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的个人主要事迹怎么写 工匠事迹材料汇编11篇

时间:2022-08-14 12:30: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匠的个人主要事迹怎么写 工匠事迹材料汇编11篇,供大家参考。

工匠的个人主要事迹怎么写 工匠事迹材料汇编11篇

工匠事迹材料汇编11篇

【篇一】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 工程测量” 。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可以说,测量是工程建设的“ 灯塔” 。

他叫 **,现任 **集团城建公司 **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土建 4 标项目测量班长,是“ 灯塔” 的守护人。

2008 年入职至今他已从事测量工作十余年,每天穿着雨鞋往返于工地和项目部之间,在他的脸上,你或许能看到一份坚定、一份成熟。

埋头干、不服输从 **技校工程测量专业毕业, **职业生涯中的前三年几乎是在扶棱镜杆中度过的,但这丝毫没有动摇过他的决心——在工程测量这条路上“ 一条道走到黑” 。谈起第一次独立放线时的情形,他总觉得又好笑又惭愧:“ 一个多小时,没有放对一个点,除了同伴的抱怨,连施工队的工人都在笑话我” ,说到这里,他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我是个不服输的人,越是如此,越是激发了我一定要干好工作的决心。经历那次失败的放线之后,我静心

反思,通过问师傅、问同事,打破砂锅问到了底,查百度、看书籍,不断学习测量知识,逼着自己把测量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弄明白。很快我就认识到,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梦想生长,只要肯学、肯钻研、肯尝试、不逃避,就没什么可怕的。” 来到 **地铁 2号线项目后,面对全新的南方 CASS(计算土方

量 )、科傻平差等工程软件,他同样没有认怂,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守着电脑研究,终于熟练掌握,成为了软件操作上的高手。他当起了导师,有了自己的一群徒弟,他会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倾囊相授。他说:

“ 我不会管什么‘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测量精英团队,是企业的财富,更是我们所有测量人的荣光。” 的确,测量工作又苦又累,并且在职业发展上看起来似乎没有其他岗位那么畅通,比较容易触碰“ 天花板” ,对此, **很坚定:“ 既然选择了,就一定不后悔。我一直都有个愿望,希望我干测量干到退休,毕竟,什么工作都要有人去做。” 腿虽软、行却坚因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总是冲在攻坚克难的第一线,同事们习惯称 **为“ 拼命三郎” ,可“ 拼命三郎” 也有腿软的时候。为使隧道地面与地下建立统一的坐标体系和高程基准,需要进行联系测量,这项工作要将测量仪器悬空架设在深 25m 的竖井口。站在悬空 25米高仅容站下一个人的钢拱架上,谁站久了都会头晕目

眩、双腿发软,更何况还要架设棱镜。平时,在平地上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几分钟,而这一次,他花了半个小时。不停的调平对中、不停旋转 90度检验对中情况,熟悉测量的人们明白,这项工作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任何轻微乃至一丝一毫的震动,“ 说不怕那是假的,从小到大,真没有因为啥事腿软过,但是那一次,从钢拱架上下来之后,我的腿一下子就软了。” 在他的意识里,自己作为测量队中的“ 老大哥” ,环境越差的地方、危险越大的地方,越需要他以身作则,带头冲在前面。

新领域、善作为施工中,对于测量精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地铁隧道测量,对于之前从未涉猎过地铁测量的**来说,他并不为难。为了让 **地铁2 号线项目隧道按照设计线路掘进,每隔两三个月他就会带领自己的测量团队,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白天测地面的控制网,晚上测量洞内的控制网,数据步步验算、严密评差,为隧道建立了精度极高双导线网,用“ 灯塔” 照亮了隧道深处,确保了隧道施工进度。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 **地铁 2 号线在 2019 年 1月顺利贯通,最大贯通误差为△ X=2cm;△ Y=1c m;△

H=1.5cm。这些数据化作亮眼的业绩,为 **在地铁隧道测量工

作中交上了一份令自己、令项目、令业主、令企业满意的答卷。

【篇二】他 47岁,黑黑的皮肤,见人时常一张笑脸,可干起工作来脚踏实地、雷厉风行,他就是中国 ****集团物资有限公司金属结构厂的焊工班班长 **。

一直以来, **扎根厂区,以厂为家,把普通的岗位工作当作人生修行,从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和焊工——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岗位连在了一起。

