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成语中词类活用(完整文档)

时间:2022-08-13 16:30:08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摭谈成语中词类活用(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摭谈成语中词类活用(完整文档)

摭谈成语中的词类活用2篇

第一篇: 摭谈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1起死回生:“死”是形容词作名词,死人;
意思:使人死而复生;

2曲突徙薪:“曲”是使动用法,使弯曲;
意思:把烟囱造弯,同时把烟囱边的柴禾移开,比喻规避风险;

3万紫千红:“紫”和“红”是形容词作名词,紫花,红花;
意思:比喻众多美好的事物;

4车水马龙:“水”和“龙”是名词作状语,像水一样,像龙一样;
意思:形容交通繁忙;

5难兄难弟(两个“难”都读nán):“难”是意动用法,以。。。为难,“兄”和“弟”是名词作动词,做哥哥,做弟弟;
意思:哥哥难做弟弟的哥哥,弟弟难做哥哥的弟弟,形容兄弟都很好(。。好绕),今多指两人同样坏;

6智子疑邻:“智”是意动用法,以。。。为智;
意思:一户人家的墙倒了,儿子和邻居都说会遭贼,晚上这一家果然被偷了,主人认为儿子很聪明,却怀疑是邻居偷了他家,比喻主观的偏见;

7抱残守缺:“残”和“缺”是形容词作名词,残破的东西;
意思:固步自封,不求创新;

8披坚执锐:“坚”和“锐”是形容词作名词,兵器;
意思:形容准备作战;

箪食壶浆:“箪”和“壶”是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盛;
意思:形容军队获得百姓拥护;

9勇往直前:“前”是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前;
意思:勇敢地前进;

10计日程功:“程”是名词作动词,估量;
意思:形容事情进展快;

11鼎铛玉石:“铛”和“石”是名词作动词,把。。。看作铛,把。。。看作石;
意思:把鼎当大锅,把玉当石头,形容骄奢淫逸;

12草菅人命:“草菅”是名词作动词,把。。。看作草菅;
意思:任意蹂躏人民;

13完璧归赵:“完”是使动用法,使。。。完好;
意思:将东西物归原主;

14粉饰太平:“粉”是名词作动词,搽粉;
意思:向上级献谀,隐瞒下面不光彩的事;

15针锋相对:“针锋”是名词作状语,像针尖和剑锋一样;
意思:尖锐对峙;

16口蜜腹剑:“蜜”和“剑”是名词作状语,像蜜一样,像剑一样;
意思:形容看似和善,实则包藏祸心;

17不二法门:“二”是数词作动词,走极端;
意思:修行的正道;

18鸡鸣狗盗:“鸡”和“狗”是名词作状语,像鸡一样,像狗一样;
意思:微不足道的技能;

19狼吞虎咽:“狼”和“虎”是名词作状语,像狼一样,像虎一样;
意思:形容吃的很快,吃相难看。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

一、成语中名词的活用。

第一类: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使它后面的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报仇雪耻(“使……昭雪”)、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

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什么看成(当成)什么的意思。如: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

三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1)名词放在副词(主要是“不”)的后面而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如:不胫而走(长腿),不翼而飞(长翅膀),不稂不莠(长狼尾草、长狗尾草),密云不雨(下雨),不毛之地(长草木),不情之请(近人情),莫名其妙(说出),华而不实(结果实),不衫不履(穿上衣、穿鞋子),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等。

(2)两个名词形成主谓或动宾结构时,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尽力实行),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一诺千金(一个许诺下来就价值千金);
洞烛其 (照亮),计日程功(计量、考核),韩信将兵(带领),平步青云(行走,这里指走上)等。

第二类:名词活用作状语。

1、时间名词作状语。A、日、月、年等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可译为“日日(每日)”、“月月(每月)”、“年年(每年)”。例如:日理万机、日新月异。B、日、月放在表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为“一天天地”。如:日积月累、蒸蒸日上。C、 “朝”“暮”“晨”“夕”等时间名词用在动词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朝不虑夕、朝闻夕改。

2、普通名词作状语。A、表示方位和处所。如: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外面);
筑室道(在路上)谋;
虎口余生(虎口里);
金榜题名(金榜上);
风餐露宿;
风雨飘摇;
管窥蠡测(从竹管孔里);
道不拾遗等。B、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如:车载斗量、马革裹尸、口诛笔伐等。C、表示动作行为的渐进方式。如:人才辈出、条分缕析。D、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有比喻之意。如:抱头鼠窜、川流不息、狼吞虎咽、鬼哭狼嚎、土崩瓦解、蜂拥而来、蜗行牛步、焕然冰释、星罗棋布、狼奔豕突、鼠窃狗偷、雷厉风行、鱼贯而行、鳞次栉比、冰消瓦解、瓜剖豆分、蚕食鲸吞、风驰电掣等。

二、成语中动词的活用。

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少,主要有两种情况:1、动词活用为名词,如:救死扶伤、量入为出、无依无靠、报降纳叛、道不拾遗等。2、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劳民伤财(使……劳,使……伤)、沉鱼落雁(使……沉,使……落)、闭月羞花(使……闭,形容词“羞”也具有使动功能)、息事宁人(使……息,“宁”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众口铄金(使……熔化)、降龙伏虎、惊天动地等。

