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完整)

时间:2022-08-25 12:05: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完整)

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4篇

【篇一】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

论吃的历史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蕴藏着我国先人留下的许多宝贵遗产。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先人就提出“民以食为天”,在多方探讨食品原料的同时,也在关注食品的滋味及其营养价值,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同时我国自古就十分注重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但将自己的名特食品源源不断的传到海外,也从周边国家引进了一些新的食物品种和饮食方法,从而为丰富多彩的中华美食锦上添花。从先秦到现在随着朝代的更替,中国的饮食情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变化;

交流;

饮食;

前言:

目前,全世界各大城市几乎都有不同规模、不同风味的中餐馆,生意也都分外红火。“吃在中国”已成为天下人的共识,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中国饮食的发展史却鲜为人知,这篇文章正是探讨中国饮食历史,帮助人们了解中国饮食的发展历史。从先秦到写到民国,随着阅读的深入,会将您带入一个伴随着时代变迁的,异彩纷呈的“吃的世界”里。

学院及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正文:

(一)、先秦

先秦是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仅从炎、黄二帝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也近三千年之久。其中主要分为:炎黄时期、尧舜禹时期、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1、炎黄时期

当时的社会已有相当多的人口,为了维持生计,身为部落首领的炎帝尝遍百草并创制了耒、耜、犁、镰等农具,还教会了部民们因地制宜种植植物。炎帝也因此被称为“神农氏”。与此同时另一个部落的首领皇帝也基于同样的原因,在教其部落成员驯养家禽、家畜种植五谷等等。

在炎黄时期,人们的主要肉类食品是猪、羊、鱼,粮食是粟、稻,蔬菜是白菜、芥菜和油菜,水果是桃、李、梨,而饮料,除了白开水便是茶。具体吃法,不外乎烤、煮、蒸三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出现了油和盐。人们不仅懂得了“烹”,还知道了“调”,使饮食摆脱了蒙昧而走向光明,人们进入了烹调时代。

2、尧舜禹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国家已经形成。舜在位期间发生了一次特大水患,严重地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了水灾,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并引导炎黄子孙一改过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走上了以农为本的道路。

在饮食方面,尧舜禹时期和炎黄时期相比,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烹饪时完全摈弃了以往的烧石烤法,而普遍采用了煮蒸方式。因为此时制陶业已十分发达,陶制品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2碎石工具已经出现。如:杵臼、石棒、石盘。它们可以将粮食脱皮,尔后再捣碎或砸碎,吃起来更方便些。

3出现了素食。但此时素食只是供奴隶食用的粗劣食品。

4诞生了“五味调羹”。“羹”即菜汤,最早的羹是黄帝首创的“大羹”。而“五味调羹”,则是彭祖发明的。

5出现了酒。在大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期间,酒作为饮料问世了。

当然,在此期间人们还培育出来一些新的粮食作物,还驯养了一些家畜、家禽。但牛、羊仍被视为最好的肉食来源。

3、夏商周时期

禹死后,其儿子启一改传统的“禅让制”,强行接了大禹的“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从此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即夏商周时期。在此期间,统治者对食品口感的追求增加了食品的花色品种,促进了食品的结构变化,引发了食品制作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产生并不断丰富着饮食文化。

1食品原料大大增加。如:新出现的梁、菰米等。肉类最多,仅在殷墟挖掘出来的动物骨骸中:哺乳类就有二十九种,蔬菜二十几种,水果三十几种。此外还出现了酱、醋、糖等调味品和饮料。

2出现了菜园和果园。商时代出现了菜园,周时代出现果园。

3人们开始使用冰。此时上层社会在酷夏时开始吃冰消暑。

4餐具相当讲究。此时的餐具有:簋、鼎、豆等。这些餐具都很注重形状和质地,还尽可能的在上面精雕细刻,绘上各种图案,使之美观大方,看着也舒坦。

5始兴宴席。

6吃与政治相联系。如:鼎由餐具变成礼器等。

7出现了一日两餐制。

4、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各路诸侯为争夺天下霸权,他们高度重视制铁业,致使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推广牛耕技术,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他们还竞相变法。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生产的发展,在饮食方面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1肉食品相对紧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牧场逐渐减少,导致牛羊等牲畜大幅度减少。

