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

时间:2022-08-07 09:20:10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4篇

第1篇: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

中国经济新常态

摘 要: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
“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即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而不仅仅是速度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模式。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表述,对现阶段中国经济走势的客观基础作出了新的研判,提出了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发展动力新的要求,也预示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新的方向。

关键词:新常态 经济结构 宏观政策


引 言

“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首次提出的,“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这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之举,势必对中国未来的宏观政策选择产生方向性的影响。在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提出6个月后,2014年11月9日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正从中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旧常态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旧常态的高增长,是不平衡式的增长,是以GDP为中心、以投资为主导、对技术进步重视不足的粗放式增长。所谓以投资为主导,实则是通过人为政策刺激而实现的增长,因而,在旧常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违背经济规律和资源环境约束的、不可持续的增长。这必然促使经济转向新的增长模式并且实现与之对应的新常态。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如何以更好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而不仅仅是速度(经济新常态),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一、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

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法与外界所概括的“克强经济学”在理念和内在逻辑上几乎是一致的。“新常态”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正式告别8%的快速增长;
二是宏观政策告别常态的调控和刺激;
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悄然转换,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
四是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使命的同时,强力扶持服务业,经济结构避重就轻;
五是告别货币推动型增长模式。

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常态最核心的变化,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增速放慢但结构在不断优化,这是新常态的典型特征,我们不再追求高增长,而是追求在经济增长速度合理下的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优化了,经济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增强,经济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也即我们看重的是“稳中有进”。第一,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第二,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第三,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第四,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第五,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是一种典型的要素驱动型。从当前情况看,这三大要素均面临诸多瓶颈约束,已难以支持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经济新常态下,能否通过有效扩大内需,抑制发展速度下降;
能否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效益;
能否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
能否通过促进包容性增长,促进普通就业和收入提高,有效解决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将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所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跟家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呢?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创造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第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机制。第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第三,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第四,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立足全球视野和国家眼光,加快国际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在开发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水平和科技实力。

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入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也是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二、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三、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

1、长短结合: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定向而非全面:宏观调控政策总思路

3、稳增长:宏观调控的第一要务

4、调结构:宏观调控政策着力点

5、改革:宏观调控的主线

6、强化预算、优化支出结构: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内涵

7、在加快改革的前提下保持松紧适度: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

8、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

9、全面协同发展:区域政策的新特点

10、扩大试点、优惠加大:创新政策更受重视

四、总结

中国步入新常态以后,资源会更加优化,结合自己的历史优势,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尤其是在第二个十年开始后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崛起为世界性强国是具备充分必要条件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更好地在新常态下实现崛起。第一,中华民族在高速发展和优化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继续优化结构,实行系统性改进。第二,中华民族要重建自己的创新能力,要基于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建立自己独立完整又开放于世界的新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并能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上丰富和完善新中国伦理和道德文明。第四,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献身国家发展并贡献世界和平的社会人。第五,中华民族要不断学习成为世界性主导经济力量的能力,以成熟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面对新常态,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有“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标志着持续高速增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意味着经济增长总量指标的重要性下降,也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淡化使用,这将改变过去以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的偏好与思维定式。政府将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广义的发展如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文化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强化中央所提到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对于企业来说,在增长速度下降、产能过剩的年代,劳动力等低端要素不再是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过去依靠拉关系、走后门等寻租行为获取资源的机会成本或难度也加大了,创新和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价值的创造才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因此大多数企业都要面临转型升级。

中国还处在极为珍贵的战略机遇期,但这种机遇能否兑现,取决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经济减速保持宽容,对调整中的风险不再回避和拖延。在经济“新常态”时期,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不仅承载着实现中国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也肩负着推进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使命。诚然,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还面临诸多问题,存在诸多不足,但中国政府推动经济改革的努力、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意愿、履行国际义务的担当,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客观理解与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占斌. 中国经济新常态.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2] 吴文洁,董春诗,姚小剑,杨欣. 经济学基础知识. 西安. 西北大学出 版社,2010.

[3] 王敬文. 习近平“新常态”表述中的“新”和“常”. 中国经济网. 2014-08-10.