三、成语中形容词的活用。

第一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就是形容词代替了具有自己特性的名词,如:抱残守缺、避重就轻、补偏救弊、飞短流长、扶强抑弱、扶危济困、改邪归正、好高鹜远、怙恶不悛、激浊扬清、驾轻就熟、见异思迁、欺软怕硬、弄虚作假、取长补短、披坚执锐、删繁就简、去伪存真、推陈出新、挑肥拣瘦、舍近求远、温故知新、推燥居湿、万紫千红、彰善瘅恶、党同伐异、 扶老携幼、求同存异、贪小失大、居安思危、拈轻怕重、习非成是、推贤让能、软硬兼施、雅俗共赏、青黄不接、远交近攻、优胜劣败。

第二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分为三种情况: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正本清源(使……正、使……清)、高视阔步(使……向上;
使……阔大)、光宗耀祖(使……光耀)、独善其身(使……善)。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耻下问(以……为耻)、是古非今(认为……对的;
认为……不对)、不远千里(以……为远)。3、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集思广益(增广、扩大)、敬而远之(远离)、穷兵黩武(竭尽)、恃才傲物(傲视)等。

四、成语中数词的活用。

1、数词作名词,如:背城借一(一次战斗)、杀一儆百(一个人,许多人)、闻一知十(一点,很多)、万无一失(很多,一点)。

2、数词作动词,如:身价百倍(抬高百倍)、万众一心(结成一心)、一日千里(奔驰千里路)、版版六十四(铸六十四文钱)。

3、数词作副词,如:一无长物、一无可取、一无是处、一无所有、一无所知,“一”均作“全、都”解。

以上列举了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对复习、巩固文言词类活用知识很有帮助;
同时运用文言词类活用知识,也有利于准确理解和掌握成语的意义,避免成语的误解或误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一) 名词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汉语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在成语中同样保留,如:

能文能武 门可罗雀 人皆可夫

2. 名词用作状语

这里所讨论的用作状语的名词,是指普通名词来说的,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对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表示比喻 这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例如:

虎居龙潭 狼吞虎咽 烟消云散 风驰电掣 狼心狗肺

龙争虎斗 花容月貌 土崩瓦解等等

此类成语中的名词可翻译为“像……一样”。

(2)表示处所或工具,如:

东张西望 道听途说 风餐露宿 南征北战 拳打脚踢

3. 名词的使动用法

上面我们已经叙述过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情况,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如:深根固蒂,“深”和“固”均用作使动。

4.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如:

鱼肉百姓 草菅人命 幕天席地

(二) 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施行这个动作。在古汉语中,这种情况很多,成语中也较多,如:

飞沙走石 惊天动地 打草惊蛇 破釜沉舟 沉鱼落雁 兴风作浪

(三) 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用作使动,即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

富国强兵 厚古薄今 精兵简政

2. 形容词用作意动

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如:

自高自大 重男轻女 不远万里 目空一切 兵贵神速

安贫乐道 重理轻文

成语中的十种活用情况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汉语成语,源远流长。因其结构具有稳固性和定型性,因而现在一部分成语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痕迹,体现出“词类活用”这种古代语法现象。具体地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十种活用情况。

一、名词作状语

在汉语成语里,有些名词(包括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作状语,对动词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如“风流云散”中的“风”、“云”就分别作“流”、“散”的状语,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像风一样飘流,像云一样消散”。又如“狼吞虎咽”、“草得露宿”、“左顾右盼”、“大江东去”、“世风日下”等成语中的加点名词,也都属于这种活用情况。

二、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在某些成语中,也即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名词或名词短语失去了它本身的语法特点而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特点。如“不毛之地”中的“毛”,就是“长毛”、“长树木、庄稼”。另外,像“未雨绸缪”、“观望不前”、“大言不渐”、“纨绔子弟”、“轻车熟路”中的“雨”、“前”、“大言”、“纨绔”、“轻车”和“熟路”等词,都是用如动词。

三、动词作状语

在汉语成语中,有些动词或动词短语可以单独用在另一动词前面作状语,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如“哀梨蒸食”中的“蒸”,就直接用在动词“食”的前面作状语,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把有名的哀家梨蒸着吃”。又如“坐以待毙”、“伫候佳音”、“抱头鼠窜”、“侧目而视”、“揭竿而起”等成语中的加点动词,也都用在动词的前面作其状语。

四、动词用如名词

在成语中,有些动词失去其自身的语法特点,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它不再表示某一动作行为的发生,而是表示这一动作行为本身的存在,或者表示与这一动词有关的人或事。如“道不拾遗”中的“遗”,已不再表示“丢失”这个动作行为的发生,而表示与其有关的物品,“丢失的东西”。又如“见多识广”、“围城打援”、“救死扶伤”、“混淆视听”、“网漏吞舟”中的加点动词,也都是用如名词。

