中外结合,探究中外的历史渊源,使得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
边缘辐射的方法则体现在《概论》对儿童文学的相关概念的阐释分析、对于阅读课和语文课的区别的阐释等诸多方面。《概论》以儿童文学为中心,介绍了与其相关的“儿童读物”“幻想文学”“民间文学”“青少年文学”等概念,多视角引导读者了解儿童文学,并对儿童文学概念的特殊性有准确认识。

五、多重文化视阈下的儿童文化考察

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捕捉能力,以其前瞻性的学术目光积极探索、积极思考,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考察儿童文化,具有独特的創新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概论》打破了单纯从文学角度来阐释儿童文学的习惯,从传播学、出版学、教育学的等多个角度来探析儿童文学;
二是《概论》对新作家、新作品的大量引入与评析;
三是《概论》从“成长”的角度观照儿童文化,具有理论的创新性。

首先,《概论》从出版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探究儿童文学阅读文化。这是以往的儿童文学教材没有涉及的。作者注意到了当下儿童文学出版十分活跃的现象,并综合分析出版业的市场数据,不仅从商业的角度阐释儿童文学的出版,还将儿童文学的出版与文化传播、价值传播相联系,将每一本少儿图书的出版都与文化价值传播联系起来,探究少儿出版对儿童文学的重要性。《概论》还认为儿童文学的出版对儿童阅读文化构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出版业在经济上也对儿童阅读文化起着重要的回馈作用,《概论》将儿童文学的创作、儿童文学的出版、儿童文学的阅读和接受链接起来,将儿童阅读文化提升到了民族未来精神塑造的高度,给儿童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此外,《概论》综合考量儿童文学,认识到儿童文学一个重要的价值——对教育的支援。《概论》把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联系起来,把儿童文学看做语文教育的优质资源、有机组成,这就点明了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紧密联系,推动了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与应用,把儿童阅读抬高了一个台阶,这也是儿童文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其次,《概论》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对新作家以及新作品的积极引用与评述上。儿童文学的著名作家、经典作品不胜枚举,《概论》拓宽思路,把眼光放到当代的作家作品上,列举了一些新的作家,新的作品,使得经典不仅仅限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概论》在附录中列举了各门类经典作品选,并开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作品100部。其中所涉及作家大部分是新作家及新作品,以当代居多,其中还有一些普通民众的作品,如简梅梅的《嘻哈小子》等。这种对于新作家、新作品的发现与挖掘体现了作者对于重新评价儿童文学,重新确定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以及评判经典的标准,给予在儿童文学史上被忽视的作家一个重新判定的机会的不懈努力。

最后,《概论》的另一个理论创新之处在谭旭东对成长的关注。以往的教材多把着眼点放在“儿童”上,谭旭东的儿童文学观不仅仅关注“儿童”,还提出了“成长”这一命题。这可以说是《概论》的知识新颖、理论创新之处。谭旭东认为“儿童是成长的生命,因此一切关于成长、表现成长、有助于成长的文学都可以为儿童所接受,并对儿童的精神有益”,因此,作者将儿童文学定义为“关注(儿童)成长、表现(儿童)成长、有助于(儿童)成长的文学”。谭旭东对儿童文学的定义体现了他不仅仅对儿童文学写作事实进行了描述,还对儿童文学做出了美学价值的判断。

谭旭东的《儿童文学概论》着眼于专业知识教学的需求,结合历史与现实,是一部既具有理论的创新性又教学相宜的精品教材。该著结合了文学理论的宏观讲述与作品的微观阐释,理论化与教学应用全面兼顾从多重文化视阈出发考察儿童文学,体现了作者历史纵深与现实思考的多维追求,值得肯定;
但《概论》中与理论结合的文本分析大多来自新作家的新作品,缺少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这样的经典之作的介绍与推介,经典意识淡薄。总体来说,《儿童文学概论》瑕不掩瑜,无论对教师、儿童文学爱好者还是对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是一部理想的入门教材。

论文文学 第6篇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陶渊明与谢灵运同为我国东晋时期伟大诗人,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于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研究一直是文学论题中的热点话题。本文旨在从陶谢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手法、观物模式以及诗歌艺术境界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其人、其诗,进一步了解陶谢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学习他们诗歌创作上的特色和方法。目的在于揭示二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和对后世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鼻祖,山水诗人奉他为开派使者,这就保证了比较的对等性。陶谢并提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也是对传统的继承。文学批评史上,陶谢并提的由来已久。较早且有影响的当属杜甫,其《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曰“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成为研究者经常引用的经典材料。此外如唐白居易“篇咏陶谢辈”(《哭王质夫》),宋陆游“陶谢文章造化侔,篇成能使鬼神愁”(《读陶诗》),清曹秉钧“同游妙述作,诗手并陶谢”(《和兰雪题西湖饯春图诗韵》)等。

当然陶谢比较研究在现当代仍方兴未艾,但比较的方向跟语言表述都有了一定的变化。钱钟书先生《管锥编》指出:“余观谢诗取材于风物天然,而不风格自然;字句矫揉,多见斧凿痕,未灭针线迹,非至巧若不雕琢、能工若不用功者。……晋宋诗家真堪当‘吐言天拔’,‘出于自然’之目者,有陶潜在……” 而后起之学者,他们的陶谢比较,既有对传统点评的继承也有现当代点评的理论诗辨,将对陶谢诗歌比较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白振奎在《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一书中对陶谢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细致的研究,全书拟上、中、下三篇,从“人生思想”、“艺术实践”、“批评接受”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主攻方向:本文力图从陶谢二人诗歌写作手法以及诗歌艺术境界两个方面入手,分析陶渊明与谢灵运二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他们各自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影响下而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所表现的不同特色。

主要内容:

第一章 陶谢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第一节“写意”与“写实”

第二节 陶诗的平淡自然与谢诗的富艳精工

第二章 陶谢诗歌的观物模式比较

第一节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

第二节 定观与游观

第三章 陶谢诗歌艺术境界比较

第一节 陶谢对“真”与“清”的追求

第二节“情”与“理”的表现形态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联系法。结合前人对于陶谢诗歌比较提出的典型观点,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分析,更加深入的探究其人、其诗。

技术路线:选择论题、阅读两位作者的诗歌作品、查找相关资料、阅读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评审、撰写论文初稿、指导老师评审、修改论文初稿、指导老师再次评审、论文定稿。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XX年8月15日—11月15日阅相关书籍并作读书笔记

20XX年11月16日—12月16日收集整理资料,理清写作思路

20XX年12月17日—20XX年1月24开题报告第一次修改

20XX年1月25日—3月23日开题报告第二次修改

20XX年3月24日—3月31日开题报告第三次修改

20XX年4月10日 开题报告四次修改

20XX年4月10日—4月13日提交开题报告

20XX年4月14日—4月17日论文详细提纲写作

20XX年4月18日—5月8日写作论文初稿

20XX年5月9日—5月18日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进一步完修改稿

20XX年5月19日—5月20日论文终稿、提交

五、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M]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2、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赏析集》[M].四川:巴蜀书社出版. 1988年3月版.

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4、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龚 斌.《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6、宗白华《意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叶笑雪选注《谢灵运诗选》[M],古典文学出版杜,1957年.

8、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中华书局,1996年。

9、白振奎.《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年版

10、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推荐访问:论文 文学 论文文学6篇 论文文学(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