[4] 新华社. “新常态“成为治国理念的七个月之旅. 亚太日报. 2014-12-10.

[5] 彭兴韵. 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金融时报. 2014-08-18 .

[6] 刘志铭. 学者共话:充分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 南方日报. 2014-08-25.

[7] 曹和平,李维,唐丽莎.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中国崛起. 当代世界. 2015 (2).

[8] 王宏泽. 新常态九大特征. 光明日报. 2014-12-24.

[9]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 新常态下宏观政策十大取向. 中国证券报. 2015-01-12.

[10] 孙董飞,常虹.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中国崛起. 中国日报. 2015-03-13.

[11] 马光远.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商业财经. 2014-6(6).

[12] 马光远.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中国新闻周刊. 2014-07-01.

第2篇: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

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以改革创新重塑发展新动力,对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由高速增长向更高效率、更高效益的高效增长跃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符合经济规律

新常态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描述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与金融状况的一个常用说法。我们这里讲的新常态是刻画近年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国际经验看,高速增长经济体在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都经历过经济明显减速和换挡的过程。以同样经历过高速增长的日本和韩国为例,日本1969年经济增速出现拐点性变化,在经历1973年石油危机冲击后,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终结了高速增长阶段。以1969年为界,日本经济之前10年的平均增速为10.4%,之后10年的平均增速为6.3%,下降4.1个百分点。韩国1988年经济增速出现拐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基本结束高速增长。同样,平均增速从拐点前10年的10%放缓至后10年的7.6%,下降2.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高速增长经济体在经历一个时期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减速换挡,经济发展也会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这符合一般变化规律。

从中国发展看,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是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

外部压力:国际金融危机持续释放负面影响。外部环境的剧变往往是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的“导火索”。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衰退,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我国出口下滑,工业生产大幅回落。为应对危机冲击,我国出台了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避免了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但在外部冲击和内在条件变化的交互作用下,经济增速仍从2007年的14.2%放缓至2008年的9.6%和2009年的9.2%。之后,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2012年和2013年增速都为7.7%,均比2007年回落6.5个百分点。若按季度增长率计算,从2007年2季度14.8%回落到今年2季度的7.5%,增速大致下降一半。

内部变化:支持经济增长的条件出现新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增长阶段性转换是由内生条件决定的。与过去30多年的情景不同,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发展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人口抚养比逐步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趋于下降,加之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放缓,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降低,而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还不足以替代生产要素跨部门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根据国内外多数学者的测算结果,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正从过去10%左右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7%—8%左右。

转型预期:从高速增长向高效增长跃升。从旧常态进入新常态,虽表现为经济减速换挡,但本质上是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进入新常态,产能出现相对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依靠高强度投入铺摊子的空间越来越小,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由生产能力大规模扩张转向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提高效率和效益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主旋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常态就是从高速增长向高效增长阶段跃升的过程,是中国经济由大变强的必经历程。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传统增长稳态向新的增长稳态的转换过程,是经济结构重构和发展动力重塑的过程。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将呈现诸多与以往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增长内涵和质量发生变化。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2012年、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都为7.7%,2014年预计在7.5%左右,都处在7%—8%的中高速增长区间。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速还将随潜在增长率下降而回落,增长区间也会相应调整。经济减速换挡难以避免,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百分点增量的含义已有不同,比如2013年的经济增量已大致相当于1994年的经济总量,而且增长的内涵和质量也将发生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那样,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更加健康、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结构优化,服务业等占比递增。与过去追赶阶段制造业产能迅猛扩张不同,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制造业面临消化过剩产能的巨大压力,产业规模扩张空间明显缩小。与此同时,教育、文化、医疗、旅游、养老等服务业发展加快。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服务业占比上升到46.6%,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

动力更替,消费和科技进步贡献提高。进入新常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2012年和2013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1%和50%,2014年上半年为54.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增强。2013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2%,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和增长速度明显提升,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壮大。

改革深化,市场机制与市场主体作用增强。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驱动为主,逐步转向提高效率和创新驱动为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在深化改革中进行调整。效率主要来自于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创新需要市场充分竞争和千千万万市场主体在试错中找到方向,这就要求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的作用。