2水产品备受青睐。主要是:鱼、鼋、鳖等。

3出现南北食系。由于当时各路诸侯相互征战,导致南北两地得不到交流,再加上两地的自然环境不同,从而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食系——中原食系和荆楚食系。

4注重饮食礼仪。

5讲究饮食卫生。

6饮食学论著问世。如:《吕氏春秋》中的《本味篇》等。

先秦时期的传世食料食品:

油、盐、酱、醋、茶、酒、糖、粥、羹、太史饼、馓子、粽子、千酥饼、苏州年糕、兰陵美酒、绍兴酒、素食。

(二)、秦汉

秦汉时期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中国饮食上的大变革时期。在此期间还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旅店,使餐饮业更趋发达。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外交流日趋广泛,烹饪原料、调味品种迅速增多,烹饪技术也显著提高。因此我国在饮食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1面食代替粒食。秦汉时期石磨已遍及各地,人们使用石墨粉碎小麦,从而出现了面食。随着“面”的出现,各种“饼”也应运而生。

2两餐变为三餐。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餐制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3三大菜系渐趋形成。一个菜系的形成除了其独特的烹饪技术外,还有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秦汉时期形成了鲁、川、粤三大菜系。

4注重食养食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药食同源”之说。在此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药补不如食补。

5筷子已经普及。

6羊肉备受青睐。秦汉时期人们不得乱杀马和牛。因此当时人们的肉食主要羊、猪、狗和鸡、鸭、鹅,而羊肉又被视为上品。

7肉食吃法多样。如:炙、煮、煎、蒸、腊、膗、脍、脯等。

8宴饮礼仪繁杂。

9饮食差异巨大。皇帝和诸王及中级以上官员吃的是山珍海味,各种美食佳肴。而当时的平民由于灾荒、战乱而挨饿,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秦汉时期出现的外来食品:

石榴、大蒜、葡萄、葡萄酒等等。

秦汉时期出现的新生食品:

豆腐、腊八粥、元宵、烧饼、擂茶、蒙顶差、香肠鱼、洋县黑米。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这个时期使中原移民大量南迁,与此同时,长期居住在西、北边境上的匈奴、羯、羌、鲜卑、氐等五个少数民族也在大规模的迁往内地。迁移使他们的文化得到交融融合。这种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大融合,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大融合,都给饮食领域带来了许多富有生机的新东西。

1食物原料增多。如稻,不但分旱稻、水稻,还分青芋稻、累子稻、白漠稻、蝉鸣稻等等。再如粟,西晋时以培育出赤粟、白茎粟等十二个品种,而到北魏时已增为八十六个品种。

2李子誉冠群果。当时社会已有数十种水果,但李子因其适应性强、品种多且一年四季都能成熟而誉冠群果。

3炒菜迅速兴起。炒菜加工时间短,菜的营养成分很少流失。因此,这种技法一诞生就受到人们的欢迎。

4苏菜开始形成。苏菜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局面及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

5富人饮食奢华。在这一时期门阀士族已经形成且享有各种特权,他们利用各种手段侵吞大量钱财。再加上当时频繁的朝代更替及天灾人祸,使人们认为有今天没明天,导致了他们在饮食方面追求奢华。

6饮酒之风盛行。

7食德令人注目。此时道德观念几乎全都反映到了饮食生活的各个方面。

8名家研用保健食品。如:曹操研制的保健品:九酿春等,

9僧尼开始戒荤食素。据史书记载这完全是由梁武帝的提倡而普遍起来的。因为梁武帝信佛并以大教主自居,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断酒肉文》来号召全国僧尼不吃肉。

10饮食专著众多。如:曹操的《四时食制》、虞悰的《食珍录》、崔浩的《食经》孙思邈的《齐民要术》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传世食品:

馒头、面条、饺子、混沌、甘露酥、靖县密饯、古井贡酒、泸州老窖、刘伶醉、蒲聂茶、庐山云雾茶、龙井茶、琴鱼茶、曹操鸡、乐山墨鱼。

(四)、隋唐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国防、外交全都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饮食领域百花盛开、五彩纷呈。其主要表现为:

1食物品种空前丰富。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外交流的增多使这一时期的食物品种空前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温室蔬菜和人造冷饮也起源于这个时期。

