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2022年)

时间:2022-08-03 09:20:1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2022年)

《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5篇

【篇一】《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面临的难题一、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指出: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墨西哥、智利、巴西、菲律宾、马来西亚、南非以及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截止2015年7月1日世界银行的归类,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在4126-12735美元之间,而智利2014年人均GDP为14477美元,智利显然已可以被认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仍然不是发达国家。

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进入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人民论坛杂志在征求50位国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世界银行最新《东亚经济半年报》:2010年,东亚人口至少有十分之九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东亚其他地区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一个挑战是将增长与公平相结合。在危机前,东亚有一半人口每天生活费低于两美元,如今贫困率已降至人口的29%。但是,许多东亚经济体的收入差距在扩大,有些非常明显。第二个挑战是需要管理好脆弱性和防范新的危机。报告说,自1997年以来,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报告说,东亚各国需要推进各自的改革规划。2010年东亚人口至少有十分之九将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要摆脱中等收入的陷阱,一个关键的挑战就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高速增长。在中国,这就意味着采取新的战略来应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过去二十年高速增长带来的其他压力和不平衡,东亚其他地区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在危机前增速低于2%的若干经济体,投资相对较弱,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些经济体,集中精力强化投资环境和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关键,让企业得以找到新的竞争优势。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2014年更是达到了28101美元,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1美元,2014年仍只有在2865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还有一些国家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始终难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鸿沟,如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12美元,到2014年仅达到10804美元。阿根廷则在1964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1000美元,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而后又回升到2014年的12873美元。墨西哥1973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在当时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而2014年人均GDP只有10718美元,41年后仍属于中等偏上国家。拉美地区还有许多类似的国家,虽然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力,几经反复,但一直没能跨过15000美元的发达国家的门槛。

三中全会使中国不会陷入“拉美陷阱”

习近平在专访中满怀信心地说,中国不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停滞不前的沼泽。他援引邓小平“改革开放要坚持一百年不变”的话表示,中国正在准备进行社会、经济全面改革。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出现“发展风险期”。

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处于人均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时,增长与问题、发展与矛盾交织在一起,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矛盾最易激化的时期。

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到21世纪初,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

这时期,失业率持续攀升,贫富悬殊, 两极分化,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和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群众的抗争此起彼伏。“拉美陷阱”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进行社会、经济全面改革,从根本上转变、完善和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观念、道路、模式、战略,才能跳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拉美陷阱”。

2013年11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改革历史新起点上,翻开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新篇章,树立又一个历史里程碑。三中全会使中国不会陷入“拉美陷阱”。三中全会开启历史新篇章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利在中国惠及世界,功在当今名扬千古的伟大事业。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兴旺繁荣的伟大事业。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二、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2014年1月22日,《世界邮报》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这样的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修昔底德陷阱”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这位历史学家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正如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和19世纪末德国人面临的情况一样。这种挑战多数以战争告终。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成就急剧崛起震惊了陆地霸主斯巴达。双方之间的威胁和反威胁引发竞争,长达30年的战争结束后,两国均遭毁灭。修昔底德总结说,“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修昔底德陷阱”翻译成当代语言就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古雅典与斯巴达

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斯巴达人做出反应。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接着是对抗,最终酿成冲突。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

德国与世界大战

人们发现,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日本与侵略战争

在亚洲也有类似的经历。日本崛起之后,就想挑战欧洲殖民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或者正在建立的秩序,确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秩序,最终爆发了日本以反对西方列强为名而侵略亚洲其它国家的战争。

中国崛起应避免陷修昔底德陷阱

习近平在《世界邮报》创刊号的专访中,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习近平指出中国不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停滞不前的沼泽,强调“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既昭示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也指出了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避免在世界制造冲突、隔阂与对抗,导致两败俱伤,而要走和平共荣的道路。西方大国更应反思历史、接纳中国,适当做出调整和让步,若针锋相对则难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对西方大国有如醍醐灌顶