勤学善思肯吃苦 1991年, **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追求,成为一名电焊工人。为尽快掌握焊接技术,他用心揣摩焊接工艺技术,将关键环节认真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上,遇到不懂的地方虚心向他人请教。就这样边干边学、以干促学,他很快掌握了多方面的焊接技能,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电焊能手。

在参建广深港益田路立交桥项目的时候,由于现场工期紧任务重,项目上专门组建了焊工“ 尖刀班” ,由 **担任班长。公司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很高,焊缝质量必须严格达标,他就常常白天带着大家干活,晚上盯控焊接,稍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立即要求改正,确保焊接质量过硬。当时的作业现场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桥面经过太阳暴晒温度快速升高,又没有降暑降温设备,人站在上面就像被投到火炉里炙烤一样难

受,一条焊缝焊下来,整个人浑身上下湿透,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遇到正午时,钢板的温度能达到五、六十度,桥内的温度就更不用说。面对这样的恶劣条件, **带领全班人员咬牙坚持,最终提前圆满完成任务。

勇挑重任显本色 2016年,杭黄铁路项目开工,现场需要大量二衬台车、模板,工期要求相当紧张。加之当时厂房车间空间狭小,受场地限制,任务更显艰巨。但 **却说:“ 再难也要保证工期。” 综合考虑工人特点和现场设备情况后,他把人员分为三个班,每个班的加工任务定时定量。在峰高岭隧道衬砌台车的现场制安装过程中,他带队组织安装,这是交付该项目的第一架台车,现场监理、技术人员、验收领导小组等人员一应旁站,待安装结束后,验收小组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对结构尺寸、模板厚度和平整度、拼缝规格、行走机构等所有指标进行详细查验。虽然要求苛刻,但验收小组最终给出了“ 该台车结构、材料、整体安装质量和细节处理精准到位,达到了设计要求” 的验收结果,一举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2018年,金属结构厂负责加工郑州新大方公司 90T 龙门吊, **担任焊工班班组长。在加工之前,他同技术人员仔细研究图纸、研究铆焊工艺,确立焊接方式,防止焊接变形。在主梁起拱过程中,因设备达不到加工要求,他便自主设计了工

桩,采用火焰加热和千斤顶辅助加压的方式解决了设备难题,最终产品成型达标率高达 100%。精益的产品质量获得了业主单位的认可和赞赏,随后,新大方公司又将DSZ40/900/1200 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加工任务交给金属结构厂,有了前面的加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 **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焊接参数,在焊接钩挂的时候采用双侧焊接,减小残余应力,不仅有效控制焊接变形,而且成型美观。这样一来,企业形象在行业内口口相传,影响力迅速提升,迎来了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

敢于创新不止步今年,公司承接了洛阳市南昌路滨河北路立交工程钢箱梁任务。设计图纸中要求 28mm 的钢板与

16mm 的钢板对接需要过渡坡口,长度要求为 120mm,但是钢板的设计长宽都与机床加工的尺寸不相匹配,一时之间,加工进度陷入了停滞。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搞得清工程进度的重要性,知道时间不等人,他苦思冥想,利用边角废料使用半自动切割机一次一次进行实验,不断调整切割角度,反复测量不同角度下坡口大小。起初调整到 15° ,开出的坡口长 65mm,不符合要求;调整到10° ,坡口长度为 80mm左右还是不行;最后又减了5° ,出来的大坡口长度为 120mm左右,终于达到了技术要求。割出来的坡口既省时又美观,确保了任务的按期完成,也减少了公司不必要的设备采购,节省了成本。

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来, **在焊工的这个平凡岗位上不断地学习、消化和吸收先进的经验,不断打破常规,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推动了技术上的革新,保质保量地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

2017至 2018 年的两年间, **带领的班组共完成钢结构生产 3400余吨,特别是在洛阳地铁格构柱、洗车槽、台车等零星钢构加工中,更是创造出了日产 38 吨的记录,为公司钢结构加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团队也因此荣获集团公司“ 工人先锋号” 。

这些年, **本人也是拿奖拿到了手软,他先后被授予集团公司“ 企业工匠” 、广深港项目“ 先进生产者” 、公司“ 安康杯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十分感动,说到:“ 感谢企业的栽培,以及对我本人和团队的认可,荣誉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毫无保留的把我所学到的技能传授给更多想学习电焊的同志们,向工匠精神看齐,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