2鎚饼分外走销。这个时期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皇帝贵族都对鎚饼情有独钟。

3酒文化异彩纷呈。这个时期有很多以酒为题的诗句,关于酒的各种饮法、酒具等等异常繁多。

4豪饮之风弥漫全国。隋唐时期嗜酒如命的人屡见不鲜,如:李白、法常、杜甫、酒八仙人等等。

5上层人士饮食怪诞。比如:唐朝末年一位王爷强迫斗殴者吃肥肉等。

6出现和食制。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家具的变革导致了餐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桌、椅的出现使实行了三千多年的分食制被和食制取而代之。

7盛行“工作餐”。自唐代宗李豫之后,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衙役公款吃喝即“工作餐”愈演愈烈。

8食疗专著问世。如:《千金食治》、《千金翼方》、《食疗本草》、《食医心鉴》等。

9茶学专著诞生。如:陆羽的《茶经》。

10食品交流广泛。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多外开放的政策再加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各民族之间、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广泛。

隋唐时期的传世名食:

月饼、八宝白藕饭、北京烤鸭、汾酒、太白酒、西凤酒、顾渚紫笋茶、兰花茶、西瓜。

(五)、宋朝

宋朝重视教育,发展商业,关注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在餐饮业,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宋朝统治者鼓吹享乐主义,因此宋朝凡有条件的人都舍得在饮食上下功夫。在这种浓厚的重“吃”氛围下,浙、徽两大菜系渐趋形成。宋朝的饮食新现象如下:

1上层人物带头吃喝。宋朝皇帝对群臣非常优厚,并劝高级将领“厚自娱乐”和“天天饮酒作乐”。各级官吏鉴于此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一张嘴。

2酒馆饭店星罗棋布。宋朝事业发达,人们注重饮食,为适应这一消费现象,各类酒馆星罗棋布。并且宋朝统治者也鼓励百姓开设酒馆。

3餐饮色情紧密结合。宋朝无论民营酒馆还是官营酒馆,大都通过色情活动来助销。

4野味非常丰富。这一时期人们喜爱吃野味,其中野兔肉被时人视为上等的名贵食品。

5名士重视食蔬。

6食肴讲究美观。在宋代,食品不但注重造型和色泽,还注重食品的香气和味道。

7饮酒已成时尚。宋朝人饮酒的动机五花八门,寿酒、喜酒、饯行酒、接风酒、交杯酒等等。

8文人喜欢自炊。宋代人不但喜欢吃,还都喜欢资自己亲手做着吃。

9重视饮食养生。如:蒲虔贯专门著有《保生要录·论饮食门》,陈直著有《养老奉亲书·饮食调制第一》等。

宋朝时期的诸多传世名食:

大救驾、三鲜莲花酥、春卷、点心、焦盖烧饼、油条、东坡肉、东坡羹、金华火腿、宋嫂鱼羹、无锡肉骨头、洞庭酒、冰糖葫芦。

(六)、元朝

忽必烈统一天后不久便颁行“以农桑为急务”的大政方针,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
重视商贸,欢迎外国商人来华做生意,促进货物流通等等。诸如此类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饮食业的发展。

1四方饮食相互交融。随着民族的大融合,四方饮食也是“精英荟萃”,相互交融。

2宴会成为家国大事。元朝统治者将宴会视同战争、狩猎,是属于国家的头等大事。

3葡萄酒风靡全国。

4果料茶身价倍增。蒙古贵族的倡导使“果茶”身价倍增,并迅速传遍全国成为主流,直至明朝后期。

5注重烹饪用水。元代名医十分注重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而水又是人的必需之物,所以他们都非常注重水的来源。

6时兴老年食品。元朝有尊老爱幼的国情,基于这一国情,元代名医都注重老年人的保健问题,并研制出了一些老年食品。

7牛马肉成为禁食。忽必烈即位后认为牛、马乃耕地、战争之本,因此他颁布一条命令:禁止宰杀牛、马。

8冰淇淋传往欧洲。冰淇淋的制作方法是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传往欧洲的。

9面食空前齐全。

元朝时期诸多传世名食:

涮羊肉、马奶酒、面筋、醍醐与酥酪。

(七)、明朝

明朝是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建立的封建王朝。由于朱元璋小时候日子过得非常艰苦,所以他深知民间艰苦,并把这一思想灌输给他的子女们。明政府为了发展生产,曾大规模地组织移民垦荒;
为了加强对外交往,也曾出现“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随着经济的发和对外贸易的扩大,人们的食物原料大大增加,饮食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饮食结构有所变化。如:北方开始食米,有的地方甚至成为主食;
南方也推广了小麦等等。