五、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

在汉语成语中,有的形容词已不仅仅表示某一性质状态,也表示使人或事物有这一性质状态的动作行为,或者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特点。如“羽毛未丰”中的“丰”,已不仅是表示“丰满”,而是表示“长得丰满”。又如“追本穷源”、“明火执仗”、“爱毛反裘”、“循循善诱”、“安贫乐道”等成语中的加点形容词,也都是用如动词。

六、形容词用如名词

在一些成语中,有的形容词用如名词,不再是表示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如“从善如流”中的“善”就是表示“好的,正确的意见”。另外,象“投机取巧”、“除恶务尽”、“去伪存真”、“驾轻就熟”、“弃暗投明”等成语中的加点的形容词,也都是用如名词,表示有此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

七、数词用作名词

在汉语成语中,有些数词失去其自身的语法功能,不仅是表示数目,而且表示有此数目的人或事物,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如“三缄其口”中的“三”字,已不只是表示数目,而表示有此数目的事物,“三道封条”。另外,像“从一而终”、“举一反三”、“丢三落四”、“一呼百应”等成语中加点的数词,都是用如名词。

八、数词用如动词

在某些汉语成语中,数词也象名词一样,在其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失去了它们本身的语法特点,而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如“万不耐一”中的“一”字,用在能愿动词“耐”(同“能”)的后面,用作动词,有“找到一个”之意。又像成语“一轨同风”和“人一已百”中的“一”和“百”,也都用作动词。这种数词用如动词的语法现象,在成语里不多见。

九、意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意动用法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在成语里面,主要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不远千里”中的“远”就是这种用法,“远千里”就是“认为千里远”。另外,像“尊师重教”、“厚此薄彼”、“贵耳贱目”、“轻财重义”、“大公无私”等成语中的加点形容词,也都是这种意动用法。

十、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在成语里面,具体表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如“积羽沉舟”中的“沉”就是使动用法,“沉舟”即是“使舟沉”。又如“众煦漂山”、“飞沙走石”、“赏心悦目”、“安邦定国”、“汗牛充栋”、“祸国殃民”等成语中的加点的形容词,也都是这种意动用法。

总的说来,汉语成语主要表现为以上十种“活用现象”。熟悉了汉语成语的词类活用,对于我们了解和学习古代汉语的这种特殊语法现象,以及理解和掌握汉语成语的确切意义,都有积极的作用。

钱梦龙:从成语中学古汉语

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往往感到费力大收效小,特别是文言词语、句式,纷繁复杂,仅凭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我们如果从其他途径中理解掌握一些文言知识,那么对学习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甚至是事半功倍的。比如从成语中学习文言知识,既能巩固掌握文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能勾连、善联想的意识,进而开拓解题思路。

首先指导学生了解一些成语知识。

成语是长期使用流传下来的具有固定形式的词语,是一种表意丰富而又精炼的语言形式。成语大部分是四字,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八字乃至十几字的。结构上大都为并列式、动宾式、动补式等。节奏上为二二形式,如,怨天/尤人、不学/无术等;
四一形式,如,风/花/雪/月、之/乎/者/也等;
一三形式,如,迫/不及待、乐/不思蜀等;
三一形式,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来源有,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古代诗文,民间口语等。

第二,利用成语中古今词义的差异,掌握文言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达到理解文言文之目的。如,百读不厌,“厌”为满足的意思,而常见义为“讨厌、厌恶”;
爱莫能助,意思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爱”是“同情、怜惜”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喜爱”有区别;
奔走相告,“走”与“奔”为同义,都为“跑”的意思;
不假思索,“假”是“凭借、依靠”的意思;
不速之客,“速”为“招致”的意思,引申为“邀请”,而今义为“迅速”;
因人成事,“因”不是“因为”的意思,而是“依靠”,意为“依靠别人做成事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池”不是“水池、池塘”之意,而为“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赴汤蹈火,“汤”为“沸开的水”,不是“带汁的水”;
吊民伐罪,“吊”是“慰问”,不是“凭吊”之意;
刮目相

看,“相”为“他”之意,偏指一方,不是“互相”的意思。

第三,通过对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句式特征的整理积累,更好的理解掌握古汉语,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目的。比如,名词做状语的,草行露宿,意思为“在草里行走,在露天住宿”;
蚕食鲸吞,“蚕”“鲸”解释为“像蚕那样”“像鲸那样”;
大海捞针,“大海”意思为“在大海里”。像这一类的成语,狼奔豕突、礼尚往来、鳞次栉比、鹤立鸡群、虎踞龙盘、道不拾遗等。名词用做动词的,春华秋实,“华”“实”为动词,义为“开花”“结实”;
道路以目,“目”为动词,“用眼睛看”之意。使动用法的,比如,触目惊心、汗牛充栋,再如,既来之,则安之,“来”“安”就是“使……来”“使……安心”;
意动用法的 ,比如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之意;
幕天席地,“把天当作帐子,把土地当作席子。形容野外生活不畏艰辛的豪情。”是古非今,“认为古代的对,今天的不对”之意。句式,比如宾语前置句,时不我待、何罪之有等。

