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完整版】

时间:2022-08-24 08:00:17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完整版】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6篇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篇1

海 南 大 学

《军事理论》(必修课)大作业

(海甸、儋州、城西校区周 班)

2015——2016学年第 1 学期

题 目:1 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2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学生姓名:
黄周

学生学号:
20152212310031

学院年级专业:土木建筑工程 学院 15 级建筑学专业

任课老师:
黄海宁 老 师

阅卷分数:

阅卷老师:

海南大学国防教育教研室制

一、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 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我国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而日渐完善。
  1982年,党和国家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同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党的中央军委和国家中央军委并存,同时向中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这种体制,既贯彻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又适应我军已成为国家主要成份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武装力量的领导体制。


  (二) 进一步发展和健全了"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武装力量是国家的正规军和其他武装组织的总称。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1.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它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现役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组成。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武警部队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国家重要目标,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时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卫作战。


  3.中国民兵
  中国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关于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的战略思想和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向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迈进,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人民解放军在进一步压缩军队规模,优化诸军兵种比例结构,完善合成体制,使军队体制编制更能适应现代合同作战和联合作战的需要;
在改革教育训练方面,为培养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战争知识,精通现代军事科学理论的高层次指挥人才,指挥院校增设了硕士、博士生教育,部队训练加大了实战力度。

(四) 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优良作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加强了全民国防教育,特别是恢复并加强了对大学、中学在校学生的军训工作,使国防教育逐步纳入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六) 国防法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国防领域中各种关系,坚持依法治军,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做好战争准备,赢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几十年来,新中国的国防法规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其范围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


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一)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从保卫国家的安全角度来说,仅仅考虑核威胁、核保护战略已远远不够了。航天战略(或宇宙战略)将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的高技术水平是这个国家威慑力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的安全除了有赖于必要的常规武器、核武器外,更加有赖于高技术武器。

(二)对国防经济的影响

高技术的发展,对国防经济要求很高,国家要以相当的经费来支持高技术武器的发展。另一方面,很多军事高技术与国家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高技术战争的基础是高技术,发展高技术仅仅用有限的国防经费是不够的,需要有国防经济整个系统来支撑。。

(三)对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的影响

高技术武器用于战争,使战争的样式和作战方式有了很大发展。对于核武器,美苏等国正在从高技术中寻找防御的积极手段。高技术战争发动的方式和进行的方式与以往也有很大不同。

(四)对军队编制装备的影响

高技术战争将影响军队的组成、编制和装备。军兵种的比例也将发生变化,陆军的比例将缩减,天军、空军的比例将逐渐增大。海军中深海潜艇的比例也将加大。军队人员的知识水平,必须要与高技术的装备水平相适应。军队的文化素质将大大提高,工程科技人员的比例将增大。

(五)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由于远程火器增多,部队机动速度加快,作战部队的任务纵深大大地加大了。

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增大。在谋略思维上能够跳出常规,在复杂的战争现象中,寻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点,在谋求突然性的优势中居主导地位。。

(六)对指挥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成为军队指挥的重要工具,使用激光通信、光纤通信、传真通信和数据通信等手段,使通信的可靠性和适时性提高了。自动化的指挥控制系统使军队指挥既快速又准确,尤其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以提出决策建议和行动方案供指挥员选择参考,做出最佳抉择。以高技术为支撑的 C3I 系统,可供战略指挥(全国、全球、甚至外层空间)使用,也可供战役、战斗指挥使用,甚至单舰、单机、单车、单兵都可使用。

(七)对后方保障的影响

高技术战争的极大消耗量对后勤保障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供应补给量与消耗量要成正比,要以极大的供应量来保障高技术战争的极大消耗量。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军事战斗力。20世纪70年代后一大批高新技术的迅速涌现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一方面直接催生出各类高技术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又间接从理论报道实践对军事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篇2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图(1840.6—1842.8)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美国在世界各地建有300多个军事基地。军事力量 “前沿存在”,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其内政。

自卫型

联盟型

中立型

我国的国防类型?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自卫型国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贯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为国防的根本宗旨。在国防力量的运用上,坚持自卫立场,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的主要内容:

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国防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工程、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法规以及与国防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综合国力:

主要由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和国防力等组成。

战争潜力:

  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产能力、人口数量和质量、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通信状况、国家政策、管理能力、国际关系和国际地位等。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政治斗争、心理斗争、经济斗争、科技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军备控制等。

3.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二、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2.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边防体系)

3.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海防体系)

(二)中国近代国防

1.清朝后期的的国防

2.民国时期的的国防

(三)国防历史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三、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建设成就

1.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体制

建国初期,设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

1954年,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1982年,党和国家共同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

这种体制,既贯彻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又适应我军已成为国家主要成分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武装力量的领导体制,体现了党领导军队与国家领导军队的一致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惟一的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1998年4月5日,江泽民主席亲自决策,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还要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海军。

第四大

军事强国

数千枚防空导弹

800多枚地地导弹

4000多辆坦克

近万门大炮

近百万军队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我们必须抓住难得的机遇,加速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尤其是重点打高技术战争必须的武器。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2003年9月1日出席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建校50周年庆典。

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

作风优良

纪律严明

保障有力

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

健全了国防动员机构

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

(二)现行国防政策

国防政策:

指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

国防力量的准则。

中国制定国防政策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它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保持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注重遏制战争的爆发;

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

1.实行积极防御,坚决保卫国家利益

2.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4.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

5.实现国防现代化

6.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

7.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中国武装力量

中国武装力量,是捍卫党和国家的武装组织的总和。

一、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三结合”体制

1997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中国武装力量由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解放军构成

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官兵为基础,按照军队统一的体制编制组成的武装力量。

陆军:领导机关职能由四总部代行,七大军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实行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体制。

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组成。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

1950年1月12日,任命肖劲光为海军司令员。

1980年5月,我以18艘舰船组成的特混编队,穿越赤道进入南太平洋,宣告我海军已具有远洋活动能力。

1982年10月的一天,我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成功,标志我海军作战能力具有了质的飞跃。

1986年5月,我海军航空兵轰炸机群飞越岛链,深入西太平洋,与我海上混合编队进行远海机舰合练。

1988年3月13日我502护卫舰编队在南沙赤瓜礁击溃越南海军入侵(击沉击伤舰船3艘),第一次以武力捍卫南沙主权。

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等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从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飞行者”I号试飞成功,到1911年10月23日飞机被首次用于战争,仅用了8年时间。

从飞机问世,到1918年4月1日,世界上第一支空军(即英国皇家空军)的诞生,也仅用时不到15年。

1930年春,红军缴获了国民党空军的“柯塞”飞机,将其命名为“列宁”号。

1946年3月1日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

1949年5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1949年11月11日空军诞生,司令员刘亚楼。

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导弹部队的代称。1966年7月1日组建,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和指挥。

作战指挥权高度集中,实行中央军委、第二炮兵、导弹基地、导弹旅的指挥体制。

武警部队构成:组建于1982年6月19日,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

武警部队由内卫部队和警种部队组成,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列入武警序列。

内卫部队:由各省(市、区)总队和机动师组成,是武警部队主要组成部分,受武警总部的直接领导。

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公安现役部队):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领导

黄金、水电、交通、森林部队(警种部队):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

中国民兵构成

全国民兵由总参谋部主管。军区按区域负责。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区)人武部是本地区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等基层人武部,负责民兵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基本编制:团、营、连、排、班。

二、中国武装力量的装备 

解放军装备

主战装备

陆军装备 压制、野战防空、反坦克、装甲、直升机、单兵装备等

压制武器 各种火炮 地地战役战术导弹

反坦克武器 反坦克导弹、火箭、火炮

野战防空武器 地空导弹 便携导弹 高射炮 高射机枪

装甲装备 坦克 步兵战车 装甲输送车

单兵装备 枪械 特种武器 榴弹发射器

海军装备

潜艇武器作战舰艇: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护卫艇 猎潜艇登陆艇舰载武器

舰载武器:舰载导弹 舰载火炮 反潜武器 水雷

舰艇武器 按动力分为核 、常潜艇 ;