习近平强调“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对西方大国有如醍醐灌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方面的崛起,便不断从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表示出外国对于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和威胁到其本国的利益,即试图通过这种舆论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或在国际舞台中孤立中国。这种自陷“修昔底德陷阱”的心态,是绝对荒谬的。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就是利益调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人民的利益来推动中国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得以公布。这份2万余字的纲领性文件,共计137次提到“改革”一词。

2014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被视作上述改革举措能否切实落实的“验证年”。这一年里,“单独两孩”新政将全面启动,军队建设听中国共产党指挥、善谋打仗的新型司令机关,其它的改革涉及收入分配改革细则、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养老金并轨等。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一部全面深化改革的文明史。

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站在时代高度,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理论的系统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下述十个论点。

1、改革地位论:

两个“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和关键性意义。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正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30年历史经验教训,实现了改革开放这一次伟大觉醒,打出了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才让中国人空前之近地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曙光。靠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进一步提升了改革开放对民族复兴的关键性意义。

2、改革时态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作出的科学结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论述,将中国共产党关于改革开放的长期性认识发展为持久性认识。强调改革的持久性,既是对历史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奋斗的期许,它是对国内外围绕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的疑虑作出“永远不会变”的肯定回答,是对社会上的种种模糊认识作出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永远不会停滞”的郑重表态。这一论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展示了党中央深谋远虑、责任担当和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勾画出了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壮阔前景。

3、改革定力论:

明确政治定位。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战略定力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一是“两个死路一条”的论断,即不实行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二是“两个保持”的要求,即“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
三是“两个防止”的警示,即“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

4、改革任务论:

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两个半程”的论述具有深邃的历史和战略眼光,阐明了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改革新的历史任务和长远战略目标,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从主观上看,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基础;
从客观上看,这是改革进程向前拓展的必然要求。把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表明我们党对改革任务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

5、改革目标论: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阐明了改革的性质和根本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和总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改革根本方向与根本路径的有机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的根本方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根本路径。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
只有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妥善应对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照搬,而是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要求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改革特征论:

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从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全面深化改革相对于前35年改革的几个阶段性特征。一是“统筹”,即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个方面体制与制度的深度革新,是全方位的改革和改进。二是“系统”,即不是各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的系统推进。三是“集成”,即不是止步于改进体制机制,而是要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

7、改革方法论:

尊重改革规律。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这些论述,是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重要遵循。

习近平同志强调在总体方法上注重改革“三性”,即“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强调在思想方法上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处理好思想解放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强调在推进方法上要处理好政策“五大关系”,即把握好“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

8、改革推进论:

有序推进“五要”。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树立“五要”新思维,即要正确推进改革,要准确推进改革,要有序推进改革,要协调推进改革,要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优先顺序、推进时机等基本原则,对于确保正确、准确、有序、稳妥推进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要”新思维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改革推进理论。一方面,明确了改革推进的方向性、稳妥性、有序性、耦合性、严肃性。改革不仅要注重思想方法、设计方法、操作方法,还要注重推进方法,这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特征转换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自上而下、顶层设计、部门协调、高层推动的改革推进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设计和推进落实的过程。这五个方面,既注重发挥部门和地方改革的创造性、积极性,又坚定了改革的方向性、原则性,构成一套缜密的改革推进体系。

9、改革动力论:

党的领导与改革合力。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这一论述深刻阐明,只有在加强党的领导和紧紧依靠人民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就是为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当今中国正在加速转型,在经济多元、利益多样的前提下,党的执政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深化改革要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以最大公约数的思想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聚合众力、融合众智,就将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和持久的改革动力。

10、改革担当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担当的这些论述,向全党指明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责任,向全社会表明了我们党迎接改革攻坚“大考”的坚强决心,蕴含着激励改革信心和勇气的强大能量。