第四,通过成语与文言语句对应的方法,掌握文言文知识。比如高考文言材料中有这样一句话,“吾亦望汝副其心”,其中的“副”是什么意思呢?想一想成语“名副其实”的“副”就知道了,都当“符合”“对应”讲,“我也希望你符合他的心”。

  此类很多。比如下列加点的词: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家徒四壁(只是)

  且相如素贱人——素不相识(向来)

  必蹶上将军——一蹶不振(跌倒)

刘豫州英才盖世——盖世无双(超过)

  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略见一斑(大致)

  徐公来,孰视之——深思熟虑(仔细)

  君径造袁所寓法华寺——登峰造极(到、去)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一失足成千古恨(遗憾)

  思厥先祖父——大放厥词(他的)

  进兵北略地——攻城略地(攻占)

  衡下车,治威严——下车伊始(官员初到任)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疾风知劲草(强)

第二篇: 摭谈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词类的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1) 什么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 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使……当将军”。“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这就是“使动用法”的 实质。

(2) 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史记·晋世家》:“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

在上述诸例中,“王我”是“使我为王”,“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国异姓”是“使异姓立国”,“相之”是“使之为相”,“臣妾我”是“使我为臣妾”的意思。

(3)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他在位八年(1130—1137),为虎作伥,屡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都遭失败。后来被金所废,并被金将完颜兀术所俘。“刘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又如:

《左传·定公十年》:“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春秋时期,吴王僚被专诸(人名)用剑刺杀。《左传》中的这句话,是鲁国贵族公若藐向蓄意谋害他而用剑尖朝着他的养马人说的,意思是:“你想使我成为吴王吗?”言外之意即“你想像专诸刺杀吴王僚那样刺杀我吗?”专有名词“吴王”用作使动。

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4)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史记·苏秦列传》:“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例中的“下鸟”,是“使鸟落下”的意思;
“东苏子”,是“使苏子(苏秦)到东边(齐国)去”的 意思。

(5) 名词使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

刘向《新序·节大》:“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例中的“臣”后省“之”,“友”后也省“之”。“不得而臣”即“不得使之为臣”、“不得而友”即“不得使之为友”之意。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1) 什么是“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意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一般来说,常规动词不用作意动。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同一个词既可用于意动,也可用于使动,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含义上。使动用法是“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示一种客观结果,实际上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改变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或使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总之,使宾语变得跟以前不一样。而意动用法是“意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示一种主观看法,强调主语所代表的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看法、主观认识同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客观状况也许相符,也许不相符;
但不论相符与否,都没有改变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这是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因此,在确定一个词究竟是用作使动还是意动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体会上下文的意思,不可含糊。例如:

《孟子·梁惠王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在上述二例中,第一例的“小之”是使动用法,意为“使之变小”,表示了一种客观结果;
第二例的“小鲁”、“小天下”是意动用法,意为“认为鲁国小”、“认为天下小”,表示了一种主观看法。“鲁”和“天下”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因孔子的主观看法而变小。这很能说明“意动用法”的 实质。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名词和形容词都有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活用为意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例如:

《战国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谷梁传·僖公八年》:“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荀子·赋》:“(云)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战国策·赵策》:“……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 妾也。”

《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践踏、蹂躏)吾弟;
令我百年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王安石《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以上十三个例句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客我”、“客之”中的“客”,是“把……当作(看成)客人”的意思。“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一句的意思是:鲁僖公在太庙中把名叫“成风”的妾立为夫人,这是不符合礼的规定的,但是,“国君把她看成了正嫡夫人,我可以不把她看成夫人吗”。“药之”是“把它(指百姓的批评议论)当作良药”,“亲其亲,子其子”是“把自己的父母亲当作父母亲(来奉养),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来爱护)”,“友风而子雨”是“以风为友,以雨为子”,“帝之”是“以之(秦国)为帝”,等等。其余例句照此类推。

(3) 名词意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用作意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

《淮南子· G9AEF 论训》:“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例中的“友”、“臣”后都省略了“之”。“布衣弗友,人君弗臣”意为“平民百姓不把他当朋友,国君不把他当臣子”。

3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上面,我们分析了名词用作使动和意动的情况。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也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
但除了使动、意动,名词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用作谓语动词,表示不同于使动、意动的其他含义。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作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比较多见。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肘,用肘关节捣。

《左传·成公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德,感 谢…… 的恩德。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君,符合国君之道,以国君之道行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手,用手提着。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衣冠,穿衣戴帽。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通“轼”,本义是车前横木)而听之。”式,凭轼。

《战国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醢,把……剁成肉酱;
脯,把……做成肉干。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刃杀。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目,以目示意。

等等。

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东,向东进发。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向西前进。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前,到前面来。等等。

4 名词用作状语

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它一般从时间、处所、程度、方式、手段、肯定、否定、状态、数量、范围、情态、对象等等方面,对谓语进行修饰和限制。副词的主要功能是当状语,形容词也常常用来作状语。

(1) 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经常用作状语,这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癸酉,师陈于 GEC94 。”