按作战任务分为攻击、战略导弹潜艇。

航空兵武器多种型号的歼击、轰炸、强击、水上、反潜机等。

陆战部队武器

岸防部队武器

空降装备:主要是步兵的枪支等各种轻武器,以及迫击炮、榴弹炮和特种武器。

导弹武器装备型谱特点

三、中国武装力量的使命 

解放军的使命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

陆军使命:抗击外敌入侵、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等。

60年来,先后进行了1次出国作战,3次自卫反(还)击作战。

海军使命:防御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共作战1014次,如“八六海战”、“万山海战”、 “西沙海战”、“南沙赤瓜礁海战”等。击沉(伤)和俘获敌舰船415艘,击落(伤)敌机205架,击毙(俘)敌7530人。

1965年8月5日,台军 “剑门”号和“章江”号猎潜舰,企图在闽南地区偷登袭扰。

20点25分,南海舰队鱼雷艇11艘,高速护卫艇4艘,在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的率领和指挥下,趁夜色出海迎击敌舰。战斗从6日1时50分打响.

1974年1月15日至18日,悍然出动驱逐舰3艘、护卫舰1艘侵入我西沙永乐岛。

我以猎潜艇、扫雷舰为主的海上编队,与敌人展开的殊死海战,以小打大,激战5近小时。

空军使命:

  组织国土防空,夺取制空权,协同陆海军作战,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击毙美“空中英雄”戴维斯,击落美“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等战绩。

1952年2月13日,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在一项特别声明中承认:戴维斯被击毙,“是对远东空军的一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

二炮使命:第二炮兵是我国核力量的主体,担负着威慑和实战双重使命。

威慑:平时慑制敌对我发动核攻击和局部入侵,打破敌核讹诈;
战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

武警部队使命: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维护社会治安;
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武警部队组建27年来,先后完成了香港澳门回归、建国50周年、上海APEC、博鰲论坛、北京中非领导人论人论坛、北京奥运安保等保卫任务;
圆满完成“非典”疫区封控、抢险救灾和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国家大型金矿等勘建任务。

中国民兵使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
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
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篇3

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我国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而日渐完善。党的中央军委和国家中央军委并存,同时向中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这种体制,既贯彻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又适应我军已成为国家主要成份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武装力量的领导体制。  

二、进一步发展和健全了“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武装力量是国家的正规军和其他武装组织的总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继续优化体制编制,更新教育训练内容和手段,改善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提高诸军兵种的合成化水平,向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 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优良作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恢复并加强了对大学、中学在校学生的军训工作,使国防教育逐步纳入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六、国防法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国防领域中各种关系,坚持依法治军,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做好战争准备,赢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篇4

新中国国防建设60年的思考

现代科学强调系统方法,回顾历史也要用多元化的视角深入思考。新中国建立60年来,可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国防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应是“大国防”的概念,包括国防指导理论、保卫国家的自卫作战、军队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国防工业体系、后备力量建设等方面,研究国防问题也需要有一个全方位的大视野,应有继承传统又有所超越的创新思维。通过回溯60年来的峥嵘岁月,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建设规律。

 解放初期的凯歌行进期

 新中国国防建设的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到1964年的凯歌行进期。如果说国家经济建设在1958年就结束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而陷入了误区,国防建设的指导在50年代末还难得地保持了相对比较清醒的认识,直至1964年以前还能在健康的道路上前进。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已经有了经历二十多年战火锻炼的一支英雄军队,国家的工业基础和国防建设的条件却极其落后。国家没有工业化基础就是一个“软骨动物”,军队的机械化、现代化便无从谈起,中国也摆脱不了落后挨打的状态。