2八大菜系渐趋形成。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渐趋形成。

3官场始现“四菜一汤”。是朱元璋为营造一个廉洁的社会氛围,使全国上下所有官吏都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而提出来的。

4政府严禁走私盐茶。明自建国之初就将盐茶定位国家专卖物资,禁止任何人走私盐茶,否则处死。

5饮食风尚重“鹅”。鹅在明朝属于珍贵之物,人们不但将其视为盛宴上的大餐,也视为礼物中的重品。

6食养论著众多。如:高濂著有《遵生八笺》、龚延贤著有《寿世保元》、张景岳著有《景岳全书》、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等等。

7“救荒”食书出现。由于明朝频繁的灾荒,使救灾成为当时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一些志士仁人乃至清官廉吏在多方救助灾民的同时,也开始探索新的食物来源,从而出现了“救荒”食书。

8首次明令“戒烟”。

明朝时期的诸多传世名食:

牛肉抠饺、藏花饼、威宁荞酥、光饼、锦泰燎花、汉川荷月、肴肉、叫花鸡、笔架鱼肚、封缸酒、洋河大曲、如皋董糖、阳高杏脯、千层豆腐皮。

(八)、清朝

在清朝,人们不但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形,而且十分注重食品的名称,讲究饮食方法,并且出现了满汉全席。到了清朝末年,社会日趋动荡,但统治者们并没忘记吃喝,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在客观上使得饮食文化的发展并未受到阻碍。西方入侵中国之后,为了适应饮食习惯,也将西方的饮食带进了中国。因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1注重食品名称。自康熙皇帝以后,清朝统治者十分注重食品的名称。

2讲究饮食方法。

3满汉全席。乾隆皇帝留下江南时,当地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凭借江南得天独厚的优势,集宫廷满席与汉席之精华于一体,摆下了规模庞大的的满汉全席。

4京菜泸菜扬名。

5食品西去东来。在清代,随着海外华侨的增多和华工的跨国流动,中国的饮食文化盛传各国,同时外国的饮食也传入了中国。

6茶馆五花八门。

清朝时期的外来食品:

啤酒、罐头、饼干、汽水、咖啡、口香糖、土豆等。

清朝时期的大量传世名食:

黄金肉、道口烧鸡、锦州什锦小菜、臭豆腐、沁州黄、拨御面、东台鱼汤面、过桥米线、李连贵熏肉大饼、佛跳墙、改刀肉、太仓肉松、马保子清汤牛肉面、醉鸡、浙江酱瓜、鲜鲜汤、宫保菜、烧三丁、龙牌酱油、杨村糕干、白米酥、波波糖、墨子酥、八珍御酒、罗汉饼、绍兴香糕、茅台酒等等等等。

(九)、民国

民国时期,食品的的花色品种又多了不少。一是因为长期以来一直有皇家独霸的各种御膳走出宫廷,成立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在一个就是一些风味小吃也由“贡品”变为“商品”,走向市场,收到人们的欢迎。此外由于大量的华人华侨,留学生回国,使得中国外来食品进一步增多。总的来说民国的饮食特点如下:

1伪膳食品问世。伪膳食品是仿制清宫御膳房的精肴细点而取名的。

2外来食品剧增。如:三明治、味精、可口可乐、鸡尾酒、巧克力、汉堡包等等。这些对中国的饮食影响非常大。

3饮食趣味盛传。

4名人饮食各有高招。

5大批的名店诞生。如:东来顺饭庄、南来顺饭庄、桂发祥麻花店、起士林餐厅等等。

民国时期的诸多传世食品:

全素斋素菜、麻团、炒疙瘩、云南回饼、太阳饼、董酒、五粮液、剑南春等。

结束语:

中国向来就是一个崇尚饮食文化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美食像中国那样品种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从先秦到现在中国饮食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还担任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色。中国饮食的发展史也反映出了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史。中餐作为我国的“国粹”也是我们的骄傲。

