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精选文档)

时间:2022-08-23 19:0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精选文档)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3篇

第1篇: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唐虞三代:虞时为息慎,夏至周为肃慎,亦曰稷慎(统吉林全省)。

两汉:为元菟郡西盖马县西境(统吉林全省)高句骊地(统伊通全县)。

晋:为句骊北境

北魏:为句骊北境。

隋:为高句骊。

唐:初为高句骊,后为渤海中京咸德府显铁兴三州。

辽:为率宾府(统伊通全县),辉发部籍作回跋又作回霸(今伊通县东南)定安国即本境。

宋:谨按《文献通考》,宋开宝三年,定安国谴使上表,言本高丽旧壤渤海遗黎。考高丽旧壤以唐时言之,自今朝鲜之西,遍及奉天辽河以东,其北境直至松花江,左右伹至。宋时鸭绿、松花两江以西均为辽之郡县(大辽事迹东京至鸭绿西北峰为界),长白山北为三十部女真境,吉林以北为涑沫宁江州境,此定安国当在今吉林西南磨盘山也。

金:为东京咸平路,归仁玉山二县地。

元:为咸平府境。

明:初为塔山、雅哈河、伊敦河、拉克山发河等卫,后为辉发叶赫等部。

前清:《开国方略》乙末年(明万历二十三年)夏六月,清功克辉发部多壁城,丁末年(明万历三十五年)秋九月平辉发国。

改升磨盘山分州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七月二十六日,吉林将军铭安,看到磨盘山地方,人烟一天天增加,就上奏朝廷,陈述这里“方圆五百里上下,原设巡检难以镇抚,加之山深林密,必须驻扎队勇,常行巡缉”才可以安抚地方为理由,请求清朝皇帝,将原来准许设置的巡检裁撤,改升分州,名磨盘山分州,仍属伊通州管辖。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吏部、户部、刑部,遵照皇帝旨意议准,同意吉林将军的奏请,把磨盘山巡检改升磨盘山分州,设分防州同一员,这是磐石一带设治的开始。

改设县治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二十九日,吉林将军在向清延呈递的请设民官奏章中,以“磨盘山分州、辖境宽阔······民户较为繁庶、应即改建县治、以资治理”为由,请示清朝中央政府“拟请知县一员······名曰磐石县”。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3年)吏部根据皇帝的旨意议准。磨盘山分州遂改设为磐石县。据县《乡土志》记载、县名来源于城东磨盘山,因山上有巨石如磨盘,取“安如磐石”的含意,名磐石县。

步入民国

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三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一九二二年,磐石县首任县知事于七月到任,组建县行政公署、隶属吉林省。

殖民统治

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强占东三省的“九一八”事变。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日本侵略者扶持清朝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建立伪满洲国、立伪国号大同、自称“执政”。三年后,日本侵略者又一手导演了称帝闹剧、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溥仪即伪皇帝位,改年号为康德,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政权随之瓦解。

新中国成立前

1945年11月,建立磐石县民主政府,先后隶属于中共永吉地委、吉林省地方工作委员会。

1946年1月,吉林省与辽宁省合并,磐石县隶属于辽北分省。同年5月27日,中共磐石县委、县政府转移到县内的黑石区江南打游击之后,隶属于吉南地委和吉南专署。国民党成立的磐石县政府隶属国民党领导的吉林省政府。
1947年5月3 1日,磐石解放,磐石县政府仍隶属于吉南专署,专署撤销后隶属于吉林 省政府。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磐石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1956年2月,磐石县人民政府改称磐石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磐石县人民委员会隶属于吉林市人民委员会。
1966年1月,磐石县隶属永吉专署。
1968年8月16日,成立磐石县革命委员会。
1969年5月,永吉专属撤销,磐石县隶属于吉林市革命委员会。
1980年10月,撤销磐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磐石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吉林市人民政府。

撤县设市

1995年10月26日,经民政部批准磐石县撤县设市,磐石县人民政府改称磐石市人民政府,由吉林省直辖,吉林市代管。

第2篇: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

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小君 丁斗 刘厚颖 王玲玲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6年第06期