” 阅尽征程好风光,更有胜景在前头。只要拼搏,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 **给大家做出了最好的示范,他在焊接岗位上一步步成长,就像那飞舞的焊花,照亮了艰辛的焊接之路,也照亮了自己的绚丽人生。

【篇三】我叫 **,来自 **中铁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测量自动化负责人。我于 2004 年毕业进入 **工作,步入工作岗位后,一直以严谨、细心、认真的态度在施工生产一线从事施工测量工作。先后参与了孙口黄河公路大桥、武广客运专线、广州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北延段、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和成贵铁路等大型施工项目。

学习、创新开拓自动化监测业务 2016年我被调入 **检测公司工作,负责测量自动化业务,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很清楚,传统的监测手段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受现场施工条件影响,监测数据严重失真、不连续、追溯性不强,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让监测数据真实有效、正确指导现场施工,为安全保驾护航,进入公司后,我加强学习自动化业务知识,并成功的将自动化监测手段运用到施工监测上,监测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和测量设备,且监测数据真实、连续,能有效的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目前我带领的团队已完成了长沙地铁 4 号线下穿 2号线自动化监测、徐盐铁路深基坑自动化监测和地方道路下穿成贵铁路自动化监测项目,为公司自动化监测业务开拓了市场,目前正进行玉磨铁路曼勒一号隧道下穿小磨高速公路勐远特大桥自动化监测项目。

长沙地铁 4 号线溁湾镇至湖南师范大学区间始发后下穿既有地铁 2 号线, 4 号线区间隧道与既有 2号线区间隧道

轮廓最小竖向净距为 2.96m。由于 2 号线属运营线,需要点作业,传统监测极为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带领技术人员运用 2 台测量机器人和 180 个 L 型监测棱镜 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对既有 2 号线进行自动化监测,保证了 4 号线施工期间 2 号线的运营安全。

地方道路下穿成贵铁路自动化监测项目主要包括 3 条道路下穿成贵铁路的施工监测工作。我带领技术人员进行了前期策划,积极与业主沟通,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开展本项目监测工作。在地方道路施工过程中,成贵铁路线上无砟轨道已施作完成,准备长钢轨铺设,我们采用自动化监测,在现场埋设监测传感器,安装数据采集仪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采集,监测数据通过 GPRS 实时上传云平台,项目管理人员可远程实时进行监测数据的查阅和分析,及时、准确掌握变形体形变情况,指导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可远程进行监测数据的下载和监测报表的编制工作,实时对成贵铁路进行全方位监测,确保了地方道路施工过程中成贵铁路结构安全。

努力拼搏,做精无砟轨道精调 2017年 6 月初,我接公司领导安排,开始负责杭黄铁路无砟轨道精调项目,杭黄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时处于项目赶工期间,无砟轨道精调施工任务量大、工期紧,现场开 13 个作业面。我带领技术人员和 7

台轨检小车立即赶赴工地,作业前对轨检小车进行全面检校,对技术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和安全培训。

由于精调线路长、作业面多,放样数据量大,为了避免测量过程中出现差错,我常常加班至深夜进行轨排粗调线的计算、复核和轨检小车线参的计算、输入,并建立了测量数据复核制度,所有数据必须经过复核、互检方可上道精调,保证了精调作业数据的高度准确性。

为了更好的服务现场,我带领的精调团队在无砟轨道施工期间24小时待命,与工人吃住一起,随叫随到,使每个作业面精调环节占用时间最短。面临轨检小车少而现场作业面多的问题,为不影响现场无砟轨道施工,我每天泡在施工现场,合理掌控各作业面精调时间,对轨检小车进行合理调配,使轨检小车利用率达到最高,仅用时 3个月就顺利完成了 20.8公里轨排粗调放线和 37.4公里的无砟轨道精调任务。精调后的轨道扣件调整量均最小,使铺轨车从 **管段顺利通过,铁路建设质量现场会在我公司精调施工的三阳站顺利召开,为集团公司在杭黄铁路下好了关键一步棋,为项目在长轨精调扣件更换节省了费用。