15个领域改革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涵盖15个领域、包括60个具体任务。《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经济制度
  核心表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b、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市场体系
  核心表述: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a、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b、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c、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d、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3、政府职能
  核心表述: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a、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b、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
  c、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
  4、财税体制改革
  核心表述: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
  a、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b、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c、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5、城乡一体化
  核心表述: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a、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b、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
  c、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d、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6、开放型经济
  核心表述: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
  a、在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b、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
  c、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
  7、政治制度
  核心表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a、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
  b、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c、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
  8、法治建设
  核心表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a、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b、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c、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
  9、反腐败
  核心表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a、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b、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c、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
  d、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实行官邸制,官员任期内居住无产权。
  10、文化体制改革
  核心表述: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a、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b、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
  c、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
  11、社会事业改革
  核心表述: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a、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b、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c、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d、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
  e、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f、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g、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2、创新社会治理
  核心表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
  a、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b、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
  c、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3、生态文明
  核心表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a、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b、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c、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14、国防和军队
  核心表述: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a、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
  b、优化武装警察部队力量结构和指挥管理体制。
  c、深化预算管理、集中收付、物资采购和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
  d、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
  16、党的领导
  核心表述: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
  a、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b、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c、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

【篇二】《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浅谈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的浪潮恍若惊涛拍岸,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华夏大地的面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见证着祖国这惊人的改变。

曾经,基层公务员留不住人才一直制约着许多乡镇的发展。最基层的公务员,乡镇干部,工作量大,内容繁杂,收入低,压力大却进步空间小,这使得基层岗位人才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严重制约的基层干部队伍的发展。这样的尴尬情况,在全面深化改革以来陆续在全国各地有了转变。提高乡镇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基层公务员的收入有了普遍提高,大家的生活得到了普遍改善。不仅待遇得以提高,许多省份陆续开始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的制度,基层的职级晋升通道让基层的工作人员看到了发展进步的希望,大家可以更踏实地在基层工作了。

曾经,政府相关部门的繁杂手续让百姓心中烙印着办事难,办事周期长的不好印象。很多事情一牵扯到政府,一牵扯到办手续,百姓心中都发怵,因为过多的手续,过多的材料让大家办事都面临各种困难。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政府办事章程,办事手续,办事材料证明等许许多多的程序得以简化。如今的政府,千方百计地为市场民众服务,简化手续,百姓办事再也不用发怵了。

曾经,打官司是老百姓心中的一大难题,民间甚至调侃为“三不政策”:法院不接诉状、接了诉状不回复、不立案也不出具书面裁定。确实,人民所诟病的司法问题制约了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法制社会的人民体验。为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如今,百姓去法院起诉,有居民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去法院行政立案窗口进行立案,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当时就拿到了起诉登记通知书,载明了各项信息,办事效率高,信息清楚明了。四中全会的精神已然落实。

曾经......太多的曾经,如今已经成为了过去,全面深化改革密切联系实际,范围之广,变革之深,前所未有。人民的需要,就是改革的方向,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在见证祖国这惊人的改变!

【篇三】《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机构:不详;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2013

卷:000

期:043

页码:P.21-22

页数:2

中图分类:F12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经济改革;中共中央;改革开放;调整改革;中国改革;三中全会;官方;干重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而不止是经济改革一翼,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下一步关键在于依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改革主攻方向.本文t而世之时,未来五至十年的中国改革蓝图即将出台在中共十八大一年之后,公众的改革预期再度达到新高点原因很多,不过,最有理由支持这种预期的是一个重要概念:“全面深化改革”——官方消息已经透露,此次三中全会,即将讨论和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全面改革方案》)、