《左传·僖公三十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战国策·齐策》:“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荀子·劝学》:“ GCF50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李斯《谏逐客书》:“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在上述各例中,加点的词都是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方位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其所表示的含义,与“岁”、“月”、“日”的正常含义不同。

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 “岁”、“月”、“日”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谓语前作状语时,表示“岁岁”(即年年、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例如:

《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

《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陶潜《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② “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义为“一天一天”、“一天天地”。

例如: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

古诗《孔雀东南飞》:“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

王安石《上运使孙司谏书》:“公家日以窘,而民日以穷而怨。”

③ “日”用在句首主语之前,作状语,表示“往日”、“从前”之义,用来追溯往事。例如:

《左传·昭公七年》:“日君(晋平公)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地名)田。”

《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杜预注:“日,往日。”

《国语·晋语四》:“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韦昭注:“日,往日。”等等。

(2) 普通名词作状语

除了时间名词和地点名词,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活用为状语,这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

普通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 表示比喻。即以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的特征作比方,来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状态。例如:

《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史记·循吏列传》:“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魏公子列传》:“其后,秦稍蚕食魏。”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孙子兵法·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影)从。”

《战国策·秦策》:“嫂蛇行匍伏。”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雁鹜,鹅和鸭子)

《聊斋志异·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马中锡《中山狼传》:“(狼) 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都是表示比喻的状语,可以译成“像……一样”。例如,“人立”即“像人一样站着”,“儿啼”即“像小儿一样啼哭”,“磬折”即“像石磬一样弯着身子”,“雁鹜行”即“像鹅鸭一样排成行”,等等。

②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即以对待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来对待宾语所代表的人。例如:

《战国策·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通“麾”)下者,(韩)信乃解其缚,东乡(向)坐,西乡对,师事之。”

《孟子·万章下》:“今而后知君(指鲁缪公)之犬马畜 G81B3 (人名,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自称)。”

《汉书·鲍宣传》:“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状语,可以译成“像对待……那样”。例如,“虏使其民”即“像对待奴隶那样役使他的人民”,“兄事之”即“像对待兄长那样侍奉他”,“犬马畜 G81B3 ”即“像对待犬马那样畜养我孔 G81B3 ”,等等。

③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

《国语·鲁语》:“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礼记·檀弓上》:“童子隅坐而执烛。”(隅,墙角)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太守以下郊迎。”

《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至秦,秦王庭迎。”

《韩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 NFDE1 腊相遗以水。”

《汉书·高帝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草行露宿,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状语,都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可以译成“在……(里、中、上)”。例如,“野死”即“在野外死去”,“山居而谷汲”即“在高山上居住,在深谷里汲水”,“草行露宿”即“在草丛中行走,在露天住宿”,等等。

④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凭。“工具”指具体的东西,例如: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战国策·秦策三》:“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史记·商君列传》:“秦王车裂商君以徇。”(徇,示众)

《汉书·霍光传》:“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梦溪笔谈·活版》:“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柳宗元《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状语,都表示行为的工具,可以译成“用……”。例如,“橐载”即“用口袋装着载在车上”,“车裂”即“用车把人肢体撕裂”,等等。

“依凭”指抽象的东西,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墨子·公输》:“吾义固不杀人。”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状语,都表示行为的依凭,可以译成“按照……”。例如,“法皆斩”即“按照法律都要斩首”,“吾义固不杀人”即“我按照道义本来决不杀人”,等等。

与“依凭”相似的,还有以名词状语表示行为方式的,如《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面刺,即当面批评,等等。

(3) 名词性词组作状语

在古汉语中,名词性词组也可以作状语。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与作状语的单个名词相似。例如:

《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等等。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

这儿所讲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判断一个名词是否活用为动词,除了要看它们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外,也要考察它们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语法作用和语法功能,也就是说,要看它们在句子中是否充当谓语以及它们和其他词(或词组)的结合关系。如果一个名词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并且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那么,这个名词肯定用作动词。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主要语法条件: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它们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同位关系,又不是偏正关系,也不表示判断,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其中必定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这里有三种具体情况:

① 这两个名词构成主谓关系,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起叙述作用。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大楚兴,陈胜王。”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

上述例句中,“陈胜王”即“陈胜做王”,“子房前”即“子房往前来”,“王”和“前”均活用为 动词。

② 这两个名词构成动宾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谓语,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

例如:

《列子·说符》:“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柳宗元《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汉书·武帝纪》:“城朔方城。”

《战国策·秦策》:“魏桓子肘韩康子。”

马中锡《中山狼传》:“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都活用为动词。“衣”是“穿(衣)”之意,“君”是“把……当作国君”之意,“城”是“修筑(城墙)”之意,“肘”是“用肘关节捣”的意思,“策”指“用鞭子抽打”,“囊”指“用袋子装”。

③ 这两个名词形成动补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谓语,后一个名词作它的补语。

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年》:“晋军函陵,秦军 G9AEF 南。”

《史记·张仪列传》:“一军军成皋,一军军渑池。”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军”,后面都带表示地点的名词补语,都活用为动词,意为“驻扎”、 “驻军”。