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提升。进入新常态,“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将逐步逼近甚或超过引进来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成为对外开放的显著特征。与此同时,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在中低端领域面临成本更低的新兴经济体追赶竞争,而在中高端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将遭遇发达国家架构新的投资贸易规则的制约,呈现“后有追兵”、“前有围堵”的态势,将倒逼我们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生态环境和潜在风险显性化压力增大。如果说,在过去高增长常态下,资源环境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的话,那么进入新常态,经济规模继续扩大和能源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和刚性压力将逐步强化。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产能过剩行业、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就会“水落石出”,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将明显增多。

综上所述,进入新常态,原有增长动力开始减弱,新的增长动力尚在孕育和形成之中。但随着新旧力量的此消彼长,新的增长点将不断涌现。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为重塑增长动力创造良好环境,这些新的增长点就会汇聚成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三、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

经济运行的新变化,要求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完善新的调控方式,增强调控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后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保持定力,稳定宏观政策基本取向。进入新常态后的增速换挡,是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还是生产要素供需变化带来的潜在增长水平下降所致。如果不顾潜在增长水平下降,动不动就“踩油门”,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不仅难以阻止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可能加剧产能过剩、负债上升、资产泡沫、环境污染等结构性问题。因此,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要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不搞强刺激,不进行大的政策调整,给市场主体稳定的预期和信心。

主动作为,适时有序预调微调。保持宏观政策取向基本稳定,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在周期性与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的情况下,实际增速与潜在增长率都存在较大易变性,如果放任市场自我调整,经济增速就有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因此,宏观调控要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需要及时有序进行预调微调,避免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

远近结合,坚持和完善定向调控。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基础上进行政策组合,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防风险的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既要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更要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质量提升。财政政策要发挥“定向”功能,加强中西部铁路、棚户区改造、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重大工程投入,扩大医疗、养老等社会急需的公共服务供给,落实对农业、小微企业、服务业降税减负政策。货币政策要完善“有保有压”,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定向降准等措施基础上,着力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常态后,制造业大规模扩张的空间逐步缩小,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产业升级,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应成为定向调控的重要着力点。

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方式。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特别是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不断增强,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多运用间接调控手段,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寓改革于宏观调控之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预算管理、税制、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定向调控中有效发挥作用。金融改革要在放宽市场准入、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有序推进,以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性和有效性,发挥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和促进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发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加强对投资活动的土地利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四、以改革创新重塑发展新动力

深化改革是适应新常态、重塑新动力的根本途径。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领域入手,形成改革和发展的良性互动。

围绕简政放权深化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初步成效,但仍要看到,政府资源配置范围仍过宽,市场监管仍薄弱,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足。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实行宽进严管,促进政府管理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的行业、领域和业务等,清单以外的,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继续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从以往的案例看,政府有意扶持的行业,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开”,而没有扶持的行业,却收获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果。这说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远比给某些行业特定扶持更为重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加快土地、资金、技术等市场化改革,使生产要素更加顺畅地流动起来。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生产要素由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流动。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实行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当前,以信息网络、新能源、生物、纳米等技术群体性突破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对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提出了紧迫要求。要以增量倒逼存量改革,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努力取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按市场导向优化配置。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建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机制。

围绕推进城镇化深化改革。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要以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以提高城镇集聚效应和生产效率为核心,推动土地、户籍、投融资体制改革,使潜在的需求释放出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财产权等合法财产权益,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为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体制条件。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改革。加入世贸组织的经验表明,扩大开放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和“倒逼”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要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探索对外商投资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放开一般制造业,建立以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联合投资等,将国际研发、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与国内产业链有机衔接起来,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谋求更高水平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只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中搏击风浪,才能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

第3篇: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班级:设计4

学号:31401320443

名字:刘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渐回落,中国经济开始由常态转变

为新常态。作为一个热门的经济术语,新常态包含着更多的新的思维。习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就为中国经济定下了新常态的基调。这都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勃兴之路再次启程。因此,如何理解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分析新常态的特征,谋求如何适应新常态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获得质的转变