边学边干,做专地铁施工监测根据公司“ 做大做强做专做精” 品牌专业化既定目标, 2017 年 9月我公司中标

了洛阳地铁 1号线施工监测项目,此项目是我公司一项新兴的业务,也是公司打入洛阳地铁市场和外部市场的开端。

2017年 11月,我受公司领导委派负责此项目,由于公司以前没做过这方面的业务,也没施工监测方面的人才,项目进场后,我带领团队人员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加班加点学习规范、方案等技术性文件,并自己摸索创新了监测点保护标志,现场埋设的监测点一次性通过验收。我们从 2018 年 3 月 6 日开始进行第一个车站的施工监测工作,为后续工作创造了条件。

在监测开始前,我们需要进行各种元器件的焊接和地表监测点打孔,由于现场施工瞬息万变,元器件焊接时间不固定,找外部人员焊接和钻孔价格昂贵且时间不能及时把握,可能会影响现场进度。为了节约成本且能及时满足现场需要,我带领项目技术人员自给自足,低价购买了电焊机和水钻,自己来整元器件焊接和地表点钻孔。我们通过合理利用时间,共焊接元器件 110余个,地表点钻孔 2000 余个。

今年春节,施工单位已经停工放假了,但盾构机刚好处于十字路口处,且地面车流量较大。为了确保地表道路安全,防止地面发生沉陷、坍塌,春节期间,我坚守岗位,每天对各作业工点进行巡视,对地表进行全方位监测,认真分析监测数

据,确保了春节停工期间地面道路安全。目前,此盾构区间已顺利、安全贯通。

洛阳地铁施工监测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带领团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现场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能及时准确向施工单位发布预警,指导现场施工,为现场施工安全保驾护航。监测期间及时发布预警 16 次,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处理和消警,现场工作得到了监理和业主的一致认可与肯定。目前,此项目正进行监测的工点均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工作以来,我始终信守人生格言:“ 没有不会做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造就自身的价

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带领团队锲而不舍的创新、钻研,为“ 做大做强做专做精” 专业化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四】我叫 **,现任 **公司成都 6号线 11 标项目副经理。从十年前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到现在的“ 企业工匠” ,我一路参与见证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回想起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从所学专业到为我所用的转变,顿感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我先后参建了深圳地铁 1 号延长线 6 标、成都地铁2 号线 9标、东莞 R2线 2303A 标、成都地铁 10号线 3 标、成都地铁 5 号线 5标、成都地铁 6号线 11标等多个项

目,为集团公司、公司扎根国内特别是成都地铁市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实践让“ 小道” 变“ 通途” 成都地层有着不同别处的特殊性,存在着砂卵石“ 骨架” 效应,掘进扰动易引起地面坍塌。

2005 年日本专家在成都实验后,曾提出此地层不适合采用盾构法施工,成都地层也被称为是盾构机司机的坟墓。参与成都地铁施工以来,我没有被“ 坟墓” 的说法吓倒,从最初一名普通的盾构司机,一路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后来带领整个盾构团队团结一致、精益求精,在“ 遇见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反复学习实践循环中逐步成长起来。

在成都地铁 2 号线 9 标建设中,作为一名盾构司机,我根据盾构掘进特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大胆创新。在盾构掘进 30 环后首次开仓时,我发现盾构掘进扭矩大,出土多,出现难以掘进的难题。这时,我提出在中心位置采用中心加水冲刷和泡沫以及膨润土改良渣土的方案,通过实践,该方法提高了掘进速度,防止超挖,在避免地面坍塌的同时,将施工深圳地铁 1 号线时的盾构掘进刀具消耗成本3500-5000 元 /

米 ,降到了 1800 元 /米,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并成功穿越了“ 努力餐厅” 等多个重大风险源,

连续穿越了 320米的建筑群,创造了第一个始发第一个接收的优异成绩。

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最终我成功掌握了成都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成为了成都市场上的盾构掘进专家,打破了日本专家的结论。在 2013 年 8月集团公司举办的技能比武大赛中,我个人获得了盾构机司机比武大赛一等奖,并荣获“ 贡献奖” 称号,我所在的项目也获得“ 铁建杯” 称号。