参考文献

李春光:《吃的历史》 天津人民出版社

庞杰:《食品文化概述》 化学工业出版社

胡子山等:《中国饮食文化》 时事出版社

王玲:《中国茶文化》 九州出版社

耿洪森:《养生秘典》 安徽人民出版社

杜福祥:《中国名食百科》 山西人民出版社

【篇二】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日本饮食文化的论文,日本食品一般西方人的不雅念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之寿司,而日本食品于比年来已人所皆知世界闻名了。很多旅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鱼生及肉质鲜嫩之炸暇,更有部分旅客已作好准备去日本一嗜各种各样之日本传统美食,总括来说享受日本之食品是阁下平生之中最难忘之事。饮食习惯日本的冰脸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放在冷汤里进食。有些餐馆没有附上汤匙,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夜生活日本人习惯放工后成群结队地去饮酒。在年夜都会内的娱乐中间区,到处都有酒吧、的士高及夜总会。日本的酒类啤酒:日本人最喜欢喝啤酒,无论是生啤酒或是瓶装的都受欢迎。在夏天,部分百货公司更高有露天啤酒馆,吸引年夜量旅客。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热喝或冷喝,无论那一种清酒,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酒味适口甜蜜,容易喝过量而醉。威士忌:日本人喜爱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称(mizuwari)餐酒:在西餐厅内都有日本制及入口的餐酒。在中国餐馆里,亦有绍兴酒提供。烧酒:这种酒是用蕃薯、年夜麦、蔗糖等质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些类似。饮酒的礼节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馆,氛围随和且轻松,同行主顾都会互相为对方倒啤酒。倘使一群人去饮酒的话,第一杯要等年夜师举杯说“干杯”后才能喝。

绝对准确的资料(摆度)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对日本的文化感觉,好似男人与男人或女人对女人,有一种同类感。日中交流了数千年,正因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舟船往来,互通有无。东方世界中,再没有其他国家像中日这样有如此深切的文化血缘。没有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大多懵懵懂懂,把中国文化当做一种"母文化",把日本文化当做一种"子文化"。中国的文化是鸡,日本的文化是鸡蛋。中国人何须再向日本人多看一眼。至于文化,老师还需要向学生学习什么呢?

  这真是天大的误会,也是天大的误解。日本文化在它的哺乳时期,的确曾从早熟的强壮的饱满的中国文化机体中,大口大口吸过乳汁。但是早在1000年前的"平安时代",日本就将巨大的中国文化消化在自己强劲的胃里,形成了举世无双的洋溢着大和民族精神的日本文化。而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饮食文化"。

  日本菜肴最大的特点生鲜海味。

  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存在决定意识,在菜肴的发展方向上也不例外。换言之,风土酿就菜系。

  同时,因为日本是岛国,加之资源缺乏,又无接壤之领国,这一自然环境使其危机意识浓重,总怕遇有什么天灾人祸难以度过,使日本民族灭绝。为此,有些中国传去的文化到日本人中间便转为日本式解释。如"粗枝大叶害死人"这一成语,日文为"油断大敌"。他们理解为:没有油(即油断以后),大敌临头,会有不测的遭遇。为此日本人联想到,不能像中国那样每顿都用油烧菜,要惜油、省油,以求平安度日。为此日本尽量不用或少用油烹制菜肴,久而久之发展为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

  正如大家所知,日本受儒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和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日本人崇敬的圣德太子就极为重视"和",在他主持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有鉴于此,日本人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平原少,牲畜难于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知牛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吃猪、牛肉。羊肉则在市场上少见,仅在北海道等少数地方才能买到。像中国那样食用鹿、驴、狗、兔肉的习俗更是罕见。这就酿就了日本菜肴少加工而吃生鲜的特点。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讲究"色、形、味"。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这也符合日本的情况。日本地面窄小而人口多,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日本人总是不折不扣传承自己先人留下的美。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篇三】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

Na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刘之源

0808114146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五千年的悠久饮食文化。瑰丽多姿的中国地方菜,享誉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饮食文化也有四大特点:

1. 菜系多:因为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复杂,物产丰富多样各民族生活习惯也不同,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形成了许多菜系,最主要有四大菜系:粤菜、川菜、苏菜、鲁菜。

粤菜:主要以广东、潮州、东江三大风味组成。其特点为选料最广泛、花色品味繁多、清脆鲜爽嫩滑突出原味;
代表菜有龙虎会、白云猪手、太爷鸡、脆皮蜇。

川菜:主要以成都菜、重庆菜、自贡菜为主,其特点为取料广泛、注重调味,以小炒、小煎、小烧、干烧、干煸见长;
代表菜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樟茶鸭子、合川肉片;
面点小吃有赖汤圆、龙抄手、担担面、