(2) 名词前面如果有“能”、“可”、“欲”、“敢”等能愿动词,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左传·桓公五年》:“王亦能军。”

《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 NFDC7 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史记·甘茂列传》:“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聊斋志异》:“腔血狼藉,陈骇涕不敢声。”

在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前面都有能愿动词,它们都活用为动词。“能军”是“能统率军队”之意,“可妻”的“妻”是“纳女于人”(给他娶妻)之意,“欲相甘茂”是“想让甘茂为相”之意(“相”活用为使动),“欲雪”即“要下雪”,“不敢声”即“不敢出声”。

(3) 名词前面如果有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là)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师遂东。”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史记·项羽本纪》:“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梦溪笔谈·活版》:“用讫,再火,令药熔。”

《史记·滑稽列传》:“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在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前面都有副词,它们都活用为动词。“弗福”即“不赐福”、“不保佑”;
“腊”本是年终祭名,“不腊”即“不能举行腊祭”;
“遂东”即“就向东进发”;
“不农”即“不从事农业生产”;
“尽王”即“全部加以统治”;
“再火”即“再燃起火来”;
“皆衣缯单衣”即“全都穿着丝绸制的单衣”(“衣”字前有副词,后有宾语,活用为动词的标志更明显)。

(4) 名词前面如果有介宾词组作状语,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战国策·魏策一》:“魏地方不至千里……南与楚境,西与韩境。”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在这两个例句中,“境”的前面分别有介宾词组“与楚”、“与韩”作状语,“境”活用为动词,意为“接壤”、“有共同的疆界”;
“王”前面有“以亲爱”作状语,“王”活用为动词,意为“当王”。

(5) 名词后面如果有代词“之”、“我”等作宾语,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晁错《论贵粟疏》:“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 道也。”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

《国语·越语上》:“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

上述例句中,在加点的名词后面,都有代词“之”或“我”作宾语,它们都活用为动词。“烛”本义是“蜡烛”,“烛之”是“照它”的意思;
“衣之”是“给他们穿”的意思;
“既臣大夏而君之”是“已经使大夏称臣并当了大夏的君主”之意(“臣”是名词用作使动,“臣”的前面有副词状语“既”,后面有宾语“大夏”);
“左右”本是方位名词,“左右之”是“支配、调遣他们”之意;
“德我”是“感谢我”、“对我感恩”的意思。

(6) 名词后面如果有介宾词组作补语,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吕氏春秋·上农》:“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左传·僖公五年》:“(晋)师还,馆于虞;
遂袭虞,灭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师军于庐柳。”

《国语·越语上》:“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史记·商君列传》:“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 NFDE2 (膝)之前于席也。”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后面都有介宾词组作补语,它们都活用为动词。“蚕”、“桑”分别表示“养蚕”、“种桑”之意;
“馆”本指宾馆,这儿指“住宿”、“居住”;
“军”表“驻军”、“驻扎”之意;
“女”作动词,意为“当婢女”;
“前”本是方位名词,“前于席”即“挪到席的前面”。

(7) 名词如果用“而”或“以”连接,那么,它就活用为动词(连词“而”、“以”通常只连接动词和形容词,不连接名词)。例如: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盐铁论·相刺》:“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史记·项羽本纪》:“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荀子·天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之前或之后,都有连词“而”或“以”起连接作用,它们都活用为动词。“则”后有“而”,意为“效法”;
“臣”前有“而”,后有宾语“诸侯”,意为“使……称臣”,用作使动;
“都”前有“而”,后有补语“彭城”,意为“建都”;
“蚕”、“衣”用“而”连接,分别表示“养蚕”、“穿衣”之意;
“衣冠”后有“而”,意为“穿上衣服,戴上帽子”,“衣冠而见之”是连动词组;
方位名词“西”前面有“而”,意为“向西进军”;
“王”前有“而”,意为“称王”、“统治天下”;
“业”前有“以”,后有宾语“诸侯”,意为“使……成就功业”,用作使动。

(8) 名词的前面如果有辅助性代词“所”字,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hàn hóng,意为“门”),厚其墙垣。”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卫杂烧之。”

《文选·潘岳〈寡妇赋序〉》:“少丧父母,适人而所天又殒。”

辅助性代词“所”通常与动词结合,形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词组),“所”表示动作的对象。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前面都有“所”,这些名词都活用为动词。“所馆”指“所居住的(地方)”,“馆”意为“居住”、“住宿”;
“罾”本指渔网,“所罾”指“用渔网所捕到的(东西)”,“罾”作动词表“用渔网捕”;
“职”本指“职责”、“职务”、“职分”,作动词表“掌管”、“负责”, “所职” 即“所掌管的(书籍)”;
“天”本指人的头顶,引申指与“地”相对的“天”,“天”是至高无上的,活用为动词表“尊崇”之意,“所天”即“所尊崇的人”(古汉语中的“所天”一般指皇帝、父亲和丈夫),例句中的“所天”指女子的丈夫。

(9) 名词的后面如果有辅助性代词“者”,这个名词又是作“者”的修饰语,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