降本增效推进新思路在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我也秉承着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工作态度,致力于形成“ 低成本、高质量” 的良好局面。在成都地铁 10号线 3标项目的盾构施工中,我主导了盾构机 S-526/527 的刀盘耐磨改造设计,带领架子队完成了 1200 米盾构掘进不换刀的记录,将刀具成本又从成都地铁 2号线的 1800 元 /米降低至 875元 /米,并顺利穿越了众合纸箱厂、物流园等风险源点,助力项目取得全线首家“ 安全文明工地” 称号,创造了全线首家盾构始发标段、首家双线贯通标段,在31个土建标中信用评价第三名、中铁建系统内施工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 2016 年中铁建股份公司“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 称号,项目形成了以干促揽的良性发展局面,为集团公司顺利中标成都地铁 5号线 5 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参建成都地铁 5号线 5 标项目期间,我带领盾构施工团队在复杂地层中顺利穿越沙河、运营铁路线 5 处 9 股道、 3 环线桥等重特大风险源,实现了 7天贯穿一个盾构区间的记录,改写了成都盾构施工进度的历史,创造了成都市双线贯通新纪录。项目在全系统内综合排名始终名列前茅,为公司拿回票子、扛回牌子、挣回面子,赢得了业主的刮目相看,为公司顺利中标成都 6 号线 11标奠定了基础。

在目前的成都地铁 6 号线项目的施工生产中,我和我的团队运用这些年积累的专业知识,通过强化管理、严控技术,将复合地层(砂卵石 +泥岩)沉降始终控制在 10mm 以内,谱写了地铁建设的新篇章。

十年磨一剑,一朝是锋芒。我将把过去的成绩化作前行的动力,站在新起点上,以更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为集团公司、公司的发展再立新功。

【篇五】我叫 **,是一公司一名普通的测量人员,2000 年 6 月我从郑州测绘学校毕业,从那时起,我真正与测量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工作的 19年来,我先后参与了运三高速公路、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西安地铁等十多个项目的建设,担任近十个项目的测量队长。

2004年 5 月,公司中标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 27 标,该项目山高林密,地形复杂,马水河特大桥集大跨高墩于一身,百米以上高墩 6个, 200 米跨径 6 跨,该项目是当时公司最大的公路项目,我被公司任命为该项目的测量负责人。当时,公司还没有 GPS,测量工作全部依靠全站仪和水准仪完成,我带领测量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从前期的选点埋点、导线复测加密、水准复测加密到后期的桩基、承台、墩身、梁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我们的测量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积累了高墩施工平面及线性控制的丰富经验,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高效率高质量测量工作为工程的顺利施工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我们测量团队也受到了业主、监理及项目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2007年 11 月,包西铁路上场,接到调令的第一时间我便风尘仆仆的赶往陕北。通过我和我的团队共同努力,各项测量工作超前完成,成为了兄弟单位的榜样,特别是在路基原地面复测中,增加土方量八万余方,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田庄车站的改造中,图纸中只给出了各股道的线间距及线路要求,我没有手足无措,而是抓紧通过认真审图、查阅站改及道岔的相关书籍、在 CAD 图上模拟等方法,最终确定了车站改造中新线与既有线如何驳接、道岔如何放样、站台及

站房位置等数据,这对于第一次接触铁路施工特别是既有铁路改造的我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给我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转战到沪昆客运专线,项目地处江西上饶,山高林密、植被茂盛,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对于北方人的我来说,最难熬的还是南方的酷热天气,我们在工地上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我常常笑称我们每个人既是洒水车,又是烘干机。我们克服气候上的不适,无论是前期的控制测量、桥梁桩基承台墩身的坐标标高计算,沉降观测还是后期的底座板支撑层坐标标高计算、轨道板精调,我们都保证了内业数据及现场测量的准确无误。在湖沿特大桥 2-64米转体梁施工中,无论是数据计算还是现场放样,我和我的团队一直保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通过反复测量、反复计算,最终确保其实现了完美转身。在后期的轨道板精调过程中,我带领近百人的精调队伍,分成 8 个组,利用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精密测量系统, 24小时分班作业,精心测量,创造出一个班组 24 小时铺设 65 块轨道板的记录。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奋战,全部17.5 公里线路的精调任务圆满完成,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期间,我参与施工的沪蓉西高速公路马水河特大桥获得中国铁道建设协会火车头优质工程奖及