苏菜:又称淮扬菜,主要以苏州、无锡、扬州、镇江、淮安、南京为主;
其特点为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清平和为主;
其特色菜有叫化鸡、霸王别姬、清炖蟹河粉、狮子头、松鼠桂鱼、三套鸭。

鲁菜:主要以济南、胶东为主。其特点是注意清肠和奶汤的调制、注意保持原汁原味、口味清、鲜、嫩、淡。主要的菜有九转打肠、清汤燕窝、一品海参、糖醋鲤鱼、爆双脆、烤打虾;
面点小吃有济南扁食、神山坤面。

除了四大菜系之外,中国还有所谓的地方菜、官府菜、宫廷菜、少数民族菜、寺庙菜。他们在选料、刀工、火候、烹饪、调味、调汤、拼盘、搭配、上菜等方面各有千秋,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2. 色香味形皆妙:中国菜不仅口感好,有清、鲜、嫩、滑、爽的特点,而且还有“色、香、味、形”俱全的特点,所以不仅是美味佳肴,还是艺术欣赏品。如“乌云托月”,是孔府著名的人一小碗的汤菜,在宴席上是口汤碗的一种,又叫进门点心。将紫菜撒成片中国菜2,用鸽蛋制成圆形的荷包蛋,放在紫菜之上,加入清汤制成。紫菜飘浮在汤上形似乌云,鸽蛋如皎月依托于乌云之中。故取名为“乌云托月”。

3. 有故事传说:中华美食许多是有故事传说中国菜小游戏,例如:东坡肉。就是因为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中国特色菜,组织民工疏理西湖,老百姓拿酒和肉去感谢他,结果他用这些做成红烧肉慰问民工。由此有了东坡墨鱼;
“东坡墨鱼”是四川乐山一道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的风味佳肴。墨鱼并非海中的乌贼鱼,而是乐山市凌云山、乌龙山脚下的岷江中一种嘴小、身长、肉多的墨皮鱼中国家常菜,又叫“墨头鱼”。相传苏东坡去凌云寺读书时,常去凌云岩下洗砚,江中之鱼 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人们称之为“东坡墨鱼”。

4. 有许多研究总结的专著:中国的士大夫不仅会吃,也好研究吃,所以从古到今就有许多饮食方面的专著。比较有名的有:西晋何曾的《平安食单》、唐朝韦巨源的《食谱》、清朝袁枚的《随园食单》,红楼梦中也有许多关于饮食文化的描述。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饮食结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据《武林旧事》记载的一次盛宴便列举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猪、鸭、鱼、虾等物经烤、煮等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饯,有20道多类蔬菜,有29道各类鱼干,有17种饮料,还有59道点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成。可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的。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二、食物制作

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道多变而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话。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在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分明、浓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谐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香气,突出主味,并辅佐调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艺术,运用点缀、嵌酿等手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体,形成和谐美观的造型。中国饮食将色,形,香,味,滋,养六者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综合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它选料谨慎,刀工精细,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拼配巧妙,有着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中华美食文化奇树一帜,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用竹筷进食,运用自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造。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
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等;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饮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隋唐开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在民间,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直到现代,陶瓷食具美不胜收,灿烂辉煌,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四、营养保健

以谷物为主,注重饮食保健。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中国人很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主张营养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饮食,通过调配食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气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补精益气、养身健体的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同时还概括了十条“不食”以及注重卫生,遵守时节,讲究营养,有节制不过量的科学饮食法则。

五、饮食审美

中国饮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
唯其“美”才能激发“情”;
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篇四】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

1. 赵荣光.上海与中国近代饮食文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5):37—41

2. 赵荣光.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与创新——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20 年的省悟[J].南京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51—56

3. 赵荣光.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餐饮文化的选择历程与趋向[J].饮食文化

究,2004(2):3—18

4. 赵荣光.十三世纪以来下江地区饮食文化风格与历史演变特征述论[J].东方美食:学术

版,2003(2):33—36

5. 赵荣光.关于中国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学术界,1994,(5):11—13

6. 赵荣光.中国当代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构想[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9):35—38

7. 姚伟钧,李勤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3,(1):13—17

8. 姚伟钧.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J].中国文化研究,2002,(1):37—39

