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复医学认识(全文)

时间:2022-07-31 19:55: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康复医学认识(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对康复医学认识(全文)

对康复医学的认识4篇

第一篇: 对康复医学的认识

浅谈对医学目的的认识

医学与我们自身是密切相关的,当我们还在母体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无意识地接触了医学。

在踏入医学院大门之前,我们对医学的认识或许也只是很简单的治病救人。然而在进入大学之后,随着接触一些医学课程和讲座,我才发现之前的认识太肤浅了,医学不仅仅只是治病救人。从医学产生以来,一直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延长寿命”作为目的。

什么是医学目的呢?医学目的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对医学的发展和医学应实现的目标及其手段的认识和概括。从医学目的的概念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一个医学目的都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通过在医学实践中所遇到的现象和问题的反思,从而形成在该特定时期内的对医学的目标及其手段的认识和概括,也就是说,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或不同的国家地区,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卫生设施的健全和普及程度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医学目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医学实践、社会经济、科技状况、社会发展水平而改变的。因此,医学目的具有这几个个特征:实践性、历史性、阶段性、发展性,而正确和适宜的医学目的还具有客观真理性和主观超前性。虽然,人类的医学终极目的始终是一致的——救人,但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的不同时期,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医学目的。所以,医学目的可以区分为广义和狭义、宏观和微观、理想和现实的医学目的,医学的社会目的和医学活动的具体目的等。总之,医学目的是一个动态发展、广泛多元、内容丰富、层次多样、错综复杂的结构体系。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因此自医学产生以来,“救死扶伤、延长寿命”就成为了医学无庸置疑的目的。而长期以来的医学发展为实现医学的这种目的提供了可能,也满足了人们的这一愿望与追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国家普遍出现“医疗危机”。所以,“医学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又被提出来,并且成为波及全球的大讨论。

为此,1996年纽约哈斯廷斯中心组织召开了有14个国家参加的医学目的讨论会。会议通过了《医学的目的:确定新的优先选择》宣言。因此,医学目的被分为四个方面:①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保护健康 ②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痛苦和疼痛 ③对疾病的保健和治疗,以及对不治之症的保健 ④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医学目的与健康观和疾病观密切相关,因此,对医学目的正确认识将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医学,正确引导医学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促进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刚步入医学院大门的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医学目的,并且要不断进行医学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医学,接纳医学。

第二篇: 对康复医学的认识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医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而成书。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部分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晋、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结合前代理论以及个人实践和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中医学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明清时期在集古代中医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临床研究经验和哲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的认识程度,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和发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强调“五脏一体”、 “形神合一”病理上注重整体分析,诊断治疗上重视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其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对疾病的阐述和防治讲述的很有道理,结合了古代哲学中的学术观点。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诊断上要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医学的学习,我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中医学博大精深,我所认识的中医仅仅是冰山一角的一角,它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领悟。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
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
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
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性味 ,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
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
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的,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药性较平和,偏热,偏寒不明显,未越出寒、热、温、凉四性范围,虽有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一般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味:指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性味不同之药物,功效就有区别,性同味异,或味同性异的药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如寒性药物,若味不同,则其作用有差异;
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淡竹叶甘寒,清热利尿;
浮萍辛寒,疏散风热、利尿退肿。共同之处是寒性均有清热作用。若甘味药物其性不同,则作用亦不相同。共同之处是味甘,故均有补益之功效。升降浮沉 ,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
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
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实,胸闷窒呕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
若泻痢初起而系积滞所致者,则用消积导滞、沉降攻下之大黄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由此可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

中药的性能,指与中药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质和功能。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结果。因而,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其恢复阴平阳秘。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古人未能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清代医家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则不仅指出了“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而且进一步对药物的各种偏性作了探求。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赖以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归经:是指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也是中药的用药规律。临床用药时,首先要审清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然后再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升降浮沉:是药物在治疗作用中的趋向。升浮药物,主向上向外,沉降的药物,主向下向内。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把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配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四气:是指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第三篇: 对康复医学的认识

浅淡祖国医学对预防医学的认识和措施

【摘要】祖国医学即中医学,对疾病的预防问题已早有深刻的认识和措施,它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并提出“治未病”要从正邪两方面入手。祖国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祖国医学 中医学 治未病 未病先防

祖国医学即中医学,中医学历来就重视预防,所谓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海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臂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所谓“治来病”就是“未病先防”,意思是说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所以“治未病”必须从正邪两方面入手。

1 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邪气虽有发于阴和发于阳的不同,但发病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而正气的强弱是由体质所决定的。《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增强体质要注重形体和精神的调养,要注意调摄精神、锻炼身体、饮食起居和避免过度劳逸、适当药物预防等方面。

1.1 调摄精神 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同时精神刺激又可导致人体正气内虚,使外邪入侵而致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思想上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病从哪里来呢?所以说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

第四篇: 对康复医学的认识

浅谈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

近年来医学检验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检验科室已经成为各医院很重要的一个部门。因此,检验学科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学习医学检验的在校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努力学习(一)必须具有的能力结构有:

具有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能力;
熟悉常见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具有评价各种检验结果的初步能力;
具有一定的检验实验室管理及质量监控的能力,对常见的检验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对检验误差能客观地进行分析和鉴定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达到普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计算机应用能力二级水平;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继续教育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具有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具有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一定的评判思维能力和医疗安全意识。

(二)必须拥有的素质结构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热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具有严谨、求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
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敢于竞争,不畏艰难,勇于攀登;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健全,意志坚强,情绪乐观。

推荐访问:康复 医学 对康复医学认识 对康复医学的认识 对康复医学的认识论文