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沪昆客运专线、西安地铁等项目的QC 成果也获得了国家级、省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2015年 4 月,我调入公司测量队,参与全公司工程的控制测量工作,更高的平台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2017 年 6 月,公司中标京新高速公路 BMTJ-1标,该标段主线 68.7 公里、连接线 14.95 公里,设计院移交的控制点及埋设的加密点共 195 个。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境内,在地广人稀植被少的茫茫戈壁滩,记住 195 个导线点、水准点的平面位置就显得极其重要,我和我的测量团队在智能手机上装上奥维互动地图软件、利用网络和手机定位原理,顺利找到每一个点位。面对高温、强紫外线、线路长等重重困难,我们又一次在参建施工单位中率先完成了导线和水准的复测及加密工作。我们创新工作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全站仪控制结构物, GPS RTK 控制路基施工,不仅满足了施工要求,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只有技能变成本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精熟于心。” 19年来,我的人生就与一个词难解难分——测量。从业之初,我就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铁路建设者,在工作中有所建树,只有通过学习来改变自我。我利用闲暇时间自学了大专、本科,不断地充实和提升自己。工作中的我是年轻技术人员的“ 贴心人” ,有困难,

我总是想法设法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我将操作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测量员,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也帮助企业积累更多的测量人才。

背着沉重的仪器,手持对讲机,不停修正观测位置,一项项的记录,一遍遍的核实,这是我每天不断重复的工作。1 9年间,我重复着同这一件事,大江南北的高铁、地铁、高速、桥梁、隧道都闪烁着我的身影。我最骄傲的是,我和我的团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测量工作保持了“ 高精度”“ 零失误” 。

十九载风雨兼程,十九载砥砺前行,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信仰。初心不改,匠心筑梦,我将继续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实干在工程测量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篇六】 **, 1970 年出生,擅长施工现场高压配电、低压施工用电配电、设备机具的安全维修保养,在用电配电及设备安装维护方面有很高的技术和经验。

1990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 **来到了工地,做起了电工的活儿。每天背着工具包在工地“ 转悠” ,检测仪、开刀、老虎钳、扳手、万用表都是他的“ 武器” ,哪有故障,哪儿就有他的身影。他就像一颗普普通通的螺丝钉,在他的身上没有骄人的业绩,但却有着更加感染人的默默奉献和任劳任怨。

在 **看来,他在整个施工生产中起的是辅助保障作用,安全高效的施工生产是重中之重,他的任务就是保证生产需求,确保供水、供电、供气稳定。昌加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时间需要 24 小时不停歇作业,绝不容许出现长时间断电的情况。一旦跳电、断电,必须第一时间找到原因,解决问题。西藏气候条件恶劣,项目施工环境更是不言而喻,但是不管是半夜三更停电,还是下雪天停电,只要有需要他总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处理问题。

今年元旦,项目上刚开始吃饭,他接到电话,听说工地有个地方停电了,他便放下碗筷往工地跑,在他看来这些情况都很平常,他也从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不容易。

西藏昌加项目刚开始时,他在办公桌上贴着各工区、生活区、办公区的水、电、气线路图。如今,这些图纸和线路他早已烂熟于心,哪儿有阀门?怎么切换?哪儿停电到哪儿维修?他都清清楚楚!成为项目生产生活的坚强后盾。

进藏五个年头了,林拉公路一期、林拉公路二期、国道214 昌加项目, **作为雪域高原上的“ 光明使者” ,一直坚守在最偏远、最艰苦的项目,用超强的责任心和超高的技能默默保障着高原项目生产生活需求。

【篇七】 **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工 **,从事酒体设计、新产品研发、白酒酿造及质量管理工作 30 余年,凭着对职业的专注与执着,在白酒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

作为 **酒业公司的技术总工, 30 余年来, **每天深入生产第一线,观色、闻香、尝滋味。不断重复的工作使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取得了国家高级酿酒师和国家高级品酒师等多项资质。可以说, **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都投入在了白酒事业中。

作为品酒师和酿酒师,对味觉的要求极为严苛。而这

“ 舌尖上的功夫” 却不是一下子练就的。

**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品评 100 多个酒样,度数最高的是70 度左右的原浆。一年几乎每天都在品酒的她为了保持嗅觉的敏感,不得不过着“ 索然无味” 的生活,工作时拒绝有香味的化妆品;为保持口感敏锐,常年坚持饮食清淡。

除了感谢家人的支持, **也非常感谢她的公司和团队。在她的带领和团队的共同协作下, 2011年,“** 大曲酿造工艺” 成功申报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酒窖池” 成功申报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酒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 **酒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多次被公司及 **市酒类行业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带头人,她的钻研和敬业精神也获得了同仁们的认可与支持。