【篇四】《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面深化改革调研报告



  篇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汇报
  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为了全面反映全市上半年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经认真了解掌握各领域改革进度,现将深化改革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各县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委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委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20XX年度各项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初步成效。
  (一)改革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6个专项小组和改革办,制定了《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工作规则》、《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明确了领导小组、专项小组、改革办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深化改革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2.分解落实重点改革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共市委关于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党发?20XX?1号),明确了深化改革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推进步骤、重点任务。制定和印发了《贯彻实施责任分工方案》(党办发?20XX?41号),确定了6大块、23个方面、175项改革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协调单位、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各专项小组发
  挥综合协调作用,指导和督促各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制定了本专项小组承担的改革工作方案。市改革办制定了《市20XX年度深化改革任务及推进计划表》,确定了71项重点改革任务。全市32个主要牵头单位制定了深化改革推进任务表,明确了重点改革事项计划,为扎实有效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
  3.调查摸底重点改革进度。协调各部门报送了20XX年以来承担全国、自治区改革试点和全市性重大改革事项进展情况,收集了近三年来我市已经出台的改革规划、方案、政策、办法、制度等资料,为做好重点事项备案、评估重点改革实效、深入谋划重点领域改革提供了依据。
  4.开展重点改革事项调研。各专项小组及相关部门围绕承担的重点改革任务,组织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中小微企业发展、政府性债务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等调研,为推进重点改革理清思路、制定方案、明确重点、提出对策提供了参考。
  (二)行政体制改革
  1.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市编办牵头开展调研、分析论证、讨论修改,提出了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初步意见,已按规定报市委、自治区逐级审批。
  2.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制定印发了《补充规定》(党办发?20XX?17号),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管理。对市属105家事业单位工作职能和目标任务逐项进行梳
  理,初步将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等类别,为全面做好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奠定了基础。稳步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促进市光明中学国家试点、市中医院自治区试点工作,已组建了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建立了法人治理机制,为全市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积累了经验。改革县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对一县两区146家事业单位开展调查,已经完成了大武口区26家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岗位设置工作,其他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较快。围绕审批事项(项目)平均办结时限压缩50%以上,实现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间“四减少”和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两提高”的改革目标,部门联动,多策并举,精简、合并、优化行政审批。一是全面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查。印发了《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方案》,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和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233项。制定了《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党发?20XX?11号)等十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采用取消、下放、合并和调整管理方式等措施,积极推动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和优化。二是减少项目前置审批备案程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初步拟定了我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力争年内正式颁布实施。初步制定了《企业投资审批流程优化方案》,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正在细化《优化前置手续办理流程及时限表》。在网门户网站开
  设了“在线政务大厅”平台,完成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和行政审批督查督办平台等软件功能,6月底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平台、智慧政务网上办事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开始对不涉及国家安全和商业机密的审批事项在网上直接受理办理。三是积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初步拟定《市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初稿),清单初步列出了限制类14种205项、淘汰类14种228项、落后产品9种114项禁止和限制企业投资经营的行业和领域,逐步将投资由“严进宽管”审批制转变为“宽进严管”备案制。四是减少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制定了《市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行政事业性收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与收费标准,对两个辖区和市属108个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1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审核,重新申报和发放行政收费许可证,注销了15项商品价格和收费管理文件,保留了144项有法律法规依据的项目,在39项临时性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取消收费项目20项,将19项“自愿有偿”项目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五是进一步降低中介服务收费标准。对全市73家中介服务组织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逐一进行审核,重新核发了《服务价格备案登记证》,严格落实自治区减免标准,对建设项目前期咨询费、工程监理、勘察设计、环境影响咨询等12项收费项目全部降低了收费标准,对监理、招标服务类和测绘、检验、评估咨询服务类等42项属于市场竞争和协商确定收费价格的项目予以保留,工业企业涉及的共同性项目评估报告以开发区及园区为单位统一编制。
  (三)经济体制改革
  1.健全完善经济转型升级机制。围绕国家老工业城市转型示范区建设,编制了《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20XX-2022年)》、《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及配套方案,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等方面的工作已启动,《惠农区西河桥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20XX-2022年)》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编制了《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工作方案》及《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市农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市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三个专项方案,《宁夏银川—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已委托专业机构启动调研和编制工作,《关于支持陆港经济区发展若干意见》已报送自治区相关厅局。围绕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落实《市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XX-20XX)》,20XX年重点实施29个试验区重点项目,上半年已开工建设21个,完成投资10.8亿元。制定和印发了《市重大项目推进管理办法》,促进项目引进、储备、推进、建设、考评奖惩科学化。
  2.进一步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党发?20XX?1号)和《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和事权下放的意见》,以理顺体制、健全机构、下放事权为重点,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惠农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了开发区工作机
  篇二: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郎溪县委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
  落实情况汇报
  市委督导组:
  根据《市委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和《市委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改革任务总台账》,郎溪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组及时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认真梳理,安排部署,积极推动,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民主法治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实施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
开始试行县委规范性文件上报市委审查工作,保障党内法规统一。
  二、经济和行政体制建设
