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示范村典型材料 县民族中学民族团结示范典型材料

时间:2022-08-13 18:30:07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典型材料 县民族中学民族团结示范典型材料,供大家参考。

民族团结示范村典型材料 县民族中学民族团结示范典型材料

县民族中学民族团结示范典型材料

XX县民族中学是云南省16所省定民族完中之一,是云南省二级一等完中,也是XX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XX人,占学生总数的81.6%;有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大学本科学历141人,少数民族教职工118人;中共党员77人。建校十多年来,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部管理,狠抓队伍建设,突出质量意识,努力营造“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尚,坚持“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特长出人才”的办学特色,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推动边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抓特色办学,理清适合于各民族学生发展的办学思路

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是确立学校发展的方向。建校初,富宁民中立足边疆民族教育的实际,提出了管学治校的“四风一魂一理念”和“七个一”的办学思路。“四风一魂一理念”,即:“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敬业、善导、严谨、创新”的教风;“诚信、明礼、勤奋、守纪”的学风;“低调、务实、高效、廉洁”的领导作风;“尚德、博学、

励志、笃行”的校魂及“以学生发展为本,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七个一”办学思路,即“喊响一个口号”。就是喊响“做民中人,挑民中担,铸民中魂,树民中形象”的口号;突出一个特色。就是突出“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特长出人才”的特色,拧紧一根主弦。就是拧紧教学质量这根主弦,努力营造“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浓厚氛围;牢记一条道理。就是牢记“教研是教学第一生产力”这条道理,理直气壮地走科研强校之路;树立一种风尚。就是树立“师爱生如子,生敬师如父”的师生互重、教学相长的良好风尚;建设一个环境。就是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净化美化的育人环境;追求一种模式。就是加强纪律教育、安全教育、文明教育,实施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几年来,正是在这一特色模式的管理指导下,学校步入了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

二、发挥共同育人功能,激发各民族学生上进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心理相容、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合作的结果。它既是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也是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形成的心理基础。

一是注重心理疏导。XX民中有85%以上学生来自农村,生活较为困难,入学时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加之风俗、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尽管他们抱有希望成功的心理倾向,但这种心理还较为脆弱,甚至容易产生辍学的念头。因此,在教学

中学校十分重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作为开发智力的前提。该校坚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招聘心理专业教师担任此门课程,还相应成立了“心理指导室”,开展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学生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的实际,学校与县公安局联合建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增强了同学们法制观念,让学生懂得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但树立起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自觉抵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XX年4月19日晚我校高三年级涌现出了李汉清、吴大富、高顺科、陶明德、赵德金五位见义勇为的同学,他们这种匡扶正义、知荣弃辱的精神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发挥党员教师的德育辅导作用。学校坚持安排党员教师下班担任德育辅导员,要求德育辅导员要积极深入到班级课堂内外,了解各学科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生开展民主对话,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同时,认真做好潜质生的转化工作,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是树立师爱典范,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XX民中针对学生主要来自全县13个乡农村,民族学生

多、贫困面大的实际,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自分设以来,就把救助贫困学生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抓。学校倡导班子成员和高级教师每个帮扶2人,一般教职工每个帮扶1人,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给予贫困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随着学校的发展,帮扶面也在不断扩大,目前该校175位教职工与205名品学兼优的特困学生结对资助。据统计,这项活动自开展以来全校教职工已为贫困学生捐款达32万余元,为贫困学生安心就读、顺利完成学业提供有力保障。“结对帮扶”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面旗帜,它体现了一种博大的师爱精神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在校园里形成了良好的尊师爱生、团结友爱的浓浓氛围。我校教师的师德和爱心也极大地感染全体学生,在学生中也掀起一股献爱心的热潮。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共为灾区捐得善款29476.5元,善款虽然不多,但它凝聚着全校师生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今年5月,学校还成立了文山州第一家学校红十字会——“XX民中红十字会”,充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红十字会组织的现实意义。XX年4月初,当得知郎恒一地中海贫血患儿急需治疗,但又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时,在学校红十字会的倡议下,全校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短短数日就为该患儿募捐到善款近7000元;近日,学校红十字会又积极

为身患脑梗塞病的我校高奇平老师募捐,不到一周,全校师生就为高老师捐得善款17000余元。全校师生的爱心,将给身患重病的他们在物质、精神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励。XX民中红十字会的成立,使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的社会风尚得到了积极的倡导,充分发扬了互助友爱、助人为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传统美德,全校上下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氛围,“扶危济困,与爱同行”在富宁民中已蔚然成风,同时也为学校或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搭建了一个支持的平台。

四是丰富活跃校园文体活动,培养各民族师生健康情趣。几年来,XX民中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始终把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贯穿于内容丰富、形式多祥的各项活动之中。结合富宁六个民族的节日和风俗习惯,每逢重大节日,校工会、校团委、妇委会都会组织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增添节日气氛。每学期,学校还在校内举行棋类、书画、诗歌朗诵、英语口语、卡拉OK比赛和课堂教学竞赛等;定期召开田径运动会和“三球”运动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养师生团结协作精神,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校园内课外活动时间总是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突出了师生积极向上的和谐风貌。

三、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少数民族师生的生活

县民中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大家庭,校领导对是少数民族

学师生的学习生活十分关心,主动了解少数民族职工的思想、工作、家庭生活状况,寻找民族团结工作的突破口,掌握民族团结工作的主动权。在日常生活中,校领导从尊重少数民族同志的生活习惯、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力求将工作做细做实,使少数民族同志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校内每次生活供应,都尽可能征求他们的意见。逢年过节,主动对少数民族职工进行节日补贴,校领导还带领科室领导登门祝贺。对家庭生活条件困难的少数民族职工,局领导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体现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学校的民族团结工作体现在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严格遵循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长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了各族教职工的团结意识,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使民族团结之花四季长青。生活中,大家和睦相处,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结成了荣辱与共、牢不可破的友谊。工作中,大家互帮互学、互相支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团结奋进、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教学工作十分辛苦,加班加点是常事,没有补休,也没有加班费,但是大家毫无怨言,长年如一日,心甘情愿地做着无名英雄,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正是由于有了一套逐步完善的管理措施,富宁民中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自XX年参加中、

高考以来,高考成绩名列文山州同级同类学校前茅。中考成绩一直以较大优势位居全县前茅。特别是近两年中、高考又上新台阶,高考再创新高且大面积获得丰收,XX年高考参考人数443人,上线341人,上线率达77%,居富宁县第一,文山州同级同类学校第二;并有4个科目夺得全县单科第一。XX年高、中考续创辉煌,高考参考人数414人,上线354人,上线率达86%,上线率突破我县历史记录,并有付芩、黄树文、黄天雄三位同学分别以576、618、618的高分荣摘我县今年高考文理科状元桂冠。由于教育教学质量成绩突出,学校于XX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荣誉称号;XX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州政府授予“文山州文明单位”;XX年学校又被省政府评为“云南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被省教育厅、省教卫科工会授予“云南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XX年被评为“文山州普实先进集体”,“文山州文明学校”。

在今后的工作中,XX民中将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创业精神,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深化改革,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强化内部管理,外树良好形象,切实把我校的各项工作推向新的台阶,为维护边疆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访问:县民 民族团结 示范 县民族中学民族团结示范典型材料 学校民族团结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