 解放初期,中国对外实行“一边倒”的方针,苏联希望中国通过向其订货的方式解决武器装备。毛泽东却做出了一个有远见的决策,以全面引进苏联先进技术的方式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有44项是军工企业,包括陆海空军全面配套的军工厂。1957年夏天,中共中央利用赫鲁晓夫因内部矛盾有求于毛泽东表态支持的机会,得到苏联提供的核技术援助,从而开始了“两弹”(导弹、核弹)事业的起步,从而抓住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中苏发生争吵后,赫鲁晓夫于1959年停供原子弹样品,于1960年撤退专家,至1962年停供米格-21战斗机技术资料,此后中国的国防工业完全在自力更生的条件下发展。1964年中国的原子弹和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成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初期取得的最为辉煌的成就。“两弹一星”取得的跨越性成功,从发展战略来看主要经验有两条:一是开始就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有很高的起点;
二是集中国内有限的力量在重点领域搞攻关,有所为有所不为。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正确地认定国际形势已经缓和,在大力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又将全军数量从1952年的626万人减少至1958年的237万人。这一时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工业建设初步奠定了基础,军队进行现代化战争的能力有了很大增强,堪称为中国国防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在曲折和动乱中艰难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免不了经历曲折,国防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从60年代中期起,中国国内出现了持续的政治动乱,我国的国防事业发展同样出现了一个“马鞍型”。

以1964年为转折点,我国领导人对安全形势的判断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各领域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逆转──政治上以“反修防修”为纲,军事上预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经济上改变“吃穿用”方针,以战备为中心制定五年计划。此后因“左”的思想的干扰,解放军的常规装备在仿苏式原基础上几乎未能出现质的突破,正规化建设中出现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现象。过去强调的军队机械化在1965年又改为强调“骡马化”,同年又取消了军衔制和许多正规条令,在后来的十年动乱中军队的训练和许多日常工作也受到重大干扰。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出毛泽东晚年在国防建设上出现了一个不可解的自我矛盾,即一方面也重视发展尖端武器,另一方面总担心搞现代化、正规化会出现“修正主义”。

对国际形势的总趋势判断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国防发展战略的制定。自1960年代中期起,我国对主要战略威胁的定位、边界冲突的处理和援外的指导都表现出严重失度,尤其是“反修”斗争成为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最大失误。对俄罗斯传统的大国沙文主义适当地予以斗争,自然是应该的,将其发展为“反修”斗争并实行长年的全面战备,则如同胡乔木所总结的是“过火反应”。1990年代中国驻俄大使李凤林近年撰文指出:“现在看来,中苏两国领导人当时对于战争可能性的判断都是错误的。值得注意的是,双方都是为了应付对方的进攻而备战,迄今还没有任何档案材料证明,双方任何一方制订过进攻对方的计划。”虽然中苏长年军事对峙对我国的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却也引出了中美和解这一副产品,在某些意义上开启了向西方改革开放的先河,后来又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1960年代中期起,在为时十多年的紧张持续的战备中,解放军数量大幅增长,自1965年超过500万后,至1969年达到631万,至1975年达640万,军队的武器装备与世界先进军事技术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国防建设和整个工业建设都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中错过了“国际列车”。不过在国家出现十年动乱期间,解放军仍发扬光荣传统,处于困境时仍忠实地履行了保卫国家的职责,例如1974年的西沙反击战中收复了西沙永乐群岛,这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动乱期间,国防科研人员坚守岗位,也取得过一些成绩,例如取得了氢弹和人造卫星研制的成功,这些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我国的国防建设在动乱时期出现曲折和挫折,从深层次看反映了从上到下的思想观念上还不适应进入世界型现代化发展大潮的要求,其中的一些失误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不能仅解释为领袖的个人失误。中国是千年的农耕社会,受这一传统习惯影响众多人对现代化的进程感到不适应,这在国防建设上也充分表现出来。历史证明,国防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最终要靠全面提高全党、全军和全民的现代文明和科学素质来解决。

在改革开放中迎来大发展

 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通过天安门国庆阅兵的窗口也向国内外充分显示出来。如1984年国庆35周年的阅兵中亮相的装备大都已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一代以上。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的天安门阅兵时,亮相的新型坦克、装甲车和各类导弹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大幅缩小。此后随着国防投入的增加,陆军第三代坦克批量装备部队,先进的野战防空装备、远程火力突击装备也大量生产;
国产第三代战机“歼-10”等开始装备空军,形成以第三代战机为骨干的空中武器装备体系;
国产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使海军先进舰艇数量具备一定规模,配备各种先进舰载武器系统,极大增强了防区外打击能力和编队防空能力;
第二炮兵部队开始装备机动的战略核导弹,已具备核常兼备、慑战并举的作战能力;
解放军信息支援能力日益提高,电子战水平也有了极大跃升。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国防建设的投入已经超过了此前的五十年。今年国家公布的军费开支达到4806亿元人民币(折合710亿美元)。这一军费数字虽只相当于美国军费的1/8,却也已超过英国居于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国防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过的经费充分、发展迅速的黄金时期。不过目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在发生变化,特别传统的安全威胁减少,非传统安全威胁增高。诸如恐怖主义袭击、能源争夺、民族分裂主义、对领海的侵犯这类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增加,使人们对国家安全也要有新的思考。进行维护稳定、打击民族分裂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是捍卫中国崛起的不可缺少的任务。

