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

时间:2022-07-22 16:10: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

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4篇

第一篇: 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

培育文明乡风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张军
来源:《农家科技》2019年第11期

        摘 要: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关键词:
乡风文明;问题;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持之以恒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打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重要抓手。培育乡风文明,是现实需要,是时代使命,更是面向未来的选择。

        一、当前肥西县乡风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肥西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着力打造肥西文化发展升级版,持续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着力打造核心价值观引领标杆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县,持续推进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和乡风文明建设。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十八大以来,肥西县按国家二级馆标准提升改造了县图书,新建了县文化馆。全县建成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实现了村村月月有电影的目标。深入挖掘县内的乡贤名人,弘扬各具特色的乡贤文化。2017年6月,肥西县首家乡贤文化馆——金岗村乡贤文化馆正式开馆并对外免费开放。

        2.文化活动精彩纷呈。2017年3月份以来,肥西县每月组织一场以“文明伴我行 月末大舞台”文化惠民展演活动。由县文化馆选送部分节目,所在地乡镇上报部分原创节目,既保证节目的质量又具有各乡镇的地方特色,社会反响热烈。十八大以来,全县共组织文艺活动1860多场次,其中县级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80多场次。安徽紫蓬诗歌节、中国三河系列文化节、紫蓬山民俗文化周等文化活动在县内外颇具影响,获得了较好品牌效应。

第二篇: 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

文明乡风滋养美丽乡村
作者:
来源:《吉林农业》2019年第02期

         农村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明乡风的助推、精神文化的涵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风文明是重要内容。近年来,吉林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多方入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使村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定,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致富路上也更有奔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在广大农村开展培育和践行活动。建好用好农村道德讲堂。让“草根”宣讲员深入村委会、社区、田间地头,把“道德讲堂”与理论宣傳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把“大道理”寓于广大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感悟之中。强化榜样引领。全省共评选出“吉林好人”1450名、“吉林好人标兵”197名。在此基础上,优中选优评出“吉林省道德模范”暨“吉林好人”年度人物43人。全省各市、县电视台全部设立“好人发布厅”,定期选树表彰重大典型、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全省累计评选各类好人7万余名。

         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文明程度普遍提升。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深入开展“城乡共建”活动。持续抓星级文明户评比。

         农村倡树文明新风活动不断推进,乡风民风逐步改观。建立健全“四会一约”。全省各地农村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发动群众讨论修订乡规民约。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引导农民群众绿色过节、健康过节、文明过节。开展“全省农民文明知识竞赛”活动。培育新乡贤文化。培育优良家风。各市、州把培育优良家风作为民风建设的基础工程。

         ; ;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组织开展以“清洁家园、美丽吉林”和“美丽庭院、干净人家”为主题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省农村环境建设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一些条件较好的村镇村貌整洁,环境优美,村民着装、饮食、生活习惯逐步向城市转变,农村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篇: 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