        【摘 要】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对大鼠肾纤维化模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加味苓桂术甘汤组与高剂量加味苓桂术甘汤组。按200mg/(kg·d)腺嘌呤灌胃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28d后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大鼠血清BUN、Cr水平的变化;
留取肾组织,用于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血清BUN、Cr、肾组织TGF-β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加味苓桂术甘汤各组上述指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可保护肾功能,通过下调TGF-β1表达延缓肾纤维化进展。

        【关键词】 加味苓桂术甘汤;
肾纤维化;
TGF-β1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05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Jiawei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in renal fibrosis rats and explore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40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namely the control group,the model group,the low-dose Jiawei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group and the high-dose Jiawei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group. The models of renal fibrosis were established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adenine200mg/(kg·d). Th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fter 28 days. The changes of blood urea nitrogen and creatinine were detected. The kidney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y with HE-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Blood urea nitrogen,creatinine and TGF-β1 of the model group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bove indicators were lower in the low-dose and high-dose Jiawei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groups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s Jiawei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could protect the kidney function and postpone renal fibrosis by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in renal tissues.

第3篇: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

文章编号:1009-5276(200301-0022-02中图分类号:R25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2-10-11刘渡舟教授妙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疑难杂病拾萃张保伟
(河南中医学院,450008,河南郑州//男,1964年生,副教授
摘要:刘渡舟教授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脏病、视网膜炎、慢性咽炎及美尼尔氏综合征。应用苓桂术甘汤之
独到之处,只要抓住“水气上冲”的病机,应用本方均能取得卓效,若悟透其中医理,则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关键词:刘渡舟;苓桂术甘汤;治疗
刘渡舟教授(1917~2001,为我国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历任全国仲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批中医博士生导师。刘老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临床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对经方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苓桂术甘汤首见于《伤寒论》第67条,原文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关于本方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众口一词,皆认为是治疗脾虚兼水饮的主治方剂。如《方剂学》把本方归入祛湿剂之温化水湿类。认为其功能是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伤寒论讲义》认为本方所治之证是脾阳虚兼水气上冲,治当温阳健脾,利水降冲。《金匮要略讲义》根据“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论述,把本方作为治疗痰饮“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中医内科学》则用本方治疗痰饮之脾阳虚型和呕吐之痰饮犯胃型。而刘渡舟教授则紧紧抓住“水气上冲”这一基本病机,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用本方治疗心脏病,独辟蹊径,临床疗效卓绝,并加减出一系列方剂,实为中医治疗心脏病的又一奇葩。
笔者有幸跟随刘渡舟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侍诊三载,亲睹刘老用苓桂类方治病之疗效,实令我辈中医后生叹为观止。此仅将余所见所学,以及感悟所得,奉献同道,以为共勉。虽未必能全面反映老师经验,亦老师生前所愿,当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1治疗心脏病
刘渡舟教授曾经感叹,近世医者,只知“心主血脉,”“诸脉系于心”,临床一见心脏病,每以大剂活血,欲通心血管之瘀塞。不知心为阳中之太阳,其生理特点,是以阳气为先,而并非以血脉为先。心主血脉、主神志,必须建立在心阳督守之下来完成,心脏的阳气旺盛,搏动有力,方能保证其他作用的顺利实现。阳气一虚,则阴霾笼罩,君主不能用事,正如朝中奸臣当道,国安能太平?治病之法,与治国同理,必须去小人,树正气,方能国泰民安。治国须先君主明,治病须先阳气通,阳气者,心脏之功能也,心脏功能正常,瘀血焉能产生,气行则血行也。据临床所见,多种心脏病均由阳气虚损,水气上冲所致。心脏病而由水气上冲所致者,刘渡舟教授谓之“水心病”,总由心、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成痰成饮,上凌无制为患。心阳虚衰,君主失位,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则见胸痛、心悸、胸闷短气等证候。临床辨识此病,当注意色、舌、脉、证的变化,面色多见黎黑,此为“水色”,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名为水斑。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时见脉结代或沉伏不起。
心脏病既然其病机为阳虚水气上冲,治疗当然应予温阳利水降冲之法。刘渡舟教授根据《伤寒论》论述,认为67条“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乃水气上冲的典型症状,与“水心病”的临床表现不谋而合。所以,选择苓桂术甘汤作为主治方剂,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刘渡舟教授对经方的深刻理解和临床功底之深厚。刘老认为:方中茯苓作用有四,一是甘淡利小便以消水阴而治疗痰饮咳逆;二是养心安神;三是助肺治节之令;四是补脾厚土,为本方之主药。桂枝作用有三,一是温复心阳;二是下气降冲;三是通阳消阴,也为本方主药。茯苓桂枝相配,则温阳之中以制水阴,利水之中以复心阳。正如叶天士所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白术助茯苓健脾制水,甘草助桂枝以温补心阳。诸药相配,则温阳利水降冲而治“水心病”,疗效惊人,此为刘老独创,可谓独树一帜!
治疗心脏病而用利小便的方法,是为中西医相通的理论,而时医不解,一见心脏病,就用大剂活血化瘀之方治疗,通其血脉,血管已经硬化狭窄,徒侍药石,能再通乎?温阳之法,实乃恢复心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命质量。二法合用,稍兼活血之品,其临床疗效胜过单纯活血化瘀百倍。