新常态这个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并不是一个新词。它最先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会管理公司的总裁埃里安提出来的。虽然其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就宏观经济领域来说,它被西方舆论普遍认为是指经济经过危机之后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

从总体上看,新常态主要应该包括四个特征:一是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
二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
三是动力转换,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四是挑战增多,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从速度层面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从经济学角度讲,新常态的成因与潜在增长率有关。什么是潜在增长率呢?潜在增长率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和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是一个长期供给概念,要求我们既不追求超越承受能力的超常发展,也不能在经济发展上无所作为。经济总量和基数变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不可能长期高速增长。新常态的新思路强调要让实际增速和潜在增长率一致。

从结构层面来看,随着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的

强化,二产业比重将下降,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优化;
随着新型城镇化提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带来城乡结构优化;
随着相关产业由东部转移到中西部,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区域结构优化;
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价格提高,服务业占主导使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将推动劳动工资提高,带来收入分配结构优化;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社会保障完善,消费需求将持续较快增长,带来需求结构优化。

从动力层面看,以往,廉价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天,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倒逼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风险层面看,风险显性化并不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随着经济

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风险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导致投资信心削弱,楼市泡沫凸显出来;
楼市下行预期导致土地需求减少,土地财政财力紧张,地方债务风险凸显出来;
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会导致银行相关贷款的风险隐患。

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提出用新常态来判断经济走势是科学的,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第4篇: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

浅谈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共盐城市大丰区委党校 董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提到“新常态”,尤其在APEC开幕式上对其进行了系统化地阐述,它已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我国目前及以后的所有工作中,都务必要面对经济新常态的问题。本文就对该形势下,我国如何积极适应该形势并成为引领者,采取何种措施进而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进行探讨。

【期刊名称】中国商论

【年(卷),期】2017(000)006

【总页数】2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 战略发展 逻辑演绎 措施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

中央经济会议于2015年4月份召开,提出了对新常态加以认知、适应并引领的观念,尤其指出应当对我国当前及后续经济发展上的新常态观念形成全面认知,采用得当的工作方式。我们想要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好经济新常态的宏观发展趋势以及逻辑思念,加强、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使之具备良好的主动性以及自觉性,就应当对其形成统一、深层次地认知。

近期以来,大量研究人员以及专家指出,国内经济将步入一个迅猛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正常规律。不过也有研究人员持有如下观点:在全球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在资源产品价格以及劳力成本上有所上升,我国能够使用的土地在下降,国内快速增长的时期已成为历史,未来外贸势必会步入一个增长的困难时期,对于经济增长而言,出口的贡献率会下降。原料以及劳力成本的持续攀升势必会引发我国经济呈 “适度增长以及中度通胀”的问题,进而导致每年的GDP上涨率游走于7%上下。

经济结构也将出现新变化,这一变化对于消费以及服务业有着更大的依赖性。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将随着不断加快的驱动转型以及产业升级步伐而进一步下降,不断强化增长的持续性,进而改善劳动生产率,因生产成本的上涨所致的不良影响能够得以有效控制。

在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上,经济的攀升能够创造众多就业岗位,基本与人力资源构成以及产业变动的情况保持同步。进而渐渐化解并产业金融以及财政等领域的风险,并使之得以有效控制。就整体形势看来,企业能够保持有盈利,居民收入以及政府财政将持续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进而持续加大中等收入群体。

2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在“旧常态”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常态的相关特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我国经济状态是为旧常态,不妨归纳为四大核心特点,相应为高投资率和高储蓄率、高杠杆率以及低消费率。具体表现为低通胀;

高增长;
以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来获取经济优势;
失衡的经济发展形势,主要是借助于大型投资建设扩张以及房地产投资助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于2015年4月在中央经济会议中被提及之时,研究了新常态在多个层面的问题,如生产组织方式、国际收支、出口、投资、消费以及市场竞争等,可归纳为五大方面的特点:(1)国内经济正沿着合理而复杂的分工、形态向更为高级的方向转变。(2)从迅猛发展向中高速发展转变。(3)经济发展方式正渐渐向集约型的方向过渡,渐渐取代了原有的粗放型方式。(4)经济结构方面,正由增量扩能向存量调整的方向转变。(5)发展动力方面正在向新型增长点转变。