用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农村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但受各种原因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一些旧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一些陋习依然成为“老大难”问题。“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到底症结何在,如何破解?为此,我们组织调研组深入乡村进行了调研。一、乡村风俗“老大难”的三大“顽疾”
长期以来,我们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群众文明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特别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在城乡不同程度存在。孩子满月、搬新家、上大学等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这些现象,群众内心非常反感,但在现实生活中又迫于传统习俗、宗族势力和人情世故等原因,只能随波逐流,不少人对此非常苦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乡村风俗“老大难”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祭祀陋习危害大。清明时节,祭祖扫墓、缅怀先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无可厚非。但是放鞭炮、烧纸钱、插塑料花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烧纸钱的烟火和呛人气味延绵不绝,墓地烟雾缭绕,鞭炮声震耳欲聋。塑料花漫山遍野,大大小小、高高矮矮、五颜六色,好似一道“风景”,实则使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污染。这种种陋习,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山林火灾频发,烧毁不少森林。据调查,农村山火70%发生在清明节期间,每年烧毁山林面积上万亩。塑料花占祭祀品的80%以上,不易降解,会对周边土地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二是红白喜事攀比盛。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之风依然存在。你上龙虾、甲鱼,我上山珍、海味;
你发芙蓉王,我上大中华;
你摆两轮席,我摆流水席;
你舞龙舞狮,我搭台唱戏;
你奥迪一条龙,我宝马一条街......谁也不想降低标准,让人家背后说三道四。大家都好脸面,千方百计也要把事情办得体面一些。可奢华攀比的红白喜事既加重了村民的生活负担,又助长了攀比浪费之风,实在是弊大于利。还有“高价彩礼”是不良习俗的一种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高价彩礼”成为农民家庭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导致不少农村家庭苦不堪言,甚至债台高筑,好不容易脱贫后又因婚致贫。
三是闲时赌博较普遍。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大部分农民开始富裕起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有了很多业余时间需要打发,尤其是农闲时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业余文化生活,全民的读书热情不高,业余时间就靠打牌打发。有人错误地认为“手头有钱,时间有闲”“大法不犯,搞点娱乐玩一玩”,“赌博只是输赢个人的钱财,与国家、社会关系不大”。但实际上,赌博本身并不增加财富,是一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财富偶然非法转手活动,它必然会驱使一些人去铤而走险,甚至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给国家、个人和家庭造成损失,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二、破解乡村风俗“老大难”的主要对策
移风易俗表面上改变的是行为习惯,实质上改变的是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其难度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要破解乡村风俗“老大难”问题,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村居主抓,突出群众自治、自我管理特色,让大家都认同新观念并形成行为规矩,从而让新观念、好风气传承下去,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文明化。针对上述三大“顽疾”,提出如下对策:
一、深化教育引导,把移风易俗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移风易俗的关键是教育引导群众改变观念,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的行为规范。在教育引

导中要抓住群众的心理,因势利导,既要讲大道理,也要讲小道理。跟群众讲清楚、说明白,移风易俗是在尊重、传承传统风俗习俗基础上,移的是“歪风”、易的是“低俗”。要把移风易俗作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的重要内容,发挥妇女在移风易俗中的骨干作用。充分利用农村宣传栏、广播、文化广场等阵地,运用文艺演出、公益广告、百姓宣讲、微信、微博等形式,宣传移风易俗的目的意义,引导群众自觉执行。要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精心打造“最美”品牌。
二、突出关键少数,把移风易俗与党建团建相结合。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严格执行“五项严禁”、“四项新风”规定,全面落实“三严”工作要求,为群众树立标杆,做出表率,发挥引领作用。要把党员干部在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的表现纳入各级各类考核评价体系。纪检(监察)部门要将其纳入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内容;
组织部门要将其纳入组织工作综合考核和党员考评内容;
宣传部门要将其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创建的考评内容;
带头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要善于和长辈沟通,主动劝导长辈摒弃繁文缛节,杜绝大操大办的思想念头;
市妇联要将其纳入文明家庭考评内容;
各单位要将其纳入本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评先评优的考核内容。
三、加强综合治理,把移风易俗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美丽乡村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用一个个“美丽乡村”共筑“最美地级市”。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既要完善公共服务,也要加强专项整治;
既要正面引导,也要依法治理。要按照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的原则,选择非基本农田建设公益性公墓,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四要建好红白理事会,把移风易俗与乡风民风建设相结合。要广泛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并在摒弃婚丧陋习、倡树文明新风中发挥重要作用。各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作为,指导村居红白理事会对本村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发动群众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制定规程要根据实际情况“一村一策”,事先进行充分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内容尽可能细化具体,便于操作执行。要把那些德高望重、群众威信高、公道正派的党员干部、老同志充实到红白理事会中来,切实发挥好红白理事会的积极作用。
五、强化家园情怀,把移风易俗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环境秩序最直观地反映着农村的文明程度和乡村风尚。要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手段,开展经常性的环境建设和整治行动,推动乡村来一场“环境革命”。大力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大力开展节水、节油、节电、节粮、节纸宣传教育,使美丽乡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乡村。
六要突出部门联动,把移风易俗与其他业务工作相结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移风易俗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日常工作安排,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为移风易俗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纪检、组织、宣传、文明办、民政局、市县乡等各级各部门都是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责任主体,要部门联动、上下互动。要层层下发《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暨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县市区和乡镇、街道要拿出工作推进方案,定出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加强督查督办,及时报送信息,有力有序地抓好工作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乡村,不仅是目光所及的环境之美,更重要的是用心体会的心灵之美、内涵之美、文化之美。而乡村风气的良性转变,才能让美丽乡村真正变得美丽起来,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漆风华(1975.03-),女,汉族,湖南衡阳人,馆员,大专,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