60年一个甲子过去,如今的中国与五星红旗刚升起时那种“一穷二白”的面貌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富国和强兵达成了有机的统一,人民解放军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不断提高,能确保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从全局看,我国面临着两个“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三步走,完成信息化的目标,将是今后加强国防建设的历史性任务。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篇5

《新中国国防建设之航母专题研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讨论有中国梦,强军梦——新中国国防建设之航母专题研究,接下来我将从对教材的分析、教案目标的制定、教案重难点的明确、教案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及我的教案过程这几个方面来逐层展开我对于国防概述的教案的一些理解与想法。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案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载体,正确解读教材,把握其中所要传达的知识内涵与人文思想,是一个教师在授课前的必备工作,同时正确的解读教材也是对我后面的教案过程的一个导向。而我本次所选讲的新中国国防建设之航母专题研究选自胡金波、张政文主编的《军事理论教程》内容。本科内容之前讲的是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历程,重点讲解了解放军陆、海、空、二炮各军种的构成和发展。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航母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中国百年航母之路、中国航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说教案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内容要求安排,再加之对于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他们信息环境的实际情况,我将谈一谈我对于本课的教案目标设置:(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
(二)能力目标:能够把握中国海军(航母)发展的最新动态;
(三)情感目标:
三、说教案重难点
基于《军事理论》课教案大纲标准,根据教案目标的设定,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案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航空母舰的概念及发展历程,了解中国海军的进步;
难点:增强科技强军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1/5


四、说教案方法
我们都知道军事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案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在教案中,我主要采取课堂讲解法、直观演示法,辅之以讨论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很少,只能鼓励学生在课后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案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我本人也会通过课堂教案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案效果。
1、直观演示法:
因为本节课主要是同学们介绍国防的简况,只有单调的文字介绍的话,很容易使学生“游离“课堂,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我的课堂上,除了借助PPT向同学们展示相关图片,在介绍图片的时候,也会配有我的详细解释,图文并茂,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图片直观,为我的教案环节中的交流讨论发挥极大的辅助作用设置一定的情境,也是为解决教案重点“埋下伏笔”。
2、集体讨论法
不能仅靠直观教具教案,否则很容易使自己的课堂变成一个“影院”,有的学生会像一个过客似的,脑海中只是留下一个印象,还无法形成对此知识的认知结构,并且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谈论,并且集合小组意见,集思广益,发表意见,这样不仅是对他们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极大的加强了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案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案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
2/5

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本节我将分一个课时进行教案,分三个环节推进。第一个环节:初知航母,了解发展
(一)课堂伊始,我简单的向学生介绍航母的概念。(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航母有个大致的理解,为接下了解航母的历史以及中国的航母发展构筑桥梁。)(二)在学生对航母的概念有所了解后,通过课件展示图片介绍航母的发展历史。
(三)随后举例介绍世界各国拥有航母现状,通过表格展示美、意、英、法、俄、中等10个国家的航母发展现状,并借助图片对各国的主要航母进行对比。(设计意图:各国航母的知识相当枯燥,所以通过表格、图片来介绍各国航母,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掌握这部分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这个环节的最后介绍现代航母作战。列举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中航母的使用,说明航母不仅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武器,更是欧美发达国家推行其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
第二个环节:中国航母,强军之梦
拥有航母,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在这个部分,我将简要介绍我国的航母发展历史,从1928年底,时任国民政府海军署长的陈绍宽第一次提出要建造中国航母的计划,到2018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航;
辽宁舰组成航母编队进行跨海区训练。并且重点介绍一下我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
(设计意图:……)