3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转化逻辑

在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形势下,因国内缺乏经济基础,多个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缺乏物资资源,吃穿住行方面,百姓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改变该状态,就务必采用多样化的经济手段,助力经济的发展,使之渐渐成为一种衡量工作的检验标准。不过随着30余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整体形势而论,我国经济已跃居全球第二,我国经济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就会在民生以及就业方面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不过在资源消耗以及环境的破坏作用上,也是成倍增加。同时,因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全球总需求量持续下滑,外贸低成本优势持续弱化,出现传统产业过剩的问题。在生产要素上,明显缺乏规模驱动力,人口结构出现了极大变化,劳动力成本持续加大,人口红利持续消失,资源承载力已濒于或超出极限状态,各类风险隐患出现的可能性持续加大。在此情形下,我国难以应对经济的迅猛发展,需步入调整时期。自全球经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不断调整决定着我国势必会步入经济调整期,进而使之步入发展的新常态阶段。

4 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战略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出现新常态,我们应合理调动积极性,更加科学地开展工作。当前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正值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换档期,我们应怎样对这一时期的问题以及风险进行有效缓解呢?使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是我国经济的所有参与者都应应对的问题,而不限于经济界。

4.1 主动适应新常态创造新优势

新常态意味着在过去极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利用廉价劳力以及资源来投入,不过如此该优势得以瓦解,倘若再度依赖大型房地产以及投资制造行业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会引发产业过剩的严重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新动力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渐渐加强传统产业过渡为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自主创业,创新的新格局。主动探索新型经济增长点。这是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后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长远的战略规划。

4.2 主动适应新常态下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平衡

调结构同稳增长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倘若我国将此协调好,对于我国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是有益的。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解决该矛盾也极度关注,并且指出应当同等对待调结构以及稳增长的问题,在两个层面上找准平衡点。在宏观方面我国后续应当注重经济的平稳发展,在微观上,应当采用富有变化形势的经济政策,借助于推行连续性的经济政策,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而实现二者的平衡。在新常态下,倘若我国结构调整速度过于缓慢,会难以实现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的目标。为此我们应当兼顾稳增长以及调整结构的问题。想要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就应立足于微观经济,持续优化结构。进而在结构的持续完善中,实现经济的增长目标,达成经济的转型以及升级目标,这对调节控制的方式以及智慧的头脑都有极高的标准要求。

4.3 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空间与格局

当前国内经济格局中,城乡以及区域发展程度不一的突出问题,给我国带来了长期困扰。适宜的政策以及时机对于该问题的解决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应当持续改善城乡以及地区的发展局势,我们提出了三大发展战略,即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共同发展,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推行三大战略。我们深信实施这三大战略对于国内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是有益的,能够缩短东部和西部的距离,进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几大战略相互之间能够互动,创建新的经济增长点,革新全球开放以及开发的新平台。

“一带一路”是在政策上,让整体西部都获得巨大优势, 而不限于拓展对外开放性的措施,更加富有国际意义。在该战略的推行阶段,我国将劳动密集型以及资源型作业作为核心转出产业,在沿线国家发展以及三外产业,即布局市场、资源以及能源在外的产业,给沿线产品以及商贸区的构建,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进而让沿线国家同我国进行更加密切地合作。

4.4 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的改革

新常态下发展中会遇到各类困境,此类难题,最终应借助于多样化的改革方式来化解。早在2014年,国内就针对多个层面,如财税、行政以及金融等,进行持续革新,获得了显著效果,不但给经济的转型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并且还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我们应当借助于改革来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改革期间务必确立与长期利益相符的政策。借助于政府的自身改革推动核心领域的变革,这是改革方面,中央发表的最为关键的讲话,彰显了中央对于推动改革的决心,后续能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光远.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J].商界(评论),2014(06).

[2] 张慧莲,汪红驹.中国经济“新常态”[J].银行家,2014(06).

[3] 张占仓.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青年人才的特殊作用[J].河南科学,2014(01).

推荐访问:中国经济 常态 合集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合集 理解中的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