  试点探索并积极引进跨越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现郎溪对外贸易新突破。目前,我县20XX年11月成立创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运行开启“互联网+家庭农场”模式,建立郎溪电商孵化园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已有20户电商经营户签约入驻;
认真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不断扩大安全饮水工程覆盖面,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加快飞毕供水工程进度,妥善处理好项目施工途经所涉群众的利益问题,理顺自来水管理机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
积极准备农房登记发证试点工作,稳妥推进农房抵押流转。
  推动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构建党委宣传部门主导、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宣传”工作格局我县已启动实施。
  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深入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逐步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郎溪县20XX年我县荣获“全省社区矫正示范县”荣誉称号。
  五、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已启动建立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无校籍管理”,目前,已考察调研,正在方案拟定中,计划年内完成;
整合县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我县将郎溪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宣城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整合为郎溪县中等专业学校,采取“民办公助”模式办学,目前,各项整合公助正在抓紧实施,有望20XX年6月底全面完成整合工作;
继续推进幼儿园“公建民营”办园模式改革。
  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在乡镇、风景名胜区和工业园区成立环境保护日常管理机构,推进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启动农业部畜禽养殖排污系数监测点建设工作,探索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机制。
  健全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调整完善常设办事机构,实现谋党建、管党建、抓党建常态化,此项工作20XX年6月已完成。
  八、加强纪律检查体制建设
  建立县直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向县委述职述廉报告以及向上级纪委全会述廉并接受评议制度,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工作暂行办法,研究郎溪县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函询制度。此项20XX年1月已完成;
印发《郎溪县纪检监察组织查信办案协作区工作实施意见》。此项20XX年3月已完成。
  篇三:(模版)20XX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20XX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省市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部署,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巩固提升改革成效,持续有力推进改革落地,全县改革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显著。
  现将我县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以下总结:
  一、领导组织有力,有序深化改革
  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县不断强化领导组织,加大宏观调控和科学指导作用,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有序进行。
  (一)细化了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20XX年着力推进的重点改革任务》和《20XX年自主改革任务》要求,我县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和反复研究论证,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20XX年度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明确了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10个方面51项重点任务,并确定了教育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项自主改革任务。形成了《×××20XX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台账》,明确了各项改革改
  革任务的具体牵头部门、配合部门,要求落实进度要求、体现成果形式、跟进完成情况。
  (二)强化了工作制度。为有效推进改革,形成了一系列便于操作、执行力强的改革方案和制度。全年共举行改革专项工作会议8次,传达中省市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加强改革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形成系统整体合力。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系统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议案》等议题,形成了《×××20XX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政府职能转变和党政群机构改革方案(草稿)》《中共×××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县乡(镇)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车改实施方案》等制度。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在县直部门中遴选了四名同志进入改革办,强化了改革工作队伍。
  (三)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年共形成了《把握发展机遇稳步推进医改》等14篇分量较高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围绕各项改革工作亮点重点,刊发《改革专刊》27期,向市委改革办报送改革动态信息100多条,在报、台、网分别发布《改革征文启事》,共收到相关改革征文60余篇,经筛选向市委改革办报送40余篇,有4篇被《××日报》择优刊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带动下,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成绩显著……
  二、注重统筹兼顾,扎实推进改革
  结合各项改革工作,我们注重做好统筹兼顾和责任落实,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加大自主创新和积极作为,在一些重点领域中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
  (一)教育体制改革迈上新步伐。按照《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调研报告)网)xx中学和昆山中学成功实施“四制”(即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了强化保障和深入推广力度,成效十分明显。一是教育投入力度加大,用1000多万元实施了×××中学的整体搬迁工程,用30xx薪聘请名师担任×××中学校长,对市委组织部下达的人才经费,不折不扣用于名师招聘和绩效奖惩,不断提升教师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启动教学新模式,在昆山中学探索实行“家校合作办学”模式,强化教学管理工作,解决了大量学生外出就读问题,留住了一大批计划外出上学的学生。三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利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师培训发展战略,强化了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中考高考升学率明显提升。
  (二)镇村综合改革展现新作为。按照省市镇村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我县超前谋划、及时部署,制定了《×××关于镇村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改革任务。目前,乡镇总数由12个减少到了9个;
各乡镇“五
  办三站”职能整合方案初步拟定(上报待批);
在小并大、差并好、弱并强、远并近和土地资源不动、固定资产不动、债权债务不动的“三不动”原则下,按照45%的撤并比例,全县639个行政村将整合撤并为383个行政村。镇村综合改革的顺利完成,切实优化了镇村组织机构设置,降低了行政成本;
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提升了农村管理服务水平;
有效整合利用了集体资源,为乡镇和农村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带来了新机遇。
  (三)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立足优质自然和人文资源,我县全面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文化旅游新型朝阳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白草寺庙会》和《×××枣木根雕》文本、影像制作全部完成,进入申报省级、市级非遗阶段,同时积极申报陕西省×××无定河蛇曲群地质公园。二是加速文化事业发展进度,组建成立了xx道情演艺公司、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成功改制了县文工团,“文艺下乡”活动形成规模,电视广播“户户通”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
三是加快旅游景点建设步伐,截至目前,总投资2000万元的路遥书苑主体竣工;
总投资2亿元的北国风光景区完成藏雪楼主体和门户区土方工程,毛主席诗词馆有序推进;
总投资3000万元的黄河太极湾景区门户区开工建设。
  (四)宜居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契机,扎实推进宜居生态工程建设。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有机结合,群众意愿得以满足,基本住房得到保障,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二是城市管理秩序明显好转,绘制出了《城市环境卫生和交通管理示意图》,《城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初步拟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成了东沟农贸市场及停车场,旧城区“三乱”问题、停车难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是生态文化园建设稳步推进,按照“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山山有文化、处处受教育”的思路和“多元投资、捆绑使用,合力推动、各记其功”的机制,截至目前,植绿30万株,建成林果观光园、特色文化广场、文化亭廊各6个,拓宽环山道路9公里,一个20平方公里的生态文化园初具规模。
  (五)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步。一是大力发展产业建设,坚持“东枣西果桃”战略,全力推进红枣低产园改造,扩大了苹果、设施蔬菜、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了蚕桑、黄花菜、红葱等新型产业,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枣林流转和家庭农场资格认定等工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决定》,探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整合农业、国土、林业、财政等部门资源,结合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石咀驿康家湾、双庙河南洼、下廿里铺贺家塬、乐堂堡师家沟等种、养、加一
  