【篇八】“ 工匠” 是技艺精湛的人,“ 工匠精神” 就是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家具设计师 **认为,好的设计师就应该是匠人。

作为一名家具设计师, **认为,设计意味着将手中的物品经过精雕细琢创造出来,给人们提供美好舒适的体验。正是由于对设计有一种天生的敏锐, **一开始就选择跨入了设计师这个行业。

从进入家具设计行业开始, **就很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创新创意的培养。创新和创意,是设计行业的生命,有好的想法和创意,怎么实现成为产品,这是最难的。

**认为,首先个人要有一个好的想法,有一个创新的思路,怎么把它实现出来,就要脚踏实地做出来,把想象的产品,要一步步实现,对很多设计师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在设计这条路上, **遇到过许多次想要放弃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更强烈的声音在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而这一坚持,就是 15年。

**沉下心来,钻研到设计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 **多次获得了国内外知名设计比赛大奖,被授权 20 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同时,他还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承给行业内更多的新人。

【篇九】 **是 **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机电维修师。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 **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十年,用自己对技术研究的激情、对平凡工作的精益求精,磨练极致工艺,书写着“ 匠心” 人生。

2002年,从大学核电工程专业毕业的 **,一次机缘巧合接触到了机电维修。爱学习、勤思考的 **,很快就喜欢上了机电维修这个行业。熟能生巧,慢慢地,他在公司设备维修领域已经小有名气。

在工厂里, **深深地明白,机器一旦有了小故障,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 **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不允许自己的工作有半点差池,即使加班加点,也要把再难的故障给排查出来。作为厂里技术维修的前辈, **从不因自己资历老而自居,相反,他比厂里的年轻人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与感情。

正是 **对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不断充电学习掌握木工设备自动化技术,带领团队根据家具行业生产设备现状,进行相关设备系统研制创新,并被授权获得多项个人发明专利。他

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完美追求,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并多次荣获成都好工人、成都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说,作为一名机电维修师,只有对检修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完善,才能对设备的诊断、检修、维护做到完美,才能更好地传承这项技术,更好地发扬工匠精神。

【篇十】 **, **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专注于高分子材料塑料管道技术研发,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

1994年, **从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开始进入了高分子材料这个领域的研究。从扎根一线车间,学习每道工序,到成为技术总监。二十多年来,他从技术员逐渐成长为公司技术部门的负责人。

二十多年来, **一直怀着一份热忱,投身于高分子材料塑料管道的研发领域中。技术管理与研发工作是公司的核心,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同时,技术工作又是一项不断寻求突破的工作,随着行业水平提高和公司业务扩展需要, **始终要求自己一定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开发创新出新的好产品。这是 **在技术团队里念叨最多的一句话。

学无止境, **通过不断积累总结经验,还在进一步地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今, **已成为独立主持新项目

开发的专家型科技工程师。由他带头完成的新产品项目开发达10 多个,其中获得世界发明专利 3 项,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新型实用专利 15 项,外观设计专利 15 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 6项目,其中 2 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 项填补国内空白。他还多次参与发表行业论文 15 篇,专业能力得到行业认可。

【篇十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工厂车间十余年,埋头苦干,刻苦钻研,不嫌脏不怕累,用自己的双手在技术领域开出了成功的花。

**一宇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车间主任 **就是这样的人。

在车间的每个角落,都能看见 **忙碌的身影。他时而在车间监督指导工人的工作,时而低头自己搞技术研发。十年如一日,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人,一步步脚踏实地在钢结构技术领域快速成长起来。

**踏实的性格,让他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他不仅技术过硬,同时也善于思考、追求创新。

2016年,他通过对抛丸机操作和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简化了抛丸机式操作程序,提高了除尘效果,大大改善了员工的劳动环境。同时,他还研究发明并执行组装小型钢板校平

机,并带领班组亲自改造实施,大获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司的钢板剪切扭曲变形的问题。

**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同事也悉心指导帮助,这一切源于他心中的一份信念,那就是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心帮助过他的人。公司成立了以 **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通过导师带徒弟、理论加实践等方式加强学习和培训,为公司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技术工人,他也多次获得年度优秀员工、 **市好职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推荐访问:工匠 汇编 事迹材料 工匠事迹材料汇编11篇 工匠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