《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

《战国策·赵策》:“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辅助性代词“者”一般受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词组)。在上面第一个例句中,名词“刍”(牧草)、“荛”(ráo,柴草)、“雉”(野鸡)、“兔”都用在“者”前作修饰语,它们都活用为动词,分别表示“割草”、“砍柴”、“猎野鸡”、“捉野兔”的意思,“刍荛者”即“割草砍柴的人”;
“雉兔者”即“猎鸡逮兔的人”。第二个例句中的“侯者”,指“被封侯的人”,“侯”用作动词。

上面,我们从九个方面分析了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法条件。在实际语言中,上述条件有时是单独出现的,有时则同时出现两个。两个条件同时出现,对于判断名词活用为动词,更加有把握,前面已分析了几个这样的例子,下面再举二例: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上述例句中,“不穴于寝庙”中的“穴”,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作状语,后面有介宾词组“于寝庙”作补语,“穴”只能活用为动词谓语,表示“挖洞”之意。“欲刃相如”中的“刃”,前面有能愿动词“欲”,后面有名词“相如”作宾语,“刃”只能活用为动词谓语,表示“用刀刃刺杀”之意。

第三节 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

一、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使动用法和作状语。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用作使动的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和行为,具有“使宾语干什么”的意思。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可以用作使动的动词,主要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作使动时,可以带宾语。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左传·僖公三十年》:“焉用亡郑以陪邻?”

《孙子兵法·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论语·为政》:“大车无 NFDE3 ,小车无 NFDE4 ,其何以行之哉?”( NFDE3 ní,辕端横木,缚轭以驾牛者;

NFDE4 yuè,辕端上曲,钩横木以驾马车。)

《论语·先进》:“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忿恚,恼怒。激,愤激;
怒,恼怒。)

《史记·信陵君列传》:“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人名)。”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子何故乃肯逃我?”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天下皆以扁鹊能生死人。”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不及物动词,全都用作使动。“惊姜氏”即“使姜氏受惊”,“亡郑”即“使郑亡”,“激怒其众”即“使其众愤激恼怒”,“走芒卯”即“使芒卯逃跑”,“生死人”即“使死人复生”,等等。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但从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可以补足宾语。例如:

《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在上述例句中,用作使动的“来”、“病”、“走”后面,都可以补上宾语“之”。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使动,但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在结构形式上与使动用法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所表达的意义不同。例如: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将朝王。”

《孟子·公孙丑下》:“武丁朝诸侯。”

在上述两例中,都用了及物动词“朝”。但前一例句中的“朝”是一般用法,“朝王”即“朝见齐王”、“朝拜齐王”;
后一例句中的“朝”是使动用法,“朝诸侯”即“使诸侯朝拜”。我们只有细玩文意,才能分清及物动词究竟是一般用法,还是使动用法。

下面再举几个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例子: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武。”

《左传·宣公二年》:“将战,华元杀羊食士。”

《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左传·宣公二年》:“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墨子·公输》:“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贾谊《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序八州而朝同列。”

在上述例句中,“降武”是“使苏武投降”之意,而不是“向苏武投降”(试比较:《史记·项羽本纪》:“涉间不降楚。”“降楚”是“向楚国投降”之意);
“食士”,即“使士食”;
“朝秦楚”即“使秦楚朝拜”;
“饮赵盾酒”是“使赵盾饮酒”之意,而不是“饮赵盾的酒”的意思;
“见其二子”是“使其二子见(子路)”之意,而不是“(子路)看见他的两个儿子”之意;
“斗诸侯”即“使诸侯互相争斗”, 等等。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宾语也有省略的情况。例如:

《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草,粗恶;
具,馔具,指饭食)“食以草具”即“食之以草具”,意为“用粗恶的饭食让他(冯谖)吃”。

等等。

2 动词用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有时候也用来作状语,对作谓语的动词进行修饰,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状貌等。

(1) 不及物动词作状语

一般来说,作状语的动词往往是不及物动词。例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贾谊《过秦论》:“争割地而赂秦。”

柳宗元《黔之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聊斋志异·促织》:“翌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在上述例句中,“跪请”即“跪着请求”,“立待”即“站着等待”,“生得”即“活捉”,“往来视之”即“来来回回地观察驴”,等等。

用作状语的动词,往往用连词“而”或“以”与作谓语的动词连接。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年》:“夜缒而出。”

《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战国策·燕策》:“箕踞以骂。”(箕踞,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

在上述例句中,加点词都是作状语的动词,只有“箕踞”是个状中词组,“箕”是作状语的名词,修饰“踞”,“箕踞”是“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是一种很傲慢的姿态。“箕踞”作状语,修饰“骂”。

(2) 动宾词组作状语

及物动词一般以动宾词组的形式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时间;
有时用“而”或“以”连接,有时不用。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触槐而死。”

《战国策·赵策》:“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孟子·梁惠王上》:“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杨恽《报孙会宗书》:“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在上述例句中,前五句中加点的动宾词组表示动词谓语的行为方式,后两句中加点的动宾词组表示动词谓语的行为时间。