【篇五】《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2016年)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3、在十八届三中全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方法论,即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4、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就要用(政府)的需求去填补。5、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不包括(C.行政。
6、法治建设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是在(B.十八届三中全会)。7、(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
8、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基本要求是(A、依法。
9、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10、(合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和其他机关自身合法、程序合法、责任合法、权利和义务符合法律要求。
11、坚持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的权威性)才能打破涉法涉诉案件信访的恶性循环。12、司法的生命在于(公正)。
13、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民权益)。14、司法改革最核心的要求是(让司法更加公平)。
15、严格按照法律和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国务院部门的领导职数是一正(两到四副)。16、政府职能发生变化,其中新提出的政府职能是(环境保护)。17、(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8、坚持综合治理,不仅要依靠法治,同时还要重视(道德教化)。19、从改革开放和现在,我国社会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20、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诞生于哪个国家?(英国)21、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22、下列属于政府定价领域的选项的是(资源类)。23、(区域性公共服务)归于地方事权。
24、(社会治理)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居民自治、良性自治。25、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党)。
26、由于(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信访工作越来越复杂。27、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28、(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9、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中,(经济)改革是主线。
30、(诚实守信)要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各行政机关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31、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我们要初步建成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在(居民收入统计)方面统计制度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3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
3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5、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36、在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与“法治中国”同步提出的是(平安中国)37、(社会治理)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38、(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39、我国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合理,特别是(财税体制)不合理。40、(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1、法治建设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是在(B.十八届三中全会)。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21、(政府干预过多、政府行为的随意性)使得市场作用大打折扣。
22、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是要建立资本(土地技术劳动知识产权)的相应制度。23、改革要从(加大宣传广泛动员解放思想)开始。
24、健全司法监督机制要(政府法院检察院)之间相互制约、监督。
25、虽然我们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以上选项都正确)的矛盾仍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结构性问题。26、政府的角色应当包括保安员(裁判员监管员指导员主导员)。
2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8、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中,政府(越位正位错位)问题一直存在。29、现在对财政的认识包括(财)和(政)两个方面。
30、改革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不动摇充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31、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健全表现为(资本市场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健全劳动市场不健全城乡土地市场割裂)等问题。
3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压制遏制阻碍)市场作用的问题十分普遍。33、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要从(搞活土地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机制农村社区化农民“上楼”)几方面入手。
34、金融市场体系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35、建设法治社会,全社会要形成(.学法B.尊法C.守法D.用法)意识。
36、(A.依法治国B.依法行政C.依法执政D.法治社会)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37、中国政府要向(有限政府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以上选项都正确)转变。38、社会矛盾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群体性普遍性高发性)39、深化改革,确保司法权(A.依法B.独立C.公正)行使。
40、关于党的建设,我们要形成一套有利于各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不犯事不出事)的体制与机制。
41、确保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要(A.“去行政化”C.“去地方化”D.财政制度改革)。42、我国现行市场规则存在的问题有(公平性不够开放性不够参与度不够透明度不够)。43、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认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44、1.法治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含义是(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45、法治中国包含(A.法治国家B.法治社会C.法治政府D.法治企业)。
46、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要(A.让权力有效运行B.解决权力之间的冲突C.改变权力无效“空转”的现象D.权力之间相互制约监督)。
47、司法体制改革有(A.持续性B.时代性C.紧迫性D.渐进性),中国司法制度面临的一些问题亟需通过机制来解决。
48、(实践发展解决思想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49、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等的改革。50、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包括(A.司法公正B.司法高效C.司法权威D.坚持社会主义