2治疗视网膜炎
视网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者视野缺陷,眼前出现黑色物体遮盖不散,中医治疗,多从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等方面着手,临床有一定疗效。遇其不效者,则无应对之策。刘老曾治本病一例,初亦以常法治疗无效,思之良久,观其人面色黧黑,舌苔水滑欲滴,脉来弦紧,方恍然大悟,此非水气上冲之病乎?用苓桂术甘汤加泽泻,30余剂而病愈。足见刘老思路之活,辨证之精。大家治病,常规之外,尤有奇思妙想,此常医不及之处。
3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咽中如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亦即中医之“梅核气”也。对于本病的治疗,中医皆以疏肝理气化痰之法,而用半夏厚朴汤为主治之方临床效与不效参半。不知“水气上冲”,堵塞咽喉之通道,也能出现以上症状。此时再用半夏厚朴汤理气化痰,焉能见效?而用苓桂术甘汤通阳利水降冲,水寒之气平复,则诸证自愈。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本病,必须抓住“水气上冲”的典型色、舌、脉、·22·证,方能效如桴鼓。若辨证不精,临床一见梅核气,就用本方治疗,不惟失中医辨证论治之灵魂,亦枉费刘老跳出半夏厚朴汤通治慢性咽炎巢臼之苦心。4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
美尼尔氏综合征,又叫内耳眩晕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不能移动,动则眩晕加重,甚至呕吐痰涎清水。中医治疗,多从眩晕辨证治疗,其临床疗效不能满意。刘老根据“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的论述,认为本病主要为“水气上冲”,清阳不煦所致,尤其是“起即头眩”一证,与苓桂术甘汤证颇为相似,遂用本方治疗,通阳利水降冲,并加泽泻20g,又有《金匮要略》泽泻汤治疗痰饮眩晕之意,则效果尤著。5苓桂类方简介
刘渡舟教授应用苓桂术甘汤得心应手,只要符合“水气上冲”的病机,则不论何病,皆可使用,而以治疗“水心病”最具特色。临证之时,根据不同表现,又有系列方羽翼之。此
将刘老临床加减变化方简介如下:
苓桂三参汤:此方由苓桂术甘汤加人参、沙参、丹参组成,是刘渡舟教授临床最常用的方剂。方用苓桂术甘汤温通心阳,利水降冲,加人参大补心气;沙参益气养阴;丹参活血养血,加强益气养阴活血之功,适用于“水心病”气虚较重者,也有养阴活血之功效。
苓桂杏甘汤: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杏仁而成。用于治疗“水心病”水气上冲,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而见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以及咳喘等证。水气上冲,故去白术之壅,加杏仁宣开肺气,理水之上源。杏仁一药,为宣肺去水之妙药。
《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擅用杏仁宣肺去湿,可为佐证。苓桂茜红汤:该方由茯苓、桂枝、茜草、红花组成,治疗“水心病”血瘀重者,临床表现为胸部憋闷疼痛。此方用苓桂通阳去水,用茜草、红花活血通络,水去阳通,则血脉畅通,诸证自愈。
苓桂参附汤:即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此方用于治疗“水心病”而阳气虚较重者,病人畏寒汗出,肢体发凉,甚至夏季也着棉衣,心痛遇寒则发,脉微细欲绝。以苓桂术甘去水通阳,加附子温补一身之阳,人参大补元气,药理研究,两药均有较强的强心作用。临床病重者,必须用红参方能转危为安,病情平稳之后,可改用党参巩固疗效。
苓桂杏苡汤:由茯苓、桂枝、薏苡仁、杏仁组成,治疗“水心病”兼挟湿浊之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咳嗽多痰、头重如裹、胸满似塞、周身酸楚、不欲饮食、小便不利、脉缓滑、舌苔白厚而腻。用苓桂通阳利水降冲,薏苡仁祛湿降浊,则水湿同治,诸证得解。以上诸方,在临床应用时,若病人血压较高,可加入淮牛膝引血下行,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以上只是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之独到之处,只要抓住“水气上冲”的病机,应用本方均能取得卓效。限于篇幅,不再列举病案,如能悟透其中医理,则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上接第17页
据现代实验研究结果,通下法的作用机制大约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恢复和促进胃肠功能能明显增加胃肠血流,改善胃肠的血运状态,且在增加血流量的同时,还能增加