(3) 动词作状语与连动式的差别

动词作状语,同连动式相比,词序完全相同,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动词作状语,是对作谓语的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一种伴随的、次要的行为,如“坐而假寐”,是指“假寐”的方式是“坐着”;
“笑而受之”是指“受之”的情态是“笑着”;
“触槐而死”是指“死”的方式是“触槐”,等等。主次分明,毫不含糊。而连动式则表示具有时间先后的两种行为,两个动词之间无主次之分,只表示一种顺承关系。例如:

《战国策·赵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先“入”后“趋”,先“至”后“谢”)

《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而鼓。”(先“援枹”,后“鼓”)

等等。

二、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活用为一般动词。

1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具有“使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

在古汉语中,形容词经常用作使动。例如:

《战国策·赵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战国策·燕策》:“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战国策·秦策》:“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

《战国策·齐策》:“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

《论语·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国语·越语》:“其达士,洁其屋,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礼记·礼运》:“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告子上》:“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聊斋志异·促织》:“昂其值,居为奇货。”

在上述例句中,加点的词都是用作使动的形容词。例如,“尊长安君之位”即“使长安君之位尊”,“弊大众”即“使大众弊”,“远庖厨”即“使庖厨远”,等等。

形容词用作使动时,它的宾语有时也可以省略。例如:

《荀子·天论》:“ G8F99 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韩非子·说林下》:“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在上述例句中,前例“天不能贫”是“天不能贫之”的省略,意为“天不能使之贫”,这同下文的“天不能使之富”正好形成对比,“贫”是用作使动的形容词。后例中的加点的“小”、“大”之后,都可以补上宾语“之”,“小之”、“大之”都是“使之小”、“使之大”的意思,“小”、“大”都是用作使动的形容词。

2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具有“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例如:

《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礼记·礼运》:“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老子》:“……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庄子·秋水》:“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秋水》:“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

《荀子·天论》:“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韩非子·难三》:“夫差智太宰嚭而愚子胥,故灭于越。”

《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通“伸”),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汉书·赵充国传》:“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晁错《论贵粟疏》:“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史记·淮阴侯列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在上述例句中,加点的词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强调主语所表示的人的主观看法,而不管这种看法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例如,“贱之”是“认为他卑贱”,这是“左右”眼中孟尝君对冯谖的看法;
“美我”是“认为我美”;
“贤勇知”是“以勇知之人为贤”;
“甘其食”是“以其食为甘”(“认为他们的食物甘美”),“少仲尼之闻”是“认为孔子的见闻少”;
“不远秦楚之路”是“不认为到秦楚去的路程遥远”,等等。

3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形容词还可以活用为一般动词。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汉书·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陶渊明《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庄子·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在上述例句中,加点的词都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老”可译为“敬奉”、“奉养”,“幼”可译为“爱护”、“抚育”。“短”是“诋毁”、“说坏话”,“多”是“称赞”、“颂扬”。“穷”本义是“尽也”,可译作“穷尽”、“到达……尽头”。“高”可译为“推崇”,“所高”即“所推崇的人”。

4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

这儿所讲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比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要简单得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判断方法:

① 形容词后面如果有名词或代词作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我们在前文中分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时所举的例子,几乎都属于这种情况。下面再举二例:

《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

《战国策·齐策》:“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正其衣冠”中的“正”是使动用法,“衣冠”作宾语;
“怪之”中的“怪”是意动用法,“之”作 宾语。

② 形容词前面如果有能愿动词“能”、“足”、“可”等,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荀子·修身》:“厌(堵塞)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

《庄子·盗跖》:“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孟子·告子上》:“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形容词前面都有能愿动词,它们都活用为动词。“江河可竭”即“长江、黄河可以变干”,“不足贵”即“不值得看重”,“不能穷”即“不能到达尽头”,“能贱之”即“能使他变得卑贱”。

③ 形容词前面如果有辅助性代词“所”,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与“所”组成“所字结构”。例如:

晁错《论贵粟疏》:“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句话中加点的形容词“贵”、“贱”、“卑”、“尊”,都在“所”字后面,都活用为动词,与“所”组成“所字结构”。“贵”即“看重”,“贱”即“看轻”,“卑”即“鄙视”,“尊”即“尊重”、“尊崇”,等等。

三、数词的活用

数词很少活用为动词。如果一个数词在句子里作谓语,它的前面有能愿动词或作状语的副词,或者它的后面有作宾语的名词或代词,那么,这个数词也就活用为动词了。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无常,没有准),二三其德。”

《左传·昭公三年》:“民参(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

《战国策·魏策》:“(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

在上述例句中,加点的数词都活用为动词。“孰能一之”中“一”前有“能”,后有宾语“之”,“一”活用为动词,义为“统一”;
“二三其德”,“其德”作“二三”的宾语,“二三”活用为动词,义为“反覆”、“改变”,“二三其德”即“变了心”;
“参其力”,“其力”是宾语,“参”是“把……分成三份”之意;
“与臣而将四矣”,“四”前有副词“将”作状语,“四”是“成为四个”的意思,等等。

推荐访问:词类 活用 谈成 摭谈成语中词类活用 摭谈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形容词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