司法制度)。
51、推进全面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分布在经济建设(A政治建设B社会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
52、中国政府要向(A有限政府B阳光政府C服务型政府D以上选项都正确)转变。5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54、改革要从(加大宣传广泛动员解放思想)开始。
55、要建设美丽中国要就要形成相应的(关于生态的法律法规责任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6、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管理)。
57、当今我国人民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文化需求法制需求)。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题
41、农村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和不平等的城乡发展机制没有关系。(不正确)42、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效需要不足是经济危机的根源。(错误)43、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利于保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正确)44、自主经营、自由选择、自由流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正确)45、包容性体制总体优越于排斥性体制。(正确)
46、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
47、根据行政体制改革中职能配置中的要求,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配置文化职能。(错误)。
48、常态性社会矛盾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冲突性。(错误)
49、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正确)50、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确)
51、城镇化的内涵是农村人口从传统分散的乡村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集中的一次过程。(正确)52、我国的户籍制度是1958年开始实行后就形成乡镇户籍和城市户籍。(错误)5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明确目标。(正确)54、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错误)
55、只有深化改革,真正打通城乡,才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正确)56、恶化的城乡差距所带来的是社会风险。(正确)
57、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平衡发展的最大的制度障碍。(正确)58、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正确)
59、我国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已经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错误)
60、如果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那就必须主观判断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错误)
61、财政的新定位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相悖的。(错误)
62、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负债沉重,但并未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错误)6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正确)64、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正确)
65、我们过去强调改革,并已经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错
66、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正确)67、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分为五大类。(错误)
68、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69、传统观点上的中国社会的三大构成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确)
70、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形成的,在市场价格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正确)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