第三个环节:小组讨论,机遇挑战
(一)在这个环节一开始,我让学生进行一个课堂讨论,让大家用两分钟来思考一下中国航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待会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派出一名代表来说一说。(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比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在学生充分讨论过后,我再发表我的看法,从“技”和“道”两个层面
3/5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篇6


新国国防建设的要成就
中主

精品资料
海南大学
《军事理论》(必修课)大作业
(海甸、儋州、城西校区周班)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题目:1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2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学生姓名:黄周
学生学号:20152212310031
学院年级专业: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5级建筑学专业任课老师:黄海宁老师
阅卷分数:
阅卷老师:
海南大学国防教育教研室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精品资料
一、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我国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而日渐完善。
1982年,党和国家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同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党的中央军委和国家中央军委并存,同时向中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这种体制,既贯彻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又适应我军已成为国家主要成份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武装力量的领导体制。
(二)进一步发展和健全了"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武装力量是国家的正规军和其他武装组织的总称。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1.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它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现役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组成。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武警部队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国家重要目标,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时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卫作战。3.中国民兵
中国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关于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的战略思想和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向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迈进,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精品资料
人民解放军在进一步压缩军队规模,优化诸军兵种比例结构,完善合成体制,使军队体制编制更能适应现代合同作战和联合作战的需要;
在改革教育训练方面,为培养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战争知识,精通现代军事科学理论的高层次指挥人才,指挥院校增设了硕士、博士生教育,部队训练加大了实战力度。
(四)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优良作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加强了全民国防教育,特别是恢复并加强了对大学、中学在校学生的军训工作,使国防教育逐步纳入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六)国防法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国防领域中各种关系,坚持依法治军,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做好战争准备,赢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几十年来,新中国的国防法规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其范围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精品资料
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一)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从保卫国家的安全角度来说,仅仅考虑核威胁、核保护战略已远远不够了。航天战略(或宇宙战略)将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的高技术水平是这个国家威慑力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的安全除了有赖于必要的常规武器、核武器外,更加有赖于高技术武器。(二)对国防经济的影响
高技术的发展,对国防经济要求很高,国家要以相当的经费来支持高技术武器的发展。另一方面,很多军事高技术与国家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高技术战争的基础是高技术,发展高技术仅仅用有限的国防经费是不够的,需要有国防经济整个系统来支撑。。
(三)对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的影响
高技术武器用于战争,使战争的样式和作战方式有了很大发展。对于核武器,美苏等国正在从高技术中寻找防御的积极手段。高技术战争发动的方式和进行的方式与以往也有很大不同。(四)对军队编制装备的影响
高技术战争将影响军队的组成、编制和装备。军兵种的比例也将发生变化,陆军的比例将缩减,天军、空军的比例将逐渐增大。海军中深海潜艇的比例也将加大。军队人员的知识水平,必须要与高技术的装备水平相适应。军队的文化素质将大大提高,工程科技人员的比例将增大。(五)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由于远程火器增多,部队机动速度加快,作战部队的任务纵深大大地加大了。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增大。在谋略思维上能够跳出常规,在复杂的战争现象中,寻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点,在谋求突然性的优势中居主导地位。。(六)对指挥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成为军队指挥的重要工具,使用激光通信、光纤通信、传真通信和数据通信等手段,使通信的可靠性和适时性提高了。自动化的指挥控制系统使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精品资料
军队指挥既快速又准确,尤其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以提出决策建议和行动方案供指挥员选择参考,做出最佳抉择。以高技术为支撑的C3I系统,可供战略指挥(全国、全球、甚至外层空间)使用,也可供战役、战斗指挥使用,甚至单舰、单机、单车、单兵都可使用。(七)对后方保障的影响
高技术战争的极大消耗量对后勤保障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供应补给量与消耗量要成正比,要以极大的供应量来保障高技术战争的极大消耗量。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军事战斗力。20世纪70年代后一大批高新技术的迅速涌现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一方面直接催生出各类高技术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又间接从理论报道实践对军事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推荐访问:国防建设 新中国 成就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 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