第四篇: 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

深耕乡风文明 助推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某某镇深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新垸子村作为培育文明乡风的主战场,分类推进、层层落实,提升了农村群众精神风貌,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1、“党建+文明”打造新堡垒。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首要在于党的领导,党组织要当好领导者,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一是党支部发动。制定“治陋习、树新风”规定,提出“不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不参加大操大办酒宴”等要求,采取村干部联点包片、联亲带友的方法,明确帮带和督促责任,把村干部遵守有关规定和引领亲友自觉践行新风正气等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严格奖惩落实。
二是丰富党建阵地。新建635㎡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3000㎡的文化广场,在村主要干道绘制100多幅、共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墙,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德文化、志愿服务、抵制人情风等内容,使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宣传教育。
三是强化党员管理。把“治陋习、树新风”作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全体党员公开承诺并签订抵制大操大办、
反对人情风承诺书,自觉接受监督。同时,党支部紧盯“升学宴”“谢师宴”等关键时段,提前“打招呼”,基本杜绝了违规宴请。
2、村民自治引领新风尚。文明乡风的建设,村民不能置身事外,只有提升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乡风民风才会日新月异。
一是乡贤引领。村“两委”牵头,由该村乡贤组成爱心志愿帮扶促进会,近5年来,自发筹资70余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流转1200亩土地建设产业扶贫基地,带动62户贫困户就业,为该村近30名考上一本大学的学生每人提供助学金5000元,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人均发放慰问金500元。
二是“五老”理事。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五老作用,引导参与红白理事会、民主监督理财小组等工作,在推动移风易俗、整治人情风、调解矛盾纠纷等事务中发挥其威望高、人情熟的特点,树立了邻里和睦、婆媳关爱、敬老爱幼的乡风。
三是村民参与。精心提炼总结出切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涉及婚丧嫁娶、孝顺长辈、家庭教育、邻里关系等方方面面,引导全体村民共同遵循,认真践行,形成了一种遵守村规民约光荣,违反村规民约可耻的氛围。

3、典型引路培育新农民。挖掘和宣传群众周边的善行义举,用身边的典型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引导广大群众对标先进、自觉看齐、共倡新风。
一是大力弘扬新时代好家风。广泛开展“十佳道德模范”“十星文明农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一批有正气、讲文明、带头移风易俗的典型人物,在全村公开通报表扬。
二是全面推介宣传。在村主要路口设立了“先进典型事迹展牌”,将新垸子爱心志愿帮扶促进会、十星文明户等典型事迹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广大百姓,营造了学习楷模、争当楷模的良好氛围。积极推介新垸子爱心志愿帮扶促进会参加全市第三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
三是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对获得十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表彰的群众,采取“五个一”“两慰问”的形式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即发放一壶油、一袋米、一副对联(春节)、一笔慰问金、一封感谢信,村两委班子和新垸子爱心志愿帮扶促进会成员大张旗鼓的上门看望慰问,让群众在树立乡风文明工作中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推荐访问:带头 先行 振兴 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 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 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