蠕动。其意义在于通过改善血流可增加肠壁或腹腔脏器的血氧供应;还利于腹腔内渗出物的吸收,炎症的消散〔8〕;增加肠血流和肠蠕动还可改善炎症组织的血循环,改变肠道细菌状态,促进肠内腐败物分解排泄,预防肠源性感染,从而促进胃肠功能。
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本法能够抑制多种致炎剂,如组织胺、松节油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并能抑制透明质酸的活性,从而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物,控制炎症扩散〔9〕。抑杀细菌及其抗内毒素作用通下法使用的药物,如承气汤类,大多有抑制或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许多细菌,并能抑制由其引起的肠脓肿、肠粘连。这些药物还可抑制肠道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其内毒素,因此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10〕。
改善肺功能、保护肝细胞通下法不仅能改善胃肠血运状态,还能改善肺泡壁毛细血管内血运状态,升高肺泡内氧分压,减少肺体积,降低肺系数。从而减轻肺出血、肺水肿等症状〔11〕。还可增加肝二倍体细胞,促进肝细胞核糖核酸合成,维持肝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延缓肝细胞衰退,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通下法的以上功效可归纳为中医学“以通为用”四个字,中医强调通腑作用,有“大便通,则一通百通”之义。通下法不仅可以排毒,给邪以出路,还可调节机体气血、津液、阴阳。
正如古人所云:“通下法岂止夺实,更在存阴保津”。本法与活血化瘀、软坚化痰、滋补肝肾、养阴清热等法合用其适用范围大大扩展,对现代许多疑难病症有奇效。但本法对纯外感表证和一切虚证,如大汗淋漓亡阳者禁用,对失血过多虚脱者禁用,对年老体弱、孕妇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未来医药学,无论是中医药还是现代医药学都将信息化、数字化。中药要实现指纹图谱,中医辩证要实现客观化、标准化,即中医学将成为信息医学、数字医学,现代医学也将朝这个方向发展。通下法作为中医学的一个治法,当然应该建立其信息系统,将其药物配伍、适应症等实行数字化、信息化,以便准确选用。到那时,通下法的适用范围、治疗效果,尤其是它在现代疑难病症、难治病中的应用将使人刮目相看。
参考文献
〔1〕刘燕玲.焦大黄传奇〔S〕.健康报,2001,8,24,二版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93
〔3〕顾奎兴.肿瘤临证经验溯回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1〔4〕同1
〔5〕天津中医学院-附院外科.糖尿病足坏疽的中医药治疗〔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学术会议,1995,10
〔6〕晓楚.姜春华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J〕.中国中医药报,2000,10:20,四版
〔7〕刘浩江.大承气汤治疗腹部后术居肠麻痹〔J〕.黑龙江中医药,1986,3:32
〔8〕张丙生.大黄挥发油对动物肠管的作用〔M〕.中药材,1992,9:35〔9〕张爱贞,等.从大承气汤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看祛邪药物的双向调节作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11:689
〔10〕刘国声.中药方剂的抗菌作用〔J〕.中医杂志,1955,10:36〔11〕刘福成,等.大承气汤治疗严重创伤呼吸窘迫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9:541·23·
刘渡舟教授妙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疑难杂病拾萃

推荐访问:历史沿革 经典 名方苓桂术甘汤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 苓桂术甘汤的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