9. 姚伟钧.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J].探索与争鸣,1996,(4):28—29

10. 姚伟钧.近现代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变化轨迹及其趋向[J].商业经济与管

理,2000,(4):45—47

11. 王远坤.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当代饮食文化的意义[J].饮食文化研究,2004,(4):16—19

12. 冯娟.谈西方饮食文化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J].吉林商业高专学报.1996,(3):6—9

13. 张有林,苏东华.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4,(1):139—141

14. 徐霖.五味调和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中的地位[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2):4—8

15. 余世谦.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18—131

16. 高成鸢.论饮食文化在世界学术体系中的地位[J].中国烹饪研究,1995,(3):1—7

17. 宋蜀华.论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1,(1):34—40

18. 张箭.论美洲花生、葵花的传播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J].农业考古,2004,(1):85—91

19. 田毅鹏.西洋饮食文化入传中国始末[J].中外文化交流,1994,(6):48—49

20. 陈传康.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和发展趋势[J].地理学报,1994,(3):226—236

21. 单士坤,王敏.民族文化心理与中西饮食文化之对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5,(2):122—123

22. 张中旺.中国北方饮食文化及分区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83—85

46

23. 杨铭铎,刘希宋.从中西餐饮企业的差距比较探索中国餐饮企业创新体系的构建[J].哈

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23—26

24. 董振祥,阎虹斐.中西餐结合必须保持自己的特色[J].中国烹饪, 2004,(6):42—45

25. 吴西燕.从麦当劳看中国餐饮业的前景[J].经济论坛.2003,(13):15

26. 孟华.“香”与“鲜”——中西饮食不同的设计理念[J].商业研究.2001,(3):176—179

27. 刘少和.孙中山饮食文化思想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7—9

28. 陈光新.世界饮食文化评述[J].中国烹饪研究,1999,(2):38—48

29. 金炳鎬.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3):87—93

30. 陈伟明,侯波.20 世纪以前的南洋华侨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东南亚研

究,2006,(1):55—58

31. 蔡晓梅,司徒尚纪.中国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

究,2006,(9):84—88

32. 叶舒宪.饮食人类学:求解人与文化之谜的新途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2001,(3):11—13

33. 徐吉军,姚伟钧.二十世纪中国饮食史研究概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8):1—4

34. 冼剑民,卢金玲.明清时期澳门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J].广西社会科

学,2005,(11):117—119

35. 万建中.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1995,(3):95—100

36. 杜莉.中西节日习俗与饮食[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3):9—12

37. 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80—82

38. 朱锦,郑云磊.巨无霸的麦当劳风靡全球的奥妙[J].商业经济文荟,1999,(4):65

39. 周湘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与中餐菜单的英译[J].北方论丛,2003,(2):107—110

40. 张旗,谢有斌.清代中晚期中西饮食文化交流[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4):15—19

41. 赵荣光.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餐饮文化的选择历程与趋向[J].饮食文化研

究,2005,(2)3—18

42. 俞祖华.近世来华西人对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3,(4):230—234

43. 孙力.中国近世以来对外开放的历史轨迹及其启示[J].辽宁财专学报,2003,(2):39—42

44. 陈向阳.近世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再讨论[J].安徽史学,2003,(2):5—12

45. 徐海荣.中国饮食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0

46. 徐兴海.中国食品文化论稿[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9

47

47. 熊四智.四智论食[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3

48. 48.[美]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1

4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晚清宫廷生活见闻[M].北

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9

50. 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1

51.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

52. 刘登阁,周云芳.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

53. 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

54. 林仁川,徐晓望.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55. 蒋梦麟.西潮·新潮[M].湖南:岳麓书社,2000.9

56. 陈序经.东西文化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

57. 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1

58. 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

59. 徐先玲,李相状.西方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9

60.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1. 王仁湘.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4.6

62. 王昕等.饮食健康与食品文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

63. 于语和,庚良辰.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6

64. 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

65. 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中西文化冲撞:时代与思潮 2[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2.4

66. 陈锐.中西文化的振荡与循环[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9

67.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2

68. 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2

69. 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1.3

70. 杨适等.中西人论及其比较[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10

71. 李波.“吃”垮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2004.1

72. 李士靖.《中华食苑》(全十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

73. 陈辛仁.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略[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12

74. 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2

推荐访问:参考文献 饮食文化 中国 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 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参考文献 中国的饮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